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甘薯粗多糖,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用正交法优化工艺.再经DEAE-纤维素-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对所得粗多糖进行层析纯化,得到甘薯多糖组分SPP-Ⅰ.应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百分含量,HPLC法测定多糖分子质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甲基化衍生结合GC-MS分析多糖结构.结果表明甘薯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液料比40∶1,提取次数3次.甘薯多糖SPP-Ⅰ总糖百分含量分别为97. 61%,分子质量为245ku,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无核酸和蛋白质吸收峰,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含有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结合甲基化和GC-MS分析初步确定甘薯多糖SPP-Ⅰ是具有1→3、1→3→6糖苷键结构的α-葡聚糖.  相似文献   

2.
色值(AJC)是评价浓缩苹果汁品质的重要指标,为解决浓缩苹果汁色值稳定性低的问题,选择吸附树脂A#和B#对苹果汁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吸附树脂处理可提高苹果汁的色值,吸附树脂处理后,浓缩苹果汁的糖度、pH、电导率、透光率、吸光度值、浊度、总酸和氨基态氮等理化指标符合GB/T 18963-2012的相关规定.在储藏过程中,浓缩苹果汁色值不断下降,其降幅在30.9%~42.2%;氨基态氮和电导率在储藏过程中也呈下降趋势,而总酸和pH值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贮存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的影响,以湖南永州BFS和CFS烟叶(品种为云烟87)为原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分析了不同醇化时间(3、9、12、15、18个月)、不同贮存库(机械库、自然库、保湿库)中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重要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1)在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中的2种烟叶的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总糖的含量降幅最大;(2)在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中的2种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总量、新植二烯含量均逐渐增加,醇化18个月后,保湿库中的湖南永州BFS烟叶和机械库中的湖南永州CFS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总量、新植二烯含量最高;(3)主成分分析表明,醇化18个月之后,除了自然库和保湿库的湖南永州BFS烟叶挥发性香味物质的主成分差异较小,不同贮存库间烟叶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的主成分都有明显的差异.综上分析,湖南永州BFS烟叶更适合在保湿库中醇化,湖南永州CFS烟叶更适合在机械库中醇化.  相似文献   

4.
1-萘酚和2-萘酚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污染环境并对人体产生危害,对其在环境中的含量进行监测十分必要.从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和联用技术等方面对环境中萘酚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样品前处理新方法的研究、新材料的开发并用于电化学检测等是未来环境中萘酚测定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用N-甲基咪唑和氯代正丁烷反应,制备了离子液体中间体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以丙酮为反应的溶剂,用硝酸钠和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合成了硝酸1-甲基-3-丁基咪唑室温离子液体,优化了合成的条件并对影响产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离子液体的吸收曲线用紫外光谱法测定,并且测得了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在水中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波长是224 nm,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方程为y=0.025 59x+0.009 42,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6,回收率在96.0%~100.2%,用紫外光谱法检测水中离子液体含量方法简单、快速且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为对矿井底板突水进行预测,采用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的分析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突水主控因素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主成分,并计算出主成分在样本中的得分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确定好的主成分得分值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把主成分转变回底板突水各主控因素,得到矿井各主控因素对于底板突水影响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可见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正确率达到90%以上;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在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快速、自动化发现土地覆盖变化这一目标,在分析传统主成分差异法、差异主成分法、多波段主成分法三种不同处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变换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modifi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操作中先将d1时相多光谱影像作主成分分析,得PCd11,PCd12,…,PCd16;d2时相高分辨率全色波段PAN与PCd11进行直方图匹配后,采用了经反复试验效果较好的3×3模板进行边缘滤波增强;然后取代PCd11与PCd12,PCd13,…,PCd16进行主成分逆变换,作者在ENVI4.0和IDL6.0工具包支持下实现了这一融合算法.以北京海淀区为例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MPCA法不仅能够快速发现变化信息,而且增强了影像纹理,弥补了传统主成分分析法的缺陷.此外,变化信息提取精度较高,其Kappa系数比传统主成分差异法、差异主成分法、多波段主成分法依次提高了0.063,0.118,0.029,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变化信息发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渭河陕西段水体主要污染物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渭河陕西段4个实验点2013年3月和6月水体中的TN、TP、NH3-N、石油类等11个水质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对渭河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渭河水体受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严重;(2)综合得分表明:6月污染程度高于3月,草滩在3月和6月污染变化剧烈,3月污染程度高于6月;临潼在3月和6月污染均不严重;眉县和华县均有污染,但华县污染程度更高;(3)主成分分析法与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比较,得出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贮存时间对卷烟烟丝常规组分及卷烟烟气有害成分影响情况,选取了3种市售卷烟,对各卷烟贮存期间总糖、总植物碱、总氮、总粒相物等烟丝常规成分及CO、烟碱、焦油等烟气常规成分进行了测定。检测结果显示,在普通室温贮存条件下,贮存半年内卷烟烟丝及烟气组分差异不大。结果表明,普通室温贮存条件下,半年内卷烟质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甲壳胺作为果汁澄清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甲壳胺作为果汁澄清剂的研究结果表明,在640nm处,甲壳胺浓度320ppm,4小时后梨汁透光率>92%;加入甲壳胺480ppm,6小时后苹果汁透光率>90%;甲壳胺浓度240ppm的菠萝汁,6小时后透光率>85%。在澄清过程中,果汁的总糖度和pH无明显变化。澄清后的果汁,室温贮存150天仍清澈透明,无沉淀不浑浊,保持浓郁的原果汁风味。  相似文献   

11.
简述苹果醋生产的液体酿制法和固体发酵法,以苹果和大米为原料,阐述果米共酵生产苹果醋工艺的各工序,并针对关键工序果米混汁的配合比、发酵初始总糖度的选择进行实验探讨分析,提出各工序的操作要求和要点,总结苹果醋的感官质量标准,为苹果醋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自制的聚丙烯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去除浓缩苹果汁中总酚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离子交换纤维对总酚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吸附速度快,约30min基本达到平衡,纤维的最大吸附容量为67.263mg/g干纤维、吸附在纤维上的总酚可用0.1mol/L的盐酸解吸,解吸率可达93.362%,离子交换纤维解吸三次后对总酚的吸附能力基本与原纤维相同.纤维解析后对果汁中色素的去除能力与原纤维也基本相同.说明该离子交换纤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果汁加工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HACCP系统在无菌包装苹果汁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无菌包装苹果汁生产为例.探讨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体系在无菌包装果蔬汁生产中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以满足人们对绿色、营养、安全的果蔬汁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硫酸介质中,对羟基苯甲酸对铈(Ⅳ)-罗丹明6G的化学发光反应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对羟基苯甲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酸的检出限为3.1×10-10g/mL,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9~5.0×10-7g/mL,对于1.0×10-8g/mL对羟基苯甲酸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2%.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已成功地应用于苹果汁样品中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青竹梅果浆具有高酸度(5%)、高蛋白(1.6%)和低糖(1.5%)特征.果浆含16—17种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含量很高,几乎占总氨基酸量的60—70%.发现果浆酸度对抗氧化活性有一定影响,但无线性关系,测试了外源柠檬酸的抗氧化活性,发现其抑制率仅占果浆总活性的三分之一.分析了在制备果浆中几种辅料的影响,其中只有 NaCl 有较大干扰.采用不同温度处理果浆未见抗氧化活性的显著变化,证明果浆热稳定性好,同时又观察室温与低温贮存八周果浆的变化,未见其抗氧化活性的明显衰减。  相似文献   

16.
糖是果汁中主要的风味营养物质。该文以北方落叶果树果实苹果、梨、桃和杏为材料,经对比后,采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直接分离和测定了落叶果实果汁中的糖类物质;结合外标定量法对果汁中的主要糖类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为果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廉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杨桃、雪梨、绿豆芽、黄豆芽4种水果、蔬菜为原料,通过榨汁研究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设计处理方式有:去皮鲜汁、去皮煮沸、带皮鲜汁和上胚轴鲜汁、上胚轴煮沸;两种不同的反应体系: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OH)。结果表明.几种果蔬汁对两种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超氧阴离子体系中,杨桃3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74.58%大于雪梨41.02%;黄豆芽2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66.2s%大于绿豆芽35.89%。而在羟自由基体系中,结果恰好相反,雪梨3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86.12%大于杨桃57.9970.绿豆芽2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53.66%大于黄豆芽34.79%。  相似文献   

18.
在成功制作了原味皮冻的基础上,研究胡萝卜风味皮冻的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白砂糖、柠檬酸和胡萝卜汁对皮冻风味的影响。根据L9(3)3设计正交试验,获得胡萝卜风味皮冻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的糖.0.4%的柠檬酸和15%的胡萝卜汁,所加工的风味皮冻感官评分最高。该胡萝卜风味皮冻色泽红亮、透明度好.软硬适中,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以浓缩苹果汁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贮存温度下浓缩苹果汁色值、5 -HMF含量(5-羟甲基糠醛)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贮存过程中浓缩苹果汁的色值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呈线性减小;在贮存过程中浓缩苹果汁的5-HMF含量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呈线性增加.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5-HMF含量变化速率加快.在贮存过程中浓缩...  相似文献   

20.
果米双菌共酵制造苹果醋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大米为原料,探讨快速生产苹果醋的工艺.酒精发酵的最佳关键技术条件:质量比为l∶1的苹果汁和大米糖化液的总糖浓度调整到13°Bx,加入0.15%(NH4)2SO4、0.15%KH2PO4、0.1%MgSO4,灭菌后25.5℃培养,酵母发酵最佳周期为100 h,可生产出酒精度为8.0%的酒精液.醋酸发酵的最佳关键技术条件:发酵初始酒精度为5.5%,接种量为7%(先接醋酸菌DT-2 4.2%,后接AD1为2.8%),培养温度28℃,摇瓶转速120 r/min,初始pH 5.5,发酵时间为6 d,苹果醋发酵过程中理想的加糖方式为分次加糖,产品质量和口感最佳.采用双菌共酵生产苹果醋,为苹果醋的生产提供更为广泛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苹果醋的风味和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