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蛤抗癌活性多肽的生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新鲜文蛤为材料,经有机溶剂萃取,分子筛凝胶层析,得到一种具有抗癌生物活性的文蛤多肽,SDS PAGE电泳测得该多肽的分子量约为18kD.用该多肽处理人胃腺癌细胞BGC 823,结果表明,当多肽浓度为10μg/mL,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达到50%.此外,探讨了该活性多肽在体外对几种与肿瘤代谢相关的酶的效应,实验结果显示,该活性多肽能够激活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当其浓度为10μg/mL时,可以使这两种酶活力分别提高150%和93%;该活性多肽对酪氨酸酶则是起到了抑制的效应,测定导致酶活力下降50%所需的效应物浓度(IC50)为1.50μg/mL,其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其抑制常数KI和KIS分别为4.37mg/mL和6.09mg/mL.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抗原肽对某些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防治肿瘤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为迫切的医学难题之一,世界各国有为数众多的医药学家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从已知的或新发现的各种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随着多肽化学的发展,具有各种生理活性的多肽分子不断被发现,而多肽分子作为天...  相似文献   

3.
由于病原微生物对众多传统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显,因此寻找新型的抗菌药物显得尤为紧迫,多肽类制剂因其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已成为克服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潜在候选药物.从黑尾胡蜂毒液中分离并鉴定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命名为VT-1.VT-1对临床致病菌均表现出广谱的抗菌活性.此外,VT-1对人红细胞显示出微弱的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4.
鹿茸多肽的分离纯化及药理活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凝胶过滤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以及高效液相方法, 从马鹿鲜鹿茸分离得到了一种多肽, 其在SDS-PAGE电泳上显示为一条带, HPLC图谱为单峰, 质谱显示其相对分子量为3 095.1. 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 此多肽主要含有缬氨酸、 丙氨酸、 赖氨酸和 甘氨酸, 没有半胱氨酸. 经FDNB法测定, 其N-末端氨基酸为缬氨酸. 活性检测表明, 该多肽能够明显促进表皮细胞和BRL肝细胞株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选取5种具有改善记忆作用的传统中草药(人参、远志、茯苓、龙眼及银杏叶),分别水提得到相应的活性成分,考虑提取效果和重复性,选择3种活性成分与核桃多肽进行相互作用,研究所得复合物的理化特性与抗氧化活性.首先,通过含量和抗氧化测定,发现所提取的中草药活性成分均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效;然后,以蛋白回收率和抗氧化活性为指标优化核桃酶解工艺,分析最佳酶解液的总氨基酸组成,并借助抗氧化性评价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与核桃多肽的交互作用,探讨不同相互作用条件(如配比、温度、pH值等)对交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草药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会使核桃多肽发生荧光猝灭,说明两类物质发生了交互作用,且在抗氧化功效上有协同作用.通过对交互作用影响因素的探讨,发现合适的中草药活性成分与核桃多肽配比有助于增进协同效果,温度、pH值对活性成分和多肽交互作用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产品生产时中草药活性成分与多肽类物质的复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凝胶过滤色谱Sephadex G-50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胡萝卜籽中的抗氧化肽进行分离纯化.以DPPH自由基(2,2-二苯基-1-苦肼基)清除率为指标,测定多肽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法测定该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多肽,在质量浓度为1 mg·m L-1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达到(92.02±0.47)%,相对分子质量为339.3 u,由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相似文献   

7.
利用离子交换色谱SP-5PW和疏水色谱POROS HP2从板蓝根鲜根水相抽提物中分离纯化多肽组分,并对其进行生化表征.获得一种达到电泳纯的多肽RIP2,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87 ku,等电点约为7.73,N端氨基酸序列依次为QIGEFATAPF.经数据库搜索比对,发现该多肽与核黄素合酶α亚基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该多肽具有一定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暹罗鳄多肽粉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获得暹罗鳄(Crocodylus siamensis)多肽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暹罗鳄多肽粉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以及总还原力,以揭示其抗氧化能力.同时研究了暹罗鳄多肽粉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暹罗鳄多肽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其总还原力与暹罗鳄多肽粉含量呈正相关,对.OH、O2-.和DPPH的半清除浓度HSC50分别为1.2,2.1和6.5mg/mL.暹罗鳄多肽粉对酪氨酸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6.60mg/mL.结果表明,暹罗鳄多肽粉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功效,是一种天然的保健品.  相似文献   

9.
废啤酒酵母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研究以啤酒厂废酵母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其最佳自溶条件及最佳微波水解条件,比较自溶、微波水解与外加酶制剂处理法制备酵母活性多肽的效果,并研究了酵母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啤酒酵母的最佳自溶条件为固液比1: 20、温度45.0 ℃、pH 6.0、时间48 h;在此自溶条件下,酵母蛋白质被有效水解为多肽,水解度为41.5%,提取蛋白质得率为42%.自溶法制备啤酒酵母多肽的效率与外加酶制剂处理的效果相当,但显著高于微波水解法.自溶法制备的啤酒酵母多肽具有高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表明,自溶法是开发利用啤酒厂废弃的酵母和制备酵母多肽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紫贻贝酶解多肽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定了紫贻贝胰蛋白酶水解时的最佳条件,研究了紫贻贝酶解多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以料液比、pH、加酶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因素,以酶解液的氨基氮含量和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为指标进行L16(45)正 交实验,MTT法检测酶解多肽对DU-145、PC-3、H1299和MGCS0-3等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HE染色法观察酶解多肽对 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酶解多肽对细胞中Bel-2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4、pH为8.5、加酶 量为1 000 U/g、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5h时酶解多肽的水解度最大;当料液比为1:4、pH为8.0、加酶量为1 500 U/g、温 度为40℃、酶解时间为2h时酶解多肽的抗肿瘤活性最强,该肽可以下调肿瘤细胞中Bc1-2的表达.紫贻贝酶解多肽具有 抗肿瘤活性,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水溶性海星皂苷的分离纯化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离纯化出具有强抗真菌活性的水溶性海星皂苷,以罗氏海盘车(Asterias rollestoni)腕为实验材料,利用水抽提方法获得水溶性海星皂苷粗品,依次利用大孔树脂和硅胶柱层析对水溶性海星皂苷进行了纯化,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发现,在30%、50%、70%、80%、95%乙醇溶液的大孔树脂柱层析洗脱组分中,70%乙醇溶液洗脱组分对白色念珠菌和裂殖酵母菌的抗真菌活性最强。70%乙醇溶液洗脱组分经硅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后,得到了SF-1、SF-2、SF-3和SF-4四种纯化样品,其中SF-1纯化样品没有抗真菌活性,SF-2纯化样品具有极弱的抗真菌活性,SF-3和SF-4纯化样品均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SF-3纯化样品在高压液相柱层析(HPLC)图谱中仅显示单一洗脱峰,表明其纯度很高,可应用于高效抗真菌药物的研制。研究结果为利用水溶性海星皂苷研制高效抗真菌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黑豆中抗真菌蛋白的纯化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硫酸铵分级沉降、亲和色谱Affi-gel和离子交换色谱SP-Toyopearl从黑豆种子中分离出一种抗菌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达到电泳纯.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蛋白迁移率与分子量对数的关系,计算出该抗菌蛋白的分子量为93.3 kDa,还原和非还原状态下均显示单一区带,说明该抗真菌蛋白为单倍体蛋白.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此纯化的蛋白对植物致病菌瓜果腐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葡萄灰霉病菌和菜豆根腐病菌等5种真菌的生长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Streptomyces alboflavus产生的抗真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的抑菌机理。通过pH纸层析和捷克八溶剂纸层析实验对抗菌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抗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破坏作用;通过细胞膜和细胞壁主要组分对抑菌物质的拮抗效果,探索抑菌物质的作用靶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抑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抑制作用。极性实验显示,该物质呈中性,捷克八溶剂纸层析表明,该物质属于非水溶性Ⅰ型抗生素;光学显微镜观察,抑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同时使菌丝畸形,顶端、中部出现膨大泡囊,呈“念珠状”;经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抗菌物质作用后的菌丝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进一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泡囊状菌丝表面凹凸不平,并残留有碎片;抑菌物质对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组分拮抗作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显示,抑菌物质影响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研究结果表明,Streptomyces alboflavus产生的抗真菌物质发挥抑菌作用时,影响串珠镰刀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本研究可为抑菌物质的鉴定和拮抗菌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慈菇中抗真菌蛋白分离纯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天然的防御系统。其中植物抗真菌蛋白(antifungal protein,AFP)是主要成员之一,它对多种植物和人体病原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以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块茎为材料,运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和葡聚糖G50凝胶过滤层析技术,结合活性追踪法,对慈菇中的抗真菌蛋白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表明,纯化的抗真菌蛋白并不是单一的组分,至少有3个电泳条带,分子量集中在14.4~20.1 kD之间。纯化的抗真菌蛋白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 alternata)的菌丝生长具有较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海参皂苷的分离纯化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冻干仿刺参加工废弃液中分离纯化出水溶性海参皂苷,筛选并纯化出其强抗真菌活性组分,为利用水溶性海参皂苷研制高效抗真菌药物创造条件. 先后利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对水溶性海参皂苷进行了纯化,并对各种纯化组分的抗真菌活性进行了测定. 在30%,50%,70%,80%,95%乙醇溶液的大孔树脂柱层析洗脱组分中,70%乙醇溶液洗脱组分对裂殖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真菌活性最强. 70%乙醇溶液洗脱组分经硅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后,得到了SC-1、SC-2、SC-3和SC-4四种纯化样品,除SC-1无抗真菌活性外,其它3种纯化样品对裂殖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显著的抗真菌活性,且组分SC-2和SC-3的抗真菌活性高于SC-4. SC-2纯化样品在高压液相柱层析(HPLC)图谱中仅显示为单一洗脱峰,且在旋转蒸发后可形成结晶,表明其纯度极高,可用于高效抗真菌药物的研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和HPLC分离等方法,从油菜饼的水溶性成分中分离得到蛋白质(肽)提取物.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该蛋白(肽)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对受试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该蛋白(肽)提取物的稳定性测定表明,加热到90℃未丧失活性,对酸碱的适应范围也较大,在pH 7~8的时候抑菌效果最为明显,对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敏感.通过与几种防腐剂对饲料中霉菌抑制作用的比较发现,油菜饼蛋白(肽)提取物的防霉性能优于恩拉鼎(Enramycin)预混剂、富马酸,仅次于复合型防霉剂霉必克,可以开发成为一种高效的植物源性饲料防腐剂.  相似文献   

17.
An antifungal protein was isolated from a culture of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B29. The isolation procedure comprised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on diethylaminoethyl (DEAE)-52 cellulose and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on Bio-Gel® P-100. The protein was absorbed on DEAE-cellulose and Bio-Gel® P-100. The purified antifungal fraction was designated as B29I, with a molecular mass of 42.3 kDa by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pI value 5.69 by isoelectric focusing (IEF)-PAGE, and 97.81% purity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B29I exhibited inhibitory activity on mycelial growth in Fusarium oxysporum, Rhizoctonia solani, Fusarium moniliforme, and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The 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IC50) of its antifungal activity toward Fusarium oxysporum and Rhizoctonia solani were 45 and 112 μmol/L, respectively. B29I also demonstrated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conidial spore germina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and suppression of germ-tube elongation, and induced distortion, tumescence, and rupture of a portion of the germinated spores.  相似文献   

18.
从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链霉菌SD-07菌株。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链霉菌SD-07鉴为定为纺锤链霉菌(Streptomyces netropsis)。分离纯化了SD-07产生的抗真菌活性成分并获得其结晶CA—SD07。抗真菌活性检测结果发现:CA-SD07对酵母菌、担子菌、接合菌等多种真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CA—SD07进行性质研究发现,抗真菌活性成分CA—SD07抗菌谱广且抗菌活性高(约等于2倍的两性霉素B),是戊烯和七烯混合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纸片法、菌饼法及玻片法测定了铁钉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真菌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真菌具有普遍的抑制作用,对绿色木霉的抑菌圈达到2.60cm;经薄层层析分离后,得到7条层析带,用纸片法测定大部分分离带只对1种真菌显示抑制活性,其中Rf0.40带和Rf0.50带活性较强,它们对菌丝生长和孢子...  相似文献   

20.
从拟穴青蟹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编码CrusSp成熟肽的cDNA序列,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扩增,然后克隆至pET-32a(+)表达载体中,转化至E.coli OrigamiTM(DE3)中表达CrusSp蛋白,通过Ni2+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CrusSp蛋白,表达出的CrusSp蛋白分子量约10.27 kDa,等电点为8.54,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该蛋白的抑菌活性.滤纸片扩散法显示CrusSp蛋白对绿色木霉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