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常大鼠肝细胞中存有大量糖元.肝大部分切除12小时后,肝糖元下降至零或仅少量。手术后24小时,肝糖元开始上升,至2l天呈现正常水平. 再生肝的双核肝细胞减少,由正常的10.6%降至5.6%.大部分肝切除21天后,双核肝细胞的百分率回升到正常水平,同时再生作用也完成.  相似文献   

2.
一、本实验用昆明小鼠,按Higgins和Anderson方法进行肝大部切除后,以~3H-TdR同位素自显影为指标观察正常鼠肝及术后12、24、30、36、42、48、54、60、66、72小时再生肝中DNA的合成。结果证明:昆明小鼠~3H-TdR DNA合成有两个峰。第一峰的高峰在术后36~42小时,第二峰的高峰在术后66小时。二、本室采用兔肝为材料,按Sekas方法,略加改变的肝提取液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分子量为1000~10000之间的多肽和核酸降解产物的混合物,其水溶液为PH6的黄色透明液体。三、用本室所提的肝提取液对小鼠再生肝~3H-TdR DNA合成抑制作用进行了观察,再生肝细胞在术后30、36小时前注入提取液,分别有42%,43%抑制作用。四、提取液对舌上皮有24.4%的抑制作用,对十二指肠无明显抑制作用。五、本室的肝提取液对肝细胞有特异性抑制,说明有组织特异性,而无种族特异性(兔肝对鼠肝),但也有非特异性抑制作用,可认为是具有一定纯度的肝抑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了昆明小鼠再生肝的细胞分裂高峰在肝大部切除后48及72小时,并以此为依据,在细胞分裂高峰期(48小时),观察了本室提取的兔肝抑素对细胞分裂期的影响,结果发现分裂中期的细胞受到了抑制,表现为中期分裂相的累积和后期分裂相的减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鼠肝再生中肝细胞NF-κB信号通路对肝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用Rat Genome 230 2.0芯片检测大鼠肝再生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发现,芯片含138个NF-κB信号通路基因,其中46个基因与大鼠肝再生相关.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9.0(IPA)软件解析上述基因表达变化预示的该信号通路调节肝细胞增殖作用发现,该通路的白细胞介素-1(IL-1)途径在大鼠肝再生起始阶段促进肝细胞增殖,生长因子(GF)途径在进展阶段促进肝细胞增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途径在起始阶段促进肝细胞增殖,终止阶段抑制肝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大鼠肝肿瘤成模过程中肝组织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大鼠肝肿瘤成模过程中肝组织结构变化,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灌胃法构建大鼠肝肿瘤模型,按常规方法制备肝组织石蜡切片和镜检.建模第1周大鼠肝脏的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排列整齐.从第5周起肝窦扩张,肝细胞变性肿胀并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同时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第8周时肝窦充血,肝细胞脂肪变性严重,并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明显的肝细胞增生.第10周时肝小叶结构受到破坏,出现肝细胞增生性结节.第12周时门管区内有不同程度的卵圆细胞增生及结缔组织增生,伴随胆管增生.第16周时肝小叶结构消失,可见典型的假小叶结构,结节内肝细胞异常增生明显,出现“结中结”,病理性核分裂相亦较多.第17周时肝肿瘤形成,且主要是肝细胞癌,癌细胞排列为索状、腺状、实片状.根据上述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用二乙基亚硝胺灌胃法构建大鼠肝肿瘤模型方便有效,肝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有规律,易于观察分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观察囊型肝包虫囊周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肝细胞萎缩、坏死、凋亡),初步探讨囊型肝包虫病肝细胞“消失”机制。对3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通过光镜观察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6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运用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TUNEL法测定囊周肝细胞凋亡发生极少(0.12%)与正常肝(0.16%)比较无显著差异,囊周肝组织Bcl-2及Bax蛋臼呈低表达,分别为6.6%和13.3%,病理学观察囊周肝细胞明显萎缩,肝细胞坏死。因此,肝细胞萎缩、坏死、凋亡共同参与囊型肝包虫囊周肝细胞“消失”,肝细胞萎缩、坏死可能是引起肝细胞“消失”的主要机制,肝细胞凋亡可能不是引起肝细胞“消失”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分析在肝细胞去分化时期和再分化时期依次切除大鼠肝的左叶、中叶、右叶、尾叶对大鼠生存的影响,并建立了4种连续部分肝除模型,用这些模型分析了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组织结构、细胞核数、有丝分裂指数、核仁大小和数目、增殖细胞核抗原变化发现,损上发的细胞去分化、增殖和再分化,是从激活细胞膜上的碱性磷酸酶开始的提示细胞内可能存在不同于正常条件下细胞增殖调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抑素不仅能特异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而且对血管形成和肿瘤生长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利用PCR法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克隆了人血管内皮抑素的编码序列,构建了重组质粒pRSendo,并在E.coli中表达,SDS-PAGE表明其表达产物为包涵体,此外,还对血管内皮抑素做了初步的纯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鼠肝再生中肝细胞的基因表达与DNA裸露的相关性,分离大鼠肝细胞,提取裸露DNA,用SOLEXA方法对DNA测序,用BWA软件拼装测序片段,用IPA软件分析拼装的基因种类和作用,用Rat Genome230 2.0芯片检测基因的转录情况.研究表明,大鼠肝再生的12h(PH后12h),肝细胞的裸露DNA涉及16 912个基因,1 701个基因发生了有意义裸露量变化.其中,25个基因的裸露量上调,1 676个基因的裸露量下调.与Rat Genome 230 2.0芯片的检测的基因转录比对表明,肝细胞的AKR7A3,BMYC,CDC25B等26个基因的裸露量和表达量均下调,表明大鼠肝再生12h时,这些基因的表达可能受染色体结构调控.  相似文献   

10.
大鼠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建立大鼠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 ,为肝纤维化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进行胆管内逆行性注入N 丁基 2 氰基丙烯酸盐加胆管结扎导致胆管阻塞 ,建立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手术后第 2 8d和 5 6d不同时间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 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ALT、AST、HA、LN均明显升高 ;病理组织学可见弥漫增生的胆小管 ,大量的胶原沉积在胆小管周围 ,肝细胞与增生的胆小管相比明显减少。结论 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周期短 ,自发逆转率低 ,肝纤维化形成稳定 ,是研究肝纤维化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1.
按Higgins等方法制作大鼠2/3肝切除(parital hepatectomy,PH)模型,用两步灌流法分散肝脏细胞,用60%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性、定位再生肝(regenerating liver,RL)、分散的肝脏细胞及分离的肝细胞中白蛋白(albumin,ALB)和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定量肝细胞的ALB和G-6-P,用RT-PCR定量肝细胞的ALB和G-6-P mRNA.初步证实纯化的细胞中,ALB和G-6-P阳性细胞占96%以上;PH后各时间点纯化的肝细胞的ALB和G-6-P mRNA量稳定,相应的蛋白量亦稳定.表明改进后的分离肝细胞方法具有收率高、纯度高、活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永生化胚胎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研究并观察永生化胚胎肝细胞的形态及结构特征,测定其生长曲线,观察克隆形成能力并作软琼脂试验,对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同时对细胞合成白蛋白、尿素及细胞色素P450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永生化胚胎肝细胞克隆形成率为31.2%,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细胞核型无明显异常,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表明细胞在软琼脂中不能生长。细胞已在体外传56代仍保持正常肝细胞的形态特征,而且具有合成白蛋白、尿素及细胞色素P450的功能。说明该永生化胚胎肝细胞可以成为生物人工肝及肝细胞移植研究中的理想细胞材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SD雄性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成安静组(A组)、训练对照组(B组)、经络刮痧+运动组(C组)。各组进行7周递增负荷耐力训练后处死,分别测定血糖、肌糖元、肝糖元、血清乳酸脱清酶(LDH)、肌酸激酶(CK)、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探讨经络刮痧对于消除耐力训练大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显示经络刮痧能明显延长大鼠跑台至力竭的时间,有效抑制运动训练造成的大鼠肌、肝糖原含量下降,稳定运动中的血糖水平,并使上述血清酶呈现不同程度良性变化。从而得出经络刮痧能够延缓机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灌胃给予复方天麦提取物,测定模型动物体重、饮水量及肝糖元含量。结果为,给予天麦提取物5、10、20g/kg体重和降糖宁后5d、10d、20d各组动物的体重和肝糖元含量比模型组明显增加,饮水量比模型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分离小鼠肝肿瘤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为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方法以9 月龄H-ras12V 转基因肝癌小鼠为实验材料,采用传统的小鼠肝细胞原代培养的灌注分离法,并对其进行改进,即在灌注的同时,用剪刀剪去肿瘤表面阻塞的血管和组织,疏通灌注液流,达到有效消化肿瘤组织的目的。对用此改良灌注法分离的肝肿瘤细胞和肿瘤周围组织细胞进行成活率计数,并进行后续的原代细胞培养,观察第3、5、7 天的细胞生长状态和形态特征。结果通过对传统的灌注分离肝细胞法进行改良,分离的肝肿瘤细胞成活率由未改良前的10%提升到40%。原代培养的结果表明,分离的肝肿瘤细胞与肝肿瘤周围的正常肝细胞的形态和随时间延长的凋亡变化状态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的灌注法能够有效的分离小鼠肝肿瘤细胞,并显著提高其存活率和细胞质量,可用于后续的原代细胞培养并开展相关的实验。另外,本文对改良灌注法的详细叙述也为相关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6.
抗肿瘤因子内皮抑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克隆抗肿瘤因子内皮抑素基因并表达内皮抑素蛋白,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总RNA,用RT-PCR法扩增出570bp的DNA片段,并成功地克隆到pUC18质粒载体中,经序列测定证实为内皮抑素基因,用Xpress本外表达了内皮抑素蛋白并纯化成功。  相似文献   

17.
太白参对运动小鼠身体机能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丙二醛、血糖、血红蛋白、肝糖元和肌糖元含量变化为指标,为一次性大负荷运动的给药组与非给药组小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白参可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抑制由于运动导致的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上升以及血红蛋白、肌糖元、肝糖元含量下降,显示出太白参具有增强身体机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光照下,根田鼠肝糖元水平有一个昼夜节律,一天中含量存在两个高峰,一个是在1:00的30.8±7.6mg/g湿重,另一个为15:00的29.7±9.4mg/g湿重,最低是在20:00的14.8±1.7mg/g湿重.在低氧7Km2h和24h下,肝糖元呈下降趋势,但不呈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对肝纤维化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去除病因、保护肝细胞、抑制HSC的活化或ECM的合成及分泌、针对细胞因子的治疗、促进ECM降解、促进HSC凋亡、基因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西宁花锚(Halenia Sibirica Born)对小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通过采用CCl4所致小鼠的肝损伤为模型,研究不同剂量西宁花锚对CCl4实验性肝损伤后对肝糖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的西宁花锚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肝糖元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