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廉政文化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等.传统高校廉政文化研究注重的是一个平面层次的理论探讨,而高校廉政文化传导机制研究则是对廉政文化在高校的传导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个视角认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注重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和激励强化等,改善廉政文化建设环境,加强信息传导和重要影响因素的控制管理,真正将廉政文化建设落实到高校管理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个体在组织间隐性知识流转中的主体作用.从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出发,将组织间的隐性知识流转关系作为社会网络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以UIC组织间隐性知识流转网络的实证数据为例,对该网络的结构及特征进行测度和分析,揭示了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分析了正式和非正式知识交流渠道对隐性知识在组织间流转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知识整合是知识管理的重要构成,知识整合能力是组织在社会互动关系和组织学习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并形成新知识的能力,其关系到组织研发和产品创新绩效。关系原型(relational archetype)是用于描述组织社会资本的特征,在不同类型的组织学习中,不同特征的社会资本会影响组织知识整合能力的形成。提出一个概念模型,探讨两种关系原型(创业型社会关系和合作型社会关系)如何通过影响组织学习过程,进而影响组织知识整合能力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姜慧霞  宁艳文 《科技资讯》2007,(21):180-180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组织,它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中扮演着主动且关键的角色。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产品无形化、顾客专业化、雇员知识化、高增值性、强时效性、手段高科技等特征,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基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基础性知识生产和重新配置的双重功能,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前瞻性、领导性和新驱动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Jackson算法构建了知识网络的计算实验模型.该知识网络模型具备典型社会网络的五大特征.通过仿真试验探讨了单个虚拟的知识网络中具有不同属性的知识结点其知识水平演化的规律,两个具有不同知识水平的虚拟网络间建立知识合作联系的不同机制对落后网络和先进网络间知识扩散程度的不同影响,以及落后网络的网络密度和连接权重对网络间知识扩散程度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信息空间理论视角,在知识分立的基础上,探讨创新网络内的网络创新过程,特别是知识流动与传播的条件和机制。研究得到网络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下默会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创新网络内的共享环境为知识转化提供了平台,代码共享是创新网络内认知资本积累的基础,而网络内个人、组织间的信任关系则为创新产品价值的确定提供了条件。最后以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为例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组织内外部双重专业化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组织外部专业化与组织内部专业化的双重演进对知识管理的影响。外部专业化提出了知识管理中战略性知识资源的识别问题 ,本文从知识资源的专有性收益、市场失灵概率及组织能力三方面来把握 ,并提出了组织战略性知识资源识别矩阵 ;内部专业化提出了组织内部战略性知识资源的组织问题 ,本文从任务配置、目标协调与激励、知识共享与交流等角度对此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在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按照社会需要,高校许多专业都将《计算机网络》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或专业限选课。桂林理工大学各专业均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但由于专业需求不同,各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学时有所不同,实验学时亦不相同。文中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及实验室情况,结合网络实验教学经验,从实用的角度,对非计算机专业的网络课程实验的设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新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信息及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必要性及可能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邱永权 《科技信息》2007,(26):177-178
从网络传播的角度,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对网络学习社区模型结构、协作性学习过程要素进行分析,探讨网络学习社区中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及发展趋势。网络学习社区协作性学习的组织管理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  相似文献   

11.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促进隐性知识管理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由于隐性知识是在人与人的协作、交流中传播和创新的,因此以IT为基础的知识管理系统难以对其有效管理。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为案例进行了如下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绘制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咨询、知识传播等社会关系网络;定量分析网络结构以发现阻碍知识传播及创新的问题。上述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分析可以为组织制定隐形知识管理的措施提供定量分析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组织学习与个人学习的知识发酵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为构建和保持组织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以至核心竞争能力的唯一源泉 ,理论界和管理界对组织如何更好利用知识创造价值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 ,并且也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但是已有的研究都存在着共同的缺点 ,即缺乏对知识增长过程的机理分析 ,这就难以揭示知识在组织中运动和作用的内在规律 ,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分析了知识所具有的生物活性 ,运用仿生学的理论 ,借鉴生物发酵过程 ,提出了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的知识发酵模型 ,该模型对进一步探讨知识的特性和指导组织进行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学习型组织"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组织”是人类由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变背景下对传统组织形态的一次根本变革。“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特征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科学决策需要组织结构扁平化,激发活力需要组织结构扁平化,学术性需要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人本管理需要管理柔性化,创新学校组织文化需要建立知识共享的网络化层级结构,目标管理需要构建网络化平台。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理论,将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要素进行集成考虑,总结了大型工程项目组织的8类社会网络要素,并建立了总体模型结构.借鉴于SNA 的参数定义和公式表达,建立了衡量大型工程项目组织的紧密关系、小团队、中心性、权力、中介性、角色和职位结构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论述了社会网络模型对组织总控的作用和价值.以...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网络舆情内容分析的流程以及内容分析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详细介绍了基于知识技术的网络舆情内容分析系统框架的构建路径,即将知识技术引入网络舆情内容的分析过程,将信息预处理、信息聚类和分类、倾向性分析等关键技术手段与知识组织、知识表示、知识获取和知识挖掘等相关成果充分融合,将本体论和语义计算等技术与舆情分析相结合,建立基于知识技术的网络舆情内容分析框架,以提高网络舆情内容分析的准确度.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知识技术的网络舆情内容分析系统达到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网络效应下的企业横向兼并与价格竞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Salop圆形城市模型,研究了网络效应环境下企业横向兼并的动机及其社会福利,讨论了兼并对企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效应环境下,企业普遍具有兼并 动机,未兼并在企业竞争中始终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当网络效应很强时,未兼并企业将被逐出市场,兼并企业成为市场的垄断厂商,通过对企业兼并前后社会福利的分析发现,当网络效应较强时,即使未兼并厂商被逐出市场,市场形成垄断,社会福利仍会改善。因此,政府应放宽对存在网络效应的行业中企业兼并的管制。  相似文献   

17.
将大型复杂项目组织视为一种动态和复杂关联的社会网络,分析了社会学视角和传统视角下项目管理理念的区别;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分析了复杂项目组织的网络模型元素,研究了大型复杂项目组织网络的基本模型和建模方法;通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案例实证分析,建立了相应模型,利用Ucinet软件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传统正式组织结构模型下的计算进行了比较,给出了组织管理和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组织与传统组织的知识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组织环境的巨变导致组织本身正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知识组织是在这一背景下所提出的关于组织性质的新概念,论文归纳了知识组织的3个基本特征,即以知识为核心资源,以知识为创造价值的核心资产和对知识的管理成为管理活动的焦点,提出,对于传统组织来说,“知识化”是应对挑战的唯一出路,其知识化的主要途径是:确立知识管理的核心地位,加大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并在要素投入的结构上进行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组织网络理论,研究了战略联盟网络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对联盟中知识转移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战略联盟的网络异质性不利于联盟中的知识转移;网络稳定性、强的网络连接和联盟中的信任有利于知识转移。研究结论从组织网络视角揭示了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能够指导联盟更有效地促进知识在联盟中的共享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