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离优质枸杞单细胞在含不同激素的4种MS培养基上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诱导频率56.7% ̄95.7%;愈伤组织经2 ̄3次继代培养后,再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悬浮培养,建立稳定的单细胞悬浮系。经分化培养、生根培养得到了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
采用枸杞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建立细胞系,诱导植株再生,结果在含不同激素的4种培养基上都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在1.7% ̄16.9%,愈伤组织在MS+2,4-D0.5mg/L的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大量单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获得含有大量胚状体的愈伤组织块,收集悬浮培养物转移到MS+6BA0.2mg/L的固体培养基上,胚状体能够萌发形成大量绿色小芽,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0.2mg/L)中,20d后得到  相似文献   

3.
水稻 (OryzasativaL .)曲阜香系 10 3成熟胚在MS1培养基上诱导培养 ,初始愈伤组织为深黄色、瘤状 ,非松脆类型 .当在MS2 培养基上继代培养 ,经 3~ 4月初始愈伤组织转变为浅黄色、小颗粒状 ,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 .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 ,经 4月多可得分散性好、生长快的胚性悬浮细胞系 .  相似文献   

4.
簇毛麦的幼胚在含有9μmol/L2,4-D的MB固体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在相同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两个月后出现淡黄色的致密瘤状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丧失较快.继代培养一年左右,改变培养条件,可得到颗粒状及粉粒状愈伤组织.分别用这两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建立悬浮培养细胞系.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与悬浮系的建立及原生质体培养密切相关.来源于颗粒悬浮系的细胞团块产生的原生质体分裂后可产生体细胞胚,而用粉粒悬浮系分离的原生质体不能持续分裂.  相似文献   

5.
前胡的种子幼苗切段在含有1mg/l2,4-D的(1/2)MS 固体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诱导两个半月的愈伤组织,在含有1mg/l6-BA+0.5mg/lIBA 或无激素的(1/2)MS 固体培养基上,分化出胚状体,再生成完整植株。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分散及过滤制备成悬浮培养物,在含1mg/l2,4-D的液体培养基中,胚性细胞不断增殖。转移至含有0.05mg/l 2,4-D+0.05mg/l 6-BA 的(1/2)MS 液体培养基中,分化出胚状体,发育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6.
水稻(辽盐9)种子在LS+2,4-D(2,4-二氯苯氧乙酸)2.0~3.0mg/L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经3~4次继代后,即可得到淡黄色颗粒性愈伤组织;将该种愈伤组织在LS+2,4-D2.0~3.0mg/L+LH(水解乳蛋白)300mg/L的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振荡培养,经4~5次继代后,即可建立起良好的细胞悬浮系;培养基中附加2.0~2.5mg/LKT,使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均可再生,其再生率分别为15.9%~17.9%和18.1%~20.8%。  相似文献   

7.
将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Maxim.)外植体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通过实验在MS培养基附加2,4-D0.1mg/L,6-BA0.25mg/L,水解酪蛋白500mgL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经120~150r/min摇床振荡分散建立细胞悬浮系,直到体细胞胚胎产生后转至无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中产生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四合木悬浮培养条件下可以得到胚状体,并形成试管苗。  相似文献   

8.
以优质早籼稻佳辐占成熟种胚为材料.研究外植体大小、激素对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并高频快速建立起水稻胚性悬浮系.结果表明:在外植体较大并只添加2,4-D-种激素时,就可获得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2,4-D浓度为1.5mg/L时,诱导率达95%;浓度为2mg/L时.诱导率可达100%.佳辐占成熟种胚组织培养最佳的条件为适当大小的外植体和添加浓度为2mg/L2,4-D.以4周龄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可高频快速建立起均质、分散性好的水稻胚性悬浮系,5周龄以上的胚性愈伤组织较难建立起水稻胚性悬浮系.  相似文献   

9.
以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野生品种巴东红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B-1至MB-9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筛选出最佳培养基是MB-9培养基.愈伤组织形成以后,均经MB-9固体培养基上继代培养3~4次后,获得胚性愈伤组织,然后转至MB+3mg/1.2,4-D+0.7mg/LBA+0.2mg/LNAA+2mg/L甘氨酸十500mg/LCH+3%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经强化培养两个月后,获得胚性细胞悬浮系.实验结果表明,缩短换液时间,即每隔3~4d换液一次,可加快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丰抗8号小麦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丰抗8号小麦的幼胚为起始材料,建立了胚性悬浮细胞系.幼胚的取材时期、培养基的成份和选择继代的方法有明显的影响.取开花后12~14d的幼胚、增加无机盐离子和还原态氮的用量、挑选鲜黄致密及松脆类型的愈伤组织能显著地抑制空瘪型、长条型、弯弓形等不良细胞类型出现的频率,促进细胞向圆球型方向分裂生长.通过3个月的选择继代培养,获得了理想的松散状胚性愈伤组织;再经过MS2L和AA液体培养,约2个月后,建立起分散性好、颗粒小、增殖快的小麦悬浮细胞系.以新建立的胚性悬浮系为材料,进行基因枪转化,获得了GUS报告基因的短暂表达,平均短暂表达频率为17.1%.就如何筛选转基因小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对Jakubik问题作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证明了满足Jakubik问题的根类是真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枸杞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部分成分的改换,发现用普通白砂糖代替蔗糖、自来水代替重蒸水、回收琼脂代替实验用试剂级琼脂,并去掉肌醇,对枸杞分化苗的增殖、生根无明显影响,可大幅度降低枸杞组培苗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14.
以枸杞幼茎和叶片为外植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经振荡悬浮培养、过筛、分离得到单细胞和细胞聚集体悬浮液;适当降低大量元素浓度有利于细胞生长。生长曲线表明,悬浮培养第5天和第8天的细胞曲线较平缓且生长良好,可用于体细胞胚的同步化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摘要:为探讨宁夏枸杞叶中离子平衡与盐碱胁迫的关系,研究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胁迫下,枸杞叶中Na^+,K^+,Ca^2+的浓度变化,同时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研究了枸杞叶中Na^+,K^+,Ca^2+的流速变化.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内(7,14,21d),Na^+的浓度随NaHCO。浓度的升高总体呈升高趋势,K^+和Ca^2+的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c(Na^+)/c(Ca^2+)随NaHCO3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时间的变化,各个处理下枸杞叶中Na^+的浓度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K^+的浓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Ca^2+的浓度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c(Na^+)/c(K^+)总体呈现升高趋势,c(Na^2+)/c(Ca^2+)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NaHCO。溶液胁迫7d时,诱导了枸杞叶肉细胞中净Na^+,K^+,Ca^2+外排的增加.碱胁迫下造成c(Na^+)/c(K^+)和f(Na^+)/c(Ca^2+)升高的原因为,叶片中K^+和Ca^2+外排和Na^+大量积累,这也是枸杞不耐碱的原因之一.可为种植枸杞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灵菊七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悬浮培养,研究培养条件对愈伤细胞、细胞内可溶性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0.5 mg/L BA+0.5 mg/L NAA+1.0 mg/L GA中悬浮细胞表现出对数生长期最长、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的特点;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结果显示,悬浮细胞中可溶性多糖分了与植株中含有相同的3种主要多糖。培养基MS+0.5 mg/L BA+0.5 mg/L NAA+1.0 mg/L GA,促进可溶性多糖的生物合成,最适于灵菊七愈伤细胞的悬浮培养。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灵菊七愈伤细胞悬浮培养快速获取可溶多糖的方法,为深入研究灵菊七多糖药理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胀果甘草细胞的悬浮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取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和根段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悬浮细胞培养,建立了胀果甘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测定了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并且研究了接种量、条件培养和激素组合对胀果甘草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来源的愈伤组织最适合作为胀果甘草细胞悬浮培养的起始培养物;悬浮培养的最佳接种量为 35 g/L;条件培养基的最佳用量为总培养体积的1/3;最适合胀果甘草悬浮细胞生长的培养基是附加了 NAA 1.0 mg/L + KT 0.5 mg/L 激素组合的 MS 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中药及其优化培养基对双歧杆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比浊法确定枸杞和山药浸提物对青春双歧杆菌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正交实验选择了该菌的两种增值培养基,其中50%枸杞浸提物的添加量为2%,25%山药浸提物的添加量为3%.对处于最佳培养基条件下,对该菌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稳定期时采用Hungate厌氧滚管技术计数,最高活菌数达到2.21×108cf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