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3,4-二羟基噻吩-2,5-二羧酸甲酯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三乙胺的体系中与环氧溴丙烷反应可生成3,4-二氧-羟甲基-乙基噻吩-2,5-二羧酸甲酯,后者在碱性水介质中经水解反应生成3,4-二氧-羟甲基-乙基噻吩-2,5-二羧酸,其在三乙醇胺中经高温脱羧生成3,4-二氧-羟甲基-乙基噻吩,产物是3,4-二氧-羟甲基-乙基噻吩与3,4-二氧-羟丙基噻吩的二元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是6∶1。  相似文献   

2.
利用管式炉层燃方式研究了燃烧温度、气氛等不同条件对高硫石油焦燃烧过程中多环芳烃(PAHs)生成及其分布的影响,探讨了石油焦特性对生成PAHs种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焦在空气中燃烧PAHs的生成总量随着实验温度(600~900℃)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在700℃时达到最大值。石油焦在氮气中热解时,PAHs生成规律也是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在800℃时达到最大释放值。不同反应温度和气氛下释放的PAHs均以低环芳烃为主。相同燃烧条件下,随着石油焦挥发分质量分数的增加,PAHs生成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石油焦中硫元素质量分数的增加会使PAHs生成量减少;随着石油焦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增加,PAHs生成量呈现先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Hβ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考察了在汽油噻吩烷基化反应脱硫过程中,己烯的聚合对噻吩烷基化反应和Hβ的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β分子筛上,己烯先与噻吩进行反应,n(己烯)/n(噻吩)=1时,90%以上的己烯与噻吩进行烷基化反应而不发生聚合;当n(己烯)/n(噻吩)≥2时,己烯出现聚合,且反应程度随其含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与此同时,该反应维持平衡的时间则逐渐缩短;当n(己烯)/n(噻吩)=9时,己烯聚合量一度达到11%,但3 h后即降低到5%以下;当n(己烯)/n(噻吩)<9时,己烯含量的增加对噻吩烷基化影响不大,在反应时间内噻吩转化率一直维持在99%以上;当n(己烯)/n(噻吩)≤3时,二已基噻吩的含量逐渐升高,说明此时己烯含量增加对噻吩二烷基化有利,但n(己烯)/n(噻吩)≥4之后则相反.在n(己烯)/n(噻吩)从2升到9时,Hβ分子筛的积炭量从5.4%增加到5.9%,其酸性降低程度则没有变化,说明己烯含量的增加没有对Hβ分子筛的性质产生较大影响,其对噻吩烷基化反应的影响主要由于己烯聚合反应引起的与噻吩竞争碳正离子,降低了噻吩烷基化几率.  相似文献   

4.
以Hβ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考察了在汽油噻吩烷基化反应脱硫过程中,己烯的聚合对噻吩烷基化反应和Hβ的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β分子筛上,己烯先与噻吩进行反应,n(己烯)/n(噻吩)=1时,90%以上的己烯与噻吩进行烷基化反应而不发生聚合;当n(己烯)/n(噻吩)≥2时,己烯出现聚合,且反应程度随其含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与此同时,该反应维持平衡的时间则逐渐缩短;当n(己烯)/n(噻吩)=9时,己烯聚合量一度达到11%,但3 h后即降低到5%以下;当n(己烯)/n(噻吩)<9时,己烯含量的增加对噻吩烷基化影响不大,在反应时间内噻吩转化率一直维持在99%以上;当n(己烯)/n(噻吩)≤3时,二已基噻吩的含量逐渐升高,说明此时己烯含量增加对噻吩二烷基化有利,但n(己烯)/n(噻吩)≥4之后则相反.在n(己烯)/n(噻吩)从2升到9时,Hβ分子筛的积炭量从5.4%增加到5.9%,其酸性降低程度则没有变化,说明己烯含量的增加没有对Hβ分子筛的性质产生较大影响,其对噻吩烷基化反应的影响主要由于己烯聚合反应引起的与噻吩竞争碳正离子,降低了噻吩烷基化几率.  相似文献   

5.
以2-噻吩甲醛和3-噻吩甲醛为原料经过溴代、氧化、肼取代、环合、水解等多步反应合成三种新型吡唑-噻吩类有机配体:5-(3,5-二甲基-1-吡唑基)-噻吩一2-甲酸、2-(3,5-二甲基-1-吡唑基)-噻吩-3-甲酸及2,5-双(3,5-二甲基-1-吡唑基)-噻吩-3-甲酸,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找具有抗菌、抗癌能力的新化合物,以丙酮、草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通过缩合、加成、脱水、环合等反应得到中间体5-甲基吡唑-3-甲酸乙酯,再使中间体与2,5-噻吩二甲酰氯反应合成新型席夫碱2,5-双[(5-甲基-3-乙氧甲酰基-1-吡唑基)-2,5-二羰基]噻吩多杂环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目标产物的合适合成条件为反...  相似文献   

7.
螺二邻二亚甲基噻吩(Ⅶ)和环二邻二亚甲基噻吩(Ⅷ)可通过硫转换试剂1.1-硫-双苯并眯唑和2.3-二羟甲基噻吩(Ⅳ)作用生成的2.3-二亚甲基-2.3-二氢化噻吩(Ⅶ)的聚合而成。螺环化台物和环状化合物的形成认为是以双自由基中间体机理进行的。监根据四谱性质的分析确定其结构。哈普[1]报导了若干新的硫转换试剂的合成及其反应,为硫转换试剂在有机合成上的广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α 硫羰基硫代甲酰胺与亚磷酸三甲酯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醚溶剂和室温时生成 2 ,2 ,4 ,5 四取代 1,3 二硫杂环戊烯 4的衍生物 ;在二甲苯溶剂和 90 10 0℃反应时主要生成 1,2 二胺基硫代甲酰基 1,2 二芳基乙烯 ;而在二甲苯溶剂中回流反应时则生成 2 ,5 二胺基 3,4 二芳基噻吩衍生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2-噻吩磺酰胺(Ⅰ)与草酰氯(Ⅱ)的反应,结果表明:无碱催化下(Ⅰ)与(Ⅱ)反应可生成2-噻吩磺酰异氯酸酯(Ⅲ),根据反应摩尔比的不同将同时生成N,N′-二-2-噻吩磺酰草酰胺(Ⅴ)或2-噻吩磺酰草氨酰氯(Ⅳ)。在吡啶催化下,反应主要生成N,N′-二-2-噻吩磺酰乙二酰脲(Ⅵ)或(Ⅲ)与2-噻吩磺酰氯(Ⅶ)的混合物;讨论了反应可能的机理;确定了用该反应合成2-噻吩磺酰异氰酸酯的较佳条件。  相似文献   

10.
芳亚甲基丙二腈和硝基甲烷在KF-Al2O3的作用下发生双Michael加成,继而发生环化反应生成2-氨基-1,3,3-三氰基-5-硝基-4,6-二芳基环己烯,该反应的研究为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以丁硫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在HZSM-5分子筛作用下催化转化反应规律。丁硫醚比较容易发生转化,在350℃可大部分发生裂解,主要生成硫化氢气体,在裂解时也可环化生成四氢噻吩。通过浸渍法引入稀土Ce离子使HZSM-5分子筛对丁硫醚的裂解活性得到提高,裂解产物四氢噻吩的量也有增大趋势。探讨了丁硫醚的反应历程,认为烷基硫醚类化合物裂解过程中,碳硫键的断裂生成类硫醇物种的一步是其裂解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反、元素分析、微库仑法和PFPD色谱等评价分析手段 ,对硫醇、硫醚、噻吩、甲基噻吩和苯并噻吩等硫化物在FCC催化剂上的裂化脱硫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硫醇、硫醚易于裂化脱硫 ,在实验条件下其脱硫率在 95 %左右 ;噻吩、苯并噻吩则相对较难裂化脱硫 ,两者的脱硫率均为 6 5 %;甲基噻吩比噻吩容易裂化脱硫 ,但其脱硫率低于硫醇和硫醚。苯并噻吩较容易生成含硫焦炭 ,脱除的硫中有 15 .6 %进入焦炭中 ;而其他几种硫化物生成的含硫焦炭上硫的量较少 ,都在 7%以下。此外 ,硫醇、硫醚和苯并噻吩在反应过程中除裂化和生焦反应外 ,基本上不会生成其他硫化物 ,而噻吩、甲基噻吩在反应中则会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氯乙醛和硫氢化钠为原料,合成了2,5 二羟基 1,4 二硫啶(1,4 二硫杂 2,5 环己二醇),而后与氰基乙酸或丙二腈反应,合成了2 氨基噻吩类中间体,再经过重氮偶合后反应,制成了4种噻吩杂环偶氮染料.对中间体及产物的结构进行了1HNMR,IR表证,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基于周期性平面波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5-羟甲基糠醛在Pd(111)表面的加氢还原反应,考虑了2种可能的反应路线,第一种反应路线是支链上的醛基碳先加氢生成F-CH2O中间体,接着F-CH2O中间体进一步加氢生成2,5-二羟甲基呋喃;第二种反应路线是支链上的醛基氧先加氢生成F-CHOH中间体,然后F-CHOH再加氢生成2,5-二羟甲基呋喃.计算了2种反应路线下5-羟甲基糠醛加氢生成2,5-二羟甲基呋喃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和热力学数据,分析讨论了5-羟甲基糠醛在Pd(111)表面的加氢反应机理,最终得出最低能量路线为:F-CHO→F-CHOH→F-CH2OH.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搅拌式微量天平流动反应器(Stirred flow microbalance re-actor),在常压及温度623K的条件下,考察了硫化态钴钼催化剂上2-甲基噻吩的加氢脱硫动力学。当催化剂活性达到稳态后,通过改变反应进料2-甲基噻吩、氢及硫化氢的流量,获得了不同的2-甲基噻吩、氢及硫化氢分压下的加氢脱硫速率数据。结果表明,反应物2-甲基噻吩及产物硫化氢均对加氢脱硫反应速度有明显的阻滞作用,这意味着在钴钼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位上,硫化氢与2-甲基噻吩之间存在着竞争吸附。利用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较好地关联了所得到的实验数据,通过二元线性回归,确定了速率方程中相应的动力学参数,文中对2-甲基噻吩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吗啡啉催化下,利用Gewald反应使乙酰乙酸乙酯、氰基乙酸乙酯与硫反应得到中间体5-氨基-3-甲基噻吩-2,4-二甲酸乙酯(2),再与原甲酸三乙酯反应生成5-乙氧基亚甲胺-3-甲基噻吩-2,4-二甲酸乙酯(3),最后再与相应的伯胺反应生成了4个目标产物5-甲基-4-氧代-3,4-二氢噻吩并[2,3-d]嘧啶-6-甲酸乙酯衍生物(4a~4d),所得产物结构经由1H NMR,IR,MS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适宜,所得化合物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干燥方法下西洋参的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对烘干和冻干处理的西洋参进行了挥发性成分研究。通过气相保留时间和迁移时间在西洋参中共定性出52种挥发性成分,包括11种醇类、8种酮类、12种醛类、5种吡嗪类、5种酯类、4种酸类、2种烯烃类等。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干燥方法对西洋参的挥发性成分有很大影响。对比冻干处理的西洋参,烘干处理的西洋参中酯类、酸类、酮类、烯烃类、吡嗪类挥发性成分的质量分数上升,而醛类和醇类的质量分数下降。其中,酯类(乳酸乙酯、丙酸乙酯、乙基-2-甲基丙酸酯、乙酸戊酯)、酸类(2-甲基丁酸)、酮类(2-戊酮、羟基丙酮、2,3-戊二酮)、烯烃类(苯乙烯、α-蒎烯)和吡嗪类(2,6-二甲基吡嗪、2-乙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在烘干西洋参中的质量分数显著升高。醛类(辛醛、糠醛、壬醛、庚醛、(E)-2-庚烯醛)和醇类(己醇、(E)-03-己烯-1-醇、(Z)-3-己烯-1-醇)在冻干西洋参中的质量分数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纳米Ru-Zn催化剂,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和预处理等反应条件对Ru-Zn催化剂催化苯选择性加氢制环己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Ru-Zn催化剂Zn与Ru的物质的量比为0.15,催化剂粒径集中分布在3.4 nm,比表面积为56 m~2/g. Ru主要以金属Ru存在,Zn主要以ZnO或Zn(OH)_2存在.随反应温度的升高,Ru-Zn催化剂的活性逐渐升高,环己烯的选择性先升高后降低. Ru-Zn催化剂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的最佳温度为140℃.反应物苯的反应级数为1,苯选择加氢反应的活化能为65.20 kJ/mol.随预处理时间的增加,Ru-Zn催化剂的活性先逐渐降低后升高,环己烯选择性先升高后降低.预处理12 h的Ru-Zn催化剂表面最适宜生成环己烯,环己烯收率达到了56.4%.而且Ru-Zn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2-氨基-4,5-二甲基噻吩-3-乙酸乙酯类化合物是合成小麦全蚀病的高效防治药剂硅噻菌胺的重要关键中间体.为了高效合成这类关键中间体,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合成方法,利用仲胺与对甲苯磺酸复合形成有机铵盐可以高选择性地促进Gewald反应合成相应2-氨基-4,5-二甲基噻吩-3-乙酸乙酯类杂环化合物,得到较为理想的分离产率和纯度,并深入考察了在该反应中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3-甲基噻吩、NBS为原料的光引发及化学引发自由基溴化反应,发现光引发方法在低于25℃时只生成3-甲基-2-溴噻吩.L9(34)正交实验表明,化学引发方法在70℃、反应时间为3 h、3-甲基噻吩和NBS的摩尔比为0.9∶1时,3-溴甲基噻吩选择性最高,为5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