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瓜子、蜜饯类食品中糖精钠含量调查王福珍,彭沱,冯新昌(甘肃省卫生防疫站730000)糖精是一种化学合成的甜味剂,学名叫邻磷酰苯甲酸亚胺。其甜度相当于蔗糖的50倍。国家规定可用于9类食品及汽水中.由于其价格较低,甜度又较高,所以在许多食品中都加有糖精钠...  相似文献   

2.
实验动物饲料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饲料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吴国华,李宏文北京市卫生防疫站食品科(北京100013)由于亚硝酸盐影响实验动物的机体变化,因此规定实验动物饲料中的亚硝酸盐含量<10mg/kg。我们根据实验动物饲料的特点和亚硝酸盐的性质,在参考食品中亚硝酸盐测定方法的基...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稀HCl介质中,亚硝酸盐与碱性品红发生重氮反应,用8-羟基喹啉作偶联剂,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茶红色偶氮染料,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90nm波长处,亚硝酸盐在0.2~3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2.30×10^4L/mol.cm。通过在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使学生拥有一定设计绿色化学实验的能力,并应用绿色化学理念,拟定了一种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4.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污染问题一直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焦点之一,利用生物技术方法降解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成为热点.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具有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C2为出发菌株,经过15 W、254 nm、20 cm处紫外诱变(UV)120 s及0.8%的硫酸二乙酯(DES)于37℃诱变40 min的复合诱变,进行筛选,获得高效降解亚硝酸盐菌株UV6-DS2,相对于出发菌株,在400 mg/L亚硝酸盐的环境下,经12 h降解后,亚硝酸盐的降解率由92.8%提高到97.8%,探究其于食品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腌鱼、腌肉中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腌鱼腌肉是贵州侗家人的传统特色食品,味美,贮藏期较长。但人们对腌制类食品总抱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唯恐食物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含量超标。为此,我们通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侗家人用传统工艺制作的腌鱼腌肉中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含量,经测定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依据GB/TS009.33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测定方法,分析和评定影响豆奶粉中亚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分量,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得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7.
几种市售香肠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远芳  杨婷婷 《科技信息》2011,(19):181-181,213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新乡市市售香肠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了随机采样检测。结果表明,在亚硝酸盐的量为0-12.5ug/50mL水溶液时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55C-0.0016(r=0.9993),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实用,可作为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利用此方法测定的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过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8.
食品中的硝酸盐,一是来源于自然界,如某些蔬菜中常含有较多的硝酸盐。二是由于食品加工的需要,如加入适量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作为某些鱼肉加工品的发色剂。由于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量大时可引起中毒,尚能产生致癌物——亚硝胺。我国规定了发色剂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及肉制品中残留物(GB276-286)。近年来,一此不法分子随意向牛奶中掺入土盐,硝盐或工业废盐出售,以牟取非法收入,致使先后发生几起食用奶粉引起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为调查奶粉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我们对检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方法仪器…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食品中对人体有害的硝酸盐含量.进行了不同乳酸菌降解猪血培养基中硝酸盐的实验。结果表明:亚硝酸盐降解量与培养液的pH值呈负相关,pH值下降速度越快,亚硝酸盐的降解速度也越快。乳酸杆菌产酸能力强于球菌,使环境pH值快速下降。导致发酵后期乳酸杆菌对亚硝酸盐的降解能力大于球菌。发酵液酸度越大,pH值越小,亚硝酸盐降解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几种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测定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方法在弱酸性溶液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的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经过校正,亚硝酸盐含量x(μg)与吸光度A之间在λmax=540 nm处,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亚硝酸盐的量为0~20μg/50 mL水溶液中,服从Beer定律,其线性方程为A=(1.447x-0.138)×10-2,相关系数R=0.9990,其中x是亚硝酸盐的量(μg)。利用此方法所测定的当地出售的几种常见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均未超过相关标准。结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方法简单、方便、快捷、实用,可对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田间试验表明, 施用化肥能显著提高小青菜中硝酸盐的累积, 且小青菜叶柄中硝酸盐的累积量远高于叶片. 通常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低于1 mg/kg FW(fresh weight, 指鲜重),但在蔬菜储藏过程中,易造成亚硝酸盐的累积. 在室温储藏条件下,当蔬菜腐烂时亚硝酸盐含量会增至数百mg/kg FW, 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蔬菜食前处理后储藏, 也会对亚硝酸盐的累积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蔬菜制成匀浆后,短期内亚硝酸盐含量会剧增,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生鲜连锁超市是生鲜品经营的必然趋势。调查了上海地区不同收入阶层的人们对生鲜产品的关注内容与关注度以及对现存生鲜经营的评价,分析了生鲜超市经营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并提出了生鲜连锁超市的开店策略。  相似文献   

13.
 火灾集中排烟模式下,隧道两端射流风机需向隧道内部补充新风,以使排烟区域向火源附近排烟口方向集中,缩小烟气影响范围。从烟气控制效果出发,提出排烟效率、烟气蔓延范围、能见度3个指标作为判定合理机械补风的依据。以某越江隧道工程集中排烟为例,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对-2.8%坡度隧道在不同排烟口开启方案(上游3个/下游3个、上游2个/下游4个、上游1个/下游5个)、不同纵向补风风速(0、1、2、3m/s)下的12 组火灾工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纵向补风风速对集中排烟效果影响显著,本隧道区段火灾集中排烟时的合理纵向补风风速为2m/s,小于纵向通风时的临界风速值。  相似文献   

14.
根据食品中亚硝酸盐测定的国家标准,针对食用海产品的特点,应用分光光度法,对海虾皮、海蜒、淡菜干、海虾米、海带、海蜇、紫菜等十多种海产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上述海产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情况。结果表明:海虾皮、凤尾鱼干、对虾干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偏高,已超过国家标准GB2762—2005中鱼肉的限量指标(3 mg/kg),但仍低于上述国标中酱腌菜的限值(20 mg/kg)和GB2760—2011中腌腊肉制品类的限量指标(30 mg/kg);正规渠道经销的大部分海产品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腌制青椒中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指导人们合理膳食,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腌制青椒中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随腌制时间的变化规律。腌制青椒中亚硝酸盐含量随腌制时间的增长先升高后下降,第3天出现最大值,而腌制青椒中维生素C含量随腌制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要充分利用青椒中维生素C,人们应该尽量食用新鲜辣椒,减少食用腌制辣椒。食用腌制辣椒,要放置3天以上进入安全食用期再食用。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离子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以3.6 mmol/L Na_2CO_3溶液为流动相,经Metrosep A supp7-250阴离子交换分析柱,于210 nm处进行紫外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25~0.20 mg/L(亚硝酸盐)、0.10~2.0 mg/L(硝酸盐)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在0.999以上。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 5 mg/L和0.017 2 mg/L,检测下限分别为0.018 mg/L和0.068 mg/L,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3%~87.3%和98.3%~103.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实验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可用于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相似文献   

17.
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主要由本实验室筛选出的一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JD37与蚯蚓粪组成,该肥料对小白菜与蕹菜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盆栽试验中,小白菜全株鲜重增加了45.6%,蕹菜全株鲜重增加了45%;大棚种植试验中,小白菜产量增加18.2%;蕹菜产量增加107.4%.在对两种蔬菜进行品质检测后发现,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组和化肥组的抗坏血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中,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组要优于化肥组;亚硝酸盐含量中,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组为化肥组的一半,说明该肥料能有效降低两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本实验为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进一步实践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野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水芹、鸭舌草和小藜3种野莱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维生素C含量和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水芹和鸭舌草的硝酸盐含量达到了一级标准,小藜却严重超标;3种野莱的亚硝酸盐含量均符合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对亚硝酸盐的限量标准;水芹还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指出水芹是食用野菜较好的选择,小藜则不宜食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处理方法对白菜发酵酸度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分析了加盐、加糖、漂烫等不同处理对白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及酸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发酵过程中,漂烫处理对亚硝酸盐含量及酸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但加入老汤可更明显降低整个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且无亚硝酸盐含量高峰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