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无花果的价值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太霞 《科技资讯》2010,(15):157-157
无花果为桑科无花果属的一种小乔木或落叶灌木,别名天生子、映日果、明目果、奶浆果、文仙果、蜜果、隐花果等,无花果的果实是由花托及小花膨大发育而成的聚花果,因外观只见果而不见花,故称之为"无花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由于它具有多种价值,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面笔者从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和栽培技术三个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属桑科落叶乔木,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亚热带果树,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植种,更适合我省各地栽培,由于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1 栽培历史 无花果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西南亚和地中海沿岸人们已开始种植;公元8世纪,经丝  相似文献   

3.
无花果,果味香甜,营养丰富,又有防癌抗癌、清热解毒、喉痛消炎益肠健胃等医药作用,是药食两用的果品.无花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比较强,病虫害少,管理方便,见效较快,在浙江奉化莼湖地区沿海、山边、畈田、园地均有种植,莼湖杨家苗圃就种有10多个品种.但无花果在一些低洼塘田和畈弄低田常在梅雨和台风季节团连降大雨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淹,对生长结果受到一定影响.苗高16cm~25cm的无花果苗,全部淹没22h后,法国的布兰瑞克品种就有5.71%发生死苗.全部淹没达38h的,成活率紫果为87.5%,日本麦司依陶芬为80.36%,布兰瑞克仅有58.82%.全部淹没83h且以后又有三次淹水6h以上,则紫果、麦司依陶芬、布兰瑞克、新疆种、录抗一号等7个品种772株幼苗全部叶片发黄后枯死腐烂无一株成活.  相似文献   

4.
榕属(Ficus),义名无花果属,是桑科的一属,它们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地区,但也有部分延伸至暖温带,常被统称为榕树。全世界有榕树750多种。我国有100余种,该属所有种类的花序都着生在瓮型或者梨形的果腔内壁上,  相似文献   

5.
无花果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酶学性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无花果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部分酶学性质, 二者均为巯基蛋白酶类, 且水解底物相似. 实验结果表明, 无花果蛋白酶比木瓜蛋白酶的适用性更广, 两者在反应温度范围上各有优点, 无花果蛋白酶的适宜pH值范围大于木瓜蛋白酶的适宜pH值范围; 在对底物的亲合性上, 无花果蛋白酶明显高于木瓜蛋白酶.  相似文献   

6.
无花果,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呈扁圆形或卵形,黄白色或紫褐色,肉质柔软,味甜,自夏至秋均可陆续采收,多用扦插繁殖,原产亚洲西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均有栽种.无花果在奉化莼湖沿海地区已有数十年的种植历史,当地农民称之为本地无花果.但这种无花果果型较小,品种欠佳.奉化市农业局莼湖农技站近几年从外地科研单位引进日本、法国等进口的优良品种在五个乡镇几十个点进行试种,表现良好,挂果较多,果型大的有100克以上,而且果味较甜,种性良好.去年又培育出一批较纯的无花果苗,可供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技术招商     
无花果系列产品加工新工艺80434我所研制的从栽培到加工一整套无花果系列产品,加工工艺新,技术含量高,属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工艺为国内首创,系中国“八五”科技成果、中国当代农业科技成果、全国优秀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发明成果金奖,开发的无花果汁饮料、果脯、果酱等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全国和省内科技成果展示会上,受到有关部门关注和重视,为进一步规模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无花果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兴的果树,其果实的医疗保健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对古今中外有关无花果的医疗保健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并报道了最新研究成果,为无花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无花果叶抑菌活性成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无花果叶提取物对供试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无花果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对供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四联微球菌、普通变形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025 g/mL,对大肠杆菌、噬夏孢欧文氏菌、灰葡萄孢、枯斑拟盘多毛孢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050 g/mL.对有抑菌活性的组分利用柱色谱进行分离并用波谱进行鉴定,得到两个抑菌化合物分别为补骨脂素和香柠檬内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叶为材料,采用酸碱法对其酚类物质进行了提取、分离,以苹果腐烂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对该酚类物质的农用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酚类物质对苹果腐烂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EC50均低于100μg/ml,对桔炭疽病菌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与无花果叶的粗提液相比,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无花果曲霉植酸酶发酵及酶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野生型无花果曲霉植酸酶的动力学性质。方法:通过限制培养基中的无机磷,无花果曲霉发酵获得植酸酶。纯化后,对酶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该酶作用底物植酸钠的Km值为64.7μmol/L,对于植酸钠,植酸酶的最适反应pH为5.5温度为50℃。结论:无花果曲霉植酸酶在pH3.5-8.040℃以下比较稳定;不同的金属离子螯合剂对酶活性影响不一样,Ca^2 对酶活力有轻微的激活作用,Al^3 几乎无影响,Mg^2 、Fe^2 、Cu^2 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Co^2 、Hg^2 、EDTA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纵横》1997,(3):39-39
安徽省巢湖市银屏珍衡植物研究所无花果,又名奶浆果、密果、仙果等,为桑科植物无花果的聚花果。因其花隐于囊状冠花序内,只见果而不见花,故名“无花果”。无花果既可鲜吃,又可加工成食品,还可以用于制药。近年来,医药专家发现无花果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阻止强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形成,并能分解人体已经形成的亚硝酸胶。无花果不仅是珍稀树种,还是庭院美化和环境保护的优良树种。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说,无花果都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无花果生长适温为24~31℃。低于-12℃时,新梢受冻,著低于-15℃则主株受害,上都会被冻死…  相似文献   

13.
无花果蛋白酶凝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花果蛋白酶凝乳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凝乳温度为85℃,55℃以下该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75℃处理30 m in 活性完全丧失.随着乳的pH 降低,凝乳活性增高,酶在pH 3~8 之间处理5 h 凝乳活性稳定.Ca2 具有明显的促凝乳作用.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凝乳活性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4.
无花果作为一种果类在我国算是稀有品种,新疆的无花果无论产量或品质都冠盖全国。新疆的无花果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南疆,以阿图什、库车、疏附、和田为集中产区。其中阿图什更被称之为“无花果之乡”。果品珍稀卖法奇特七月上旬的阿图什,大街小巷都是卖无花果的,绿叶盖着一盆盆,一筐筐的金黄色鲜果,空气中散发着无花果的特殊香味。买者围筐而食.既不称秤,也不计数,吃完算账。买卖双方心中有数,付款走人,特产特卖。新疆无花果为扁圆形,金黄色,单果重量60克~70克,含糖高达16%~18%。蛋白质含量0.91%,粗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5.
对安徽淮南大通煤矿废弃矿区植被和淮南市矿区临近的植被进行调查分析,大通废弃矿区有维管植物235种,淮南市有维管植物361种.废弃矿区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植被类型,植物物种分布具有广域性,以温带分布属为主,热带分布和世界广布属占有重要地位,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属、旧世界温带分布属、东亚分布属起到补充作用.人工引种的植物在城市和周边区域起到重要作用,在矿区生态恢复中适当引入外地物种.  相似文献   

16.
以"美丽亚"品种无花果一年生枝条为实验材料,研究夏季高温条件下不同浓度百菌清及萘乙酸(naphthylacetic acid,NAA)对水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百菌清200 mg/L试验组外,各药剂组对无花果扦插生根及侧枝萌发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混合药剂处理组较单一药剂处理更能提高无花果水培扦插生根效率;从扦插生根时间、生根率、根长、根鲜重及侧枝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中百菌清200 mg/L+NAA 400 mg/L溶液对无花果水培扦插苗促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了无花果曲霉的菌丝球在 5种不同培养基上的成球速度、大小及对染料直接耐晒黑GF的脱色情况 ,并采用了单因子试验研究了培养基中各因子对染料直接耐晒黑GF的脱色影响 .结果表明 :该菌的菌丝球在马丁氏培养基上具有最佳脱色效果 ;有利于无花果曲霉脱色的合适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为 :葡萄糖 10 .0g ,蛋白胨 3.0g ,KH2 PO4 1.0g ,MgSO4 ·7H2 O0 .5g ,pH为 4 .0 ,培养温度为 33℃ .  相似文献   

18.
低热量无花果果脯的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异麦芽糖醇制作的无花果果脯具有低热值、弱致龋齿特性.工持色泽、防止粘牙和表面糖醇结晶等问题.柠檬酸、抗坏血酸液热烫钝酶并控制分段干燥条件可保持果脯金黄色色泽;当成品果脯含水量保证30%~40%时,均化的糖渍糖液中0.2%大豆卵磷脂、0.5%果胶对防止果脯粘牙和表面糖醇结晶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蝙蝠的觅食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以食为天”,为数众多的动物同样要“以食为天”,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自然法则。那么,蝙蝠是如何寻觅食物的呢?大蝙蝠的觅食对策翼手目的大蝙蝠亚目现存约有1科42属175种,所有种类都是植食性的,全部分布于旧大陆热带地区,在整个太平洋的零星的岛屿上也有它们的足迹。大蝙蝠种类的食物包括多种野生和经济植物的花和果实,如无花果、胡椒、木棉、芒果、香蕉、桃等,甚至还有幼椰果和可可豆。它们单独利用的植物——其它动物不屑一顾的种类至少有64属188种,  相似文献   

20.
金龟子也叫金龟,属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它的种类很多,浙江省发生的主要有铜绿金龟子、大黑金龟子和黑绒金龟子等。它的发生期刚好是水果的膨大成熟期,因此,常成群飞入果园暴食,无论是无花果、桃形李、水蜜桃、布朗李以及葡萄、梨都要为害,有时一只熟果多的时候群集着10多只金龟子,对水果造成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