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建立液-质联用法以同时测定人参制剂中人参皂苷Rg1、Rb1、Re、Rd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_(18)(150 mm×2.1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50∶20∶30,含0.1%甲酸),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在本研究建立的实验条件下人参皂苷Rg1、Rb1、Re和Rd 4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的RSD均小于6%.本方法准确、灵敏、特异性好,流动相等度洗脱的条件下3.5 min之内便可完成4种皂苷的同时分离,适用于人参制剂中人参皂苷Rg1、Rb1、Re、Rd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HPLC测定安康心宝丸中胡椒碱含量的方法.方法:用DIONEX(4.6 mm×250 mm,5μm)色谱柱,0~20 min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1,检测波长为343 nm,柱温35℃,进样体积10μL,应用Ulimate-3000系列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结果:胡椒碱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在0.026 6~0.345 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7),平均回收率(n=6)为100.7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安康心宝丸中胡椒碱含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传统中药黄连中的主要成分小檗碱的含量进行测定.使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345 nm.盐酸小檗碱浓度在5μg/mL~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RSD为2.75%.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复方岩白菜素片中岩白菜素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色谱柱Diamonsil C18(5μm,4.6 mm×250 mm),柱温为30℃;流动相为V(乙腈)∶V(水)=15∶85;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272 nm.研究结果表明:岩白菜素在28.32~226.56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86%,RSD=0.89%.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适用于复方岩白菜素片中岩白菜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建立RP-HPLC同时测定心肌安颗粒剂中含绿原酸、芍药苷两种有效成分的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 nm.绿原酸和芍药苷质量浓度分别在20~120μg/mL(r=0.999 9)和30~180μg/mL(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绿原酸和芍药苷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38%(RSD=0.96%)和99.91%(RSD=0.82%).三批制剂测定结果显示,含绿原酸量为10.36 mg/g(RSD=0.73%),含芍药苷量为8.18 mg/g(RSD=0.58%).本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心肌安颗粒剂中绿原酸和含芍药苷的量.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维格列汀中间体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hiralpak?AD-H型手性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甲醇(三者体积比为65∶25∶10),流速为0.8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5℃。实验得知:维格列汀中间体与其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度良好,空白溶剂不干扰对映异构体的含量测定;检测限为27ng/mL,定量限为81ng/mL;重复性试验中,供试品所含对映异构体含量的RSD值均小于2.0%;稳定性试验中,12h内对映异构体峰面积及含量的RSD值均小于2.0%;耐用性试验中,维格列汀中间体与其对映异构体峰可实现完全分离,并且不同参数下对映异构体含量的RSD值小于2.0%。结果表明,此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耐用性良好,可用于维格列汀中间体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蒙药复方森登-4提取液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含量的方法.色谱系统为:采用Elite-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3%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柱温27℃,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0.7mL/min.本方法可使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有效分离,在检测范围内线性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RSD=1.48%),97.0%(RSD=1.61%).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同时、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蒙药复方森登-4提取液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白术药材中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采用依利特ODS2 C18(200mm×4.6mm,5 um)色谱柱,以甲醇∶水=70∶3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2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得出:白术内酯Ⅰ的平均回收率为98.98%,RSD=0.64%,白术内酯Ⅲ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8%,RSD=1.41%.该方法简单、快速、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白术药材品质评价、GDP的建立及深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立HPLC法测定黄豆苷元胶囊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色谱柱,(4.6 mm ×150 mm,5 μm),流动相水-乙腈(70∶3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249 nm,柱温30 ℃,进样量15 μL.结果:在1.0~20.0 μg·min-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101 98%,RSD为1.45% (n=9),精密度良好.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用于该制剂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LC-MS/MS的方法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Rb1、Rd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采用Lichrospher C18(150×2.1mm,i.d.,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建立的实验条件下人参皂苷Rb1、Rd、Re、Rg1和五味子醇甲5种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RSD均小于3%.本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捷,可同时快速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5种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不同厂家雷公藤制剂的U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制剂中4种效应成分的含量,为雷公藤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快速的检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进行分析,色谱柱:BEH Shield RP18(2.1 mm×100 mm,1.7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柱温35℃,在220 nm波长下进行测定;分别从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对不同厂家雷公藤制剂的U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性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厂家雷公藤制剂的指纹图谱明显不同,4种效应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表明采用UPLC法测定雷公藤制剂指纹图谱专属性强,检测速度快,分离度好,可结合4种效应成分的含量测定全面控制雷公藤制剂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与有效。  相似文献   

12.
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对光暗培养的杜仲愈伤组织进行了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利用BLAST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就白光(光强为12 000 lux,16 h 光照,8 h 黑暗)对杜仲愈伤组织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Trinity软件合并组装后共获得62 030个Unigenes,通过BLASTX比对,共获得25 417(40.98%)个有注释信息的Unigenes.通过对KEGG通路进行深入分析表明,白光(光强为12 000 lux,16 h 光照,8 h 黑暗)培养杜仲愈伤组织18 d,与绿原酸合成相关的3种酶基因上调表达,它们分别为苯丙氨酸解氨酶(EC 4.3.1.24,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EC 1.14.13.11,trans-cinnamate 4-monooxygenase,C4H)、奎宁酸羟基肉桂酰转移酶(EC 2.3.1.133,Shikimate o-hydroxyl-cinnamoyltransferase,HCT).由此推断,白光能促进杜仲愈伤组织中绿原酸的积累.研究结果为获取高产绿原酸资源和杜仲遗传分析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利用UPLC法测定准噶尔柳花中的芦丁、木犀草苷、绿原酸、槲皮素含量。采用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 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乙腈(A) 0.2%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29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 ℃。实验结果表明,芦丁线性范围0.05~3.12 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9%,相对标准偏差为1.6%;木犀草苷线性范围0.03~9.00 μg/mL(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8%,相对标准偏差为0.8%;绿原酸线性范围0.01~5.00 μg/m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6%,相对标准偏差为1.7%;槲皮素线性范围0.001~0.050 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0%,相对标准偏差为2.0%。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作为准噶尔柳花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4.
模拟酸雨对杜仲光合生理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杜仲光合生理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列模拟酸雨胁迫下,无论春、夏、秋季,杜仲叶叶绿素(Chl)含量和Chl a/b值随酸雨pH值降低而降低,呈显著正相关.pH 4.0~5.6酸雨在春、夏、秋季对杜仲叶Hill反应活力、CO2补偿点、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而在pH 3.5~2.5强酸雨胁迫下Hill反应活力逐渐降低,CO2补偿点和光补偿点明显升高,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则显著下降.另外, 酸雨各处理组最大净光合速率与杜仲总生物量、杜仲叶药用有效成分(绿原酸、桃叶珊瑚甙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酸雨通过影响杜仲光合生理活性,进而影响其生长和药用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淫羊藿总黄酮、杜仲总黄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小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维甲酸灌胃造成小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同时灌服高、中、低3种剂量的含有淫羊藿总黄酮、杜仲总黄酮的供试药,检测小鼠血清总碱性磷酸酶、血清羟脯胺酸/肌酐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3个给供试药剂量组的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升高,而血清羟脯胺酸/肌酐值与模型组相比下降,高、中剂量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淫羊藿总黄酮、杜仲总黄酮对维甲酸所致小鼠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湘西自治州7县1市多个采集点的杜仲叶绿原酸质量分数进行检测,考察不同生境对杜仲叶绿原酸质量分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不同地区杜仲叶绿原酸质量分数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采集点绿原酸的质量分数均存在差异.杜仲生长在海拔401~500m范围,坡向南坡,土壤种类为浅灰土壤,土壤母质为石灰岩或砂页岩的条件下,杜仲叶绿原酸质量分数较高.  相似文献   

17.
药材醇提物对骨质疏松小鼠生化指标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淫羊藿、杜仲、骨碎补单味药材醇提物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小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维甲酸灌胃造成小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同时灌服杜仲、淫羊藿、骨碎补单味药材醇提取物,检测小鼠血清总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血清游离钙、血清羟脯胺酸/肌酐值指标的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淫羊藿醇提物可以使骨钙素和血清游离钙的水平显著下降;杜仲醇提物可以使血清总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骨碎补醇提物可以使血清羟脯胺彰肌酐值显著下降.淫羊藿、杜仲、骨碎补单味药材醇提物对维甲酸所致小鼠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作用方式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绿原酸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杜仲叶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高纯活性成分绿原酸.对制备色谱的洗脱方式、洗脱剂组成、浓度、洗脱速度等参数进行优化,提出并应用了流动相速度梯度洗脱方法.最佳操作条件为:采用流速梯度进行洗脱,流速先为28 mL/min,然后为45 mL/min;流动相为15%的有机酸B和 0.1%的有机酸E(体积分数);测定波长为254 nm;进样体积为10 mL;进样量为2500 mg.通过该工艺分离纯化,制备回收率为83.3%,相对标准偏差为3.1%,绿原酸的纯度达98.61%,同时可得到杜仲叶黄酮、桃叶珊瑚甙等副产品.  相似文献   

19.
模拟酸雨对杜仲叶膜脂过氧化及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杜仲叶膜脂过氧化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杜仲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春夏两季均随酸雨pH的降低而先后降;随酸雨降雨量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保护酶受抑情况夏季较春季严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与酸雨pH值呈显著负相关;春夏两季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0和谷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一定pH值酸雨胁迫下随酸雨、pH值降低而降低,夏季2种酶活性下降率比春季高;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含量春夏两季与随酸雨pH降低(夏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pH值呈正相关),由此可见,酸雨对杜仲叶膜脂过氧化及氮代谢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萘乙酸对绿豆芽维生素C的影响及其残留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照培养法,探究了绿豆芽生长过程中,萘乙酸(NAA)对营养物质维生素C代谢的影响.绿豆芽用80%甲醇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建立了分析绿豆芽中NAA残留的方法.采用C18色谱柱分离, 流动相为甲醇和磷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0.01 mol·L-1,pH=3.0)(70∶30,V/V)组成,柱温为40 ℃,紫外检测波长220 nm.结果表明,绿豆在发芽的过程中,用NAA 处理在浓度为0.19 μg·mL-1时维生素C含量达到一个峰值.NAA在0.5~30 μg·mL-1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7,检出限(S/N=3)为0.01 μg·mL-1,加标回收率在100.2%~110.6%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可实现对植物生长激素NAA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