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乳酸乳球菌电转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质粒pTRKH2为材料,对乳酸乳球菌MG1614进行电转化条件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电转化过程中,电场强度、电阻大小、细胞生长状态和电击后菌株复苏时间均对转化效率有明显影响,得到了乳酸乳球菌的最适电转化条件为:对数生长中期的细胞,经1%甘氨酸处理,在10kVcm电场强度、400Ω电阻下电转化,转化后细胞在SGM17培养液中培养2h后涂布选择性培养基,转化率(转化子个数与DNA质量之比)可达1.2×103个μg,比优化前的转化效率提高近100倍.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溶栓药物瑞替普酶(r PA)的乳酸菌表达系统,从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 ET22b-rpa上扩增出目的基因rpa,将该基因与乳酸菌表达质粒pCYT连接,构建了pCYT-rpa质粒.此外,为提高r PA在乳酸乳球菌NZ9000中的稳定性,同时构建了rpa位于葡萄球菌(Staphylococcal)耐热核酸酶基因nuc下游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CYT-nuc-rpa.将质粒p CYT-rpa和p CYT-nuc-rpa分别电转化至乳酸乳球菌NZ9000中,经Nisin诱导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uc可提高r PA在乳酸乳球菌中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rPA在乳酸菌中的表达量.重组r PA及Nuc-rPA在复性后均具有溶栓活性,活性分别为800,U/L和1,000,U/L.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乳酸乳球菌利用乳糖的能力,缓解乳糖不耐症,以实验室构建的含有乳糖酶基因的质粒pUC-bg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乳糖酶基因bga,将其分别与载体pSEC和pMG36e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SEC-bga和pMG36e-bga,重组质粒分别电转Lactococcus lactis NZ9000和Lactococcus lactis MG1614,并在乳酸乳球菌细胞内实现了活性表达。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析其对培养基中乳糖的利用能力,结果重组菌L.lactis NZ9000-Bga对乳糖的利用能力比对照菌株高一倍,为生产低乳糖的发酵乳制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rnosus)作为革兰氏阳性菌,遗传转化难度大是限制其遗传操作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优化菌体生长状态、电击缓冲液、复苏培养基组分等条件,分析了各因素对S.carnosus TM300电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S.carnosus TM300在B2生长培养基中生长到A_(578)=0.6时收集菌体,使用GS电击缓冲液洗涤菌体制备感受态细胞,在电压2 450 V、间距2 mm电转杯条件下进行电转化,电击后立即加入LBM复苏培养基,37℃、180 r/min摇床复苏培养4 h,可以获得的最佳电转化效率为5.95×10~3μg~(-1).  相似文献   

5.
高效电转化率条件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影响DNA电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电场强度、电阻入电容条件下,电中时间的长短对电转化交谊级较大影响,电脉冲时间太长或太短均使转化效率降低;用对数生长早中期的细菌制备感受态细胞,经液氮速冻后储存于-70℃,能获得高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6.
对Red重组系统介导下大肠杆菌进行遗传改造的转化条件、诱导条件、复苏条件三方面实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电转化加入的DNA为20ng,Red重组系统感受态细胞培养浓度为OD600=0.60,所需的电击感受态细胞数为3×108;对大肠杆菌基因做双敲除时,突变第2个基因的阿拉伯糖诱导最适时间比突变首个基因延长,诱导浓度为40μm,复苏时间变化对体系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乳酸乳球菌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乳酸乳球菌发酵的培养基主要组分进行筛选,确定了影响乳链菌肽效价的关键因素为酵母浸粉、葡萄糖和K2HPO4.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乳链菌肽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当酵母浸粉质量浓度为22.35g/L,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4.80g/L,K2HPO4质量浓度为13.65g/L时,乳链菌肽产量最大,此时,乳链菌肽产率为2157IU/mL.实验验证,最佳条件下乳链菌肽产率为2115IU/mL,预测值与验证值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使乳酸乳球菌适应玉米酒糟作为发酵生产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主要氮源,首先对培养基进行了初步优化,发现在酒糟清液中加入蔗糖、酵母膏和磷酸氢二钾明显促进了乳酸乳球菌的生长.在此基础上,使用等离子体对乳酸乳球菌进行诱变处理,利用24方孔深孔板技术可实现对高产Nisin突变菌株的选择性筛选.结果表明,诱变菌株在只有5.0%存活率时,得到的正突变菌株可达26.2%.借助摇瓶发酵实验对其生产Nisin的发酵水平进行研究,发现有1株诱变选育菌株发酵Nisin的活性高达6 520 U/mL,并且其发酵能力比诱变起始菌株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
乳酸乳球菌N8是工业上生产细菌素nisin的重要生产菌株.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乳酸乳球菌N8的菌体蛋白质进行了有效地分离,分析双向电泳图谱获得584个蛋白质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以及蛋白数据库检索,成功鉴定出其中6种乳酸乳球菌蛋白,为后续乳酸乳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酸适应乳酸菌的筛选及其酸适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4株包括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在内的4类乳酸菌酸耐受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除4株保加利亚乳杆菌有较强的酸耐受力外,其余20株均为酸敏感菌株。将这20株酸敏感菌株酸适应(pH 4.5,1h)后,有13株菌的酸耐受力得到提高。其中,乳酸乳球菌KLDS4.0312酸适应能力最强,酸适应后其酸耐受力可提高7542倍。确定了乳酸乳球菌KLDS4.0312最佳酸适应条件为pH 4.5,30min,且稳定期的菌体酸适应后,酸耐受力仅能提高27倍,酸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对数期菌体。  相似文献   

11.
新疆准东煤的强沾污结渣特性严重制约和影响了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采用锅炉受热面表面涂层是降低准东煤沾污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在一维沉降炉试验台上重点研究了烟气温度、涂层材料对受热面管沾污、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可减缓准东煤灰在受热面表面上的沾污速率,减低灰污阻力系数。实验采用涂层A、涂层B和光管相比,750℃时,其沾污系数分别降低19.6%和7.1%;850℃时,其沾污系数分别降低24.73%和10.22%;950℃时,其沾污系数分别降低21.84%和34.29%。通过对沾污层灰样的分析测试,涂层材料对沾污层组份无明显影响,表明涂层对减缓沾污的效果以物理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2.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核心关键。风、光可再生能源的大比例接入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对燃煤机组的安全、深度、灵活调峰控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依据煤电机组智能灵活调峰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被控对象建模和灵活运行控制方法两个层面进行梳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辅以机器学习和其他智能系统辨识方法的混合建模方式,以及融合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多目标智能寻优等先进控制技术更加适合未来煤电机组灵活智能控制的需要,是未来煤电机组灵活、智能控制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丁二酸气溶胶的吸湿生长现象,研究了温度和水含量对颗粒平衡后结构和界面特性的综合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含量会影响丁二酸的溶剂化分子数,从而导致颗粒吸湿生长后呈现水包酸的分层结构、混合结构和酸包水的分层结构。颗粒表面丁二酸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且随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温度高于260 K时,颗粒表面丁二酸分子的亲水基和疏水基分别朝向颗粒内部和气相。  相似文献   

14.
首次报道广西湿地植物1个新纪录属和3个新记录种,它们分别是玄参科的泽番椒属Deinostema T.Yamazaki和该属的有腺泽番椒Deinostema adenocaula(Maximowicz)T.Yamazaki、莎草科的扁秆荆三棱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F.Schmidt)T.V.Egorova和密穗莎草Cyperus eragrostis Lamarck。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馆(GNU)。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弄清桂西北种植光皮桦(Betula luminfera)的生长量,于1997年4月在广西林朵林场营造光皮桦人工纯林,与马尾松纯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光皮桦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蓄积量分别为7.42 m、7.50 cm和30.06 m3·hm-2,分别比同龄马尾松林分的平均高(4.58m)、平均胸径(4.96cm)、平均蓄积(18.193m3/hm2)提高62.0%、51.2%和65.3%。说明该区营造光皮桦人工幼林的生长量较大,建议在相似立地条件下局部推广营造光皮桦人工林。  相似文献   

16.
在具有双发光层结构的二元白光器件中,研究了混合主体材料的位置和混合主体与客体材料的不同组合对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器件电光特性和光谱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在简单的器件结构中,同时获得了高效率和高颜色稳定性的器件,最优器件的最大亮度为29 630cd/m~2,最大功率效率和电流效率分别为20.84lm/W和33.87cd/A。当电压在5~9V之间变化时,色坐标(CIE1931)为(0.37±0.01,0.44±0.01)。  相似文献   

17.
18.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一种生长快速且肉质鲜美的经济型海水养殖鱼类,但是近些年为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在不断扩大养殖的同时病菌也逐渐泛滥。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华南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鱼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本研究对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抗菌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目的是为由溶藻弧菌引起的爆发性细菌性鱼病的高效防治提供科学的用药依据。本研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水提物对卵形鲳鲹源溶藻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半数致死量(LD50),并使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菌超声破碎上清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黄连水提物对溶藻弧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溶藻弧菌的MIC、MBC和LD50的值分别为7.800mg/mL、31.250mg/mL和15.625mg/mL。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结果提示:黄连发挥抑菌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菌内容物的释放并引起菌体裂解死亡。黄连具有发展成为一种高效抗水产病害中草药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记述采自广西的You目昆虫3新种,即You科的兴安短肛You(Baculumxinganensesp.nov.)异You科的广西原异You(Proscelesguangxiensissp.nov)和蓝胸蔷You(Asclescaeciussp.nov.)对其形态进行了描述,与近缘种作比较,并附特征图。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导入改良的丁醇合成途径,使非生产菌株大肠杆菌具备产丁醇的能力。【方法】克隆大肠杆菌乙酰转移酶基因atoB和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丁醇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crt、hbd、adhE),构建多顺反子表达质粒pSE380-atoB-adhE-crt-hbd;克隆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反式烯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ter,构建表达质粒pSTV29-ter,并将双质粒导入到大肠杆菌。【结果】构建的工程菌能半厌氧发酵产微量丁醇,产量为0.08g/L。【结论】大肠杆菌中的丁醇合成途径导入成功,构建了产丁醇的大肠杆菌工程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