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稻共生菌DX01的分子鉴定及电击转化条件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PCR的方法扩增了水稻表面共生菌DX01的16S rDNA片段,并进行了部分序列的测定和BLAST同源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3’端550bp与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6 S rDNA的同源性达99%,5‘端680bp为98%,故DX01应为B.pumilus。对其电击法转化的部分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当细菌处于D(600)为0.9的生长期时,使用PEB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良和利用盐碱地,以秋茄(Kandelia obovata)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为原材料,对耐盐内生细菌进行分离 并鉴定。 结果表明:从 2 种植物的根、茎、叶中初步分离出耐盐的内生细菌 96 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提取各菌株的 DNA 并扩 增其 16S rDNA 序列,以 HinfⅠ、HaeⅢ、MspⅠ和 TaqⅠ4 种酶进行酶切,并统计遗传型,选取不同组合类型的代表菌株进行 16S rDNA序列测定,通过 BLAST 比对分析并利用 MEGA 软件建立发育树等分子鉴定手段初步推断,所分离的内生细菌分别 为越南芽孢杆菌(Bacillus vietnamensis)、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白翎芽孢杆菌 (Bacillus baekryungensis)和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对这 5 种菌的脱氨酶活性进行测定,越南芽孢杆菌的值最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3个亚属8个种舌蝇的初级内共生菌的16S rDNA序列,发现这些初级共生菌属于原细菌的γ-分支并组成其独特的谱系。从3个亚属5个种舌蝇中分离出来的次级共生菌的16S rDNA序列几乎完全一致,这些来源不同的细菌是非常相似的,种系发生分析表明它们属于原细菌γ-分支的肠杆菌科,证明不同种舌蝇中的次级内共生菌是舌蝇在种系分化以后独立获得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用多对引物探讨了桑树萎缩病类菌原体的分子检测.结果显示,所用引物中只有R16F2/R2和R16(Ⅰ)F1/R1适用于桑树萎缩病类菌原体的检测,呈现不同症状的黄化型、萎缩型和其它两种类型的病株都扩增出类菌原体16SrDNA的片段.根据组特异性引物对四种症状类型中类菌原体16SrDNA的扩增,对我国桑树萎缩病类菌原体的分组状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按照rDNA的结构特点,将DA18S1,7与其他8种生物的rDNA序列进行排列比较,结果表明这2上序列不是恐龙rDNA片段DA18S7看来更接近一种植物rDNA片段,而DA18S1与2种参与比较的真菌rDNA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它们与脊椎动物rDNA的同源性分别只在67.8%-74.1%之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鸟枪法将枯草芽孢杆菌磺胺胍抗性基因克隆到质粒pUB110中建成重组质粒,pBUW4,该质粒的分子量约8.1kb,标记为SG^r为Km^r,将pUBW4转化到肌苷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Q2901-4菌株中,得到的转化子产肌苷能力比受体菌提高25.5%。  相似文献   

7.
按照rDNA的结构特点,将DA18S1,7与其他8种生物的rDNA序列进行排列比较,结果表明这2个序列不是恐龙rDNA片段,DA18S7看来更接近一种植物rDNA片段(与金虎尾的同源性达94%以上),而DA18S1与2种参与比较的真菌rDNA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88.3%和89%),它们与脊椎动物rDNA的同源性分别只在67.8%~74.1%之间。  相似文献   

8.
肠炎沙门氏菌2种rDNA 16s—23s基因间隔区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凝胶分离PCR产物的方法,对肠炎沙门氏菌中种rDNA16s-23s基因间隔区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肠为沙门氏菌小rDNA16s-23s基因间隔区,全长354个碱基对,包含1个谷氨酸tRNA基因。大rDNA16s-23s基因间隔区,全长518个碱基对,其中包含异亮氨酸和丙氨酸2个tRNA基因。它们分别与大肠杆菌的2个rRNA操纵子rrnE和rrnH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肠炎沙门氏菌大rDNA16s-  相似文献   

9.
利用含有真核细胞复制起始区(OriginofDNAReplication)的Ors12DNA作为探针,检测了人血清中与Ors12DNA特异结合的蛋白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表明人血清中存在特异Ors12DNA结合蛋白。实验还对影响Ors12DNA与蛋白质最适宜结合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苯酚处理反应体系及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保护实验都证实了Ors12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存在。利用硫酸铵盐析及DNA亲和层析,对血清中的Ors12DNA结合蛋白进行了部分纯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Ors12DNA结合蛋白为一组非均一的蛋白质,亚基分子量分别为64kD、44kD和24kD。  相似文献   

10.
采用XPS方法考察了Zn-ZSM-5、Cr-ZSM-5和F-ZSM-5的表面状态。并用正十六烷裂化反应考察了各种改性ZSM-5样品水热处理前后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经水热处理后,ZSM-5样品均发生骨架脱铝,导致活性大幅度下降;HZSM-5经ZnCl2,CrCl3改性后,其水热处理后的活性明显提高,经NH4F改性后,其水热处理后的活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从海洋沉积物分离的产抗菌素和环肽的放线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海洋沉积物分离的产抗菌素和环肽的放线菌周世宁姜广策吴雄宇林永成(中山大学生物化学系/应用化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抗菌素,环肽,放线菌,海洋微生物分类号Q93从陆地微生物寻找抗菌素药物的成功率已大大下降,而海洋微生物作为药物的新来源,正受到世...  相似文献   

12.
海洋沉积物中特有细菌类群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文库对中国南沙南海区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将获得16S rRNA基因序列与国际基因数据库GenBank进行相似性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来自海洋沉积物的未能培养的微生物往往组成一簇,并与现已获培养并鉴定的微生物自然分开,这一表象表明,海洋沉积物中存在特有的微生物属种。  相似文献   

13.
一株产抗菌物质链霉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有较强拮抗作用的链霉菌菌株HCCB10124,研究其拮抗性表明,对10种常见的病原真菌和部分细菌有拮抗作用,但对植物病原性真菌的抑制效果高于细菌.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组分与链霉菌属中的白网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reticuli)相同,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根据多项分类原则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分析,将该菌株初步归属于白网链霉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云南和贵州省进行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资源调查时从不同地区采集到4个品系的具角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eratophorum,以16S rDNA部分序列为分子标记对从这4个品系线虫中分离到的4株共生菌进行了初步的鉴定.测序结果显示,4株菌的16S rDNA部分序列完全一样.基于该段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具角斯氏线虫共生菌属异杆菌属Xenorhabdus,很可能是该属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15.
从线粒体16S rDNA部分序列探讨厚蟹属的系统学位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天津厚蟹线粒体16S rDNA部分序列。基于天津厚蟹和方蟹科另外13种蟹类线粒体16S rDNA部分序列构建的NJ树,表明前者和弓蟹亚科7个属形成单系群,自引导值达到94%, 支持将厚蟹属从相手蟹亚科移至弓蟹亚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滇西二温泉纯培养和免培养法获得的Thermus菌株序列进行16SrDNA系统发育及16SrRNA二级结构比较,发现二温泉中至少存在Thermus属的2个潜在新种,它们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1个独立的地理簇群分支,它们的16SrRNAhelix10二级结构也与其它地区的Thermus属菌株不同,形成明显的地域进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5S及16S rDNA序列PCR扩增用于环境军团菌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团菌病(Legionnaires’disease)是一种严重的空气传播疾病,在世界各地都常有报道,是由军团菌(Legionela)引起,该菌迄今已鉴定出了44个种,其中18种具致病性,最常见的导致严重病症的种有嗜肺军团菌(L.pneumophila...  相似文献   

18.
采用极限氧指数法,热重分析和烟密度测试法研究了磷酸三苯酯(TPP)、锡酸锌(ZS)在环氧树脂酸酐固化物(EP)中的阻燃作用和抑烟机理.研究表明TPP对EP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并通过增加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和降低热失重速率等在凝缩相和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TPP通过分解时形成的液态含磷物质吸附少量的烟尘.ZS的阻燃效果一般,它的用量为30份,其阻燃体系的最大烟密度值可降低至491.7,但降低了t16,TPP和ZS合用时具有一定的阻燃协同效应,但并不一定具有抑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生物制氢细菌Rennanqilyf3的16S rRNA gene(rDNA)-23S rDNA间隔区碱基序列被测定,利用PCR扩增间隔区DNA,间隔区碱基序列存在长度多态现象.用这一长度多态现象进行产氢发酵细菌的辨认和识别,产氢发酵细菌Rennanqilyf3的16S rRNA gene(rDNA)-23S rDNA间隔区的PCR产品从1270到398bp,共有5个序列,碱基数目分别为1270、398、638、437和436bp。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新疆石河子-沙湾地区博尔通古牧场畜牧体表寄生硬蜱的分布情况及物种多样性,对该地区12个调查点的寄生蜱类进行考察,采用形态学分类及16S rDNA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的方法对采集的323只羊和228只牛寄生硬蜱进行研究,从中选取26只硬蜱进行线粒体16S rDNA序列扩增、测序,并与34种GenBank参考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共鉴定出2科3属7个种的硬蜱。其中2种硬蜱与边缘革蜱(Z97879)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2%和96.8%,遗传距离为0.021和0.026;1种硬蜱与森林革蜱(JF979379)、草原革蜱(JF979375)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5%和96.3%,遗传距离为0.039和0.042;3种硬蜱基因序列与亚洲璃眼蜱(JF979380)16S rDNA的同源性为98.3%~99.8%,遗传距离为0.003~0.017;且获得的1种硬蜱,与刻点血蜱(Z97880)同源性完全相同。结论:首次应用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报道了新疆石河子-沙湾地区博尔通古牧场牛、羊体表寄生的硬蜱种类,16S rDNA测序分析表明该地区硬蜱与GenBank报道的国际硬蜱有一定差异性,与国内其它省份分离的硬蜱16S rDNA序列亦不完全相同,具有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