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7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装配式蒸压加气轻型混凝土墙板受弯性能及设计方法,以北京地铁19号线新发地站装配式隔墙为工程背景,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受弯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已完成的试验,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研究不同节点类型、混凝土强度、节点构造、板高厚比以及配筋率等参数对隔墙受弯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参数的对比分析,为工程提供优化的设计建议。研究结果表明:U形卡连接墙板与钩头螺栓连接墙板相比,承载力较高,施工较简便;预埋焊接U形卡连接墙板承载力较柔性连接(非焊接)U形卡连接墙板有一定程度提高,但考虑地铁车站封闭施工环境的限制,可采用柔性连接U形卡节点;墙体高厚比的减小,能显著提高其极限承载力及刚度;提高墙体配筋率及混凝土强度能进一步提高墙板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82.
混凝土叠合式受弯构件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混凝土叠合式受弯构件为研究对象,对其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力学分析,对叠合式受弯构件极限状态下截面应力应变图形形式以及叠合式构件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叠合参数αh和αM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叠合式受弯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只与叠合参数αh有关,基本上不受αM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新型“JXS型程控机械手肋骨冷弯机”和“SKJXS型数控机械手肋骨冷弯机”,共有1000kN、1600kN、2500kN、3000kN、4000kN、5000kN、6000kN、7000kN、8000kN等9种型号,已被国内外90多家船厂采用,现已出口至韩国、越南和泰国的船厂。本设备机构合理、外形简洁灵巧,是我国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84.
针对针铁矿法沉铁过程要求苛刻的沉铁环境,为了实现先进优化控制技术在湿法炼锌过程中针铁矿法沉铁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针铁矿法沉铁过程中气-液和固-液两相反应特点,根据串联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n-CSTR)的特性,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质量守恒定律,分别建立针铁矿法沉铁过程中氧化反应、水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的动态微分方程;然后,通过带多重时滞的动态微分方程组建立针铁矿法沉铁过程的机理模型,并且由动态微分方程组得到针铁矿法沉铁过程输入、输出关系的状态方程.最后,对该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表征各反应器溶液中Fe2+质量浓度和H+浓度的变化过程,为下一步先进优化控制技术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粘贴钢板加固木梁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8根木梁粘贴钢板加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其中3根为对比试件,5根为粘贴钢板加固木梁试件,试验参数包括钢板厚度(3或5mm)、钢板层数(1或2)和是否采用螺栓锚固。研究结果表明:粘贴钢板加固木梁的极限承载力有明显提高,提高幅度为9%~141%(平均提高60%);其中采用螺栓锚固的粘贴钢板加固木梁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更大,平均提高88%。加固木梁的极限位移亦明显提高,提高幅度为16%~139%(平均提高61%)。粘贴钢板加固木梁试件的初始弯曲刚度亦有较大提高,提高幅度为32%~158%,其中粘贴一层5mm厚钢板的加固木梁提高最多。粘贴钢板加固木梁跨中截面仍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加固木梁受拉边缘钢板拉应变和受压边缘压应变明显小于对比试件。粘贴钢板加固木梁并用螺栓锚固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86.
应用平面颗粒离散元软件PFC2D对高频振动沉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细观颗粒运动层面上研究高频振动沉桩的机理,得到了桩侧摩阻力的分布变化规律,分析了贯入深度和贯入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了"贯入平台期"的概念,并从能量传递和能量平衡角度分析了出现的原因,研究总结了桩周土颗粒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贯入度一定时,侧摩阻力随深度增加,到一定深度趋于定值;贯入度变化时,同一深度处侧摩阻力随最终贯入度增加而退化。高频振动沉桩贯入速度快,最大贯入速率能达到0.38 m/s,其中贯入平台期的出现是由于振动锤系统传递到桩的能量不足以克服贯入阻力并引起土颗粒共振。高频振动沉桩引起桩周土颗粒运动按区域分布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87.
对提取β-胡萝卜素后的杜氏盐藻渣中多糖的提取、初步纯化和多糖脱色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水浸提的方法,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和pH值对盐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盐藻多糖的最适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 h,液固比:30:1,pH值10,在此条件下,盐藻多糖的提取率为8.63%,多糖含量为65.73%.采用分级醇沉和分步醇沉的方法沉淀多糖,得到醇沉最佳条件为无水乙醇一步醇沉.采用中性蛋白酶水解脱除盐藻多糖提取液中蛋白质,脱除率为61.55%,脱蛋白后多糖含量为70.96%,采用过氧化氢对脱蛋白后多糖提取液脱色,脱色率为78.66%.  相似文献   
88.
基于国内厚度不大于2mm的S280冷轧薄钢板材性数据、S280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的几何尺寸数据以及已完成的轴压、偏压、受弯构件承载力试验数据,对厚度不大于2mm的S280冷弯超薄壁型钢构件的强度不定性、几何特性不定性、计算模式不定性进行分析.采用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按现有规范的抗力分项系数计算了各类基本构件在不同可能荷载组合下的可靠指标.结果表明:对于厚度不大于2mm的S280冷弯超薄壁型钢构件,当宽厚比符合规范要求时,按现有规范的抗力分项系数计算得到的可靠指标均能满足目标可靠度的要求.最后给出了厚度不大于2mm的S280冷弯超薄壁型钢的强度设计指标建议值.  相似文献   
89.
应用扫描电镜对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上共存在着2大类感受器: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和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2种感受器又根据其形态和表面特征分为不同种类,其中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种类较多,分为4种,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分为3种。通过对各种感受器的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发现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数量较多且密,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数量较少且稀疏;从感受器的分布部位来看,只有毛形感受器Ⅰ(sensilla trichodea,Str1)和锥形感受器Ⅰ(Sensilla basiconica,SB1)分布于触角第二节,其他种类感受器分布于触角第三节。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感受器和已知的有瓣蝇类(Calyptratae)触角感受器相比,在类型、数量和分布部位上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90.
静压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明确桩长与沉桩和承载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对砂土中不同桩长的模型桩沉桩全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振弦式压力计、微型土压力盒和高精度位移计对沉桩时的压桩端阻力、卸载后的桩周土压力和桩体回弹量进行测量,揭示了桩长与单桩沉桩和承载力特性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利用端阻计有效测得沉桩过程中的压桩端阻力,在600mm深度范围压桩端阻力随沉桩深度和桩长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的特性。微型界面土压力盒对桩周土压力的测量揭示了随桩长的增大卸载后的桩周土压力逐渐趋近于被动土压力,但在某一深度位置卸载后的桩周土压力随沉桩深度的增大而降低的变化规律。采用高精度位移计较准确测得卸载过程中的桩体回弹量,得到了桩体回弹主要发生在竖向与桩长有关,并且回弹量相对较小,约为桩长的0.35%。此外,桩体加载过程中沉降随加载变化的速率与桩长相关,桩体的极限承载力随桩长增大而非线性增大。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明确桩长对沉桩特性和桩体极限承载力特性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