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8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是生活在河口海区的一种经济甲壳动物,环境温度对其生化组成具有重要影响,而其环境温度是随季节变化而不断变化.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锯缘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等3种器官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锯缘青蟹3种不同器官、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是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春秋季介于2者之间.3者的变化趋势一致,春季后降低,夏季降至最低,然后秋季和冬季依次升高.3种不同器官、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是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秋冬季介于2者之间.其变化趋势是春季后降低,夏季降至最低,然后秋季和冬季升高(肝胰腺)或依次升高(鳃和肌肉).本实验结论为锯缘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中可溶性蛋白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不同器官组织中可溶性糖的季节变化也较为一致.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之间的季节变化有差异,说明不同器官组织中同一生化成分的季节变化较为相似;不同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各异.  相似文献   
42.
彭慧婧  蒋艳  杨家林  邹杰  童万平 《广西科学》2008,15(4):449-451,460
在广西海洋研究所竹林盐场海水增养殖试验基地进行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育苗中后期(Z3~M)添加投喂螺旋藻和用鱼油强化过的丰年虫两种饵料补充营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螺旋藻可以降低青蟹育苗中期状幼体Z3~Z5的死亡率和缩短育苗周期;用鱼油强化丰年虫后再投喂蟹苗,可以降低Z5~M的死亡率;两种补充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明显降低青蟹育苗后期死亡率,缩短育苗周期。  相似文献   
43.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ud crab Scylla serrata(Forskal)and mangroveswa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Mangrove swamps are important reproductive places for mud crabs,where zoeae,megalopae,juveniles from 1st to 14th instar,adult crabs and ovigerous female crabswere found.Mangrove roots and the leaf litter are the shelters of the mud crab.The zoeae andmegalopae of mud crab can normally grow and develop on the plankton and debris that are well-supplied in mangrove swamps.There are a lot of Phascolesoma,Mollusca and Crustacea whichconstitute the delicious foods of the mud crab in mangrove swamps.The larger crabs have apreference for Ostrea,Balanus and Vignadula which usually amply adhere and endanger themangroves,so the mud crab is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ngrove communties.Finallya pattern of ecological culture of the mud crab in mangrove swamps wa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44.
本试验采用φ26cm、高28cm的陶瓷坛子,进行了滩涂青蟹坛式养殖,并与塘养作对比试验,结论是坛养可行,四个月可养成商品蟹,苗种选5~6cm以上为好,滩位以大小潮都能满上、大潮落潮时每次能露水2小时左右为宜。坛养后期蜕壳较难,死亡率较高,还需改进。  相似文献   
45.
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一种重要的功能蛋白.利用RACE和基因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HSP70全长cDNA序列,全长共2 189 bp,包括110 bp的5′UTR(untranslated regions)、126 bp的3′UTR和一个1 95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ORF可编码650个氨基酸残基,总分子质量约为71.2 ku,pI为5.38.同源蛋白的比较结果显示,拟穴青蟹HSP70序列与其他一些物种具有很高相似性,推测HSP70基因具有很高的遗传保守性,而基于HSP70氨基酸序列比对而绘制的系统树基本能够反映出各物种间的进化关系.以RT-PCR法检测雌性拟穴青蟹一些组织中的HSP70表达,结果显示各待测组织中均能扩增得到HSP70,说明HSP70在拟穴青蟹为组成型表达.其中,HSP70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脑神经节,推测这与HSP70作为分子伴侣的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4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GnRH-R)对生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迄今无脊椎动物GnRH及GnRH-R的研究尚少.本研究采用兔抗人GnRH-R、兔抗果蝇GnRH-R和兔抗海鞘GnRH-R的抗体,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共沉淀技术对拟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GnRH-R进行了免疫识别,所得结果如下:1)经免疫印迹检测,拟穴青蟹脑、胸神经团、视神经节和精巢中共有的免疫阳性条带分子质量为45~55 ku.脑和胸神经团中另有一条36 ku条带;在精巢中,兔抗人GnRH-R和兔抗果蝇GnRH-R抗体只有一条28 ku条带,而兔抗海鞘GnRH-R抗体显示有28,36和30 ku的条带.2)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分离出与GnRH-R抗体相结合的两种物质,分子质量分别为38.1和54.0 ku,分别与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GnRH-R的分子质量接近.该发现提示拟穴青蟹体内存在GnRH-R,为深入了解甲壳动物生殖调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海水中分别添加氨氮(以NH4Cl作为氨氮源)0(C0组,对照组)、10(C10组)、20(C20组)、30(C30组)、40 mg/L(C40组),胁迫24,48,72,96 h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组织器官中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和磷酸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穴青蟹鳃Na+-K+-ATPase比活力,C10组、C20组在胁迫24 h时随氨氮浓度升高而增大,胁迫48,72和96 h时则随氨氮浓度升高而下降(p<0.05),C30组、C40组则随胁迫时间延长一直下降;而C40组拟穴青蟹鳃Ca2+-Mg2+-ATPase比活力却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升高.氨氮胁迫48,72和96 h,拟穴青蟹鳃和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比活力显著下降(p<0.05);肌肉ACP比活力则随氨氮浓度升高和胁迫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鳃和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KP)比活力随着氨氮浓度升高而下降(p<0.05);肌肉AKP比活力在氨氮胁迫24 h时随氨氮浓度升高而升高(p<0.05).可见,氨氮胁迫显著影响拟穴青蟹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48.
从健康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内生真菌,用PD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对照真菌鉴定手册,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从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出5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链格孢霉属、镰刀菌属、无孢类群和青霉属。  相似文献   
49.
拟穴青蟹视神经节孕酮受体的免疫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在甲壳类中可能存在类固醇的调控系统,然而核受体在进化的过程中是否依赖配体作用一直存在着争论.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视神经节孕酮受体(PR)进行免疫识别.结果发现,拟穴青蟹视神经节中存在PR免疫阳性反应;其分子量约为70 ku,该物质广泛分布于视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核内.PR在拟穴青蟹视神经节的发现暗示着其类似于脊椎动物调节机制的存在;PR在神经细胞核中的定位表明其为核受体,很有可能在基因水平上参与拟穴青蟹视神经节的生理活动调节.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