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酿酒葡萄是指以酿造葡萄酒为主要生产目的的葡萄品种,通过对制约酿酒葡萄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分析,明确了做大、做强、做精酿酒葡萄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民勤盆地自2010年调整农业结构以来,发展以酿酒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业,至2015年已建成酿酒葡萄基地9236hm~2,通过近5年对酿酒葡萄毛毡病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成因的观察,进行了病虫害无害化防控技术的探索研究,归纳总结出了一套酿酒葡萄毛毡病无害化防控技术,为同类地区防控酿酒葡萄毛毡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根据酿酒葡萄品质与气候因素的关系,依据葡萄的生长习性和阿坝州各县具有代表性的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从平均气温、生长积温、极端气温、降水量、无霜期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阿坝州是酿酒葡萄适宜栽培区。通过对阿坝州的气候条件与国内主要产区进行比较,证明阿坝州是国内优质酿酒葡萄栽培地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酿酒葡萄的品种区域化试验,对阿坝州酿酒葡萄不同品种进行了区域规划。  相似文献   

4.
酿酒葡萄是近年来我州在岷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干热河谷地区,充分利用优势特色农业资源而新发展起来的附加值较高、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效益的特色优势产业。截止目前,全州已建上万亩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随着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及加工产业的发展,逐年递增的酿酒葡萄下脚料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对酿酒葡萄下脚料的开发利用,不仅能有效的减轻环境压力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酿酒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新疆地区处于干旱地区,地域广阔,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是国内最大的鲜食、酿酒葡萄栽培区.本研究通过对中国新疆地区102个一般气象站点30年(1979-2008)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目前中国酿酒葡萄区划各项指标,对新疆地区进行了酿酒葡萄栽培气候区划.本研究采用无霜期F作为一级指标,生长季(4-9月)干燥度DI作为二级指标,埋土防寒线作为三级指标,得出不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区域与适宜栽培区.适宜栽培区可划分为4个气候区,即优质酿酒葡萄产区2个,优良酿酒葡萄产区2个.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绿盲蝽在葡萄园区的取食和产卵行为,以及不同酿酒葡萄品种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在田间对不同品种酿酒葡萄叶片的受害情况和各品种酿酒葡萄上的绿盲蝽越冬卵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对绿盲蝽的抗性不同,其中玛瑟兰对绿盲蝽抗性最强,抗性指数为5.0,小味儿多对绿盲蝽抗性最弱,抗性指数为1.0;绿盲蝽在不同葡萄品种上的越冬卵量存在差异,分析表明不同品种酿酒葡萄叶片受害指数与绿盲蝽越冬卵量之间无相关性。采用顶空采样技术,分析不同抗性酿酒葡萄苗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含量与种类的差异,5个不同品种的酿酒葡萄共鉴定出53种挥发性成分,不同抗性酿酒葡萄释放的挥发物不尽相同,其中苯酚、顺-2-戊烯-1-醇、长叶烯等化合物为高抗植物玛瑟兰所特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正十三烷、乙二膦酸等化合物为高感植物特有。  相似文献   

7.
针对北疆地区酿酒葡萄传统篱架模式在特殊年份葡萄糖度低、品质差,影响葡萄产业的发展。2010年在张裕酒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引进了酿酒葡萄"U"形架栽培技术,采用这种水平双蔓龙干形双壁开张的"U"形整形修剪技术。既是在埋土防寒地区的创新,也为酿酒葡萄的修剪、采收机械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两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的方差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第二组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较之第一组的更高.在以此确定葡萄酒质量的基础上,本文利用SAS软件以酿酒葡萄的各项理化指标为标准对酿酒葡萄样品进行系统聚类,并参照葡萄酒的质量建立了酿酒葡萄的等级体系,分别将红、白酿酒葡萄划分为五个等级;通过典型性相关分析,构建了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的关系;依据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确立了葡萄酒质量与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之间、葡萄酒质量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线性关系.本文认为,由于用于分析研究的方程中的自变量个数偏少,上述关系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葡萄酒质量的评价标准,而要完全充分评估葡萄酒的质量还需与感官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降水量、光照和土壤的理化特性等。本从沂蒙山区现有的自然条件以及技术和社会条件等方面的系统地分析了山区丘陵地带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酿酒葡萄的可行性,认为沂蒙山区可以成为新的优质酿酒葡萄生产基地,酿酒葡萄生产在振兴地方经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会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酿造优质葡萄酒与原料葡萄品质有重要的关系,对酿酒葡萄质量的评价,传统的人为感官评价方法主观性强,且不适合大批量产品评价,理化指标是酿酒葡萄品质评价的有效依据.以红色酿酒葡萄为例,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理化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选取评价指标的主成分,经因子旋转后确定葡萄品质理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山葡萄为材料,通过模拟家庭自酿葡萄酒的酿制过程,探究加糖(冰糖和砂糖)对自酿葡萄酒中酒精度以及糖类、总酸、甲醇和杂醇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酿葡萄酒时加糖显著降低了酒液的酸度,且酒液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冰糖组和砂糖组酒液中甲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3组的甲醇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国家标准≦0.4 mg/mL);酒液中杂醇油含量在国家规定含量(白酒的杂醇油标准≦2.00 mg/L)范围内;不同加糖方式与甲醇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自酿葡萄酒时加糖量应≦1∶10.  相似文献   

12.
简述苹果醋生产的液体酿制法和固体发酵法,以苹果和大米为原料,阐述果米共酵生产苹果醋工艺的各工序,并针对关键工序果米混汁的配合比、发酵初始总糖度的选择进行实验探讨分析,提出各工序的操作要求和要点,总结苹果醋的感官质量标准,为苹果醋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快速检测葡萄酒中还原糖含量的分析方法,实验表明还原糖含量在0.015~2.000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4;加标回收率(n=3)在97.56%~107.66%之间;精密度和重复性(n=10)的RSD%分别为1.26%和2.14%.该法具有无需样品前处理、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葡萄酒企业对葡萄酒酿造过程控制和葡萄酒产品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分析测定酿酒葡萄新品种两性花毛葡萄NW196成熟鲜果中的营养和功能成分,发现NW196成熟鲜果营养丰富,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68.8mg/100ml、总糖为15.6g/100ml、维生素C为4.86mg/100ml、总酸为1.5g/100ml、白藜芦醇为0.41mg/100ml。两性花毛葡萄NW196是一种富含营养的葡萄酒酿酒原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青钱柳是我国特有的多功能树种,其叶制成的茶是一种重要的保健茶,研究旨在优化青钱柳茶的冲泡条件,发挥茶叶最大功效。【方法】在研究茶水质量体积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等单因素对青钱柳茶主要内含物质(总黄酮、总三萜和粗多糖)浸出规律影响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优化青钱柳茶冲泡的最佳条件。【结果】茶水质量体积比对青钱柳茶中总黄酮、总三萜浸出量有显著影响,冲泡时间对青钱柳茶中总黄酮、总三萜和粗多糖的浸出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冲泡温度仅对青钱柳茶中粗多糖的浸出量有显著影响(P <0.05)。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的青钱柳茶最佳冲泡条件为:茶水质量体积比1:250,70 ℃水冲泡15 min。采用该冲泡条件,青钱柳茶叶中总黄酮、总三萜和粗多糖的浸出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3 mg/g、27.46 mg/g、108.67 mg/g。【结论】冲泡条件(茶水质量体积比、冲泡温度和冲泡时间)直接影响青钱柳茶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溶出,所优化出的青钱柳茶冲泡条件可科学指导饮茶,充分发挥青钱柳茶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各营养元素对葡萄生长和结果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方法,来指导生产实践,从而取得葡萄生产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中国古代酿酒发展的三个阶段 ,对历史上仍存争议的“烧酒”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从化学的角度研究了西夏党项族的酿酒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东北大米为原料,分别以陕北大红枣和金丝小枣为辅料,采用两种形式:枣干和枣汁,在不同的时间添加不同数量的枣进行枣黄酒和甜枣黄酒酿造的研究。另外,还对两种发酵型式(即温度先高后低和先低后高)的规律进行了描述,制定了新的工艺流程,酿造的枣黄酒具有传统米酒的风格,风味正常,甜枣黄酒也接近一般糯米甜黄酒的标准,开发出的工艺周期短,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9.
以铁棍山药、葡萄、番茄、胡萝卜、苹果、蜂蜜为原料,优化出由50%山药浆、10%葡萄汁、20%番茄汁、10%胡萝卜汁和10%苹果汁组成的原浆,用植物乳杆菌CZ、植物乳杆菌CA、植物乳杆菌CB按照1∶1∶1比例制成的发酵剂,按照原浆78%、蜂蜜3%、蔗糖13%和发酵剂6%的比例配制混合,32℃发酵8h,获得功能型乳酸菌发酵山药果蔬饮料.其蛋白质、脂肪、还原性糖、钠和维生素C的质量浓度及pH值依次为0.004kg·L~(-1)、0.0121kg·L~(-1)、0.080kg·L~(-1)、0.000 182kg·L~(-1)、0.000 102kg·L~(-1)和4.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