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就荧光法快速定量测定食品中总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条件,影响因素及方法可靠性等进行了探讨,找出了稳定的测定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对部分果、蔬、饮料和饮料洒进行了定量。此方法对食品营养成份之一——V_c 含量的测定及其对食品在贮藏、流通,加工过程中 V_c 含量的变化进行跟踪都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桤叶唐棣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和正交试验确定桤叶唐棣果酒最佳发酵工艺.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桤叶唐棣果汁和果酒中的有机酸,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桤叶唐棣果汁和果酒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桤叶唐棣果酒最佳发酵工艺为酵母添加量0.06%,糖22%,30℃发酵9 d;桤叶唐棣果汁以苹果酸(1.20 mg/mL)、丙二酸(0.47 mg/mL)为主,果酒以丙二酸(0.56 mg/mL)、苹果酸(0.56 mg/mL)和乳酸(0.12 mg/mL)为主;桤叶唐棣果汁的主要香气物质为苯甲醛(73.53%)、乙酸-3-甲基丁酯(20.76%),果酒的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醇(15.86%)、丁二酸二乙酯(20.73%)、苯甲醇(9.38%).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草莓果酒发酵前后有机酸的代谢变化,及其与果酒品质之间的关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草莓果实及发酵后制得的草莓果酒中的三种有机酸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色谱条件:采用C18柱(4.6×250 mm,5μm)分离,以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2.28,磷酸二氢钾:甲醇=98∶2)作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 m L/min,210 nm紫外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可有效分离草莓汁中的乳酸、乙酸和柠檬酸,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及灵敏度高。(2)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柠檬酸是草莓果实中最主要的有机酸,使用安琪RW酵母菌发酵,发酵过程中基本不代谢柠檬酸,也基本不产生新的有机酸种类,使得柠檬酸在草莓酒中占绝对优势,果酒口感较为寡淡。(3)在草莓酒的后期陈酿过程中,可能存在乳酸菌对柠檬酸的代谢,使草莓酒中的乳酸含量增加,香气改善。(4)自然发酵的草莓酒,柠檬酸含量大幅降低,乳酸与乙酸含量大幅升高,果酒口感醇厚,香气浓郁,表明乳酸菌、醋酸菌在草莓酒的酿造中具有其特殊作用,但自然发酵时总酸含量过高的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4.
比较野生型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PDE1和PDE2基因敲除的突变菌株(PDE1/Δpde1、Δpde1/Δpde1、PDE2/Δpde2和Δpde2/Δpde2)对蓝莓果酒发酵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测定了蓝莓果酒发酵醪液总糖、酒精度、总酸、pH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等指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相结合的方法对蓝莓果酒挥发性物质进行比较。探究了PDE1和PDE2基因对酿酒酵母的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Δpde1/Δpde1菌株能有效提高蓝莓果酒发酵速度,酿造的蓝莓果酒活性物质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PDE1和PDE2基因的缺失会降低发酵蓝莓果酒的抗氧化能力,且敲除PDE2的酿酒酵母酿造的蓝莓果酒的抗氧化能力比敲除PDE1的更弱,而Δpde1/Δpde1突变菌株酿造的果酒中香气成分含量较多。  相似文献   

5.
以蛇龙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微波处理条件(功率、温度、时间和方式)下,对葡萄酒中总酚、主要酚类化合物、总酸和主要有机酸化合物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微波对葡萄酒风味变化的具体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波处理条件对酚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影响程度不同,增加了咖啡酸、没食子酸、Mv-3-glu的含量,降低了总酚、儿茶素、总酸、乙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的含量,对Cy-3-glu、丁香酸、酒石酸、乳酸、草酸含量的影响不大.葡萄酒经100 W、6 min、40℃和间歇方式微波处理后,葡萄酒中酚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含量与自然陈酿过程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以固定化L-乳酸氧化酶(1.1.1.27)与H2O2电极构成乳酸酶电极生物传感器,研究了乳酸酶电极分析法的各种分析条件及参数,并与药典标准总酸测定法对比测定了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溶液中L-乳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溶液中L-乳酸含量约占总酸量的10%~20%。采用酶电极法测定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溶液中的L-乳酸含量具有专一性高、成本低、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鲜的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为发酵原料,考察了发酵温度、加糖量、活性酵母接种量、SO_2添加量对野生黑果腺肋花楸果酒加工工艺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的实验设计方法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条件发酵为:加糖量为20%,温度为27℃,SO_2添加量为40 mg/L,接种量为0.6 g/L.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较为理想的黑果腺肋花楸果酒.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鲜的野生红树莓果实为发酵原料,考察发酵温度、加糖量、活性酵母接种量、SO2添加量等因素对野生红树莓果酒酿造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发酵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加糖量20%,温度24℃,SO2添加量15mg/L,接种量0.4g/L.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能得到较为理想的红树莓果酒.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白果为研究材料,通过对酶解和发酵两个阶段的工艺优化,探究白果发酵酒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淀粉酶解配合传统果酒发酵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白果酶解和发酵两个阶段中酶制剂添加量、发酵时间、料液比、加糖量等工艺条件,以葡萄糖当量(DE值)、葡萄糖含量、酒精度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得分作为评价指标,筛选白果酶解、发酵的适宜条件。【结果】α-淀粉酶和料液比对白果酶解和发酵两个阶段影响最大;白果酒酶解阶段最佳条件为α-淀粉酶19.1 U/mL、普鲁兰酶2.7 U/mL、糖化酶101.4 U/mL;发酵阶段料液比(g/mL)为1∶6.4、加糖比例为1∶2.6、发酵时间8 d。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白果酒总糖16.21 g/L、总酸3.24 g/L、酒精度12.7%、干浸出物12.92 g/L、游离氨基酸含量2.18 g/L,感官综合得分为87.35分(满分100分)。【结论】白果发酵后所得白果酒成分指标满足绿色果酒标准,实验结果可为制备白果发酵酒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乙酸镧、柠檬酸和苹果酸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反应制备了柠檬酸镧和苹果酸镧,并通过FT-IR、XRD和SEM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研究。FT-IR和XRD结果表明,将反应物研磨1 h后,在室温下晾干或者100℃烘干均可得到柠檬酸镧和苹果酸镧产物。SEM图谱表明柠檬酸镧样品在升高烘干温度后颗粒度明显增大,而苹果酸镧样品在不同烘干条件下形貌变化不大。所提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能耗低,反应不使用溶剂对环境污染小,有望应用于其他稀土有机酸盐体系的可控合成。  相似文献   

11.
葡萄果实有机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有机酸是葡萄和葡萄酒的重要风味物质,其组成和含量与葡萄和葡萄酒感官品质密切相关,其中酒石酸是葡萄果实特有的有机酸,关于其生物合成代谢及其调控机制仍很不清楚.笔者综述了葡萄果实中有机酸的种类及其作用、柠檬酸和苹果酸代谢与调节、以及酒石酸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快速检测葡萄酒中还原糖含量的分析方法,实验表明还原糖含量在0.015~2.000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4;加标回收率(n=3)在97.56%~107.66%之间;精密度和重复性(n=10)的RSD%分别为1.26%和2.14%.该法具有无需样品前处理、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葡萄酒企业对葡萄酒酿造过程控制和葡萄酒产品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3.
单柱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的多种有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柱离子排斥色谱法分离结合电导检测同时测定了多种有机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甲酸、乙酸和琥珀酸).实验过程中,对流动相组成,流动相pH值变化对各种有机酸保留时间的影响作了详细的探讨.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用2mmol/L(pH3 4)的苯甲酸为流动相,多种有机酸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该法用于葡萄酒中各种有机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苹果酸脲对烟气中焦油含量及原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相色谱及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苹果酸脲对烟气中焦油含量及原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酸脲处理能明显减少烟气中焦油含量,减少量占对照处理的16.9%。另外苹果酸脲处理能增加原烟中全钾和总糖含量,增加量分别占对照处理的19.5%和17.73%。苹果酸脲处理后原烟中糖/碱比例更趋合理,苹果酸脲使原烟的评吸质量得到明显地改善。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玉叶金花提取物中有机酸类成分含量测定的一测多评方法,探讨一测多评法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以绿原酸(3-咖啡酰奎宁酸)为内标物,分别建立异绿原酸A(3,5-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B(3,4-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C(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2种不同的方法测定计算4种有机酸的含量,并比较不同方法结果的相对误差.利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广西6个不同产地的4种有机酸类成分结果无显著差异. 一测多评可用于玉叶金花中4种有机酸类成分的测定,且具良好的可行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导抗坏血酸定量还原Fe3+生成Fe2+的反应,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建立了流动注射测定导抗坏血酸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mg/l.可应用于锅炉给水除氧中异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8%~10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定美洲大蠊药材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色谱条件为正丁醇∶乙酸∶水(4∶1∶1),0.5%茚三酮显色.分光光度法进行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茚三酮显色后检测波长为570nm.采用水分测定法检查水分的最低控制限为12%.采用热浸法检查乙醇浸出物的最低控制限为10%.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易于识别,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氨基酸含量,回归方程:A=0.067943C 0.009143,r=0.9999,酪氨酸含量在1.0~1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美洲大蠊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罗库溴铵中溴丙烯的含量的方法,实验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C18(Kromasil 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1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5.0)—乙腈(4∶6),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5μL.结果表明,以溴丙烯浓度(C)对峰面积(A)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A=34337.41C-2682.68,r=0.9999.在检测浓度为,0.528μg/mL~105.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6%~100.2%,RSD=0.9%(n=9),精密度试验RSD=0.9%.实验证实,采用HPLC法测定罗库溴铵中溴丙烯的含量,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云南松松针中莽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NX 5μC18110A(4.6mm×250mm)色谱柱,以甲醇∶1%磷酸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nm,流速1mL/min,柱温为30℃.结果:莽草酸进样量在0.101 2~2.0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0.89%(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稳定性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比例过硫酸铵氨水溶液溶解铜钢复合材料覆层金属的试验方法,确定用33 g过硫酸铵溶入500 mL氨水(1:1)中的覆层溶解液可以均匀溶解覆层金属,并对基体没有影响的试验方法.在覆层金属溶解后的液体中,pH为5~6时,以氟化钾、抗坏血酸掩蔽铁及其他杂质,以硫脲掩蔽铜,二甲酚橙为指示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标准溶液滴定锌,滴定终点明显,效果较好.用该方法对铜钢复合材料进行精密度试验,RSD(n=11)在0.83%~1.58%,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在97%~101%.建立了铜钢复合材料覆层金属锌含量测定的新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