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任务,提出了主动健康管理(PHM)服务模式的理念。PHM是以人为本的模式,强调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旨在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健康管理模式。剖析了中国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提出开创“主动健康模式”新时代所需要的5个发展维度,即通过提高主动健康管理素养水平,精准预测健康风险,智能预警预测健康事件,有效干预健康结局,从而促进全民健康。基于这5个发展维度,探讨了主动健康管理新模式所需的支撑条件和技术体系,包括理念变革及政策支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健康监测技术、健康行为干预技术以及推进社区示范与评价研究,总结了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学、数据生态领域、人工智能、社区实践、循证医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联姻, 拓展了人类行动多维可能性。近年来, 基因编辑、 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引发的伦理事件, 将科技伦理治理从幕后推向前台。在系统阐述科技伦理融合与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产生的基础上, 分析了科技伦理治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为何需要实践智慧以及实践智慧如何指导科技伦理治理。研究认为, 现代科技应用要求 “伦理前置”, 实践智慧能处理科技伦理中 “能够命题” 与 “应当命题” 的张力, 持续性平衡预防性和主动性原则, 判断人类福祉和明确科技伦理治理责任。结果表明, 实践智慧通过平衡抽象原则和具体情景、 把握科技应用的伦理边界与防范科技风险, 为科技伦理治理提供具体指导。由于实践智慧并非单一主体的智慧, 而是治理共同体所有智慧的共识, 为此必须建构科技伦理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和发展中的“精准联系人”角色逐步向“精准联系”功能丰富和拓展。发挥和提升“精准联系”功能成为澳门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下“国家所需、澳门所长”和“一国两制”发展新实践的重要保障。面对来自土地空间、产业、区域合作、人才等方面的挑战,澳门应强化优势、强调协同,采取“精准连接”“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和“精明增长”的策略,高质量提升“精准联系”功能,全面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4.
 精准、微创治疗是21世纪骨科手术发展的主旋律,已成为骨科临床治疗的发展趋势。骨科手术机器人作为医疗领域“新技术革命”的典型代表,是推动精准、微创手术发展和普及的核心智能化装备。在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北京积水潭医院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自2004年起,医工合作,以“创新现代骨科手术研发体系与治疗手段、提升临床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为理念,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展了智能骨科手术的研发、产品化和应用推广工作,建立了创新机制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手术设备体系和临床应用体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能骨科手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王前 《科技导报(北京)》2021,39(21):108-112
 剖析了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在联系,将其概括为“科魂匠心”,指出其时代背景是当代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而科技创新和科技伦理是二者联系的重要社会纽带。在新时代培育“科魂匠心”,应注重开展“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以道驭术”的思想资源。培育“科魂匠心”还需要以科技伦理教育作为持续发挥培育作用的平台,营造崇尚科技创新、关注科技伦理的社会氛围,在舆论导向和社会治理方面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精准医学理念不断成熟与完善,其为诸如肿瘤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产业了相对丰硕的成果,但精准医学在临床中的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精准医学的知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中涉及对多重组学数据的整合,以及更为高效的临床试验设计理念的应用。电子健康档案以及标准化医学术语的推广,是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计算机辅助算法在临床实践中整合精准化医疗决策的必要条件。此外,还应确立和落实精准医学相关政策法规,保障个体的知情权、隐私权,有针对性地进行基因筛查,最大限度地提高检验效率,降低结果的假阳性率。针对患者和医务工作人员的教育,也有助于基因组相关的检查手段在临床中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精准医学通过整合表型组学、多生物组学及环境社会因素,借助现代信息学技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目标。精准心脏病学将精准医学理念与方法运用于心血管领域,采用大规模、深入型、创新性研究方法实现研究突破,促进药物研发与应用,结合临床对不同遗传背景、环境暴露的个体提出个体化风险评估、疾病诊断和干预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诊治,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精准心脏病学目前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社会和伦理障碍。随着研究与认识的深入,精准心脏病学将在攻克心血管疾病领域的诸多难关、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能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个性化医学研究已经在全球掀起了一波浪潮,主要发达国家均已纷纷加入个性化医学的研发行列中。为了掌握国外在个性化医学领域的政策动向及项目投入进展,调研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个性化医学发展策略与措施,包括制定战略或法案、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建立研究/产业联盟、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开设个性化医学课程等。从各国的发展计划和项目中凝练提取各自的个性化医学发展目标与愿景、投入强度、重点领域和推进方式,发现个性化医学发展多采取“顶层设计”的方式,需要重建医疗行业相关知识体系、大规模人群列队、国家数以亿计的研发投入、多部门合作以及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环境4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个性化医学的发展现状和基础,给出了中国发展个性化医学的几点建议:持续投入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个性化医学数据共享、完善监督机制与伦理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多方合作、试点开展遗传健康门诊并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眼组织具有鲜明的生物力学特性,运用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研究手段从多尺度探索眼组织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揭示眼组织生理及病理过程以及各种眼疾的发病机理,将有助于眼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眼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研究属于生物力学领域,基于学科交叉研究思路,生物力学工作者对常见、疑难疾病的发病机理、量化诊断及个性化医疗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建立眼组织生物力学计算仿真模型,探讨眼科疾病的力学生物学机制,将为现代眼科向“精准医学”方向发展打下坚实的精准量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暴发,以“大数据”为资源链的新兴技术群未能及时发挥应有作用,导致疫情防控的精准施策缺少技术抓手,在信息时代依然不得不依靠最原始的全社会动员,造成几万人感染、十几亿人被物理隔离的被动应对局面。“大数据”为引领的新兴技术群在疫情精准防控方面,不适时宜地“缺位”,凸显了电信、电商、物流、出行、社交等各大平台已经存在的公共数据资源整合与应用不足,也暴露了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群的实际能力与应用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应当及时梳理发生与存在的问题,推进“大数据”技术群的适时应用,能够应对“精准防控”措施落地落实,更有望在构建疫情有效预警机制、布局精准防控体系、筛选并优化突发危急重症的应急治疗方案和新型病毒药物疗效评估方法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更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进程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一项针对全国9省份医务人员问卷调查结果揭示:超过80%的医务人员不会拒绝患者不必要核磁共振检查要求,揭示出医务人员在尊重患者自主性和坚持医生专业自主性方面存在伦理困惑。调查同时发现,医务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情况、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情况、执业环境和媒体营造的医患语境等因素与医务人员能否坚持专业自主性具有相关性。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对医务人员的困惑进行了分析,指出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价值观,但尊重患者自主性并非没有边界,患者自主性更不能僭越医生专业自主性。结合伦理学论证和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医务人员尊重患者自主性,首先应该做到充分告知医疗信息; 2)医患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 3)有关部门应该重视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改善执业环境,同时加强对媒体的管理,营造和谐的医患语境。  相似文献   

12.
 罕见病指患病率低于7/10000的疾病,是精准医学研究的重要生物学模板和理想平台。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MEN)、新生儿糖尿病、库欣氏综合征、先天性瘦素缺乏症等多种罕见内分泌疾病研究都反映了精准医学在内分泌领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概括精准内分泌学的发展方向,在骨质疏松症、糖尿病、肥胖等内分泌疾病中应用精准医学,有助于对个体发病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对复杂疾病进行精确诊断及分型,对疾病进行个体化治疗。此外,医学信息学在精准内分泌学领域的应用不仅可推动大数据平台建设,也提供了针对多因素复杂内分泌疾病的诊疗新思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建立罕见内分泌疾病的基因型和表型大数据平台,对于实现罕见内分泌疾病的精准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干细胞移植对再生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围绕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也产生了许多道德争论。涉及胚胎干细胞来源的伦理争议主要包括胚胎有无生命、道德地位等;干细胞的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会不会损害提供者的隐私权等。我国迫切需要建立符合国情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来限制和监管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治疗,对医院和医生的手术资格和能力进行审查,成立专门委员会对医疗事故进行责任鉴定等。  相似文献   

14.
 精准医疗是一种以个人健康大数据为诊疗依据的高度个性化的新型医疗模式,其依靠的数据主要包括基因型数据、表型数据和环境数据,其中表型数据和环境数据的获取需要借助具有动态数据采集能力的移动测量装置。本文简述了精准医疗的一般概念,提出柔性电子技术能够为动态医学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并从材料体系、结构设计、集成方式和数据传递方式等方面概述了柔性电子技术,结合了目前柔性电子技术在医学监测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其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提出可以从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提高系统的集成度与复杂度以及深入研究化学量检测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柔性医学监测系统的性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精准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看病难,看病贵"成了社会痼疾,医疗行业已不能运用行政机能达到供需平衡的结果。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公立医疗机构双轨制运行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医疗卫生资源条块分割,基层医院发展参差不齐,医护人员的薪资收入不尽合理,医药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方向应该让全体人民群众看好病、看得起病。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成立以人民医院为核心的全国性的医院集团公司,这将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卫技人员的培养和合理流动,有利于实现医疗梯形诊疗制,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有利于拓宽医院融资渠道,从而保障医疗质量和降低医疗支出,有效、便捷、即时、低价地保障全国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远程协同诊疗指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提供医学信息或实现跨地区医学诊疗。近年来,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就医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成为医学发展的热点方向,也是解决中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就远程协同诊疗的概念、国内外发展沿革进行概述,重点阐述中国远程协同诊疗的发展现况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构建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医学服务方向和现代化疾病谱变化,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满足卫生服务需求,适应就业需求。只有这样,高等医学教育才能培养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罕见神经疾病往往具有病因不明、疾病进行性发展、表型差异性大等特点,在诊治方面始终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年来,精准医学在罕见神经疾病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在探索发病机制、细化诊断分型、改善治疗手段、评估风险与积极预防等方面显现出良好的前景。此外,精准医学可以连接基础和临床,对于创新疾病诊治思路有重要提示作用。尽管罕见病信息资源整合程度有限、组学数据释读仍存在困难,但随着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准医学在罕见神经疾病方面的应用前景仍然值得期待。精准医学研究有望促成罕见神经疾病诊疗水平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理念已经向重视疾病预防、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方面转变。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中,中医因其具有天然、安全、费用低、效用高的特点,在疾病预防、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在今后医疗改革中中医所发挥的效用将会更大,应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医疗费用高与医疗覆盖率低;统筹层次低,转诊困难与医疗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差;基金管理水平低,监督弱化;立法滞后.其对策:扩调医保报销目录和诊疗项目,降低个人实际负担;加快医保立法进程;加强监管,规范运作,优化流程,确保基金安全;医保经办人员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