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丹酚酸A(SAA)对缺血再灌注(I/R)所致急性肾损伤(AKI)大鼠的保护作用,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假手术、I/R模型、SAA 2.5 mg/kg、5 mg/kg及10 mg/kg组,通过夹闭双侧肾蒂60 min,再灌注24 h造模.24 h后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进一步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与I/R模型组相比,SAA明显降低Scr、BUN和尿KIM-1含量,减轻肾小管坏死程度;同时,SAA显著降低血清IL-6和MDA含量,升高血清IL-10含量以及增强血清SOD活性.SAA对I/R所致AKI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参数的影响 ,探讨参附注射液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使用结扎 /松解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 60min,再灌注 2 4 0min复制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Sprague_Dawley(SD)大鼠 40只随机分为 5组 :对照组(Ⅰ组 ,n =8) ,缺血再灌注组(Ⅱ组 ,1 /R组 ,n =8) ,参附组 (Ⅲ组 ,n=8) ,红参组 (Ⅳ组 ,n =8) ,附子组 (Ⅴ组 ,n =8) .Ⅲ、Ⅳ、Ⅴ各治疗组在缺血前 1 0min经静脉分别注射参附注射液 (1 0mg/kg)、红参注射液 (9mg/kg)、附子注射液 (1mg/kg) ,Ⅰ组、Ⅱ组在缺血前 1 0min经静脉注射同等容积生理盐水 .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值 ;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TUNEL法原位标记凋亡心肌细胞 ,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内Bcl_2、Bax蛋白表达 .与Ⅱ组比较 ,Ⅲ、Ⅳ、Ⅴ各治疗组 ,心肌组织MDA明显降低 ,有极显著差异(P <0 .0 1 ) .III组与IV组、V组之间比较 ,MDA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SOD活性明显升高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心肌超微结构病变明显改善、减轻 .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蛋白含量显著减少(P <0 .0 1 ) ,Bcl_2蛋白含量显著增多 (P <0 .0 1 ) .参附注射液具有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房钠尿肽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心房钠尿肽温浴处理前后各组肾组织匀浆液中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结果:肾组织匀浆液中MDA含量在实验组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值〈0.05),SOD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心房钠尿肽直接清除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生成的MDA,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升清降浊方在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发生发展过程中对重要脏器的保护效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80 只SPF 级 SD 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升清降浊方组、升麻单体治疗组、大黄单体治疗组、基本方治疗组、替米沙坦组和空白组,每组 30 只。采用大鼠 5/6 肾切除造模方法制备CRF模型,除空白组不给药物干预外,其余各组连续给药12周。灌药前后采集大鼠血液,检测Scr、BUN、UA等肾功能指标以及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1 (IL-1)、白细胞介素 6 (IL-6)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等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取大鼠肾脏、心脏和肝脏组织观察不同分组各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升清降浊方组、升麻单体治疗组、大黄单体治疗组、基本方治疗组、替米沙坦组大鼠Scr、BUN、UA、CRP、IL-1、IL-6、TNF-α 较空白组有明显差异;升清降浊方组、升麻单体治疗组、大黄单体治疗组治疗前后Scr、BUN、UA、CRP、IL-1、IL-6、TNF-α有显著差异;升清降浊方组的Scr、UA、IL-1、IL-6、TNF-α较其它治疗组降低更显著。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升清降浊方组对大鼠肾脏、心脏及肝脏保护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 升清降浊方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以达到阻断CRF进展,改善重要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水苏碱对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CHOP、caspase-3作用的研究.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以依那普利为阳性对照药,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水苏碱高、中、低剂量组.术后第14 d处死大鼠,收集血清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采用HE染色检测肾小管损伤指数,Masson染色对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特异转录因子(CHOP)、细胞凋亡因子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血清Scr、BUN水平及肾组织CHOP、caspase-3蛋白表达有差异(P0.05;P0.01).水苏碱与依那普利组比较,大鼠肾组织CHOP、caspase-3表达降低(P0.05),肾小管间质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P0.05),肾功能Scr、Bun明显降低(P0.05).水苏碱可能通过下调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途径CHOP、caspase-3表达,干扰内质网应激特异转录因子的传导通路,抑制细胞凋亡的表达,从而减缓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O,MDA在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88只wistar大鼠分成11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8只,缺血再灌注组40只,注射生理盐水组40只.复制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结果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血浆中NO的含量显著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生理盐水组大鼠血浆中NO含量较正常组比较,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0.05.MDA含量再灌注后亦增加,P<0.05.结论NO和MDA均参与了肝缺血再灌注的发生,NO具有保护作用,而MD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K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并给予小剂量链尿佐菌素(STZ),诱导产生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T2DM).将T2DM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K高剂量组(10.5 mg/kg)和CK低剂量组(5.25 mg/kg),并分别给予灌胃,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及给药组喂高脂饲料.药物干预7周后,采集大鼠血清与肾组织,测定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素氮(BUN)、尿酸(UA)、血肌酐(Scr)、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 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 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TC、TG、LDL-C、血清BUN、UA、Scr、MDA含量、TGF-β1蛋白表达量升高,HDL-C、GSH含量降低,SOD,GSH-PX活力降低(P0.05);给药后,CK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TC、TG、LDL-C、BUN、UA、Scr、MDA含量降低,TGF-β1蛋白表达量降低,HDL-C、GSH含量升高,SOD、GSH-PX活力升高,(P0.05).结论人参皂苷CK能通过增强大鼠肾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增强肾小球滤过功能,促进肾组织结构恢复,抑制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从而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减少TGF-β1对肾组织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姜醇提取物对家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家兔18只,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正常对照组(C组,n=6);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IR组,n=6);生姜醇提取物干预组(ZGB组,n=6)(1.4g/kg)。检测肝组织丙二醛含量、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光镜下比较各组肝组织损伤情况。结果: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组ALT、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正常对照组(P〈0.05),GSH—Px活力则降低(P〈0.05);生姜醇提取物干预组ALT,MDA含量均明显低于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5),而GSH—Px活力高于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5);光镜下生姜醇提取物干预组肝细胞损伤程度较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轻。结论:生姜醇提取物对家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Elafin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重组人Elafin对其进行治疗,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并对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组织损害较重,血清ALT、AST及LDH水平明显升高(P0.001),若手术前给予大鼠一定浓度的重组人Elafin可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重组人Elafin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葛根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对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HIR)和HIR-葛根素预处理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大鼠肝脏组织中P21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利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脏组织中P2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肝细胞凋亡率增加;而经过葛根素预处理后,模型组动物肝脏组织中P2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同时肝细胞凋亡率下降.葛根素可能通过调节P21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细胞的凋亡,发挥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甲状腺激素(PTH)水平变化的临床作用及意义.方法筛选CRF患者129例作为CRF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29例为对照组,CRF组患者入院后针对病情给予相应治疗,检测CRF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Cys C、Hcy及PTH水平变化,分析不同分期CRF患者各指标的水平差异,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Scr,BUN与Cys C,Hcy及PTH的相关性.结果 CRF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Scr,BUN,Cys C,PTH和Hcy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的CRF组患者血清中各项指标未能达到对照组正常水平.CRF组患者血清各指标随分期发展呈递增趋势,由低到高分别为: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终末期,各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组患者的Scr,BUN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其水平分别与Cys C,Hcy,PTH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Hcy,Cys C及PTH水平可以特异性的反映CRF患者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准确判断患者疾病发展情况,为CRF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芪对肠缺血再灌损伤时肠外器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浣晖 《广西科学》2002,9(3):207-209,213
为了观察黄芪对肠缺血再灌注引起肠外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松夹再灌注,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前30min股静脉注射黄芪(AM)。试验用大鼠126只,体重200-26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on)、肠缺血再灌注手术组(I/R)、生理盐水(NS)处理组、黄芪(AM)处理组和血清TNF测定组。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含量作为肝、肾功能测定指标。结果I/R组大鼠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升高,与Co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R组大鼠肝、肺、肾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比Con组显著升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Con组显著降低(P<0.01),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随着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AM可缓解肠I/R对器官的损伤,减少MDA的生成,增强SOD的清除能力,抑制TNF生成。提示AM对肠I/R引起的多器官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5/6切除大鼠肾脏诱发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进行改良,该方法省时省力,可以减少麻药用量不当造成的大鼠死亡,随差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增加,肾衰逐渐加重,为药理研究及筛选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药物提供了一种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机制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利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2 h(术后24 h),按照Zea Longa 5级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大鼠脑组织,观察其病理形态学的改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Aβ)及其前体(APP)的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之相比,6和10 mg/kg的依达拉奉可不同程度改善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缺损症状,尤其是10 mg/kg依达拉奉组的大鼠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脱失明显,而治疗组可减轻这种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提示,在模型组中Aβ、APP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在不同质量分数依达拉奉组中,Aβ、APP含量均减弱(P0.05)。由此得出,缺血再灌注可能通过上调淀粉样蛋白Aβ及其前体APP而引起神经元细胞损伤,而依达拉奉可能通过对它们的抑制起到保护神经元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幼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肠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将32只4周龄(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各16只。Sham组仅暴露腹腔脏器,不作任何干预;I/R组经阻断肠系膜上动脉60 min后恢复血供,于再灌注30、60、90、120 min每组动物各处死4只取小肠组织进行组织学Chiu’s评分,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结果:Sham组肠组织形态正常;I/R组小肠组织发生了明显的缺血和炎症反应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加重,各观察时间点组织学评分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值在I/R组高于Sham组(P<0.05)。结论:幼鼠肠I/R导致肠组织病理损伤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6.
将一例肾切除.另侧肾夹闭肾动、静脉和输尿管2小时造成急性缺血性肾功能衰竭的18只家兔随机平分三组。第Ⅰ组不加治疗,用作对照;第Ⅱ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作等容量血液稀释;第Ⅲ组用GBK 液作二倍容量血液稀释。三组动物在同等条件下饲养,观察、比较其血尿素氮含量,无尿时间,尿量变化,存活时间和死后肾组织学改变。结果显示血液稀释有降低急性缺血性肾功能衰竭动物血中尿素氮,缩短动物无尿时间,提高动物存活率和减轻肾缺血造成的肾损害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硫酸化茯苓多糖药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硫酸化茯苓多糖(SP)的急性毒性强弱、药代曲线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通过灌服不同剂量SP,计算SP的半数致死量(LD50)等;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段家兔血浆中SP浓度;腺嘌呤复制CRF模型,观察SP对CRF大鼠肾功能的影响.给药后在测定的时间段内(0.33~8 h)SP在血浆中均有分布,1.5 h时达最大;用药30 d后,SP组的尿量、尿肌酐排出显著增加,尿蛋白排出则明显减少,血清Scr和BUN水平有明显的降低,TP和ALB明显增加.因此,SP属低毒类物质;药代出峰时间合适;对大鼠CRF有明显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