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CuCl2/NaY体系的EXAFS研究表明,当CuCl2在NaY分子筛表面分散时,Cu2+与NaY分子筛表面的氧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在分散阈值前,样品的Cu-O吸收峰明显高于Cu-Cl吸收峰.同时,通过对干混焙烧、0.1mol·L-1HCl的CuCl2水溶液浸渍和无水乙醇CuCl2溶液浸渍三种方法制备的CuCl2/NaY体系的EXAFS结果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的制备方法将影响其分散相的Cu-O、Cu-Cl配位状态.实验结果表明CuCl2/NaY体系分散阈值后的分散相中,Cu2+的配位数为4~5,与阈值前比较,存在不饱和配位.这是该体系作 为吸附剂的结构根源.  相似文献   

2.
ZnO/NaY催化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ZnO/NaY催化剂,采用XRD、BET、异丙醇探针反应等手段对其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对尿素和1,2丙二醇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减压条件下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负载适量的ZnO没有改变NaY分子筛的骨架结构,且ZnO高度分散于NaY分子筛表面.当ZnO质量分数为5%时,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尿素的转化率和碳酸丙烯酯的收率分别达到86.2%和82.3%.N2气氛下异丙醇探针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位与碱性位分布直接影响催化剂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CuCl2和CuCl2/乙醇胺(体积比为1:1)配合物在CH3OH中的循环伏安行为.实验结果证明:CuCl2/乙醇胺(体积比为1:1)配合物在CH3OH中比较容易形成.而且CuCl2/乙醇胺(体积比为1:1)配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比CuCl2增加了一个阴极还原峰,发现通入不同时间的Ar和O2后此阴极还原峰并没有发生改变,由此判断该峰为与铜胺配合物键合的O2的催化还原峰.在328K下,向体系添加1,1'-联-2-萘酚发现该阴极还原峰消失,进一步证明了CuCl2/乙醇胺(体积比为1:1)配合物与O2能够配位,铜胺配合物具有载氧功能,并且对O2具有催化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钛酸四丁酯和NaY沸石为原料,通过浸渍、焙烧等工序制备出TiO2/NaY复合材料,经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镜表征,在NaY沸石表面上形成了尺寸均匀、粒径为4~8 nm二氧化钛粒子.在紫外光照射下,用制备的材料可以将大肠杆菌完全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用EXAFS技术测定了非晶态合金Cu_XZr_(1-X)(X=33,50)和Cu_(80)Ti_(20)中Cu原子K吸收EXAFS谱,得出了原子间距和配位数等结构参数。本文通过对上述非(?)态合金EXAFS数据的分析,给出了Cu_XZr_(1-X)和Cu_XTi_(1-X)体系中化学短程有序的研究结果。当Cu原子含量为50%时,体系中不显示化学短程有序,Cu原子的含量增加,此类非晶态合金中异类原子趋子互相结合;Cu原子的含量低于50%时,同类原子倾向于互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用分步浸渍法制备CuO/CeO2/γ-Al2O3脱硫吸收催化剂.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H2-TPR)和差热天平(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等技术分析表明,CuO在γ-Al2O3上的分散阈值为0.042 g/100 m2,CeO2以二维形态(2D-Ce)和团簇三维形态(3D-Ce)存在于γ-Al2O3表面.实验结果表明,CeO2有利于CuO分散,可明显提高CuO/γ-Al2O3吸收催化剂对SO2的吸收总量、吸收速率及其循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表面吸附Sr2+ 的锐钛型纳米TiO2系列样品,通过XRD法和XPS法研究了Sr2+在纳米TiO2表面单层分散的阈值。两种研究方法测得的阈值均为1.0个/nm2,按照密置单层模型计算得到估算阈值为5.3个/nm2,大于所得实际阈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辐射加热方法制备出负载型TiO2/NaY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与紫外可见漫反射谱(UV-vis DRS)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苯酚光催化降解与矿化对催化剂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加热方法促进了表面TiOx物种与载体NaY间的相互作用,TiO2在载体表面难以形成晶相结构,同时也导致了NaY分子筛结构的坍塌,因而催化剂对水体中苯酚的光催化降解与矿化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铈改性SBA-15分子筛(Ce-SBA-15),进一步用硫酸浸渍处理改性分子筛以增强分子筛表面的酸活性中心.以改性材料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将铈改性SBA-15分子筛以1 mol/L硫酸浸渍后,在500℃条件下焙烧3 h,用于合成乙酸正丁酯,反应2h后,酯化率可达到97.28%.  相似文献   

10.
以"双溶剂"浸渍法制备Cu/ZnO/MCM-41催化剂,考察其在CO_2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浸渍过程中加入适量的乙二醇,形成"水-乙二醇"双溶剂,可以促进金属离子进入MCM-41载体孔道,形成较小的金属颗粒并均匀镶嵌在MCM-41孔道内. H_2程序升温还原(H2-temperature program reduction, H_2-TPR)具有相对较低的还原温度,说明还原后催化剂中Cu与ZnO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并且高度分散.使用该方法制备的Cu/ZnO/MCM-41催化剂在CO_2加氢制备甲醇反应中表现出稳定的催化性能.通过调整负载量控制Cu颗粒粒径,甲醇选择性和产率可达到64.3%和32.8 g·(kgcat)-1·h-1.因此,使用"双溶剂"浸渍法可以促使MCM-41载体限制活性组分迁移与烧结,调控粒径尺寸,从而得到活性组分高度分散、性能稳定的CO_2加氢制备甲醇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辐射下模板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Cu^2+吸附 …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微波辐射下,用壳聚在烯醋酸介质中与Cu^2+制得壳聚糖Cu^2+络合物,然后使壳聚糖铜络合物与戊二醛进行交联,用稀酸洗去Cu^2+,制得具有Cu^2+模板离子孔穴的壳聚糖树脂,考虑了该树脂对Cu^2+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微波加热所得的交联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不会发生软化和溶解,重复使用性能亦好,且比水浴加热制得的具有Cu^2+模板离子孔穴的交联壳聚糖对铜有较大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制有机纳米的光电器件。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含长链烷基的8-氨基喹啉衍生物,2-十二烷基丙二酸二(8-氨基喹啉)酰胺(H2A)两亲配体,研究了亚相不同金属离子对其成膜性能的影响,特别是不同浓度的亚相Cu^2 和不同铜盐对H2A成膜性能的影响。结果:Cu^2 离子对H2A具有特殊的配位作用。结论:新型配体与铜离子的特殊配体作用,可使其单分子膜或多层膜在化学传感器方面存在潜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氮唑类金属配合物是含能材料中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类材料,其结构易于调控,且具有高能低感的特性。本文选用1,2,4-三氮唑、四氮唑和5-氨基四氮唑这三类配体,与Zn2+、Cd2+、Cu2+等金属离子合成得到系列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并对这些物质进行了热重、差热分析和燃烧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参与配位后,氮唑类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明显增强,其密度也随之增加,而热能数据表明合适的金属离子与含能配体参与配位能有效提高含能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的配位聚集程度对生成焓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这对今后如何选择合适的金属离子与含能配体进行含能配合物的合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提出并实现了橙皮苷分离及其与Cu2 配位反应一体化的新设想,并借助离子交换色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离子交换色谱柱上能有效实现配体分离与配位反应的一体化,制备高生物活性中药配合物新药.其反应机理在于树脂相中软碱橙皮苷与溶液相中交界酸Cu2 间存在库仑力,容易发生配位反应,配体的分子状态和疏水状态因Cu2 对橙皮素的"集中效应"和芸香二糖对橙皮素的"包埋效应"而改变,故再生剂阴离子易穿过能斯特层与橙皮苷交换,并因电子云重叠而排斥橙皮苷至液相中,从而有助于分离、反应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配体2-水杨醛缩氨基苯酚和乙醇分别与铜(Ⅱ)、锌(Ⅱ)、镍(Ⅱ)、钴(Ⅱ)、锰(Ⅱ)等过渡金属的三元配合物合成,并对它们进行元素分析及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表征.结果表明,配体在形成配合物时呈平面四方型配位,过渡金属离子的d电子构型不同导致了荧光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谢黎霞  丁德刚  谢普会  苏惠  金秋 《河南科学》2010,28(11):1393-1395
以水杨醛(HL)与Cu(NO3)2.3H2O在少量三乙胺存在的CH3OH溶剂中,室温挥发的方法培养出无色配合物[Cu(L)2n].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Cu(Ⅱ)中心采取四配位的平面四边形构型.水杨醛配体采用双齿螯合配位模式,通过氧原子与铜配位形成配位化合物.配位单元之间通过碳原子和碳原子以及氧原子间氢键作用形成最终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7.
由CuCl2、NaN3和乙二胺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分子聚合物[Cu2(N3)4(en)2]n(1)(en=乙二胺),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17.672(5)A°,b=6.397(4)A°,c=26.221(7)A°,β=100.089(5)°,Z=16.在配合物1中,Cu(1)和Cu(2)离子分别采取四配位的平面几何构型和变形的八面体几何构型,每个Cu(1)之间通过单个叠氮以1,3位方式桥联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在配合物1中,Cu(II)与Cu(II)离子之间表现为反铁磁相互作用.用哈密顿函数H=-2JSCuSFe对其χMT-T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配合物1的朗日因子g=2.11,交换常数J=-0.87cm-1.  相似文献   

18.
在稀醋酸溶液中,微波辐射下壳聚糖与Zn^2 反应制备了壳聚糖Zn^2 配合物,然后将制得的配合物与环氧氯丙烷在微波辐射下进行交联反应后,用稀酸除去Zn^2 ,合成了具有Zn^2 离子孔穴的交联壳聚糖树脂。实验考察了该树脂对一些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并对影响树脂吸附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标题配位聚合物[Cu(C5H5N)2Cl2]n中,每个铜离子与4个氯离子和2个吡啶氮原子配位,形成[4 2]拉长的八面体几何构型.其中2个铜离子通过μ-Cl-桥连中心对称的二聚体,同时二聚体再通过μ-Cl-桥连,得到1-D链沿着a-铀方向延伸,这种无限1-D链进一步通过氢键C-H…Cl相连,在(001)平面内得到2-D网状的超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