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pH 3.50酸性介质中,Cu(Ⅱ)和Fe(Ⅲ)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与5-Br-PADAP生成有色配合物.有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都位于57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7.96×104 L·mol-1·cm-1和6.30×104 L·mol-1·cm-1;Cu(Ⅱ)在0~13 μg/25ml,Fe(Ⅲ)在0~18 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铝片和水样中的Cu(Ⅱ)和Fe(Ⅲ),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pH 3.50酸性介质中 ,Cu 和Ni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 80存在下 ,与5-Br-PADAP生成有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75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7.97× 10 4 L·mol- 1 ·cm- 1 和 1.0 2× 10 5 L·mol- 1 ·cm- 1 ;Cu 在 0~ 0 .52mg·L- 1 ;Ni 在0~ 0 .4 8mg·L- 1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钢样中的Cu 和Ni 含量 ,结果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3.
分光光度法测定Fe(Ⅲ)-二甲酚橙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5× 10 -2 mol·L-1HCl溶液中 ,二甲酚橙与Fe(Ⅲ )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 6 0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2 .0× 10 4L·mol-1·cm-1.Fe(Ⅲ )含量在 0~ 2 .4mg·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 .用于水样中微量铁 (Ⅲ )的测定 ,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新显色剂 4 (2 吡啶偶氮 ) 邻苯二酚 (PAPC)在CTMAB存在下与Cu(Ⅱ )的显色反应 .在 pH =10 .5缓冲溶液中 ,该试剂与Cu(Ⅱ )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 5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5.33× 10 4 L·mol- 1·cm- 1,铜含量在 0~ 1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该方法应用于茶叶中铜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靛酚蓝光度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 ,样品与硫酸共热 ,蛋白质分解 ,其中的氮转为氨 ,氨由靛酚蓝光度法测定 .本法中有色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 62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2 0 =1.8× 10 4 mol- 1·L·cm- 1,线性范围 :0~ 0 .6μg/ml氮 ,检出限为 5.8× 10 - 6g/L氮  相似文献   

6.
童岩  杨新玲 《河南科学》2003,21(6):717-718
用2 (6 甲基 2 苯并噻唑偶氮) 5 二甲氨基苯甲酸(MBTAM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锰。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12×104L·mol-1·cm-1。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84nm,Mn2+浓度在0-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茶叶和食品中微量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三种新偶氮安替比林显色剂的合成及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峥 《广西科学》2002,9(4):276-280
合成 3种新的偶氮安替比林显色剂 :5 - (4-安替比林偶氮 ) - 8-羟基喹啉 (AAHQ)、1- (4-安替比林偶氮 ) - 2 -萘酚 (AANP)和 3,6 -二 (4-安替比林偶氮 ) - H酸 (AAHA)。分析其与 5种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 AAHQ测定微量 Cu( )的新方法 ,其摩尔吸光系数ε为 1.6 7× 10 4 L· mol- 1 · cm- 1 ,Sandell灵敏度为 0 .0 0 38μg.cm- 2 ,Cu( )在 0~ 30 μg/ 2 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生物样中 Cu(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新三氮烯试剂4-苯基-2-(对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噻唑在混合表面活性剂OP~PVA-124存在下,于pH7.4的KH2PO4-NaOH缓冲介质中与钯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试剂与钯生成1∶2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2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51×104L·mol-1·cm-1.钯量在0~0.48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该试剂对钯的选择性良好,方法用于Pd-C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利用溴代卟啉试剂T(DBHP)P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铅。在 0 .16mol/LNaOH介质中 ,铅与溴代卟啉试剂形成 1:2橙黄色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在 4 79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2× 10 5L·mol- 1·cm- 1。铅量在 0~ 12 μg/ 2 5ml内符合比耳定律 ,可用于废水中铅的测定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详细讨论了 2 - (6-甲氧基 - 8-喹啉偶氮 )变色酸与Ni (Ⅱ )的显色反应 ,该试剂能与Ni(Ⅱ )反应生成稳定的带负电的 1∶4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655nm ,对比度为 1 2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1 9× 1 0 4 L·mol- 1 ·cm- 1 ,配合物表观稳定常数为 2 34× 1 0 1 7(2 0℃ ,μ0 1 )。加入NH4F和硫脲等掩蔽剂或预先分离可提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对碘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对碘偶氮氯膦(CPA pI)与Cu2+ 的显色反应,在 pH5.0 的 NaAC HAc缓冲介质中形成紫色配合物,在610nm处测定配合物吸光度,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35×104L·mol-1·cm-1.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3μg/mL,线性范围为0.1-2.4μg/mL,用于矿石样品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QADMP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钴(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新试剂2-(2-喹啉偶氮)-4,5-二甲基苯酚(QADMP)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在pH=3.6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QADMP与钴(Ⅱ)生成2∶1稳定的配合物,该配合物λmax=575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1×104L·mol-1·cm-1.钴含量在0~20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微乳液介质中 ,pH =10 .0时 ,钴与邻氯苯基荧光酮 (o CPF)显色生成稳定的 1:2配合物 ,在 6 5 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 1.31× 10 5L·mol-1·cm-1,钴含量在 0~ 1.0 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用所拟方法以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 ,可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微量钴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中 ,铝、氟和 1.5-二 ( 2 -羟基 - 5-磺基苯基 ) - 3-氰基甲月替(DSPCF)的显色反应 .提出一个简便、快速的测定微量铝的分光光度法 .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51× 10 4 L·mol- 1·cm- 1.最大吸收波长为 610nm .室温下 ,显色反应在 10min内完成 .有色络合物稳定时间至少 6h .含铝 0~ 0 .4 8μg/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 .该法用于铅精矿中微量铝的测定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图 1,表 1,参 5.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 ( DBH-PF) -铁 -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 CTMAB)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质 ,在 p H6.3 0~ 7.0 0的六次甲基四胺 -HCl缓冲介质中 ,在表面活性剂 CTMAB存在下 ,Fe( )与试剂形成稳定的三元胶束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3 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3 0× 1 0 5L· m ol-1· cm-1,Fe( )含量在 0~ 1 1μg/2 5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拟定方法在掩蔽剂存在下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了牛肝粉、大米标样中的微量铁 ,结果满意 .  相似文献   

16.
用作者合成的新试剂 5 - (8-喹啉偶氮 ) - 2 ,3-二羟基吡啶作显色剂 ,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 ,在 pH9 3的硼砂缓冲溶液中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 2 4nm ,钴量在 0~ 2 0 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摩尔吸光系数为 9 0×1 0 4C·mol-1·cm-1.方法简便 ,快速 ,应用于维生素B12 和镍盐中钴的测定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pH3 5~4 0的NaAc HCl介质中,乙基曙红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最大吸收波长为548nm,比乙基曙红红移了28nm,并在520nm处产生最大褪色,其吸收或褪色作用均可用于蛋白质的分光光度测定.在最大吸收波长548nm处,蛋白质的浓度在0 23~20 0μg·mL-1(HSA)和0 25~17 5μg·mL-1(BSA)范围内与吸光度成正比,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 33×106L·mol-1·cm-1(BSA)和1 26×106L·mol-1·cm-1(HSA);而在最大褪色波长520nm处测量,上述范围的蛋白质浓度也与褪色程度成直线关系,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 02×106L·mol-1·cm-1(BSA)和2 06×106L·mol-1·cm-1(HSA),褪色光度法灵敏度更高.并且方法选择性好,用于尿液及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的测定,所得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胡椒基荧光酮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胡椒基荧光酮 (PIF)与Bi3+ 的显色反应 ,在微乳液存在下 ,PIF与Bi3+ 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2 0nm ,铋的含量在 0~ 1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1.2 5× 10 5L·mol- 1·cm- 1.方法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铋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镍 ( )丁二酮肟—阿拉伯胶的显色体系中 ,引入二阶导数光谱——峰面积技术 ,对显色体系及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法有效消除 Fe ( )离子的干扰 ,提高了准确度和灵敏度。测定镍的线性范围为 0~ 12 mg/ L ,检出限 2 . 5 6μg/ L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 4× 10 5L· mol-1 · cm-1 。用于中药材的加收试验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在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研究了1-(6-硝基-2-苯并噻唑)-3-(4-硝基苯)-三氮烯(NBTNPT)与镍的显色反应.在pH为10.0~11.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镍生成2∶1配合物.以500nm为参比波长,440nm为测定波长的双峰双波长进行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4×105L·mol-1·cm-1.Ni2+的浓度在0~280μg/L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钢铁中的微量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