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稀土元素Eu,以α-萘甲酸、β-萘甲酸、α-萘乙酸、β-萘乙酸作为络合物的第1配体,以1,10-邻菲口罗啉作为络合物的第2配体,合成了4种稀土络合物:Eu(α-NMA)3phen.H2O,Eu(α-NAA)3phen,Eu(β-NMA)3phen.H2O,Eu(β-NAA)3phen.成品为固体白色干燥粉末,热稳定性较好.通过滤纸条扩散法对所合成稀土络合物进行了抑菌性能测定,发现稀土络合物较单纯的稀土离子及配体对不同菌株均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具广谱抗菌性能;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所合成的稀土络合物以及相应配体的抑菌能力进行测定并比较,Eu(α-NMA)3phen.H2O稀土络合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分别是:MIC12为43.5μg/mL,MIB12为87μg/mL.根据稀土元素在紫外激发下发荧光的原理,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对稀土络合物的菌体作用位点进行了初步的定位;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了络合物对菌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络合物对菌体生长的抑制,可能是先破坏菌体的表面结构,包括细胞膜和细胞壁,进而进入细胞内部,影响细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反应法制备了14种(除Ce)稀土元素(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固体络合物.对它们进行了组成分析,热谱和红外光谱的测定,确定了络合物的组成为RE A_3.同时发现红外光谱中稀土络合物的??和??峰尖的波数随稀土离子的原子序数增大而有规律地增大.对热谱实验中的分解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测定及元素分析,确定这些络合物在氮气氛下分解产物为稀土偏磷酸盐.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二苯羟乙酸稀土络合物制备条件与组成关系,研究了它们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红外光谱、核磁谱、紫外光谱、热谱等.二苯羟乙酸稀土络合物含有羟基和结晶水,结晶水数目随制备条件而异.这些络合物难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微溶于氯仿、四氯化碳、乙醚等,仅溶于乙醇、二硫化碳和二甲基亚矾等溶剂.紫外光谱中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波数49800-48800cm~(-1)之间.它们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络合物的缔合度和热分解温度,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4.
以氧化铕为原料,临菲啰啉和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为配体成功制备了稀土铕络合物。掺杂稀土络合物于P3HT溶液中,在玻璃基板上旋涂成膜,进行退火处理,并测试了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实验结果表明,稀土络合物能极大程度的促进P3HT膜的光吸收。  相似文献   

5.
邻苯二甲酸铕锶体系荧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似无机荧光材料中掺杂办法,将稀土荧光络合物掺入络合物基质中,降低稀土浓度,得到新型稀土络合物发光材料。测定了基质及络合物的红外、荧光光谱和部分顺磁谱,讨论了可能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TBP-PMBP-HCl体系和TBP-PMBP-煤油-HCl体系在低酸度条件下,以纸上反相层析法模拟液液萃取分离钍及稀土的可能性.在规定的实验条件范围内,[H~+]≥O.5M时,获得钍与稀土分离的良好效果.[H~+]=O.2-0.4M时,也能使若干单一稀土分离,并用斜率法探讨了稀土在此协萃体系中所形成的络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7.
对一碘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稀土总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作者自己合成的新显色剂,对—碘偶氮氯膦[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4-碘苯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与稀土元素的反应条件。在0.02—0.24NHCl介质中,该试剂与稀土反应立即形成兰色络合物,可稳定24小时。轻稀土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82nm,重稀土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则移至672nm。络合物的平均摩尔吸光系数为9.76×10!~4mol~(-1)·cm~(-1),稀土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在H_2C_2O_4—Na_4P_2O_7(或NH_4F)介质中,能消除大量的Fe~(3+)以及约20种阳离子的干扰。方法用于测定钢铁中的稀土总量,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非均相稀土有机金属催化剂由于其可克服均相稀土有机金属络合物固有的稳定性差以及难以重复使用等缺点,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和足够重视.着重介绍了非均相稀土三氟磺酸基有机金属催化剂和非均相稀土胺基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对将来稀土有机金属催化剂的设计合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聚苯乙烯磺酸—钯络合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高分子-钯络合物和这两种高分子与钯络合而成的复合型高分子-钯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以这个络合物为催化剂,对一些硝基化合物和烯类化合物的加氢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复合型高分子-钯络合物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两种高分子含有配位基链节的摩尔比以及含有配位基链节的总摩尔与金属的摩尔比,对催化活性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稀土—PMBP络合物中PMBP的简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一吡唑酮-5(PMBP.或简作HA)是优秀的β-双酮类螯合剂,它与一系列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已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和分离工作中。为了确定螯合物中金属离子与PMBP的比值,过去主要靠元素分析,直接分析其中PMBP的方法文献上尚未见到。本文提出了快速简易地直接分析稀土-PMBP固态螯合物中PMBP的新方法。该法系将稀土-PMBP的络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以稀盐酸溶液反萃,使稀土离子进入水相而PMBP留在有机相中,分出水相(供测定金属离子),有机相中的PMBP与Fe~(3+)作用后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消光值与PMBP含量成直线关系,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PMBP。  相似文献   

11.
木文研究了新稀土显色剂二溴一氯-偶氮氯膦(DBC-CPA)与稀土元素的显色反应.该试剂在HCl—NaAc 介质中能与稀土形成稳定的兰紫色6∶1络合物,平均摩尔吸光系数ε为1.04×10~5l·mol~(-1)·cm~(-1),并采用EDTA 掩蔽大量铁,导数光谱法消除Ca 的干扰,测定了矿石中的稀土总量.  相似文献   

12.
铼、钌太阳能电池染料稳定性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对敏化纳米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用染料2,2′-联吡啶-4,4′-二羧酸乙酯的铼络合物(络合物1)和钌络合物(络合物2)进行了分析,通过变换不同的源内CID电压,研究了络合物及其配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由于络合物1的空间结构相对拥挤,随着CID电压升高,其中的吡啶配体容易发生离解并形成稳定的联吡啶三羰基配位离子[(4,4-(′COOEt)2-bpy)Re(CO)3] .而络合物2在较高的CID电压下(110V)会发生联吡啶环上取代基的中性C2H4小分子丢失,其单电荷离子比二价电荷离子稳定.这些是影响太阳能电池用敏化染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十二种稀土-8-羟基喹啉(Ox)和四种β-二酮分别形成的三元固态络合物,并测定了其红外光谱。在形成的三元络合物中羰基伸缩频率明显向低频位移且依HTTA、Hpmbp、HAA和DBM的顺序减小。络合物的M-O伸缩频率出现于420-400cm~(-1)。三元络合物羰基频率降低的程度不及二元大。测得三元络合物在乙醇溶液中的组成比为Ln~(3 ):β-二酮:Qx=1:4:1。  相似文献   

14.
偶氮氯膦—mN(简称—mN)是一种新型稀土显色剂,用其测定稀土总量及铈组分量已有报道。但用试剂进行钍的光度测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钍—mN络合物的形成条件及其应用于光度分析中的可能性。实验证明,钍与mN络合物在硝酸-磷酸-草酸介质中,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且具有发色快,灵敏度高于偶氮胂—Ⅲ,稳定时间长,温度影响小,对比度大,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铈组及钇组稀土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虽有一定差别,但是非常相似,因此给分离测定带来困难.在过去我们萃取分离测定铈组稀土元素、总稀土元素以及差减法得钇组稀土元素含量的基础上,经研究选用了氟化钠-苹果酸作联合掩蔽剂,不改变萃取剂及显色剂,就能直接测定钇组稀土元素的含量,达到了方法准确、操作简便等目的.这种测试方法,目前尚未见报道. 间硝基偶氮氯膦在酸性溶液中与稀土离子形式成蓝或绿色的络合物,CPAmN与稀土元素形成的络合物具有明显的“倒序”现象,即随着稀土元素原子序数的坛加,络合物的稳定性和相对吸光度降低.这样给测定钇组稀土元素带来很大的干扰因素.现在我们用氟化钠-苹果酸联合掩蔽铈组稀土元素,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PMBP)-石油醚等体积一次萃取钇组稀土元素络合物入有机相,用pH 2.35的甲酸洗去进入有机相的痕量铈组稀土元素络合物.有机相再用pH1.9甲酸反萃,测得钇组稀土元素回收率在95.5%以上.比耳定律范围为0~14微克钇.钇的摩尔吸光系数为3.58×10~4升/摩尔·厘米;Sandell灵敏度为0.00248微克钇/厘米~2.以球墨铸铁为例,钇组稀土元素的回收率在95.5~106.0%,对测定结果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16.
稀圭杂多络合物的研究对于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含硼的稀土杂多络合物目前只有镧的双—11—钨硼酸络合物(K_5[La(BW _1O  相似文献   

17.
新显色剂偶氮硝膦I[2-(4-硝基-2-膦酸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能在硼砂氢氧化钠体系中,pH8.6~9.35范围内与镁迅速发色,形成兰色络合物.络合物至少稳定8小时.该络合物具有高的灵敏度(ε_(580)=3.85×10~4l·mol~(-1)cm~(-1))、较宽的比耳定律范围(0~30μgMg/25 ml).用等克分子连续变更法及摩尔比法测得络合物组成为R∶Mg=1∶1. 由于显色反应中共存离子干扰较小,并允许一定量的掩蔽剂(如三乙醇胺、邻菲罗啉等)存在,故该试剂的选择性较其它同类试剂为优. 本文报导了用NPA-I不经分离测定微量镁简单、迅速、准确的方法.分析结果证明,本法用于某些球墨铸铁和稀土-硅-镁中间合金,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pH 10.6的乙二胺底液中,可获得稀土-茜素络合剂的络合吸附波。可用于测定发光材料BaCl F:Gd中的钆含量。测得电活性络合物为RE(Ⅲ):ALC=1:2的单核络合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稀土—间硝基偶氮氯膦,稀土-间硝基偶氮氯膦-二苯胍的两个极谱络合吸附波体系,并用库仑分析,对照实验和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间硝基偶氮氯膦的电化学行为,解释了单扫极谱上各个波峰的电极过程。稀土与间硝基偶氮氯膦的络合部位在分子的氯膦一侧。络合物中氯膦一侧偶氮基酶还原形成了络合吸附峰。  相似文献   

20.
在ClCH2 COOH-CH3 COONa介质中,稀土和对磺胺偶氮溴膦(BPA-pSN)可以形成β型同核及异核络合物,β型同核络合物的组成为RE:BPA-pSN=1:2,β型异核络合物的组成为RE1(重稀土):BPA-pSN:RE2(轻稀土)=1:3:1,对形成β型络合物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计:形成β型异核络合物的可能机理是当轻、重稀土同时存在时,重稀土和对磺胺偶氮溴膦形成的β型络合物诱导了轻稀土和对磺胺偶氮溴膦形成的α型络合物向β型络合物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