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嗜热芽孢杆菌为菌种,研究发酵生产β-半乳糖苷酸的条件,应用均匀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结果为:服糖0.5、蛋白胨2.0、牛肉浸膏2.0、K2HPO4 0.01。在温度55℃、初始PH7.0、摇床转速200r/min和10%接种量条件下,发酵24h,β-半乳糖苷酸酶活力达13.2U/mL。在乳糖水解反应中,证实该酶能催化转半乳糖苷反应,合成半乳糖低聚糖。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乳酸克鲁维酵母(K.Lactic)β- 半乳糖苷酶金属离子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证明某些金属离子对β-半乳糖苷酶具激活作用,另一些金属离子对β-半乳糖苷酶活性影响不大,但是在高浓度的条件下均表现出对酶活性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a2+ 对酶的抑制可以被磷酸盐、脱脂乳以及Mg2+ ,Mn2+ 所恢复.K+ 单独存在就可以大大地提高酶的热稳定性,Mn2+ 可以增加K+ 对β-半乳糖苷酶的热稳定性作用,而Mg2+ ,Mn2+ 和Na+ 自身不能提高酶的热稳定性.甘油、脱脂乳均可以提高酶的热稳定性,脱脂乳成分如乳糖、酪蛋白酸钠对酶的热稳定作用有赖于K+ 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把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到带有GAL1启动子的酵母诱导表达质粒pYES2中,研究了酵母半乳糖诱导启动子GAL1控制下的基因表达特性.研究表明,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明显地受培养基中碳源的调节,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达细胞总蛋白含量的10%左右,从而为利用可调控表达系统在酵母菌中实现外源基因较高水平表达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把大肥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到带有GAL1启动子的酶母诱导表达质粒pYES2中,研究了酵母半乳糖诱导启动子GAL1控制下的基因表达特性,研究表明,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明显地受培养基中碳源的调节,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达细胞总蛋白含量的10%左右,从而为利用可调控表达系统在酵母菌中实现外源基因较高水平表达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菌株乃从土壤中筛选得到,具有产生转糖基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的特性。根据形态观察及18S rDNA序列分析;菌株乃被鉴定为扩张青霉(Penicillumexpansum)。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乃产生转糖基阻半乳糖苷酶的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酵母粉1%、蛋白胨1.5%、氯化钠0.3%。在初始pH6.0,28℃培养40h时,其产酶量为2245.2U/L,比优化前提高约3倍。菌株乃产生的转糖基肛半乳糖苷酶以pH4.5缓冲液配制的30%乳糖为底物,50℃反应24h,低聚半乳糖产量为30.6%,其中80%以上为三糖。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乳酸克鲁维酵母(K.Lactic)β-半乳糖苷酶金属离子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证明某些金属离子对β-半乳糖苷酶具激活作用,另一些金属离子对β-半乳糖苷酶活性影响不大,但是在高浓度的条件下均地酶活性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a^2+对酶的抑制到盐,脱脂乳以及Mg^2+,Mn^2+所恢复。  相似文献   

7.
油菜萝卜胞质不育系恢复材料Ad-6(F4)测交二代恢复株TCF2,在MS附加5m g/L6-BA+ 0.5m g/L NAA,3m g/L 6-BA+ 0.2m g/L NAA,3m g/L 6-BA+ 0.3m g/L NAA+600m g/L水解乳蛋白以及5m g/L6-BA+ 0.3m g/LNAA+ 5m g/LAgNO3 的不同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结果表明5m g/L6-BA+ 0.3m g/LNAA+ 5m g/LAgNO3 对TCF2 诱导丛生芽有较好的效果.小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均匀设计对肌苷工程菌枯草芽孢杆菌株Q2901-4-35(SGr)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质量分数)葡萄糖12% ,药用酵母粉1.4% ,硫酸铵1.3% ,玉米浆0.5% ,Na2HPO4·12H2O 0.5% ,KCl0.6% ,MgSO4·7H2O 0.22% ,CaCO3 2.0% ,尿素0.2% (分消)pH7.0,在上述发酵培养基中发酵产苷达15.20g/L,该菌株的产苷能力比在原发酵培养基中的产苷能力提高了10% 。从而证明均匀设计实验所给回归模型对发酵条件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现25株所试肠道细菌中只有6株双歧杆菌可以利用棉子糖良好生长,并且在棉子糖的诱导下产生α-D-半乳糖苷酶。9种不同糖中,Bifidobacter-iumbreve203可以利用葡萄糖,半乳糖、果糖、麦芽、糖乳糖、蜜二糖、棉子糖良好生长,但只有蜜二糖和棉子糖诱导D半乳糖苷酶的产生。10mmol/L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0.
对大肠杆菌 L- 天冬酰胺酶的摇瓶发酵进行了研究。在最适条件下发酵 12h,可使产酶达到60u/m l。在培养基中添加 001% 硫酸亚铁和 2% 的 W 试剂可分别提高产酶能力 15% 和28% 。该发酵过程是一个耗氧很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水溶液中尼古丁电离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尼古丁-硅钨酸作活性物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作增塑剂,Ag/AgCl电极为内参比电极,构成PVC 膜尼古丁选择性电极。在20~55 ℃范围内,电极对1.0 m ol/L尼古丁溶液的响应电位随温度增加呈线性上升趋势,温度效应系数为1.05 m V/℃。当pH 为5~7 时,电极对8.0×10- 5~1.0×10- 1 m ol/L 的尼古丁标准溶液具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工作直线斜率为54 m V/pC。通过调节试液25 ℃时的pH 值在2.5~8.5 范围内变化,测量1.0×10- 3 m ol/L、1.0×10- 2 m ol/L、1.0×10- 1m ol/L 的尼古丁标准溶液的电位,绘制pH-m V 曲线并计算求得尼古丁在水溶液中的平均电离常数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由SV40早期启动子和增强子启动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HeLa细胞瞬时表达的动态情况.外源β-半乳糖苷酶基因经磷酸钙方法导入受体细胞50h后其酶活性为60milliunits,该酶活性维持一段时间后呈下降趋势,经转染270h后,该酶活性降为0.此外本文结果还表明,携带有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质粒对受体细胞HeLa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13.
着重讨论了葡萄糖对L-天冬酰胺酶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对其发酵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自动流加葡萄糖控制发酵pH的工艺,可使L-天冬酰胺酶活力达到64u/ml,比添加葡萄糖的摇瓶发酵提高了146%。流加葡萄糖控制pH的L-天冬酰胺酶发酵是生长相关的;维持2~5mg/ml和1.2~1.4mg/ml的葡萄糖浓度,可分别使比生长速率和比产酶速率达到0.81/h和1200u/g.h。  相似文献   

14.
利用 Cu2+ 催化溶解 O2 氧化对苯二胺( P P D) 的化学反应,极谱法检测氧化产物,建立了示波极谱法测定对苯二胺的新方法. 实验表明, 对苯二胺在 0.02m ol/ L Cu2+ - 0.2m ol/ L Na2 H P O4 - 0.1m ol/ L K H2 P O4 介质中能够产生一灵敏的阴极还原波, 峰电位为 - 0.44 V(vs. S C E),峰电流与对苯二胺的浓度在10 ~200ng/m 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7.0ng/m l.可应用于低含量工业废水中对苯二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煤矸石与烟煤合成β—SiC的动力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首次利用煤矸石和烟煤实现了β-SiC的合成.研究了影响βSiC合成的动力学条件,确定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原料粒度240目;合成温度1450~1500℃;保温时间3~4h,氮气流量1L/min.利用这些条件合成的β-SiC产率达85%.提纯后β-SiC质量分数可达99%,平均粒径6.29μm,比表面积为0.527m2/g.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酶催化合成半乳糖寡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壳聚糖固定化米曲霉β-半乳糖苷酶,连续催化合成半乳糖寡糖(GOS),在填充床固定化酶反应器中,研究底物浓度、pH,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GOS连续合成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浓度400g/L,反应温度50℃,pH5.8,停留时间35min,产物的最高得率为62%。  相似文献   

17.
葡萄糖氧化酶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恒化器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GOD)发酵动力学,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恒化培养系统。对采集的数据用计算机进行回归,求得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0.225h-1、饱和常数Ks=8.91g/L、基质得率系数YGmax=0.49g/g以及维持系数m=0.02g/g·h。并研究了pH、DO、NH2-N、葡萄糖酸、细胞产率,酶比活及体积产酶速率等参数随比生长速率变化的规律。在D=0.131h-1下体积产酶速率(DE)达最大值,为3.46×16.67μmol/s·L·h,是分批发酵最大体积产酶速率(1.53×16.67μmol/s·L·h)的2.26倍。  相似文献   

18.
芽孢乳酸菌产乳酸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型乳酸发酵菌株TQ33的主要产物为L-乳酸,论文对其适用的发酵培养基和最佳的发酵条件进行了讨论,认为TQ33在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酵母膏1.5g;蛋白胨0.5g;MgSO4·7H2O:0.05g;碳酸钙6g(pH7.2-7.4)时,40℃下振荡(150r/min.)培养24h后转入静置发酵阶段,发酵72h产酸量达到最高为67.8g/L,其中L-乳酸占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灵芝纤维素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七种食用和药用真菌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灵芝菌株(Ganodermalucidum50059),比较了几种不同碳源的固体发酵培养基对灵芝50059产内切β-葡聚糖酶(又称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培养时间为5~6d。通过硫酸铵沉淀、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初步提纯了灵芝的CMC酶,得到三个组分。其中一个组分在SDS-PAGE电泳中为一条带,为单亚基分子,分子量为4.5×104,等电点为3.2,以CMC-Na为底物的米氏常数(Km)为7.2g/L。该酶活力的最适温度为50℃,半致死温度约67℃。该CMC酶组分在pH3.0~6.0范围内稳定,最适pH约为2.0和4.0。  相似文献   

20.
发酵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转糖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筛选到1株转糖基活性较高的乳杆菌,经16S rDNA菌种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EU621851)K4。以乳糖为底物,研究β-半乳糖苷酶粗酶液在不同pH、乳糖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的转糖基活性。结果表明在pH 5.5、乳糖20%、温度50℃条件下反应48h,转糖基活性最高,能生成多种低聚半乳糖。研究发现在低乳糖含量(5%)和pH 5~7范围内都具有明显的转糖基活性。用牛奶为原料进行转糖基能力测定,结果该酶既能降低牛乳中的乳糖含量,又能生成低聚半乳糖。因此,菌株Lb. fermentum K4在乳制品发酵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