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用集合的观点,给出了随机变量的r—位数集结构定理的一个证明,并建立了判定r—位数集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在集值测度空间上引进了随机集关于集值测度的积分,获得了随机集积分的绝对连续性及有关性质。同时获得了集值测度绝对连续的一个充要条件。完整地建立了随机集关于集值测度的积分在拓扑意义下的收敛定理。  相似文献   

3.
关于非凸集的粗糙近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非凸集的上、下近似概念,讨论了非凸集的粗糙近似的性质。对于任何一个非凸集,可以用它的某个方向上的上、下近似凸集来逼近。最后,给出了集合的u-影子与u-方向上的粗糙近似集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概率度量空间中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δ_(AB)(t),从而建立于一个新的集值映射的不动点定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邻近锥次似凸性假设下,建立了集值映射向量优化问题ε-弱有效解的Lagrange乘子定理。首先,利用择一性定理,给出了集值优化问题ε-弱有效解的一个必要性条件。进一步,建立了集值优化问题ε-弱有效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在邻近次似凸性假设下,建立了集值映射向量优化问题ε-弱有效解的Lagrange乘子定理。本文的主要结果推广了已有文献中的相应结果到近似解的情形,同时将次似凸性条件减弱到邻近次似凸的假设下。  相似文献   

6.
一个半格可以定义为一个泛代数,也可以定义为一个偏序集.本文中,我们证明了作为泛代数的半格的定义与作为偏序集的半格的定义是等价的.为了刻划半格的两种不同定义间的关系,我们建立了两个等式.此外,我们建立了一个充分必要条件.这一充分必要条件反映了两个半格之间的同构与这两个半格的理想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两个随机算子的不动点定理,第一个是作者的一个结果的随机化,第二个是第一个结果对集值映象序列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极小集理论”与Raney的一个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进了正则并既约元的概念并用此概念给完备的完全分配格一个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邻近锥次似凸性假设下,建立了集值映射向量优化问题ε-弱有效解的Lagrange乘子定理。首先,利用择一性定理,给出了集值优化问题ε-弱有效解的一个必要性条件。进一步,建立了集值优化问题ε-弱有效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在邻近次似凸性假设下,建立了集值映射向量优化问题ε-弱有效解的Lagrange乘子定理。本文的主要结果推广了已有文献中的相应结果到近似解的情形,同时将次似凸性条件减弱到邻近次似凸的假设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关于集值映象不动点的一个单调原理,所得结果推广了一些已知的结果,同时,在更广泛的情形下,给出了关于Reich不动点问题的一个肯定性回答  相似文献   

11.
虚拟装配工艺规划及示教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描述了基于虚拟现实的装配工艺规划及示教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信息分解法实现了CAD系统与虚拟现实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研究了虚拟环境下装配约束的动态识别与管理问题,实现了基于约束的装配仿真;建立了装配操作任务模型,为交互式工艺规划与评价奠定基础.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一方面可用来评价和优化装配工艺方案,另一方面可指导装配工人培训和示教.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车身装配偏差分析(AVA)系统中车身装配设计专家系统的构造与分析流程以及装配知识的获取与表达,通过基于知识的装配顺序获取与尺寸链的生成、接头方案配置与公差设计来完成基于知识的车身装配工艺设计.构建了一个由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基于知识的数字化车身设计平台,使得产品的整个装配设计过程集成到一个统一的设计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概念设计与制造的并行协调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除了介绍国外有关装配线生产系统的一般概念外,着重阐述单一型无约束装配线系统平衡问题的Thomopoulos搜寻方法,并给出一种适合于计算机解的格式及相应的例题计算结果。本文还附带介绍了专为装备线系统的辅助管理而开发的ALB程序系统,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支持异地协同设计的异构CAD虚拟装配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跨区域企业协同设计需求和现有基于CAD系统的虚拟装配只能单机操作的矛盾,基于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通用格式设计了支持异地协同设计的异构CAD模型虚拟装配系统。提出一种VRM L零件装配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零件装配约束;针对当前互联网环境低传输速率特点,使用基于参数-命令的操作命令传输机制,并运用操作令牌思想解决了协同过程中产生操作冲突的问题;在V-collide函数库的基础上实现了零件动态碰撞检测。通过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到了产品设计、展示、售后维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提高了设计沟通效率。  相似文献   

15.
可视化虚拟装配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装配是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 ,可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预装配 ,验证装配工艺的正确性 .基于SolidEdge的可视化虚拟装配系统 ,通过其二次开发 ,应具备装配路径设置、装配零部件位置和姿态调整及消隐、装配视角调整和视图放缩、虚拟仿真设置等功能 .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装配建模初始化、装配工艺文件获取、装配过程动画和仿真等模块 .其关键技术有 :解除CAD装配体约束 ,并提取虚拟装配零部件 6元组位置和姿态信息 ;以 6元组信息为基础的虚拟装配体重绘 ,及其装配过程仿真 ;包括虚拟装配零部件、装配体、装配路径和优先级、角度姿态、装配关键点坐标及绕坐标轴角度等信息的数据库组织 .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工位装配系统中尺寸偏差传递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新的装配过程质量评估模型.首先分析了多工位装配系统的偏差源,研究了多工位装配尺寸偏差传递关系,构建了偏差流传递的状态方程.然后从过程系统本身寻找影响偏差传递和累积的特征参数来评价系统的装配质量特性,通过对尺寸偏差传递模型推导引出工位系数矩阵,经过合并变换求出各工位的系数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再乘以偏差精度权因子来建立装配质量评估模型,进而提出用装配偏差指数来衡量装配工艺过程的优劣.最后通过实际零件的装配过程说明该模型和装配偏差指数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智能化装配系统是柔性制造系统(FM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将有助于FMS的规划、优化和实施.本文将通过对一般装配过程的分析,提出其作业任务空间的概念,并基于这一概念讨论智能化装配系统的结构和相应的关键技术.1 装配作业的过程和任务图1是在对几条生产线进行全面调整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般装配过程的流程图.这是一个物流框图,物流方向基本上是从选配到安装,但为了达到总体的性能要求,二者往往是交互的.这里,将零部件的输入到整机输出的全过程考虑为装配过程,适当拓广了装配的含义,使之包活了各种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模型数据转换的问题,为了实现产品模型从CAD系统到集成虚拟装配系统的模型转化,提出了将虚拟环境下的零件信息进行分类转换的方法。该模型由装配对象信息、对象层次信息、装配对象的关系信息和面片信息所组成。通过对CAD系统的二次开发和CAD系统本身自带的模型转换接口,得到虚拟装配系统所需的零件模型数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VRML-Java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可视化装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实现建立在开放技术标准之上的可视化装配系统,本文对基于VRML-Java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Web环境下3D交互仿真结构,3D模型下载到客户端显示,复杂的运算和仿在服务器上进行,从而实现服务器端装配模型和客户端显示模型的分离,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完成VRML场景的动态生成,装配控制、碰撞检测以及装配过程的动画回放等功能,该结构不仅可用于网络环境下的可视化装配,也适合于其他领域基于Web的科学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To eliminate the load weight limit of carrier rockets and reduce the burden on support struc-tures,in-orbit assembly is a key technology to make design of scattering a large diameter telescope into submirror modules, which requires smooth operation of assembly robots, and flexible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is necessary.A ground demonstr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for in-orbit assembly focu-sing on flexible force control.A six-dimensional force/torque sensor and it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re used to compensate for gravity.For translation and rotation, an algorithm for flexible control is proposed.A ground transportation demonstration verifies accuracy and smoothness of flexible force control, and the transportation and assembly task is completed automatically.The proposed system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orbit assembly robo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