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为探讨特大城市电单车出行持续增长的内在原因,采用意愿调查+行为调查(SP+RP)问卷在北京市开展数据调查,以计划行为理论结合技术接受理论形成理论框架,选取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出行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6个心理潜变量,提出12条心理潜变量的作用关系路径假设,建立多指标多因果模型,分析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和心理潜变量对电单车通勤出行意向的影响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出行者的电单车通勤出行态度和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对主观规范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个人月收入对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是否拥有驾照对感知易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出行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均对电单车行为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但是通过出行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感知易用性通过感知有用性和出行态度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感知有用性是行为意向的最显著影响因素,其次是感知易用性;基于电单车的低出行成本和高出行便利性,通勤者对继续且经常使用电单车持肯定态度,也愿意向身边其他人推荐使用;自身能力和骑行技能对电单车出行效率起决定性作用,出行时间、路线选择自由...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解读公众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态度,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将计划行为理论引入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不同年龄群组的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扩展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全面揭示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影响机制的年龄差异性.以中国城市居民为例,进行了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群组在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差异;除主观规范外,23~44岁和45~60岁群体接受度普遍高于18~22岁群体,尤其在态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行为意向上差异显著;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量都对行为意向有显著性影响,18~22岁和45~60岁群体中行为意向主要受感知易用性的显著影响,而23~44岁群体的行为意向则受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来解释福州市民对近郊型游憩场所鼓山的环境保护支付意愿的动机,结果显示:受访者的文化程度、对鼓山的熟悉程度显著地影响到知觉行为控制变量;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支付意愿均存在着相关性,特别是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与支付意愿存在着显著相关.同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3变量间两两相关,它们共同决定着受访者的行为意向.行为态度越积极,主观规范越强,知觉行为控制越强,则其支付意向越强.在3个变量中,以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的作用最大,其次是行为态度变量,主观规范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城镇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城镇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自编问卷对578名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城镇居民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在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在年龄上呈现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年龄越大,得分越低;环境态度及其各维度与环境行为之闻存在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驾驶员行为特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状况,首先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和ADAMS联合仿真的人—车—路闭环系统,通过不同车速下的双移线和蛇形线的闭环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此外,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性和疲劳程度将驾驶员的驾驶特性分为12类,并确定相应类型驾驶特性的表征参数。选取某省道设计方案的部分路段为试验路段,对不同类型驾驶员在弯道上的行车安全以及不同疲劳程度的驾驶员在恶劣天气下的行车安全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基于人—车—路闭环系统开展虚拟行车仿真试验。试验数据的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驾驶员疲劳程度对行车安全状况影响显著,在雨天与冰雪等恶劣天气下行驶时车速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行为认知量表,对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2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教师的"感知行为控制"认知高于男性教师;不同教龄教师在"教学主体规范"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对行为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教龄、职位、职称、年收入、政治面貌的教师对教学行为意图认知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tional automobile accident in-depth investigation system,NAIS)数据库内2 384起事故案例为样本,从驾驶员角度出发,借鉴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驾驶人风险意识量表建立了道路安全事故驾驶员人因分类框架,并运用数据关联挖掘Apriori算法挖掘驾驶员因素间的强关联规则。结果表明:驾驶员的主要不安全行为是未意识到危险和习惯性违规;容忍疲劳和饮酒驾驶的驾驶员同时具备多种不安全行为;风险容忍行为与不安全行为因果关系显著,即高风险容忍度驾驶员具有较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8.
从公平感知觉这个新的角度探讨驾驶员规则驾驶行为。运用情境问卷和量表测量的方法明确区分事件公平感和社会实体公平感,分别探讨它们对于驾驶员规则驾驶行为的效应。研究发现,驾驶员对单一情境的事件公平感知觉以及对整体交通环境的社会实体公平感知觉都与规则驾驶行为存在显著关系,知觉到的公平感越高,规则驾驶行为得分越高;同时,个体的事件公平感知觉通过社会实体公平感知觉的中介作用对规则驾驶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已有公共交通出行选择行为模型欠缺考虑居住环境对出行选择的影响,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3个变量决定出行行为意向的理论框架上加入居住环境,构建涵盖5个潜变量、22个测量变量的公共交通出行选择行为模型。以重庆市居民出行数据为例,计算结果表明,居住环境、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居住环境对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各维度的总影响效应呈现出居住环境(0.842)>行为态度(0.832)>知觉行为控制(0.716)>主观规范(0.649)的递减趋势,但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影响最大为0.832。  相似文献   

10.
特质焦虑作为驾驶员自身固有的一种易导致不良情绪状态的因素,时刻影响着行车安全.文章采用研制的驾驶员特质焦虑量表(Driver Trait Anxiety Scale,简称DTAS),对160名驾驶员(公交车驾驶员78名,私家车驾驶员82名)的特质焦虑进行了问卷调查.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个案排序、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图表输出等模块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分别讨论了单个因素及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驾驶员特质焦虑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性别、驾驶经验和车辆类型对特质焦虑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年龄与特质焦虑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特质焦虑水平高的驾驶员驾驶更谨慎,事故率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有关变量,将创业环境变量作为客观因素引入 ISO 模型,对ISO 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与扩充。对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SO 模型是有效的,不同性别、学历的大学生在创业意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个人特质、创业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创业态度、个人特质、创业环境、个体背景等4个变量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创业环境及个人特质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  相似文献   

12.
韩丹  孙前博  韩功帅 《科技资讯》2014,(30):228-228
目的明确影响护理专业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护理专业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愿量表,对237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愿相关因素模型体拟合较好;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均对护理专业学生从事社区护理行为意向具有直接影响,路径系数均具有显著意义(t值分别为5.014,3.272,4.669),模型整体R2为0.360。结论行为态度是影响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愿最主要的因素,其次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实证调研数据,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角度,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系统探究了研究生对网络学习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愿。研究表明,TPB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研究生网络学习行为意愿,研究生在网络学习时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排序依次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其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549、0.402和0.370,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意愿都呈显著性正相关。同时,分析结果还显示,研究生对网络学习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者之间相互传导影响,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不同驾驶倾向驾驶员的酒后驾驶行为,提高酒后驾驶行为识别模型的准确性,组织60名不同驾驶倾向驾驶员饮酒后进行驾驶模拟实验,获得12个驾驶行为指标的实验数据;采用距离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各驾驶倾向驾驶员的酒后驾驶行为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饮酒后,相同驾驶倾向驾驶员在速度标准差等9个驾驶行为指标上有相似性,其中,激进型驾驶员的速度均值的相关比例最高为85%;不同驾驶倾向驾驶员在油门踏板深度均值等7个的驾驶行为指标上差异显著。本研究可为基于驾驶行为的酒驾辨识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以蚂蚁借呗为代表的网络小微信贷平台的迅速发展,提出基于整合的支付宝用户蚂蚁借呗平台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探讨影响用户蚂蚁借呗平台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互联网小微信贷平台的发展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感知有用性、信任、主观规范对蚂蚁借呗平台使用态度有显著积极影响;感知易用性与感知风险对平台使用态度影响不显著;知觉行为控制对平台使用意向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主观规范、感知有用性与感知风险对平台使用意向不显著;最后提出了针对互联网小微信贷平台、用户、政府部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我国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大赛过程中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以及对心理疲劳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文献查阅,应用运动员竞赛焦虑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对参加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及其对心理疲劳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在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状态焦虑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年龄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等级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运动员各维度的焦虑水平会随着运动等级的提高而出现下降;(4)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可以正向影响心理疲劳,状态自信心可以负向影响心理疲劳,但均不存在显著性.性别因素是影响青年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的主要变量,不同性别之间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认知状态焦虑上.青年散打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疲劳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2个维度上.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不同驾驶倾向驾驶员的酒后驾驶行为,提高酒后驾驶行为识别模型的准确性,组织60名不同驾驶倾向驾驶员饮酒后进行驾驶模拟实验,获得12个驾驶行为指标的实验数据。采用距离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各驾驶倾向驾驶员的酒后驾驶行为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饮酒后,相同驾驶倾向驾驶员在速度标准差等9个驾驶行为指标上有相似性;其中,激进型驾驶员的速度均值的相关比例最高为85%。不同驾驶倾向驾驶员在油门踏板深度均值等7个的驾驶行为指标上差异显著。本研究可为基于驾驶行为的酒驾辨识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雾天环境对驾驶员在S形弯道车辆控制能力的影响,借助驾驶模拟器,选取46名驾驶员在雾天条件下进行S形路段驾驶试验。采集直线段、过渡段、曲线段的驾驶试验数据进行多变量方差和卡方检验分析能见度、驾驶经验、性别对驾驶速度、减速距离和偏离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能见度条件对3个阶段的车辆控制能力均有显著性影响,尤其在过渡阶段影响最为明显,驾驶员的减速距离、偏离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专业驾驶员相对于非专业驾驶员在曲线通过过程中更倾向于谨慎型驾驶风格;女性驾驶员在曲线驾驶中车辆控制能力明显低于男性驾驶员,且非专业女驾驶员在曲线驾驶中是最容易受伤害的群体。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样本调研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环保型农药选购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本文研究发现,农户环保型农药选购行为主要受到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意向等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可由农药杀虫效果、家庭成员期望、农药使用经验和零售商推荐等突显信念进一步解释;同时,农户还普遍存在环保型农药知识贫乏的问题。此外,农户环保型农药选购行为能否实现,不仅受到具有主动性选购意向的直接影响,更受到具有一定程度被动性的知觉行为控制的直接作用,而且后者效应大于前者效应。结论为完善现行农药使用治理制度提供了微观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雾天环境对驾驶员在S型弯道车辆控制能力的影响,借助驾驶模拟器,选取46名驾驶员在雾天条件下进行S型路段驾驶试验。采集直线段、过渡段、曲线段的驾驶试验数据进行多变量方差和卡方检验分析能见度、驾驶经验、性别对驾驶速度、减速距离和偏离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能见度条件对3个阶段的车辆控制能力均有显著性影响,尤其在过渡阶段影响最为明显,驾驶员的减速距离、偏离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专业驾驶员相对于非专业驾驶员在曲线通过过程中更倾向于谨慎型驾驶风格;女性驾驶员在曲线驾驶中车辆控制能力明显低于男性驾驶员,且非专业女驾驶员在曲线驾驶中是最容易受伤害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