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4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91.
测定了Gd(NO_3)_3/Er(NO_3)_3-Gly-H_2O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度和饱和溶液折光率。各体系的溶度和饱和溶液折光率曲线均由4支组成,分别与RE(NO_3)_3·nH_2O(RE=Gd,n=6;RE=Er,n=5)、配合物RE(Gly)_2(NO_3)_3·2H_2O,RE(Gly)_4(NO_3)_3·H_2O及Gly相对应。  相似文献   
92.
量热法测定氯化镱与甘氨酸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具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 ,分别测定了 [Yb Cl3· 6H2 O(s) +3 Gly(s) (Gly代表甘氨酸 ) ]和配合物 Yb(Gly) 3Cl3· 3 H2 O(s)在 2 mol· L- 1 HCl溶液中的溶解焓 .通过盖斯定律所设计的一个热化学循环 ,可计算得到六水氯化镱与甘氨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Δr Hmθ(2 98.1 5 K) =1 .0 73 k J· mol- 1 ,并估算出配合物 Yb(Gly) 3Cl3· 3 H2 O的标准生成焓Δf Hmθ(2 98.1 5 K) =-3 5 99.1 3 k J· mol- 1 .  相似文献   
93.
通过室温下甘氨酸与Cu(OH)2的固相配位反应,合成配合物cis-Cu(Gly)2.H2O,采用自行研制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溶解量热法测定甘氨酸、Cu(OH)2、配合物溶于2.0mol.L^-1的HCl溶液中的溶解焓,通过所设计的热化学循环,应用Hess定律,得到甘氨酸与Cu(OH)2固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rH^φm为-24.370kJ.mol^-1,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fH  相似文献   
94.
以甘氨酸和硫酸锰为原料合成了饲料添加剂甘氨酸锰,并通过IR、TG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明甘氨酸锰为复合物,其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 P-1,晶胞参数:a=0.60244(3)nm,b=0.67869(4)nm,c =1.39110(8)nm,α=85.447(5)°,β=83.221(5)°,γ=83.229(5)°,V=0.53085(5)nm3,分子式为 C2 H15 NO11 MnS,Mr =316.15,Z =2,R1=0.0225,wR2=0.0562(I>2σ(I)),S=1.081.化合物中锰的配位数为6,配位多面体为变形的八面方体构型,分子式为{[Mn(C2H5NO2)2SO4·4H2O](MnSO4·6H2O)}.  相似文献   
95.
Summary A second (challenge) infection ofEimeria nieschulzi in clinically immune rats did not produce weight gain depression but caused a decrease in the absorption of glycine from the ileum. The malabsorption due to challenge was equivalent to that caused by the primary infection which did cause weight loss.  相似文献   
96.
以甘氨酸和硫酸亚铁铵为原料,采用固相研磨法和固相熔融法合成了甘氨酸亚铁络合物.固相研磨法合成的最佳条件为n甘氨酸∶n硫酸亚铁铵=2∶1(摩尔比),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0 min,产率达94.8%.固相熔融法合成的最佳条件为n甘氨酸∶n硫酸亚铁铵=2∶1(摩尔比),反应温度75℃左右,反应时间2 min,产率达97.8%.用元素分析、IR、UV、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对两种方法合成的络合物的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确定其化学式为(NH2CH2COO)2Fe.2H2O.  相似文献   
97.
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La0.7Sr0.3Cr0.5Mn0.5O3-δ(LSCM7355)阳极材料。LSCM7355前驱体在1200℃下烧结5h后得到了单一钙钛矿型材料,材料中各元素摩尔比例与设计值吻合较好。1000℃和1200℃烧结5h后,LSCM7355粉体分别为纳米和微米结构。在250~850℃范围内,空气气氛下,LSCM7355的电导率符合小极化子绝热导电机理,其在850℃时为25S/cm。LSCM7355材料在还原气氛下电导率比氧化气氛下低。  相似文献   
98.
氚标记甘氨酸(^3H-Gly)对家蚕蛋白质生物合成参入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3H-Gly对家蚕5龄幼虫的标记剂量和标记时间以每头蚕5μCi和30min为宜;^3H-Gly对家蚕几个主要器官的蛋白质参入活性有很大差异,进入蚕体的^3H-Gly大部分参入到后部丝腺蛋白质合成中。  相似文献   
99.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水产品中的游离甘氨酸。采用C18色谱柱,以乙 腈+0.01 mol/L乙酸钠溶液(pH = 4.2)(1.2.7)= 3+7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利用高效液相色 谱法-二极管阵列器进行外标法定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甘氨酸方法检出限为50 mg/kg,在浓度为 1 ~ 50 µ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0.4%~101%,相关标准偏差(RSD)为2.5% ~ 3.3%。该方 法方便,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分析时间短,可很好地实现水产品类样品中游离甘氨酸的测定。 同时此方法样品检测结果与氨基酸分析仪样品结果偏差均在10%范围内,也可作为氨基酸分析仪法 外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00.
为实现生物法工业化生产乙醛酸,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甘氨酸氧化酶(ThiO)进行表达优化,使用SDS-PAGE电泳手段验证ThiO的可溶性表达,通过全细胞转化法检测重组菌体生产乙醛酸的能力,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放大体系中考察其应用性.结果表明:构建的菌株Bacillus subtilis 168(pP43NMK-Th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