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6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81.
目的:研究蕨菜黄酮对注射四氧嘧啶大鼠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血清中SOD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一定浓度四氧嘧啶分两次腹腔注射大鼠,然后将大鼠分成三组:四氧嘧啶组;低剂量组,每天灌胃100mg.kg蕨菜黄酮;高剂量组,每天灌胃300mg.kg的蕨菜黄酮。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相对含量以及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大鼠肝组织和血清中SOD活性。结果:蕨菜黄酮能显著降低注射四氧嘧啶后大鼠肝脏中MDA含量(P<0.05),但对肝组织中SOD活性影响不显著;高剂量组血清中SOD活性相对四氧嘧啶组显著降低(P<0.05),达到空白对照组水平。结论:饲喂蕨菜黄酮对改善机体代谢的合成,促进肝组织细胞的正常生长,具有显著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提示有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82.
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葛根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4因素,即:乙醇浓度、温度、pH、浸提时间。结果表明:用pH为8,浓度在90%以上的乙醇溶液,在80℃下浸提2h,即可提得93%的葛根总黄酮物质。  相似文献   
183.
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及黄酮的产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激素、培养基的成分组成及诱导子对银杏悬浮细胞生长及黄酮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银杏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NAA和6-BA组合使用比NAA、6-BA单独使用更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当培养基的蔗糖浓度达到35g.L^-1时,比较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去掉培养基中的氮源,虽不利于细胞的生长,但有利于细胞中黄酮的累积,黄酮的含量可达2.16%,培养基中附加0.1g.L^-1琼脂糖诱导子可使细胞中黄酮含量提高到细胞干重的2.23%。  相似文献   
184.
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葛根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4因素,即:乙醇浓度、温度、pH、浸提时间。结果表明:用pH为8,浓度在90%以上的乙醇溶液,在80℃下浸提2h,即可提得93%的葛根总黄酮物质。  相似文献   
185.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典型植物黄酮化合物在乙醇—水体系中汞膜电极上的阴极还原过程及在非水体系DMF中铂电极上的阴极还原行为.在乙醇—水体系中只出现1个还原峰,在DMF体系中出现2个还原峰,分别对应于第1个电子和第2个电子的还原,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ESR)与电化学装置联用进行就地检测,首次得到了还原过程中产生的单电子还原中间体——自由基的ESR信号及精细波谱,通过测定和计算得到了有关自由基的ESR参数。g因子为2.006;超精细耦合常数分别为2.78,1.61和0.60Gs。  相似文献   
186.
国内外沙棘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沙棘作为天然营养物宝库的佼佼者,可以增进智力、增强体质,其保健作用显著,受到国内外研究和生产者重视。介绍了国外沙棘的发展现状和国内的主要沙棘产品及其产业化现状。  相似文献   
187.
银杏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激素优化组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实验,筛选出银杏愈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N6+NAA3.0mg/L+BA1.0mg/L,其次为MS+NAA3.0mg/L+BA1.0mg/L,分别对NAA、2,4-D、GA、BA和KT等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与浓度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NAA、BA结合使用,既适合诱导又利于继代培养,2,4-D适合诱导,GA不利于诱导,KT有利于分化。  相似文献   
188.
甘草黄酮的提取及影响活性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我国3种主要甘草品种的总黄酮提取方法,采用HPTLC法定性检测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应用对DPPH清除率研究影响其活性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在总黄酮的含量方面,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甘草品种、应用微波处理和甘草放置时间等因素对活性都有着较大影响,而提取温度对活性几乎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9.
测定了金银木花、枝、叶、果的总黄酮含量,依次为叶>果>花>枝;聚酰胺薄膜层析分离该黄酮粗提物,光谱法扫描了该层析洗脱物.并与络欣通药片进行比较,发现金银木叶和络欣通均含有3个黄酮类斑点,其中R f2Luo的光谱扫描图与芦丁一致.说明金银木叶和络欣通中含有类似芦丁样的物质.  相似文献   
190.
茅莓黄酮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光谱定性定量分析野生植物茅莓主要有效成分黄酮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液相色谱流动相A:CH3OH、B:H2O 1%乙酸,电喷雾负离子质谱(-ESI)。液相色谱流出时间16.21min的化合物为六羟基双氢黄酮醇二聚体形式,分子量640,占总黄酮的91.71%;流出时间19.61min的化合物分子量448,为槲皮甙,占总黄酮的8.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