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对坐具的“座”与“坐”引发关于设计思维方法的一些思考,针对在设计构思过程中思维容易被现实中具体物的概念和现有模式束缚,提出了如何摆脱思维定势,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即通过分析动词、名词和限定词在设计中的主次关系,并通过对具体设计课题的分析,找到设计创新的切入点,要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应从动词出发,紧紧抓住产品的本质,并结合限定词去思考,这样才不易流于形式而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
沃尔夫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阐述向来倍受争议。他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思维相对于语言而存在,各民族的语言不同,思维亦不同。大量的科学试验证明,语言对思维的支配能力是有限的;语言不同的人对某些概念的认识也有相同的时候。从汉语动词"要"和英语动词"will"的对比分析中,可以揭示语言共性的存在,证明沃尔夫假设在某些方面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双向地影响着双语转换过程中的思维,即翻译思维。翻译思维中的思维定势不单是一种"倾向性和心理准备",还是思维认识的一种结构;译者所具备的翻译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不一定会形成思维定势,它们仅仅是思维定势形成的必要条件。存在于翻译思维中的思维定势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和自动性等特点,对译者产生双向影响。在翻译思维过程中,译者应该扬长避短,并运用发散思维对原文进行调整、创造以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对应用创新思维加强高校办公室工作的思考,提出了深刻理解创新思维的内涵,用创新思维实现高校办公室工作从定势思维向创新思维转变,从事务管理向政务服务转变,从参与型向参谋型转变,加强创新思维在办公室工作中的应用等见解.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对应用创新思维加强高校办公室工作的思考,提出了深刻理解创新思维的内涵,用创新思维实现高校办公室工作从定势思维向创新思维转变,从事务管理向政务服务转变,从参与型向参谋型转变,加强创新思维在办公室工作中的应用等见解。  相似文献   

6.
高柯 《华东科技》2011,(4):38-41
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思路,而后,就有了我们自己的行事路径。当我们的思路出现瓶颈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就已经陷入了偏见思维或定势思维的怪圈。要避免思维出现瓶颈,我们不仅要努力挣脱思维障碍的束缚,而且要掌握并善于运用联想、逆向、收敛、组合等诸多思维创新的方法,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发。除此之外,我们能做的还有创新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从发散性思维角度研究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尚不完善.其内因是标准答案的束缚、单向思维的制约、常规思维的禁钢和思维定势的牢笼.针对该问题,从标准答案的淡化、多向思维的提倡、常规思维的打破与思维定势的弱化方面解决发散性思维教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能动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柯 《华东科技》2011,(2):46-47
当创新思维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时,我们就应该去考虑其根源所在。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七种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包括经验偏见、利益偏见、位置偏见、封闭思维、惯性思维、线性思维以及惰性思维。而在上述的七种思维障碍中,前三种属于偏见思维,后四种属于定势思维。偏见思维,还涵盖了文化偏见、点状思维、刻板印象等类别。而在定势思维中,还有习惯思维、心理图式以及狗鱼思维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高等学校的权力模式时,一直存在着权力"两分对立"的思维定势,这极大的限制了思考的空间,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有必要分析高校内部权力结构的现状与成因,指出权力"两分对立"思维定势的负效应.必须要突破权力"两分对立"的思维定势,树立行政权力服务化、学术权力度化的理念,并以大学文化来弥补正式制度的缺陷,重构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崔静  邱佩娜 《科技信息》2009,(25):128-129
创意思维作为一种超束缚性的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于进行较高层面的立体裁剪设计者来说起着突破性、主导性的作用。而创意思维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的训练得以开发并提高的。因此,本文对立裁中的创意思维的训练方法做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将灵感和创意思维用于指导立裁设计,完成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20.
"人文奥运"与"绿色奥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奥运”和“绿色奥运”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理念,“人奥运”是以人为本、追求与人类优秀化精神相结合的奥运,“绿色奥运”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旨在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奥运。“人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灵魂。是“绿色奥运”的思想基础;“绿色奥运”是“人奥运”的体现,二结合的意义在于人类应在健康洁净的环境中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