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光敏剂血卟啉在组织内的分布状况及运动变化规律等,以提高疗效,按文献制备了放射性标记的血卟啉作为“示踪剂”。1 碘化标记1)氯胺T法:反应所用的氯胺T(ChT),Na_2S_2O_5,KI等均用0.2mol/L pH7.5PB溶解,临用前配制.小试管中放入血卟啉0.5mL(5mg/mL,针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提供)、Na~(125)I(Na~(131)I)25μL(约2mCi)和ChT0.5mL(5mg/mL),搅拌下室温反  相似文献   

2.
用I-(5-甲基异(口恶)唑-3-甲酰基)-4-芳酰基氨基硫脲I在酸或碱催化下合成8种2-芳酰氨基-5-(5-甲基异(口恶)唑-3-基)-1,3,4-噻二唑类衍生物Ⅱ(1—8)和8种3-(5-甲基异(口恶)唑-3-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硫酮衍生物Ⅲ(1—8).Ⅱ和Ⅲ均经元素分析,IR,H-NMR和MS分析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3.
用^211At和^131I标记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砹—211和碘—131标记蛋白质的方法.通过过氧化氢或氯胺T直接氧化制备,使用凝胶色谱从反应产物中分离标记蛋白质,相对法比较放射性计数测定标记产率,过氧化氢适用于~(211)At标记蛋白质,氯胺T有利于~(131)I标记蛋白质.8次实验的结果表明,用过氧化氢氧化标记的~(211)At牛血清白蛋白产率96.4%,氯胺T氧化标记的~(?)I牛血清白蛋白产率66.1%.间接法标记蛋白质,放射性核素~(211)At同对氨基苯甲酸反应获得对—~(211)At—苯甲酸,经乙醚萃取和高效液体色谱分离,然后再偶联到免疫球蛋白或牛血清白蛋白上。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此种结合的标记蛋白质在体内稳定,标记率不低于初始~(211)At放射性活度的40%.  相似文献   

4.
采用亚铜做催化剂, 研究了131I标记间碘苄胍的方法, 即是沸水浴温度, 标记时间 15 min, 用铜量 2. 5μg和抗坏血酸量5. 0 mg; 纸层析法分析标记物, 标记率大于97%. 此标记方法不需要进一步的分离, 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用~(131)I标记的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cAbMC_3)对裸鼠载人肠癌进行放射免疫显像诊断和实验性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体外标记抗体特异性结合率分别为37.5%和32.1%。裸鼠体内在48~120h的ECT照相可见在肿瘤部位均有放射性的特异性浓聚,其摄取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肿瘤显影清晰,显像的合适时间为96~120h。而给予非特异性的~(131)I-NMIgG后肿瘤部位来见放射性浓聚,而呈全身均匀性分布。120h肿瘤组织与肝脏及正常肠组织的比值分别为3.61和9.81,肿瘤定位指数为4.26。实验治疗显示与对照相比~(131)I-MC_3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治疗后第14天肿瘤抑制率为90.14%,与~(131)I-NMIgG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后第32天裸鼠血清CEA含量与~(131)I-NMIgG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8天注射~(131)I-MC_3裸鼠肿瘤呈大片坏死,仅局部肿瘤边缘尚存少数完整的肿瘤细胞,而其它正常组织、器官未见明显辐射损伤。提示McAbMC_3用于肠癌的诊断和导向治疗可能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8-甲基-顺-6-壬烯酰(3,4-二甲氧基)苄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草醛和6-溴己酸为起始原料,经过6步反应合成了辣椒素类似物8-甲基-顺-6-壬烯酰(3,4-二甲氧基)苄胺.一方面, 先将香草醛羟基进行甲基保护后转化为肟, 然后经金属法还原产生重要的中间体3,4-二甲氧基苄胺;另一方面, 首先利用固相反应将6-溴己酸转化为三苯基膦盐, 再经Wittig缩合反应制备8-甲基-顺-6-壬烯酸, 最后将产物与3,4-二甲氧基苄胺反应合成目标产物.利用IR、NMR等结构表征, 表明经该法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的影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53例接受131I 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48例和转移灶治疗5例)在给予74 MBq(诊断剂量) 131I 2~3 d 后进行全身显像;给予治疗剂量131I 7~10 d 后,用相同的采集条件进行全身显像; 给予治疗剂量3~6个月后进行131I随访全身显像,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接受131I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患者中, 3~6个月后进行131I全身显像随访,甲状腺一次完全去除率为91.7% (44/48),其中3例在完全去除后发现新功能性转移灶; 8.3% (4/48)未获完全去除.在5例接受131I转移灶治疗患者中, 131I全身显像随访显示功能性转移灶(如颈部淋巴结)消失, 肺和骨转移灶减少.结论:131I全身显像是评价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灶131I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I,k)-正则环的概念及其等价刻画,研究了它的性质,并对(I,k)-正则环和I-半π正则环之间以及(I,k)-正则环和(I,k+1)-正则环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I,k)-正则环的概念及其等价刻画,研究了它的性质,并对(I,k)-正则环和I-半π正则环之间以及(I,k)-正则环和(I,k+1)-正则环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仅討論1—(2,4—=硝基苯基)—3—甲基—4—硝基吡吶唑酮—5的制备,这个类型的化合物,早前由德国化学家F.J.Neleher.制得1-(4-硝基苯基)—3—甲基—4—硝基吡吶唑酮,—5在无机分析上用來重量法测定釷,在有机分析上用来鉴定氨基酸、胺类植物硷等的试剂,作者希望能够旨成此种类型結構的化合物,而与小量数较1(4—硝基苯基)—3—甲基—4—硝基吡吶酮为大,因为考虑到分子量大在測定釷时得到的沉淀较重易准确与氨基酸植物硷生成熔点  相似文献   

11.
以2-氨基-6-甲基吡啶为初始原料,通过重氮化水解反应合成了6-甲基-2(1 H)-吡啶酮.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合成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时间3h,温度0~5℃;光照条件下水解;饱和碳酸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至7.合成产物的结构经熔点测定、1 H-NMR、13 C-NMR表征得到证实,产率达到91.7%.  相似文献   

12.
乙酰基甘氨酸与对氯苯甲醛通过经典的Erlenmeyer步骤合成了(Z)-2-甲基-4-对氯苯亚甲基-5(4 H)-噁唑酮,然后与乙酰乙酸乙酯在三乙胺催化下发生Michael加成,之后经酮式烯醇式的互变,再通过分子内的亲核加成得到5-乙酰胺基-4-(4-氯苯基)-2-甲基-6-氧代-5,6-二氢-4 H-吡喃-3-羧酸乙酯,并用IR、NMR、MS及X-单晶衍射法对其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1.189 29(13)nm,b=0.968 44(10)nm,c=3.172 1(2)nm,V=3.653 5(6)nm3,Z=8,Mr=351.77,Dc=1.279 Mg/m3,λ=0.071 073nm,μ(MoKα)=0.234mm-1,F(000)=1 472,最终偏离因子(对I2σ(I)的1 413个衍射点)R=0.098 5,wR=0.245 4,化合物中的N—H和氧原子形成的分子间氢键使整个分子连接成一维链状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金刚烷甲酰氯为起始原料,亲核取代、环化、硝化和还原反应制得中间体2-金刚烷-5-氨基-1H-吲哚(5);再与取代酰氯反应,合成了5个N-(2-金刚烷-1H-吲哚-5-基)取代苯甲酰胺(6a—6e),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研究了6a—6e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 G-2)和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6d体外抑制活性最优,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 45,11. 45,9. 56μmol/L.实验表明,化合物6d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6-(4-甲基-3-戊烯基)萘-1,4-二醌为原料,过氧乙酸为氧化剂,通过环氧化反应制备了目标产物6-(2-(3,3-二甲基噁丙环-2-基)乙基)萘-1,4-二酮。产物结构通过1H-NMR、FT-IR和GC-MS分析得到表征和确定。探讨了反应底物、氧化剂以及碳酸氢钠的比例、溶剂、温度、时间等对反应转化率和得率的影响,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萘二醌、过氧乙酸和碳酸氢钠摩尔质量比为1:3:1.2,以氯仿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30 ℃,反应时间5 h。在此优化条件下,可得到目标产物6-(2-(3,3-二甲基噁丙环-2-基)乙基)萘-1,4-二酮的得率为90.7%。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尾静脉注射131I-标记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在NBS催化剂作用下,将131I-NaI与大黄素反应得到产物2-131I-大黄素,放射性化学产率为96%,放射性化学纯度95%,且标记物在大鼠血浆中24h内稳定.131I-标记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半衰期(t1/2)为0.25h,清除率(CL)为0.007L/(h·kg).小鼠的组织分布特征为肺部和肾脏最高,脑组织最低,其它组织水平基本相似.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131I-标记大黄素后在体内分布和清除速度较快,主要经过肾脏排泄,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由于碘离子对不稳定的Ni(II)-S(芳基硫醇盐)键的亲核作用,使得Fe(CO)412和Ni(SR)2(dppe(SR=芳基硫醇盐)之间的反应生成NiI2(dppe).含碘和二芳基硫醇盐离子桥联的Ni-Ni双核配合物[(dppe)Ni(μ-I)(μ-pdt)Ni(dppe)]I和[(dppe)Ni(μ-I)(μ-edt)Ni(dppe)]I可方便地由[NiI2(dppe)]和[Ni(pdt)(dppe)]或[Ni(edt)(dppe)]在二氯甲烷的溶液中的反应制得;该类反应可认为是由于硫醇盐离子基团中S-供体上的孤对电子对Ni-I键的进攻所致.另一方面,我们观察到[FeCp(CO)2I]和[Ni(pdt)(dppe)]或[Ni(edt)(dppe)]在二氯甲烷中的反应极其缓慢;但当向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NH4PF6进行复分解置换后,源于碘离子和Ni(II)-S键的作用同样可得到含碘与二芳基硫醇盐离子桥联的Ni-Ni双核配合物[(dppe)Ni(μ-I)(μ-pdt)Ni(dppe)]PF6和 [(dppe)Ni(μ-I)(μ-edt)Ni(dppe)]PF6.实验结果说明在本文所讨认的镍(II)-硫醇盐离子-膦配合物中,Ni(II)-S键的反应活性随桥联的第二金属离子和不同的碘离子基元而改变.  相似文献   

17.
研究9,9-双(甲氧甲基)芴的制备反应及其性能.9,9-双(甲氧甲基)芴的合成分两步:首先,芴与多聚甲醛反应合成9,9-双(羟甲基)芴;接着采用三相相转移催化法由9,9-双(羟甲基)芴制备9,9-双(甲氧甲基)芴.用9,9-双(甲氧甲基)芴做给电子体制备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催化剂的活性为每g催化剂催化130 kg丙烯,聚合物等规度为97%.提出一条清洁生产的工业合成工艺,并建立了生产装置,生产出了合格的9,9-双(甲氧甲基)芴.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酰胺和二丙酮醇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了N-(1,1-二甲基-3-氧代丁基)-2-丙烯酰胺.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熔点测定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n(丙烯酰胺)∶n(二丙酮醇)∶n(浓硫酸)=2∶4∶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 h.得到产物的产率为20.0%,熔点为51~53℃.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新型离子液体载体1-(6-氯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的简便、高产率的合成方法。先以氯取代醇和氮杂环化合物(N-甲基咪唑、吡啶)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带有羟基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中间体,然后选择其中在室温下呈液态且对于空气和水稳定的1-(6-羟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与氯化亚砜发生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新型离子液体载体1-(6-氯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合成的4种中间体及目标产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1H 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在磷酸介质中,Cr(Ⅵ)氧化I-离子形成I3-络阴离子,I3-络阴离子进一步与亚甲基蓝形成离子缔合物,在阿拉伯胶-聚乙烯醇存在下,溶液清亮.以试剂空白参比,波峰λmax位于524 nm处,吸光度A与Cr(Ⅵ)的浓度成正比.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7.41×104L.mol-1.cm-1,Cr(Ⅵ)含量为0~640μg.L-1时服从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Cr(Ⅵ)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