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氯胺T法际记鼠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抗BIU-87McAb),标记率及标记抗体免疫活性满意。抗体注射于荷瘤裸鼠,靶与非靶放射性比值随肘间延长而增高,尾静脉注射后72h:肿瘤/血液=0.99、肿瘤/肌肉=8.43、肿瘤/膀胱壁=4.04;注射后120h:肿瘤/血液=1.38、肿瘤/肌肉=12.31、肿瘤/膀胱壁=5.24。于注射后72h行Y照相,肿瘤影像明显可见,5—7天影像更为清晰。与非特异性对照放免显像对比,表明抗BIU-87McAb具有高度特异牲,有可能进一步应用于人体膀胱癌及其转移灶的导向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人胃癌裸鼠原位接种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实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在裸鼠体内建立人胃原位癌模型的结果。裸鼠经麻醉后,在近前胃处的胃粘膜下接种人胃癌细胞SGC-790l悬液0.02ml(含癌细胞约10~6)。种后三天可见接种部位苍白、僵硬,种后一周 ,胃粘膜接种部位隆起小结节并向周围浸润。种后二周,胃部隆起肿块明显,胃粘膜皱襞消失,局部淋巴结肿大,腹腔内可见少量腹水。种后三周,胃部肿块增大质硬,与周围结肠、脾脏等粘连成团块状,腹壁及大网膜可见散在小球形癌灶,腹腔内有明显血性腹水,荷瘤鼠呈现蛙形腹、恶液质。存活期为16~25天,局部肿瘤直径超过1cm,病理证实癌细胞在粘膜与肌层浸润性生长并累及浆膜。接种后第八天注射~(125)I标记的胃癌单克隆抗体MGB_2(~(125)I-MGB_2)进行生物学分布研究。注射四天后肿瘤/非瘤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T):血2.01,肝3.57,脾,3.98,肺3.67,正常胃4.11。SPECT放射免疫显像可见肿瘤局部放射性浓聚。上述结果表明:已建立的人胃癌裸鼠胃原位接种模型,再现了临床胃癌的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腹腔内播散等病理过程,为胃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与人体更为接近的动物模型。我们用此模型对临床常用抗胃癌药物进行实验治疗研究:在裸鼠胃原位接种PSGC-7901后,分别予以每周一次或两次的给药治疗。连续给药三周,以荷瘤鼠存活期评价疗效。结果表明,以MMC的疗效为最好,治疗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存活时间延长90%以上,其次为cis-DDP,而5-FU及CTX的效果较差,Me-CCNU则无效。  相似文献   

3.
制备载(131)~I-OVA的荷正电聚乳酸-乙醇酸(PLGA/DDAB)纳米粒,探讨其在活体动物体内的生物分布与转运研究。氯胺T法对卵清蛋白(OVA)进行(131)~I标记,Sephadex G 25纯化标记抗原,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物的生物活性和体外稳定性。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DDAB纳米球,将其与(131)~I-OVA共混吸附,制备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粒。动物试验选择C57/BL6小鼠,肌肉注射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粒,分析(131)~I-OVA在小鼠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并于注射疫苗制剂后不同时间行SPECT正位静态显像,观察小鼠不同组织内放射性浓聚情况。结果显示,标记抗原经纯化后,测得(131)~I-OVA比活度达32~42μCi·μg-1,标记率达(71.92±0.08)%,放射性化学纯度为(85.94±0.15)%。标记物在新鲜血清中存放72 h后,仍保持很高的反应活性,表明标记的OVA稳定性良好。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DDAB纳米球,平均粒径、分散系数和Zeta电位分别为122.8 nm、0.084和+31.5 m V。将其与(131)~I-OVA共混吸附,抗原携载率达(89.60±0.21)%。注射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球疫苗制剂,与无佐剂疫苗相比,抗原在注射部位消失的速度更为缓慢。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球,生物活性较好,可用于抗原在活体动物的生物分布与转运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的影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53例接受131I 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48例和转移灶治疗5例)在给予74 MBq(诊断剂量) 131I 2~3 d 后进行全身显像;给予治疗剂量131I 7~10 d 后,用相同的采集条件进行全身显像; 给予治疗剂量3~6个月后进行131I随访全身显像,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接受131I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患者中, 3~6个月后进行131I全身显像随访,甲状腺一次完全去除率为91.7% (44/48),其中3例在完全去除后发现新功能性转移灶; 8.3% (4/48)未获完全去除.在5例接受131I转移灶治疗患者中, 131I全身显像随访显示功能性转移灶(如颈部淋巴结)消失, 肺和骨转移灶减少.结论:131I全身显像是评价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灶131I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制备载131I-OVA的荷正电聚乳酸-乙醇酸(PLGA/DDAB)纳米粒,探讨其在活体动物体内的生物分布与转运研究。氯胺T法对卵清蛋白(OVA)进行131I标记,Sephadex G 25纯化标记抗原,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物的生物活性和体外稳定性。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DDAB纳米球,将其与131I-OVA共混吸附,制备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粒。动物试验选择C57/BL6小鼠,肌肉注射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粒,分析131I-OVA在小鼠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并于注射疫苗制剂后不同时间行SPECT正位静态显像,观察小鼠不同组织内放射性浓聚情况。结果显示,标记抗原经纯化后,测得131I-OVA比活度达32~42 μCi.μg-1,标记率达(71.92±0.08)%,放射性化学纯度为(85.94±0.15)%。标记物在新鲜血清中存放72 h后,仍保持很高的反应活性,表明标记的OVA稳定性良好。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DDAB纳米球,平均粒径、分散系数和Zeta电位分别为122.8 nm、0.084和+31.5 mV。将其与131I-OVA共混吸附,抗原携载率达(89.60±0.21)%。注射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球疫苗制剂,与无佐剂疫苗相比,抗原在注射部位消失的速度更为缓慢。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球,生物活性较好,可用于抗原在活体动物的生物分布与转运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尾静脉注射131I-标记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在NBS催化剂作用下,将131I-NaI与大黄素反应得到产物2-131I-大黄素,放射性化学产率为96%,放射性化学纯度95%,且标记物在大鼠血浆中24h内稳定.131I-标记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半衰期(t1/2)为0.25h,清除率(CL)为0.007L/(h·kg).小鼠的组织分布特征为肺部和肾脏最高,脑组织最低,其它组织水平基本相似.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131I-标记大黄素后在体内分布和清除速度较快,主要经过肾脏排泄,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7.
评估近红外荧光染料MHI-148在肿瘤活体成像研究中的应用。近红外染料MHI-148(0.1 mmol/kg)腹腔注射SD大鼠,观察其体内的安全性;将MHI-148按照1μmol/kg剂量腹腔注射人胃癌原位荷瘤裸鼠,48 h后通过活体成像仪进行肿瘤特异性荧光成像;将MHI-148与放射性核素68Ga标记后,前肢静脉注射自发性睾丸肿瘤的犬,1h后进行PET/CT成像。MHI-148腹腔注射SD大鼠14 d,脏器未见任何病理变化;MHI-148腹腔注射荷瘤裸鼠,48 h后活体成像,在肿瘤部位能检测到特异性荧光;将标记成功的2.6 mCi的68Ga-MHI-148化合物注入实验犬体内,1 h后通过PET/CT成像,在犬的右侧睾丸部位检测到特异性的高量核素的摄取(SUV均值为1.43),是正常组织(SUV均值为0.44)的3.25倍,通过HE染色确认该部位为肿瘤发生区域。结论近红外荧光染料MHI-148毒性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标记核素68Ga后通过PET/CT能够特异性地检测犬肿瘤部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用^211At和^131I标记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砹—211和碘—131标记蛋白质的方法.通过过氧化氢或氯胺T直接氧化制备,使用凝胶色谱从反应产物中分离标记蛋白质,相对法比较放射性计数测定标记产率,过氧化氢适用于~(211)At标记蛋白质,氯胺T有利于~(131)I标记蛋白质.8次实验的结果表明,用过氧化氢氧化标记的~(211)At牛血清白蛋白产率96.4%,氯胺T氧化标记的~(?)I牛血清白蛋白产率66.1%.间接法标记蛋白质,放射性核素~(211)At同对氨基苯甲酸反应获得对—~(211)At—苯甲酸,经乙醚萃取和高效液体色谱分离,然后再偶联到免疫球蛋白或牛血清白蛋白上。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此种结合的标记蛋白质在体内稳定,标记率不低于初始~(211)At放射性活度的40%.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四环素是一个广谱性能的抗菌素,Rail等最早报告了四环素在肿瘤组织中有大量的积累,继后,Loo、Klingert等也报导了四环素萤光集中在小鼠和人体的肿瘤,而且进一步运用于临床,检验胃液脱落细胞中的四环素萤光作为胃癌诊断指标之一。另一方面,利用四环素很易和金属进行螯合的特性,早在1960年Dunn等就用放射性碘(~(131)Ⅱ)标记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一种可检测肿瘤凋亡的新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探针,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进行研究。采用"点击化学"反应将标记基团和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门冬氨酸(Asp-Glu-Val-Asp,DEVD)序列的多肽连接得到标记前体1,通过简便的一步~(18)F标记方法制得放射性分子探针~(18)F-1,分别考察了它在PBS缓冲液和血清中的稳定性,并对其脂水分配系数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制备~(18)F-1所需放射性标记时间为40 min,放化纯达98%,比活度为1.5 Ci/μmol;4 h内,~(18)F-1在PBS和血清中的稳定性均大于96%;脂水分配系数为log P=-0.995±0.103,表明探针具有较好的水溶性。结果表明~(18)F-1是一个潜在的PET凋亡显像探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211)At标记的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3H_(11)对裸小鼠人胃癌移植瘤的生长在短期内有明显抑制作用。治疗后第9天药物对人胃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211)At—3H_(11)(5μCi/只)对人胃癌的抑制率:尾静脉给药为80%,胃癌移植瘤内给药为93%,相同剂量的离子型~(211)At尾静脉给药对胃癌的抑制率为48%.第20天处死动物时~(211)At—3H_(11)尾静脉和肿瘤内给药的抑制率分别是66%和81%,离子型~(211)At尾静脉给药的抑制率为6%,抑制作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利用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观察比较肝脾转移情况。方法分别将人卵巢癌、 胃癌、结肠癌实体瘤移植到裸鼠皮下,在建立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裸鼠实体瘤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裸鼠实体瘤生 长速度、存活时间及肝脾转移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实体瘤移植到裸鼠皮下,移植成瘤 率、肝转移率皆为100% ; 卵巢癌脾转移100% ; 胃癌脾转移62. 5% ; 结肠癌脾转移75% 。人卵巢癌裸鼠实体瘤生 长速度高于胃癌、结肠癌裸鼠实体瘤,且肝脾转移快,存活时间短; 三种癌裸鼠移植瘤肝脾转移病理形态均有差异。 结论建立的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裸鼠移植瘤肝脾转移完整地再现了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患者肝脾转移的 临床过程,为探讨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肝脾转移生物学机制和抗转移提供参考,三种癌裸鼠移植瘤肝脾转移癌 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纯α放射性核素~(211)At与抗人胃癌鼠源单抗3H11的结合物对载人胃癌肿瘤裸鼠进行实验性治疗.实验结果表明,与PBS溶液相比,~(211)At—3H11显著抑制了移植瘤的生长;具靶特异性的3H11主要起导向作用,而~(211)At衰变放射的α粒子可引起靶组织细胞核变性、线粒体肿胀甚至破裂、溶酶体透性改变、瘤内毛细血管损伤,毛细血管损伤使靶组织缺氧,可加剧一系列酶组化特性改变,进而影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抗人肝癌单抗3A5用氯化汞合木瓜蛋白酶消化,经SDS-PAGE、ELISA方法检测证实得到Fab活性片段。单抗3AS及Fab片段与抗癌抗生素C1027偶联,得到3A5-C1027和Fab-C1027偶联物。克隆生成测定对肝癌细胞具有极强的杀伤作用,C1027、3A5-C1027和Fab-C1027的IC50值分别为6.5 x10~(-16)、4.2×10~(-14)M和8.6×10~(-16) M。 Fab-C1027对人咽上皮癌细胞与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相比,两者相差32倍,呈选择性杀伤作用。观察C1027、Fab-C1027对移植人肝癌裸鼠的治疗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59%和85%。在可耐受剂量下,C1027对人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Fab-C1027显示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研究乌骨藤苷晶体对人宫颈腺癌荷瘤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人宫颈腺癌接种裸鼠待长出 实体瘤,用第三代实体瘤移植裸鼠皮下建立人宫颈腺癌裸鼠模型; 用乌骨藤提取物苷晶体( I、II) ( 0. 24 g /250 mL) 分别给实验组裸鼠灌胃 0. 5 mL/只,对照组给饮用水,每日 1 次,连续 30 d。每周测量体质量和肿瘤大小 2 次,30 d 给药后处死小鼠,解剖,称其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评价乌骨藤提取物苷晶体( Ⅰ、Ⅱ) 对裸鼠荷瘤的抑制作用。结 果 乌骨藤苷晶体Ⅰ和晶体Ⅱ对人宫颈腺癌荷瘤裸鼠有抑制肿瘤作用,抑瘤率分别 88. 95 % 和66. 71 % ,其中晶体 Ⅰ和Ⅱ抑制肿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晶体Ⅰ,P < 0. 01; 晶体Ⅱ,P < 0. 05) 。结论 乌骨藤苷晶体Ⅰ和 晶体Ⅱ均有抑制人宫颈腺癌荷瘤裸鼠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85年Watanabe等报道:用去胸腺载瘤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 2/0融合获得抗结肠癌单克隆抗体之后,利用荷瘤裸鼠模型成功研制抗人肿瘤单抗的报道已相继出现:但所获单抗多为IgM,IgG类的单抗得率不高,本工作采用多次手术大部切除瘤块的方法延长荷瘤裸鼠的成活期,获得一株抗人肝癌IgG类单抗、其研制过程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裸鼠自发性淋巴道转移肿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裸鼠发现一例自发性皮下肿瘤,伴广泛淋巴结转移,经10代以上体内传代,在裸鼠体内长瘤及转移的特性稳定,原位长瘤率大于95%,潜伏期5—12天,转移率100%,平均荷瘤生存时间22天。大体解剖见腹股沟、腋下、颌下、腹腔等处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转移。光镜和电镜的形态学检查见肿瘤细胞形态圆、较小、核大胞浆少,染色质呈块状、围裙状,分裂相多见,符合小细胞分化程度较差的恶性肿瘤,转移灶和原位灶形态学上相似。该可稳定传代、广泛淋巴道转移的小鼠肿瘤定名为LMLM瘤系。  相似文献   

18.
^99Tc^m通过金属硫蛋白标记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研究了^99Tc^m通过双功能联接剂金属硫蛋白(MT)标记抗肿瘤单克隆体的化学问题,并发展了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用交联剂戊二醛制备MT与抗体(Ab)偶联物(MT-Ab),偶联率为58%。用还原标记法制备^99Tc-MT-Ab,放射性利用率高达90%以上,而非特异标记低于10%。体外试验表明,在强络合剂竞争时,标记物有较高的稳定性。抗结肠癌单抗CL-3标记物的免疫反应活性保留87%。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肝转移形成机制和生物学特性,用人类鼻咽癌(CNE—2Z)和小鼠子宫颈癌(U14)分别在裸鼠和615近交系小鼠脾内移植。结果人类鼻咽癌脾内移植后43—50天有8/10例(80%)在脾一端形成瘤结节的同时肝内也形成转移瘤,其中4例合并肺转移;小鼠子宫颈癌在615小鼠脾内移植后,13—14天处死,结果1和3天切除原发瘤,分别有11%和63%发生了肝转移,而未切除原发瘤有73%发生肝转移。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肺和淋巴结转移。结果表明凡有足够的癌细胞接种到脾内均可发生原发瘤,继而沿血流系统进入肝脏,在肝内形成转移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