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溴酸钾是面粉的品质改良剂,被允许使用于面包、饼干的生产.它能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内部结构质量以及增大制作的面包体积,其分解产物作为溴化物而残留.测定面包及粮食中溴酸钾或总溴的方法主要有离子色谱法[1]、ICP-MS法[2]和气相色谱法[3].用ICP-AES法直接测定面包中的溴,目前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德国SPECTRO公司生产的SPECTRO CIROS CCD型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面包改良剂中的总溴,该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准确度高,并与分光光度法对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聚葡萄糖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制作不同聚葡萄糖添加量的面包 ,观察并测定面包成品的感官、比容等指标 ,与对照组相比较 ,得出聚葡萄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面包的比容 ,改善面包品质 ;面包贮藏实验表明聚葡萄糖有延长面包保鲜期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在面包制作时添加不同浓度的菱角粉,通过测定面包的比容,对面包的品质进行综合评分,研究了菱角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添加菱角粉能改善面包的品质,菱角粉的最佳添加量为5%-10%.  相似文献   

4.
对麦麸酸面包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针对酸性面团中小麦麸皮发酵液与面粉的配比及其对面包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干酪乳杆菌发酵小麦麸皮制得的酸麦麸与面粉混合,加入活性干酵母再发酵制成酸面团,经过焙烤可制成小麦麸酸面包.该法生产的面包在面包体积、口感、风味、保鲜期和营养品质上较普通面包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现在的食品品质,而且部分的消费者吃惯了主食米饭类的粮食,不习惯现在现有的面包味道。稻米因其蛋白营养价值高,过敏性低而被世界半数以上人口作为主食,米粉面包产品的开发不仅能满足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和新产品的开发要求,还能使粮食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对大米的深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探讨了磷酸二氢钠、谷氨酸和乳酸3种酸味剂对大米面包的质构特性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大米粉中加入酸味剂后对大米面包的品质有改善作用。其中添加0.3%谷氨酸对大米面包品质的改善效果最明显,添加1.2%磷酸二氢钠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乳酸的改善效果最小,最适添加量为0.8%。  相似文献   

6.
魔芋葡甘聚糖和大豆蛋白在面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面包的品质和感官特性,提高其营养,将魔芋精粉和大豆蛋白粉添加到面包中,研究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魔芋精粉添加量为w=0.3%、大豆蛋白粉添加量为w=5%、醒发时间为70min时,所制得的面包色泽金黄、烤香浓郁、组织呈蜂窝状、入口疏松、营养丰富,而且魔芋-大豆面包的菌落总数明显低于普通面包,更有利于保存.  相似文献   

7.
王怿 《少儿科技》2010,(7):9-10
我最喜欢吃香肠面包,妈妈却喜欢吃切片面包。由于切片面包总是十二三片装在一起卖,每次妈妈都不能在保质期内把它们全部吃完,她经常叹着气跟我说:“唉,又发霉了。你怎么就不爱吃呢?要是你和我一起吃的话,这些面包就不会浪费了。”“面包怎么会发霉呢?面包要放多久才会发霉?”我好奇地问。  相似文献   

8.
以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为指标,研究了超微杜仲粉添加量对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并探讨超微杜仲粉面包的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量1.0%~2.0%(质量分数)的杜仲粉会提高面包的感官评价,尤其是在改善面包的气味和色泽方面效果良好。超微杜仲粉对面包比容、水分含量、质构及色泽等品质影响显著。添加量超过1.0%,会使面包的比容减小、硬度增大、弹性降低及水分含量下降。提高超微杜仲粉添加量,有利于增强面包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魔芋胶、黄原胶、蔗糖酯、酵母等因素对魔芋膳食纤维面包体积、包心色泽、纹理结构等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得出了魔芋膳食纤维面包的最佳工艺参数:魔芋胶0.6%、黄原胶0.1%、蔗糖酯0.4%、酵母1.0%、醒发温度35℃、时间90min、烘烤时间25min.在此工艺下制作的面包,感官品质优良,色泽呈金黄色、组织蜂窝状、烤香浓郁、入口疏松.实验表明,添加魔芋胶有增大面包比容、改善面包外观、纹理结构的作用,将魔芋胶与乳化剂配合使用,制得的面包综合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10.
羧甲基纤维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选用羧甲基纤维素作面添加剂,控制淀粉糊的粘度,增加面团的吸水性能,从而延长面包的保质期,改善面包的纹理结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评判,确立其在面包制作 过程中的添加为0.10%-0.15%。对甲基纤维素的加入所产生的其它问题也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溴酸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碘化钾还原溴酸根离子的最佳反应条件,选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5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4×105L.mol-1.cm-1,溴酸根离子在0.5~6μg/10 mL范围内符合郎伯—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25μg/10 mL,该法应用于化学试剂中微量溴酸根离子的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以滤后水为本底的连续流体系中,CeO2催化氧化抑制BrO3-副产物生成的效能.发现存在NOM的情况下,连续流O3/CeO2控制BrO3生成的优势仍很明显.分别考察了连续流运行状况下,不同的臭氧质量浓度、Br-质量浓度及接触氧化停留时间对O3/CeO2控制BrO3-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反应条件下,O3/CeO2都能明显控制BrO3-的生成.高臭氧投量(5mg/L)下,O3/CeO2氧化抑制BrO3-生成量的优势更明显,比单独臭氧氧化后的降低了73.8%.本实验所采用的Br-质量浓度范围(0~3mg/L)内,实际水体中Br-质量浓度的升高并不会减弱O3/CeO2抑制BrO3-生成量的优势.延长接触氧化的停留时间到9.8min会使得O3/CeO2抑制BrO3生成的效能更高,建议实际生产中采用10min左右的停留时间为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吸附-解析试验和淋溶试验,研究了石灰和聚丙烯酰胺(PAM)对植烟酸性土壤钾、磷的吸附、解析和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和石灰+PAM处理能增加植烟酸性土壤对磷、钾的吸附量,其中以0.45%石灰+0.1%PAM处理的土壤吸附量最高,但当PAM用量增加时,吸附量下降;加入适量石灰和PAM后土壤对磷吸附强度降低,解析率升高;对钾而言,单纯加入石灰后吸附强度降低,解析率升高,而加入石灰+PAM后吸附强度又加大,但随PAM用量增高,吸附强度下降,解析率也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植烟酸性土壤中施加0.45%石灰+0.1%PAM能有效缓解磷、钾向土层下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火焰光度法同时测定常见水果中的钾钠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硝酸消化法制备了8种常见水果的待测试液,用火焰光度法同时测定了其中钾钠的含量.根据正常人体对钾钠的需求,以及钾钠缺乏及过量的症状和危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可以通过经常食用水果来维持人体内钾钠离子的生理平衡,特别对高血压患者以及想通过改善膳食增进健康的人们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合成铁、锰双金属掺杂MCM-41(Fe-Mn-MCM-41),并将其用于控制催化臭氧氧化含溴水体中溴酸盐,研究了初始pH、叔丁醇(TBA)、磷酸盐等对溴酸盐抑制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pH为5.0~9.0时,溴酸盐生成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 pH = 5.0时催化剂对溴酸盐的抑制率达到85.9%.叔丁醇(TBA)的加入使单独臭氧氧化与催化臭氧氧化中溴酸盐生成量明显降低,当加入0.1 mM TBA后,溴酸盐分别减少67.7%和81.1%. 磷酸盐的加入(1、5、10 mg/L)会降低溴酸盐生成量,当加入1 mg/L磷酸盐时,单独臭氧氧化与催化臭氧氧化两种体系中,溴酸盐抑制率分别达到29.6%和82.5%. 此外,还研究了体系中生成的HOBr与H2O2浓度,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氧化中次溴酸浓度高于催化臭氧氧化过程,说明催化臭氧氧化过程是通过阻止Br-氧化生成HOBr/OBr-抑制溴酸盐生成; Fe-Mn-MCM-41/O3中的H2O2浓度高于O3过程,而H2O2是一种溴酸盐抑制物,证明了催化剂的加入可以提高对溴酸盐的抑制率. 因此,Fe-Mn-MCM-41是一种可用于控制含溴水体中溴酸盐生成的臭氧氧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为了需求古地下水的运移规律及对寻找矿床的作用,利用放射性元素钍稳定性的特点,建立了钍归一化判断的数学模型。其原理为;在自然界铀、钾与钍的含量在区域上有比较一致的比值,钍的主要化合物相当稳定,不易迁移,而铀酰离子、钾离子易溶于水,在古地下水的作用下使铀、钾与钍的比值发生了变化。本文以鄂尔多斯东胜地区的放射性数据为例,运用此模型分析迁移前后铀、钾的分布特点,从而判断出本区的古地下水运移规律,此结论与前地质工作者研究结果相吻合。因此,为研究古地下水运移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简单的、高效的道路,从而对寻找其它矿床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丹明B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溴酸根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罗丹明B与B rO3-的褪色反应,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光度法测量微量溴酸根离子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盐酸介质中溴酸根氧化罗丹明B褪色,最大吸收波长为556 nm,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6=1.5×10^5L.mol^-1.cm^-1,检出限为1.12×10^-8g.mL^-1,线性范围为0.0-18.0μg.(25 mL)^-1.用于化学试剂中溴酸根离子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用溴酸钾-磷酸体系溴化苯乙酮的溴化新方法,并讨论了影响反应收率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应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普通小麦面包、普通燕麦面包(含质量分数为20%燕麦粉)、燕麦酸面团面包(用10%燕麦酸面团取代燕麦面包中10%的燕麦粉)以及燕麦酸面团冷冻干燥(冻干)粉面包(用10%燕麦酸面团冻干粉取代燕麦面包中10%的燕麦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考察植物乳杆菌燕麦酸面团发酵剂及其冻干工艺对面包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共检测出57种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醇类、酸类、醛类、酯类、酮类、脂肪烃类,以及一些芳香族和杂环类化合物.醇类物质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芳杂环类、醛类和酸类物质.与普通小麦面包相比,添加燕麦粉面包的风味物质种类更多;甲苯、庚醇、1,3-丙二醇二乙酸酯、辛酸共同存在于3种燕麦面包中,而在普通小麦面包中未检测出.冻干过程中会丧失一些风味物质或风味前体物质,与燕麦酸面团冻干粉面包相比,燕麦酸面团面包中含有一些独有风味物质,分别是双乙酰、2-戊酮、庚酸乙酯、2-乙酰基噻唑、香叶基丙酮.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溴酸钾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氧化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溴酸钾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盐酸介质中溴酸钾氧化PAN褪色,最大吸收波长为440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4×10^4L·mol^-1cm^-1,溴酸钾从4mg/L到20mg/L符合比尔定律,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3%-105%,RSD为2.3%,检出限为1.09mg/L,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