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化学机械抛光(CMP)中多区压力腔室之间的耦合、时变和非线性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离线辨识十神经元在线解耦十逆控制的策略.该策略通过神经元在线实时动态解耦各区压力,离线辨识对象模型并将模型带人逆控制器中,使得系统具有快速响应能力且鲁棒性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少、稳定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电极调节是电弧炉炼钢中的关键环节,冶炼过程中要求电极调节系统能够保证电弧的稳定,以达到高效率和低能耗的目的.对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进行物理建模,转化为线性三阶系统.传统的PID控制最大缺点在于仅能对电弧炉目前的状况做出反应,调节往往滞后于电弧炉实际状况的变化.将直接广义预测算法应用于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当模型失配时,广义预测算法可以快速更新预测模型,计算出新的最优控制量.  相似文献   

3.
放卷张力系统解耦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凹版印刷机放卷系统对张力控制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利用自抗扰控制( ADRC)技术来设计张力解耦控制器的新方法.根据放卷系统的工作机理,建立了放卷张力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数学模型,用ADRC方法推导了张力系统的解耦模型,得到了系统阶数和静态解耦模型.在放卷张力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DRC技术对放卷系统的张力解耦控制器进行了设计.控制器内部鲁棒性和抗干扰性能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DRC解耦控制器可以较好地实现系统的解耦,并具有比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更好的内部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型RBF神经网络多变量系统的PID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工业控制中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时变系统,提出了基于改进型RBF神经网络的智能PID控制方法.采用最近邻聚类算法在线构造RBF神经网络辨识器并在线辨识被控对象,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调整,实现了多变量非线性时变系统的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根据系统运行状态获得对应于某种最优控制规律下的PID参数,解耦后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与常规RBF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并且具备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DRNN的CMP多区压力系统解耦自适应逆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过程中由于柔性弹性隔膜的存在使得各腔室之间压力相互耦合,从而使得多区腔室的压力控制变得复杂。针对这一耦合现象,提出了一种将基于动态回归神经网络(dynamic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DRNN)在线辨识与神经元解耦和分段变参数复合控制相结合的方案。利用DRNN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以及神经元的在线实时动态解耦特性,获得对象的逆模型,消除了各区之间的耦合;采用分段变参数控制策略减少了由于初始时刻逆控制模型辨识不准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系统动荡,使得整个控制系统趋于稳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具有很好的在线辨识和解耦能力,同时较常规定参数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还具有自适应能力强、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以及鲁棒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弧炉电极弧长强随机扰动对冶炼时间、电耗、产品质量及电网的不利影响,采用单一控制策略无法适应不同冶炼工况要求的情况,提出在炼钢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工艺对冶炼温度和功率的要求,在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多模态控制策略的划分手段,在线辨识电弧炉特征运动状态,分阶段选择最优控制器加以解决.给出了多模态划分、实施方案及采用的控制策略算法模型,可为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7.
钢包精炼炉的电极系统智能建模及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钢包精炼炉电极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模型不确定、大滞后、多输入多输出耦合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实时在线辩识的内模控制方案.控制器采用神经网络解耦,将混沌机制引入到BP算法中,用以加快学习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证实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的自适应控制问题。首先得出了电极调节系统的模型,然后将系统非线性的传递算子用线性的传递函数序列等效表示,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控制比PID控制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对弧长扰动的抑制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9.
燃料电池系统空气供应内模解耦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的空气流量和进气压力具有较强的耦合性这个特性,将内模控制原理与多变量解耦控制理论相结合,提出了空气流量和进气压力的鲁棒解耦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内模解耦控制不仅能实现被控量的解耦,而且在系统模型失配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比传统PID(比例-积分-微分)解耦控制器更好的鲁棒性;同时控制器参数少,整定简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UPS电源输出电压波形质量,建立了带隔离变压器的三相UPS状态空间解耦模型.根据PID控制的快速响应性和重复控制的无静差跟踪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相UPS输出电压重复控制与PD复合控制的方案,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改进型重复控制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试制了30KVA三相UPS样机,主控制器为32位DSP TMS320F2812.实验结果表明了在线性和非线性负载情况下,系统均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特性,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THD)较小.  相似文献   

11.
速度控制系统一类闭环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例积分(PI)控制已被广泛应用于速度控制系统.一种较新的控制策略积分比例(IP)控制却具有超出PI控制的优点.文中对基于模拟电路的这两种控制策略及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IP控制不但具有一些明显超过PI控制的优点,而且保留了PI控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部分,也是控制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它在加强企业管理、协调企业控制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就是从更高的层次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模糊控制技术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在温度控制系统中 ,随着系统复杂性的提高 ,传统的经典控制渐渐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的情况下 ,通过应用模糊控制技术来完成对系统的控制要求 ,并提出了模糊控制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今采用的道路交通控制方式,指出了传统的被动控制的信号控制方法的不足之处,论述了主动控制的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5.
提出通过开发控制冗余提高舰艇操纵系统可靠性的思想,给出了控制冗余的严格定义和分类;讨论了控制冗余开发问题及可重构舰艇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研究了控制冗余的配置问题和控制可重构舰艇设计的基本准则,针对潜艇系统进行了具体讨论,提出了一种控制可重构潜艇布局方案,并与常规布局进行了可靠性对比。  相似文献   

16.
从一个实例出发引出了待机控制思想,其实质是以牺牲部分控制时机来提高控制精度。该文给出了待机控制的一些基本概念,描述了待机控制的常见目标函数集,指出了研究待机控制的基本命题:目标函数集的相容性与待机控制策略的设计。以矩形目的域为例,按满意控制的思想,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给出了待机控制策略求解的方法与实例。  相似文献   

17.
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模糊控制,其控制对象为一个大延迟、大滞后的非线性对象,通过与PID控制的对比作了仿真曲线,从而得出在复杂对象的控制中,模糊控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Bang-Bang控制的智能开关预测控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Bang-Bang控制原理具体应用中存在的如何纳入状态变量的附加约束条件、开关曲线的求取和最优轨线的确立等复杂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开关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离散卷积定理提炼出一组新的控制信号集,然后设计新的切换方程和减速规律,并在开关控制框架下,实施有闽值信号制约的最小拍增量控制.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全面改善了预测控制的策略和算法,使控制系统动态性能良好,过渡过程时间小于理想开关控制过渡过程,且单调衰减,原理上稳态无静差,系统反应时间短,定位精度高,对输出扰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而且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仿人思维控制是从人的控制认知与控制思维出发,揭示人对复杂系统进行控制的思维密码,研究设计与人的控制思维一致的仿人思维控制器,并用计算机技术加以模拟和实现.文中介绍了仿人思维控制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及其仿人思维控制器的结构与实现原理,定义了仿人思维控制概念空间,为仿人思维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分析了控制受约束的最优控制最优解的理想特性和以其作为控制策略的局限性;然后运用变结构控制方法,对控制受约束的线性系统最优控制策略进行改造,使之在保持最优控制主体性能的同时,维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鲁棒性。具体作法是在滑模趋近段采取沿边界控制(最优控制策略),而在滑模运动段采取边界内稳定控制(极点配置策略)。并对受约束控制的具体选取方法及滑动模态的可达条件均作了陈述或推导。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