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了将近红外光谱法同多变量校正技术相结合、快速非破坏分析酒中乙醇含量的方法。研究了系列乙醇水溶液的吸收光谱、导数光谱的光谱特征,比较了多元线性回归和主成分回归处理光谱数据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2.
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用2,5-二羟基-1,4-苯醌阴离子(DHBQ)为桥配体,咪唑(IMI)为协配体,合成了Fe(Ⅱ)的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可以确定此配合物具有链状结构,组成为[Fe(u-DHBQ)(IMI)H2O]n。  相似文献   

3.
采用系统溶剂法对酒大黄药材进行提取,通过动物,实验筛选出乙醇提取物为有效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smosil C18柱,A(0.1%磷酸甲醇)-B(0.1%磷酸水)(82:18)为流动相,研究了酒大黄活血祛瘀药理作用部位的指纹图谱,以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作为参照物,检测波长为254 nm,共找出了7个共有峰,其中的三个是参照物,样品之间的相似度在98%以上。样品处理方法简单,研究所得的指纹图谱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作为酒大黄活血祛瘀药理作用部位的特征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溪黄草水提取物的解酒保肝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灌胃给予酒的方法,观察溪黄草水提取物对醉酒率和酒后自主活动的影响,考察其解酒作用;采用酒精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溪黄草水提取物对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二醛(M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乙醇脱氢酶(ADH)的影响,考察其保肝作用。结果溪黄草水提取物能显著抑制小鼠酒后的自主活动减少,并能降低醉酒率;同时也能抑制酒精所致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及肝组织GST、ADH活性升高和MDA含量增加。结论溪黄草水提取物既具有较好的解酒作用,又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的中红外光谱(MIR)和近红外光谱(NIR)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浓度的增加,水的ν(H2O-1-A)(H2O-1-B)(H2O-2-A)和ν(H2O-2-B)的NIR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而水的ν(H2O-1-C)NIR出现了明显的蓝移现象;随着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浓度的增加,水中氢键作用一部分增强而另一部分减弱.利用体系的二维中红外光谱(2D-MIR)和二维近红外光谱(2D-NIR)进一步分析了氯化钠对水中氢键作用部分增强和部分减弱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中华猕猴桃蛋白酶在不同浓度(V:V)乙醇存在下的内源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差光谱、圆二色光谱(CD谱)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变化,并测定了相应的活力变化,当乙醇浓度低于30%时,酶的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而乙醇浓度大于30%时,则酶荧光强度增大,且峰位略红移。在乙醇溶液中,酶的紫外差光谱在225~235nm内出现正峰,峰强度随乙醇浓度的增高基本表现为逐渐增大,峰位也逐渐蓝移。CD谱及红外光谱的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乙醇中酶分子有序二级结构的减少及高浓度乙醇中β-折叠含量的增加.随乙醇浓度的增加.酶的活力表现为逐渐降低,且乙醇对酶的失活作用类似于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7.
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数据分析软件,对酒炖熟地黄饮片粉末中还原糖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以还原糖测定仪测定酒炖熟地黄饮片粉末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采集其近红外光谱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建立还原糖含量测定的校正模型。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可很好的预测酒炖熟地黄饮片中指标成分还原糖的含量。方法简便可行,尤其适用于生产中间控制和大批量产品的检测,还可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自制的复合无机盐Fe2(SO4)3.Na2S2O8为催化剂,氯乙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氯乙酸乙酯.方法研究了氯乙酸与乙醇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环己烷的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对产物氯乙酸乙酯进行了表征.结果与结论复合无机盐Fe2(SO4)3.Na2S2O8是合成氯乙酸乙酯的良好催化剂,适宜的反应条件如下:氯乙酸与乙醇的摩尔比为1∶2.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5%,环己烷用量12 mL,反应时间1.5 h,氯乙酸乙酯的收率可达85.61%.  相似文献   

9.
马森 《应用科技》2011,38(1):10-13
对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方法为:95%乙醇回流提取一水浴蒸馏回收乙醇→加M如中和鞣酸、吸收乙醇和水分→90℃左右烘干乙醇、水分→油浴180~190℃加热粗提物,咖啡碱升华→纯品.武夷岩茶生产副产品茶末、茶片、茶梗中咖啡因含量分别为:45.65±0.66(mg/g)、42.14±5.68(mg/g)、25.55±0.55(mg/g),从中提取咖啡碱率分别达到0.97±0.30(%)、0.44±0.08(%)、0.38±0.07(%).用紫外和红外光谱法定性定量,产品为咖啡碱,纯度达到80%以上.对提取条件以正交实验优选结果,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取温度,最优提取条件为温度70℃、料液比1:12.5、提取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10.
某些金属离子对木薯发酵产乙醇用复合酶制剂具有激活作用,从而提高原料的降解率,最终提高出酒率。实验选取Mg~(2+)、Fe~(2+)、Mn~(2+)、Co~(2+)四种金属离子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均具有显著效果,出酒率能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Co~(2+)效果最好。实验结果如下:对照组出酒率34.50%,Mg~(2+)添加量为1.4mg/g(发酵醪液)时出酒率为37.30%,0.6mg/gFe~(2)+出酒率35.40%,0.2mg/gMn~(2+)出酒率36.7%,0.4mg/gCo~(2+)出酒率38.00%.  相似文献   

11.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反应条件下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系统平衡的物质分布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低压有利于乙醇水蒸气重整主反应的进行;在n(水)∶n(乙醇)=8∶1条件下,温度越高乙醇的转化率越高,氢的含量也越高;在900 K时,水醇比越高越有利于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实验结果与热力学计算的产物分布曲线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了热力学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反气相色谱法测定燃料乙醇专用吸附剂对水和乙醇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反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燃料乙醇专用吸附剂在60~130?℃范围内对水和乙醇的吸附,并用环境扫描电镜对吸附剂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由气相色谱的保留时间计算出水和乙醇的分离因子和吸附剂吸附水、乙醇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s)、吸附焓变(ΔHs)等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水和乙醇的吸附焓变分别为-37.41、-4.59kJ/mol,属于物理吸附过程。吸附的ΔGs、ΔHs均为负值,说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吸附剂对水的吸附比乙醇强烈得多,可以选择性吸附水分,达到脱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肠溶性药物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HPMCT). 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了表征,测试了HPMCT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特性、pH敏感性及在pH=6.86缓冲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并对HPMCT的包衣过程、包衣片的释放度等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乙醇/二氯甲烷、丙酮/乙醇/水、丙酮/乙醇、乙醇/水等都是HPMCT的良溶剂,并且在溶解过程初期不发生团聚. 用悬浮包衣法制作包衣,不需要增塑剂,即可制成致密、光滑、有金属光泽的包衣膜,具有较好的包衣工艺性能;根据酯化率不同,所制备得到的HPMCTpH敏感值范围为3.8~4.0,包衣片在胃液的pH环境中不发生崩解,在pH=6.86的缓冲溶液中20 min内释放度达到92.60%,符合作为肠溶包衣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乙醇-水混合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特性对多孔无机材料模板法合成的作用,采用稳态荧光法测定了乙醇-水混合溶剂的组成变化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临界胶束浓度值增大;CTAB在水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值为0.000 9 mol/L,而在乙醇中为0.24 mol/L.进而利用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研究了CTAB在水及乙醇-水混合溶剂中聚集形态的转变过程,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CTAB尾基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CTAB的疏水尾基与乙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因而CTAB在乙醇中不易形成胶束,这与测定的实验数据的规律性一致.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物传感器法测定果汁中乙醇质量浓度易受电化学活性物质干扰的问题,通过制备乙醇辅助酶电极,使工作酶电极和辅助酶电极协同工作,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乙醇检测系统,实现了乙醇含量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用于果汁乙醇质量浓度检测时,稳定性好、结果准确,抗干扰能力强。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0%;加标回收率为99.10%~101.10 %;葡萄糖、蔗糖、柠檬酸、Ca2+、过氧化氢酶以及电化学活性物质维生素C等干扰物存在的情况下,乙醇测定结果不受影响;与国标法、气相色谱法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准确度高,能够满足低成本要求的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单L-苯丙氨酸衍生物——L-3-[(3-硬脂胺酰基)-3-苯基-丙酰基]丁酸(SPAB)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凝胶行为,结果表明SPAB在乙醇/水的体积比从9:1到2:3的乙醇/水混合溶剂中能形成稳定的、热可逆的超分子凝胶。而在乙醇/水(V/V=1)溶液中的最低凝胶化浓度(MGC)低至1.2 mg/m L。凝胶的相转变温度(TGS)随凝胶因子浓度增加而升高。扫描电镜(SEM)观察到SPAB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形成了相互交联的带状纤维聚集体。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SPAB分子中酰胺基团间的氢键、烷基的疏水作用以及水与SPAB分子中的羧基间的氢键是分子自组装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对蒺藜皂甙的提取、索氏梯度分离和大孔树脂部分纯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70%乙醇提取法优于水提醇沉法,得率为1.98%;经大孔树脂纯化,皂甙主要存在于40%,50%,55%,60%,65%乙醇洗脱液中,以40%乙醇洗脱液中皂甙含量最高;用薄层分析证实皂甙得到了纯化。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渗透汽化性能较好的壳聚糖醋酸盐 /聚丙烯腈复合膜 (CSA/PAN) ,研究了进料浓度、温度、膜厚对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 ,此膜适于分离高浓度的乙醇 /水溶液。并回归了水和乙醇的传质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9.
乙醇/水介质中制备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g-PE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醇/水介质中,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PEO-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g-PEO.研究了醇/水比、大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大单体和小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开始大单体的转化率大于小单体的,后期则相反;介质中乙醇的含量对反应有较大的影响.产物提纯后用FT-IR1、H-NMR对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