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三点弯曲法测定了Y2O3-ZrO2陶瓷在动态疲劳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参数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变增韧陶瓷(3Y)的裂纹扩展参数n及1nB随温度的升高而单调下降,而非相变增韧陶瓷(2Y与6Y)的n值在室温-900℃之间随温度的高而上升,高于900℃时下降,由此证实,温度对相变增韧陶瓷的弱化作用比强度及韧性变化所表征的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ZrO_2增韧Al_2O_3/SiCw陶瓷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热压烧结Al2O3+0.20SiCw(体积分数,下同)-ZrO2(摩尔分数为0.02Y2O3,记为ZrO2(0.02Y))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韧化机制。结果表明,在Al2O3+0.20SiCw陶瓷中添加ZrO2(0.02Y)颗粒可使Al2O3+0.20SiCw材料进一步韧化和强化;室温下Al2O3+0.20SiCw+0.30ZrO2(0.02Y)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分别可达10.85MPa·m1/2和1207MPa。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途径的SEM观察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为裂纹偏转与绕过,晶须桥接与拔出以及相变增韧,并且晶须增韧与相变增韧具有良好的叠加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点弯曲法测定了Y2O3-ZrO2陶瓷在动态疲劳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参数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变增韧陶瓷(3Y)的裂纹扩展参数n及lnB随温度的升高而单调下降,而非相变增韧陶瓷(2Y与6Y)的n值在室温~900℃之间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高于900℃时下降,由此证实,温度对相变增韧陶瓷的弱化作用比强度及韧性变化所表征的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溶胶制备工艺对ZrO2—Y2O3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无机金属盐水解及有机醇盐中间体合成两种不同的工艺路线制备了ZrO2-Y2O3复合Sol(溶胶),对比了通过Dip-Coating的方法在GH220/MCrAlX基体上形成致密ZrO2-Y2O3陶瓷涂层的能力,以及涂层在1000℃的静态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金属有机醇盐工艺制备的ZrO2-Y2O3陶瓷涂层具有极其优越的高温静态抗氧化性能。无机金属盐水解所制备的ZrO2-Y2O3涂层抗氧化能力明显低  相似文献   

5.
用无机金属盐水解及有机醇盐中间体合成两种不同的工艺路线制备了ZrO_2-Y_2O_3复合Sol(溶胶),对比了通过Dip-Coating的方法在GH220/MCrAlX基体上形成致密ZrO_2-Y_2O_3陶瓷涂层的能力,以及涂层在1000℃的静态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金属有机醇盐工艺制备的ZrO_2-Y_2O_3陶瓷涂层具有极其优越的高温静态抗氧化性能.无机金属盐水解所制备的ZrO_2-Y_2O_3涂层抗氧化能力明显低于金属有机醇盐工艺.可能的原因是残留在涂层内的微量酸根离子使氧化和腐蚀过程加剧.  相似文献   

6.
用厚膜工艺制造压力传感器.研究了厚膜电阻浆料的电阻率与压阻系数的关系.承压基片选用ZrO2-Y2O33mol%增韧Al2O3陶瓷,大大地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性能.对承压片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置换溶液型优化计算了YO1.5-CeO2二元系的相图,并得到了估算的热力学参数,结合以前优化的ZrO2-CeO2和ZrO2-YO1.5二元系,并根据Bonnier方法进行外推,估算了ZrO2-YO1.5-CeO2三元系在1973K和1873K下的等温截面相图,基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高强、高模量的SiC晶须引入以Y2O3稳定的ZrO2(t)相变增韧Al2O3基陶瓷材料[即ZTA(Y)]中.研究了不同晶须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C晶须能明显提高ZTA(Y)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体积含量为20%的SiC晶须的复合材料性能可达:σbb=830MPa,Kic=9.8MPam1/2.通过与SiCw/Al2O3复合材料系统的比较分析,认为SiCw/ZTA(Y)复合材料中,由于热膨胀系数差异所产生的基体中的张应力可由诱导ZrO2(t)的马氏体相变来缓解,其中存在着相变增韧和晶顺补强的双重强韧化机制  相似文献   

9.
利用维氏压痕/抗弯强度法对3Y-PSZ单体和3Y-PSZ/20%Al2O3复合陶瓷的裂纹扩展曲线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裂纹扩展初期引比,Al2O3颗粒的弥散增韧效果随着裂纹的扩展而明显上升,除裂纹偏向以外,Al2O3弥散颗粒是通过架桥和拔出等方式来进一步提高3Y-PSZ陶瓷的断裂韧性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LCASSiCwZrO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分析表明:SiCw 增韧和ZrO2 相变增韧的加和性不是简单地叠加,SiCw 增韧提高了ZrO2 相变增韧效果.体积分数分别为55 % ,30% ,15% 的LCAS,SiCw ,ZrO2 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K1C和抗弯强度σb 达到6-4 MPa·m1/2 和331-7 MPa.透射电镜(TEM) 图象表明:复合材料中ZrO2 起了应力诱导相变增韧作用;LCAS/SiCw 界面较清晰,其宽度约15 nm ;搭在LCAS/SiCw 界面两侧的杆状TiC 颗粒增加了界面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1.
Al2O3基纳米复相陶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纳米复相陶瓷的研究,发展及增韧增强的机理出发,论述了Al2O3基纳米复相陶瓷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有关的增韧机理,并提出了纳米金属间化合物增韧Al2O3陶瓷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2.
对目前常用的两种R-曲线表达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它们的适应范围。根据R-曲线的指数形式,得出了增韧效果与基体的初始韧性值有关,并与增韧区的长度与裂纹的长度之比成正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纳米复相陶瓷刀具材料的研究成功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陶瓷材料的脆性问题,比起传统陶瓷刀具材料,它具有更高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本文介绍纳米复相陶瓷的增韧补强机理;对研制高性能纳米陶瓷刀具材料需考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MoSi2是高温下使用的重要候选材料,本文阐述了MoSi2作为高温结构陶瓷的强韧化途径、性能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ZrO2颗粒弥散MoSi2陶瓷的力学性能及氧化性能.结果表明,ZrO2颗粒同时实现了室温相变韧化和高温弥散强化双重作用,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室温强韧性及高温强度,同时复合材料仍具有较优良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近五年来材料系、材料强度研究所在工程结构陶瓷研究开发中的进展,主要内容为陶瓷韧化机理及其应用、陶瓷材料疲劳特性与可靠性分析、快堆控制棒B4C材料、先进火箭发动机陶瓷隔舱材料、节能SiC制品、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陶瓷焊接等领域中的若干进展。  相似文献   

17.
氧化铝及氧化铝基复合材料强韧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相变增韧、相变-晶须复合及相变-颗粒复合等方式对氧化铝陶瓷进行增强。通过基体材料与复合材料强韧性的对比及断口微观分析,研究了各材料的断裂特点及不同增韧方式的增韧机理与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四方氧化锆相变增韧、碳化硅晶须补强、碳化钛粒子弥散强化,同时引入一个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系统中产生了叠加的强韧化效果。热压ZTA-SiCw-TiC复相陶瓷材料与Al2O3-SiCw-TiC相比具有更高的综合机械性能。碳化钛在基体中形成连续的骨架阻碍晶粒的长大,随着碳化钛含量的增加,基体的硬度明显增加。主要强韧化机理有相变增韧、晶须拔出、载荷转移、裂纹偏转等。基体的主要断裂方式为穿晶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SiC片晶(SiCp)强化Si3N4基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和增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SiCp使Si3N4材料的强度明显提高,并在SiCp含量(SiCp)=0.20(SiCp的体积分数)时有一峰值,SiCp加入量进一步增加使强度有较大降低。SEM观察表明,裂纹偏转、片晶桥接是主要增韧机理,片晶拔出、基体细化等亦对断裂韧性的增加作出贡献,其作用与晶须增韧的机理相似。  相似文献   

20.
研究JX-1型晶须增韧陶瓷断口的分形特征,测量材料断口表面的分形维数,建立分形维数与断裂韧性间的关系。根据晶须增韧陶瓷的主要增韧机制一裂纹偏转,建立了相应的分形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分形维数与断裂韧性之间的一致性,为解释裂纹偏向的增韧效应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