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寻求黄芩愈伤组织、丛芽诱导的最佳条件,分别以茎尖、茎段、叶片、带节茎段等为实验材料比较不同诱导条件对诱导率的影响;比较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增重量及生长状态.结果表明,诱导率:带节茎段要高于其它外植体;MS+6-BA0.5 mg/L +NAA0.5 mg/L为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愈伤组织增殖最大的培养基组合;MS+6-BA1.0 mg/L +NAA0.5 mg/L为不定芽诱导最合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薄荷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因素。以薄荷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培养基、激素水平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的影响;以叶片为外植体,探讨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以茎段、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材料,比较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实验结果表明:MS比1/2 MS、B5培养基更适于茎段的诱导培养,诱导率达80%;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100%,以MS+1.0 mg/L BA+0.1 mg/L KT+0.5 mg/L NAA为最佳诱导培养基;幼叶是不同外植体中诱导效果最好的,以MS+0.5 mg/L BA+0.1 mg/L NAA为最佳诱导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香根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寻找大批量快速繁殖香根草的有效办法,以香根草的茎段、茎节为实验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繁殖的实验.用不同浓度的6-BA、IAA、2,4-D对其不同的外植体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实验中,MS培养基附加6-BA 0.5mg/L 2,4-D 2.0mg/L的激素组合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佳;将产生的愈伤组织团转入分化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其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附加6-BA 3.5mg/L IAA 0.2mg/L;再生苗在MS培养基附加6-BA 3.0mg/L IAA 0.5mg/L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效果较好.可见,茎段和茎节均可作为外植体.考虑到茎段数量较大,易取材,且效果明显优于茎节,认为茎段是香根草组培快繁的理想外植体.  相似文献   

4.
以白背三七幼叶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激素配比对白背三七离体繁殖的影响,建立白背三七种苗再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当NAA超过1.0 mg/L时,愈伤化都非常好,出愈率达到100%,但是当NAA浓度过高时,愈伤组织长势不好,不利于器官的诱导分化.继代培养中,1.0 mg/L NAA+1.0 mg/L 6-B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进一步增长,达到完全愈伤化.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基本上呈现迟滞期、对数增长期和稳定期.在不定芽诱导分化中,1.0 mg/L NAA+1.5 mg/L 6-BA最有利于芽的生长分化,过高浓度的6-BA时,不定芽生长较弱,不利于根分化及移栽.在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IBA和赤霉素更有利于丛生芽的生长.根分化的过程中,高浓度的NAA抑制根的生长与分化.  相似文献   

5.
在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琼脂、肌醇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pH值的MS培养基上,接种甘薯茎段、叶柄、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蔗糖的质量浓度为25~30g/L;琼脂的质量浓度为8.0g/L;肌醇的质量浓度为1.0g/L;pH值5~6有利于甘薯愈伤组织的生长。基因型、外植体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间诱导的甘薯愈伤组织产量和质量有差别。1 0mg/L2,4 D与1.0mg/LKT(或6 BA)搭配有利于诱导高质量的甘薯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6.
对垂柳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茎段比较适合诱导愈伤组织,质量浓度为1.0mg/L和2.0mg/L的6-BA均能诱导垂柳茎段愈伤组织;MS+6-BA 1.0 mg/L+NAA 0.1 mg/L+KT 0.5 mg/L的激素配比最为适合胚状体和芽的分化;MS+6-BA 1.0 mg/L+Ac 0.3%培养基能促使垂柳根的形成,且能促使芽生长,最终形成幼苗。  相似文献   

7.
以康县地方茶树的茎、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比较了不同激素组合对茎、叶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幼叶和幼茎作为外植体能获得较多的愈伤组织;幼叶外植体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5 mg/L+KT 1.0 mg/L,幼茎外植体的适宜培养基为6-BA 0.5 mg/L+NAA 1.0 mg/L+2,4-D 2.0 mg/L。  相似文献   

8.
小叶锦鸡儿是一种抗旱性强的落叶灌木,在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方面功能显著。为了探索其组培扩繁的可行性,以茎段和无菌苗为外植体对小叶锦鸡儿进行了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二年生木质化茎段,当年生未木质化的带节茎段具有更强的腋芽发生能力,在MS+0.5mg/L 6-BA+0.01mg/L IAA培养基上腋芽诱导率可以达到31.54%;无菌苗的子叶、真叶、茎段和下胚轴均有强的愈伤组织发生能力,在MS+2.0mg/L NAA+0.5mg/L 6-B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达到或接近100%,适合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组合为MS+2.0mg/L NAA+0.5mg/L 6-BA;无菌苗的带节茎段通过腋芽发生途径可以实现植株再生,芽丛诱导适合的培养基组合为MS+2.0mg/L NAA+0.5mg/L 6-BA,在1/8MS+0.5mg/L NAA+0.5mg/L IBA培养基上诱导了不定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以红掌品种“若比诺”的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影响红掌品种“若比诺”愈伤组织的诱导因素.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外植体类型和光照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的诱导都有显著影响.茎段在MS+BA(2.0mg/L)+2,4.D(0.2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100%,叶片在1/2MS+BA(2.0mg/L)+2,4-D(0.2mg/L)培养基中诱导率最低(为0).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明显的差异,其诱导率的大小依次为茎段〉叶柄〉叶片,茎段最适合做外植体源.光培养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比暗培养下的高,光照有利于“若比诺”的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10.
食荚型豌豆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豌豆子叶、茎、真叶为材料进行外植体筛选及组织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豌豆带节茎段是最佳试验材料;在MS附加1 mg/L BA和1 mg/L NAA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中未分化出芽;带节茎段在MS附加2~3 mg/L BA和0.1 mg/L NAA培养基中,腋芽和丛生芽产生率达100%,芽增殖系数3以上;不定芽在MS附加3 mg/L NAA上生根率86%;试管苗移栽成活率85%左右.  相似文献   

11.
堇叶碎米荠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堇叶碎米荠(Cardamine violifolia)是在我国富硒地区发现的一种富集硒植物,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研究以堇叶碎米荠的幼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2,4-D0.6mg/L,诱导率高达85%,以培养基MS+6-BA1.0mg/L+NAA0.6mg/L诱导不定芽分化效果最好;在生根阶段以培养基MS+NAA1.0mg/L生根效果最好,生根3.2条/株,根系健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现有麻疯树快繁技术的不足,分别以麻疯树胚根和子叶外植体诱导的不定根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麻疯树子叶不定根诱导的最佳培养方式为:MS+5 mg/L IBA上培养4天,然后转至MS0培养基上生根.诱导生根率和生根数分别达到93.33%和6.54个/外植体.子叶不定根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3.0 mg/L 6-BA+3 mg/L IAA,诱导率达到83.33%.麻疯树胚根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0.2 mg/L 6-BA+1.0 mg/L IBA,分化率达67.80%,平均出芽数为3.25个/外植体.对麻疯树胚根再生的各阶段进行了石蜡切片观察,明确了不定芽起源于根的薄壁细胞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具有周期短、再生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千屈菜的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旸升  毕胜男  于杰  张冬艳  姜长阳 《河南科学》2010,28(10):1261-1264
以千屈菜的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不定芽分化、试管苗生根、移栽、扦插和移植的研究,成功建立起千屈菜的无性系.结果证明:MS+BA0.2mg/L+2,4-D0.8mg/L和1/2MS+BA0.2mg/L+2,4-D0.8mg/L是诱导培养嫩茎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1.0mg/L+BA0.6mg/L+NAA0.2mg/L是嫩茎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BA0.5mg/L+NAA0.1mg/L是不定芽分化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IAA0.2mg/L是试管苗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炉灰渣是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理想基质;移植到花坛上的试管苗生长旺盛,根系增加1倍左右.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荞麦自然苗和无菌苗的幼茎和幼叶作材料进行荞麦的组织培养,结果发现,荞麦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 2,4-D(7.0 mg/L) 6-BA(0.5 mg/L),幼茎的出愈率为100%,在器官诱导实验中发现MS 2,4-D(0.2 mg/L) 6-BA(4.0 mg/L)为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高达90%;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 2,4-D(4.0 mg/L) KT(0.2 mg/L),诱导率为78%.虽然荞麦自然苗和无菌苗在愈伤组织和芽诱导中无明显差异,但自然苗外殖体愈伤组织的生长和颜色与无菌苗的不同,且芽生长状况也更良好.同时,还探讨了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对荞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利用藏橐吾Ligularia rumicifolia(Drumm.)S.W.Liu资源,以其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发现,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TDZ 1.0 mg/L+NAA 1.0 mg/L,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诱导率为69.56%.诱导子叶产生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8 mg/L,诱导率为72.33%.不定芽在1/2 MS+IAA 0.5 mg/L的培养基中生根率为70.00%.  相似文献   

16.
以大叶常绿杜鹃无菌苗的嫩叶为试验起始材料,研究了其离体培养和不定芽再生的过程。结果表明:培养基为MS+ZT(1.0 mg/L)+ NAA(0.1 mg/L)时,大叶常绿杜鹃叶片可直接诱导再生不定芽,诱导率达70%; 也可以通过愈伤组织途径间接诱导出不定芽,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2.0 mg/L)+KT(0.2 mg/L),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ZT(0.5 mg/L)+IBA(0.1 mg/L),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ZT(0.04 mg/L)+NAA(0.01 mg/L); 分化率最高为70%,分化苗数为6~10株; 生根培养基为MS+NAA(0.2 mg/L)+IBA(0.4 mg/L)时,生根率可达90%。腐殖土、黄沙、珍珠岩配比为4:1:1的混合基质较适合常绿杜鹃试管苗的炼苗移栽,成活率为90%。  相似文献   

17.
以小菊品种56号和大菊品种28号无菌苗的幼嫩叶片和茎段为材料,通过器官分化或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建立了两个品种的再生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6-BA和NAA,通过一定时间诱导,幼嫩叶片和茎段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产生不定芽.初步结果表明,适合56号茎段愈伤生长并诱导不定芽产生的培养基为:MS 6-BA 0.5mg/L NAA 0.05mg/L;适合28号茎段愈伤生长并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6-BA 0.5mg/L NAA 0.1mg/L;56号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6-BA1-3mg/L NAA 0.1-0.5mg/L.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铁线莲‘朱卡’(Clematis ‘Julka’)的带芽茎段为起始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建立再生体系。【方法】利用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和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生根两种途径,建立该品种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形成铁线莲‘朱卡’完整植株。【结果】铁线莲‘朱卡’组织培养最适宜灭菌条件为质量分数10%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2min;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1.0 mg/L,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IBA 0.20 mg/L+6-BA 1.0 mg/L+GA3 0.2 mg/L;带芽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5 mg/L+6-BA 2.0 mg/L,愈伤组织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20 mg/L +6-BA 2.0 mg/L,愈伤组织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3 mg/L+6-BA 3.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L。【结论】首次用两种器官发生方法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铁线莲‘朱卡’再生体系。直接形成不定芽时增殖倍数可达5.52。诱导愈伤组织途径的器官发生中,愈伤组织分化率可达76.7%,分化不定芽平均数超过3。两种途径诱导生根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3号”地黄为材料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对无菌苗形成的影响及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形成与分化的影响.实验表明:对块根进行消毒的最佳时间为75%乙醇30s,0.1%升汞10min.叶片在MS附加6-BA0.5mg/L、NAA0.3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5%;在MS附加NAA0.1mg/L,6-BA3.0mg/L的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分化率达48.3%.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直接不定芽再生途径,建立了大叶饲料槐的高频再生系统,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愈伤组织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附加0.5mg/L 6-BA和1.0mg/L NAA;愈伤组织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附加2.0mg/L 6-BA和0.2mg/L NAA。叶片外植体直接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附加2.0mg/L 6-BA和0.1mg/L NAA;试管苗在1/2MS附加0.2mg/L IBA、0.1mg/L NAA和2g/L AC的培养基上生根率高达100%,移栽成活率达90%,从而实现了大叶饲料槐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