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酒精厂排出的废气CO2 含量高、纯度大 .据此研究了CO2 与石灰乳在湍球吸收塔内进行不连续碳化反应和连续碳化反应 ;探讨了CO2 的通气量、石灰乳浓度和流量、湍球的大小和填充量、塔的直径和塔板数对工艺的影响 ,获得了工业化生产的有关指标和数据 .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NaCl-Na2CO3-H2O和NaCl-NaHCO3-H2O三组分相图的基础上,提出了含盐天然碱矿采出液的加工分离方案。当Na2CO3含量超过盐碱总量的44.5%时,采用蒸发-碳化-分离-蒸发-分离的加工方案,当Na2CO3含量低于盐碱总量的44.5%时,采用蒸发-分离-碳化-分离的加工方案。运用这两种方案,Na2CO3的理论收率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3.
文石晶须的碳酸化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在加有MgCl2 的石灰乳悬浊液中进行碳酸化的方法,合成了文石CaCO3 晶须,晶须直径在1 ~2 μm ,长径比在10 ~40 之间.详细研究了MgCl2 的浓度、悬浊液初始pH 值、反应温度及搅拌速度等工艺条件对沉淀CaCO3 晶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CaO 的活性对文石晶须形态习性的影响.利用X 衍射分析手段对沉淀CaCO3 晶型进行了定量测定.实验表明:在悬浊液初始pH 值为9 左右,反应温度为60 ℃以上及搅拌速度为240 r/min 的条件下,可制备出均一的文石CaCO3 晶须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石灰乳悬浊液同二氧化碳进行碳酸化反应的机理,对连续喷雾式碳化法和间歇鼓泡式碳化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连续喷雾式碳化新工艺具有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操作稳定、易于实现碳化率、产品晶形及粒度控制等特点,有利于碳酸钙产品向着系列化、超微细化、表面改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瞬变应答技术,研究了C2H6在Mn2O3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根据产物CO2分别对反应物C2H6和O2的浓度阶跃变化结果,证实C2H6的催化氧化反应,必须经历催化剂表面上O2(吸附态)和C2H6(吸附态)的反应步骤,总反应的RDS是催化剂表面上吸附态C2H6分子的形成。实验还证实了CO2不影响C2H6氧化反应的速率,而H2O对此反应有禁阻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瞬变应答技术,研究了C2H6在Mn2O3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根据产物CO2分别对反应物C2H6和O2的浓度阶跃变化结果,证实C2H6的催化氧化反应,必须经历催化剂表面上O2(吸附态)和C2H6(吸附态)的反应步骤,总反应的RDS是催化剂表面上吸附态C2H6分子的形成。实验还证实了CO2不影响C2H6氧化反应的速率,而H2O对此反应有禁阻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徐州3种石灰石和南京一种白云进行脱硫加压热重试验,分析了石灰石脱硫反应的机理,当CO2分压低于CaCO2平衡分解压力时,CaCO2将发生分解,此时的硫化瓜发生在CaO和SO2之间;当C粉压高于CaCo2平衡分解压力时,CaCO3将不发生分解,直接与SO2发生硫化反应,得到了压力、石灰石品种、温度和SO2浓度等对钙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同时计算了石灰石脱硫的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XPS、过渡应答、原位红外等多种物化测试手段在不同反应条件及原料配比下,对Cu/ZnO/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面表征和活性测试。结果断定:Cu0是吸附与活化 H2、 CO和 CO2的共同中心; CO2对反应的加速作用主要是由于开辟了新的反应途径。本文提出的 CO2存在下 CO加氢合成甲醇反应的多途径机理解释了实验结果,为直接合成燃料甲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氯球(P○CH2Cl)与NaHSe反应,得到聚合物支载的苄基硒醇(P○CH2SeH),用NaBH4还原为P○CH2SeNa后,与卤代物反应生成载体化的硒醚,经30%H2O2氧化得到相应的酮  相似文献   

10.
氧化物陶瓷与Ag-Cu-Ti钎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氧化铝和氧化铬陶瓷真空钎焊时陶瓷与Ag-Cu-Ti钎料合金的界面反应,分析了加热温度(1073~1323K)和保温时间(0~3.6ks)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陶瓷均与Ag-Cu-Ti合金发生反应,反应层厚度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氧化铝陶瓷,低子1123K时,反应产物为Cu2Ti4O和AlTi;在1173K以上温度时反应产物则为Ti2O、TiO和CuTi2,此时,反应层是按Al2O3/Ti2O+Ti0/Ti2O+TiO+CuTi2/CuTi2/Ag-Cu呈层状过渡分布,对于氧化锆陶瓷,在整个试验温度范围,反应产物均为γ-AgTi3和δ-TiO,反应产物也是按ZrO2/δ-TiO/δ-TiO+γ-AgTi3/γ-AgTi3/Ag-Cu呈层状过渡分布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反应与分离合二为一的膜催化反应器,将自制的负载型TiO2-聚丙烯疏水性复合膜材料用于以Ni-Cu/MSO为催化剂的CO+H2合成乙烯的反应,考察了反应中CO的转化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以Ni-Cu/MSO为催化剂CO+H2合成乙烯膜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50℃),与常规的催化反应在同温度下进行比较,CO转化率提高了8.5%,C2H4的选择性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Cu-Ce/SiO2催化剂对CO和CH4的氧化反应活性,助剂CeO2对催化剂CuO/SiO2的CO氧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CH4氧化作用不明显,适量的CeO2还能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并初步探讨了CeO2的助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甲醇与丙酮合成甲基乙烯基酮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连续流动微型反应一色谱装置评价由甲醇与丙酮合成甲基乙烯基酮(MVK)铜基催化剂。研究了载体、助催剂、反应温度及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iO2为载体并添加Cr2O3和KOH助催剂,MVK选择性大大提高,催化性能也较稳定。用XPS分析催化剂表面发现铜的化学状态是Cu+,认为Cu2O是催化剂活性相组份并使甲醇脱氢为甲醛,后者是生成MVK的关键中间物。  相似文献   

14.
链锁形超细碳酸钙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制备链锁形超细碳酸钙,以硫酸为晶形控制剂,使其与Ca(OH)2悬浮液进行反应,反应最佳工艺条件是:硫酸与氧化钙的摩尔比为0.02~0.022,w(Ca(OH)2)=11%,碳化温度15~20℃,ψ(CO2)=20%~25%,空塔气速1.2~1.4cm/s。可得到粒径为35nm,长径比大于10,粒度分布窄的链锁形超细(CaCO3,该法生产过程体系粘度变化不大,易于操作控制。  相似文献   

15.
在惰性介质CCl4溶剂中,将C60分别与浓HNO3及NO2反应制备C60硝基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C60硝基化合物的结构为C60(NO2)x(OH)y·其中,C60与HNO3反应合成时,x为2~3,y为12~14;与NO2反应合成时,x为3~5,y为12~16·  相似文献   

16.
用XRD和SEM对钨-钴混合氧化物(W20O58+Co3O4)的氢还原及在不同组成的H2/CH4混合气体中的碳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50℃以上氢还原产物是α-W+Co3W+Co7W6三相混合物.纯蓝钨(W20O58)或钨-钴混合氧化物都能在较低的温度下(900~1000℃)被甲烷气相碳化成WC,碳化速度和游离碳的析出均与碳化温度及H4/CH4混合气相的组成有关.作者给出了最佳的碳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用AM1方法(采用UHF计算程序)研究了CH3C9O)OONO2,CH3C(CH2)C(O)OONO2和C6H5C(O)OONO2热消除NO2形成自由基的反应,计算的活化能分别为118.58,108.93和106.53kJ.mol^-1。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进行了ClONO2分子与瞬变种Cl原子反应的UPS实验测试,指认其最终产物为ClO自由基,NO2和Cl2。分析其反应历程为:Cl+ClONO2---Cl2+NO3(1)Cl+NO3---ClO+NO2(2)ClONO2与Cl原子反应能够将含不活沲Cl的ClONO2转化为活泼的ClO2,Cl2从而重参与O3破坏的循环。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CF2HC1-O3体系在253.7nm紫外学照射下所引发的O(^1D)与CF2HC1的反应。O(^1D)与CF2HC1的反应最终产物为CF2O、HC1。对O(^3P)与CF2HC1的反应可能性、O(T^1D)与CF2HC1的反应机理、外加气体对反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烷基芳基不对称亚砜R1-C6H4-SO-R2(R1=CH3,C(CH3)3;R2=C2H5,C4H9,C6H13,CH2CH(C2H5)C4H9),并且以之为配体(L)和硝酸铀酰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硝酸铀酰配合物UO2L2(NO3)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测定了配合物[UO2(TBSO)2(NO3)2]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