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乳酸菌素是微生态调节剂,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态失衡、恢复肠粘膜屏障功能,因颗粒剂口感酸甜,便于小儿服用,属于OTC乙类非处方药,且本品临床上主要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疾病。乳酸菌素颗粒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二部第六册,原标准中对乳酸进行了鉴别,对脂肪酸进行了检查,对蛋白质和总酸量进行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细菌素是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天然抑菌多肽或蛋白质,由于其对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强烈抑菌活性,已成为天然食品生物防腐剂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对乳酸菌细菌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作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优良的产细菌素乳酸菌,用含0.5%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从19份牦牛粪便样本中分离出91株乳酸菌,进一步采用牛津杯法筛选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并结合16S rRNA序列扩增测序鉴定该批乳酸菌.结果表明:在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抑菌因素后,从91株乳酸菌中筛选到9株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葡球菌ATCC25923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该9株菌株对蛋白酶敏感,初步认定为产细菌素乳酸菌;经16S rRNA序列扩增测序鉴定该9株菌分别为海氏肠球菌,屎肠球菌,蒙氏肠球菌株和植物乳杆菌,其对常见抗生素不耐药,可作为益生菌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所产细菌素是一种绿色、安全以及高效的天然抑菌物质,但产细菌素乳酸菌数量有限、产量低及价格昂贵等因素极大限制了细菌素的集约化应用.从传统发酵食品分离的16株乳酸菌中,通过微孔板法和琼脂扩散法筛选出一株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乳酸乳球菌株Q13,通过酸排除试验、过氧化氢排除试验、蛋白酶酶解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研究该菌株所产抑菌物质的生物学特性;对菌株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并对细菌素进行了初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菌株Q13所产抑菌物质是一种具有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的蛋白类物质;其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4%、发酵初始pH 8.0、发酵温度27.5℃,此条件下,细菌素效价最高,可达618 AU/mL,比优化前200 AU/mL提高了3倍;Q13所产细菌素的后期添加可有效抑制酸奶后酸化,延缓酸奶酸度增加.该研究可为细菌素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饮料中乳酸菌包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为基础原料,采用全酶法糖化工艺进行液化和糖化,接种适宜的乳酸菌进行发酵,然后采用复凝聚法在液相中将乳酸菌包埋,以此延长菌体在液相中的存活时间.乳酸菌被包埋后,在饮料中添加乳酸链球菌素和低聚果糖,对饮料中未被包埋或已被包埋但又释放的菌体的产酸进行控制,同时也保证其在饮料中存活.通过正交试验法找到最佳的微胶囊造粒条件及乳酸链球菌素和低聚果糖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6.
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从70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2株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乳酸菌LAB30、LAB211。研究这2株乳酸菌的抑菌物质发现:排除酸性产物乳酸、乙酸以及过氧化氢的干扰,LAB211和LAB30仍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对其发酵液进行蛋白酶处理,LAB30的发酵液经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均有降低;而LAB211的发酵液经蛋白酶K处理后有所降低,胰蛋白酶处理没有变化,因此可以判定这两株乳酸菌产生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利用特异性引物PCR分析可知,LAB211和LAB30产生的细菌素并非nisin。抑菌谱实验表明,LAB30和LAB211的发酵液不仅抑制革兰氏阳性菌,而且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抑制作用。因此LAB211和LAB30产生的是一类广谱细菌素。  相似文献   

7.
乳酸菌的细菌素及乳链菌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发酵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酸菌的细菌素是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其中 乳链菌肽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效,无毒的天然食品防腐剂,评述了乳酸菌素的分类剂乳链菌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发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对于冷鲜肉的保鲜,该文主要采取小根蒜与产细菌素乳酸菌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处理的方法,通过测定冷鲜肉处理样品在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理化指标来进行分析探讨。小根蒜提取物与产细菌素乳酸菌菌液复配比例为1∶5时处理的冷鲜肉样品保鲜结果最好,保鲜效果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孙红姣  许军勇 《科技信息》2009,(36):I0347-I0347
细菌素是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本文介绍了细菌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生物医药和饲料工业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从市面上抽取了两种酸牛奶和两种乳酸菌饮料,对其进行了乳酸菌的实验室检测,分析了市面上几种乳酸菌饮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杯碟法检测乳酸菌素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指示菌106个/mL的YPN培养基中加入1%吐温80,0.002%次甲基兰,并将pH调至5.0为其最佳检测条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取自某工厂的一株未知乳酸菌种进行菌株的培养条件优化及菌种鉴定.以乳酸菌在不同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菌落大小及溶钙圈大小为检测指标确定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为最优乳酸菌固体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对其固体和半固体形式中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半固体培养较固体培养更适于乳酸菌生长.通过对乳酸菌生长曲线、pH-t曲线的绘制,了解了此种乳酸菌的生长特性.通过菌落形态观察以及生化鉴定实验.如:吲哚试验、接触酶试验、运动性检测、糖发酵试验等鉴定出此种乳酸菌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相似文献   

13.
冻干法制备乳酸菌发酵剂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乳酸菌冻干发酵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对乳酸菌液体摇瓶培养中的参数和超滤浓缩特性参数测定,确定了发酵剂冻干制备的工艺参数.由于乳酸菌冻干发酵剂有着广泛应用,因此,本工艺在实际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电转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革兰氏阳性菌,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轻工业、医药、饲料等多个领域,是公认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微生物.乳酸菌的遗传转化是限制其遗传操作的关键因素,制约着乳酸菌表达外源基因、基因功能鉴定和代谢机制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细胞收获时期、细胞壁削弱剂、质粒、电击参数等因素对乳酸菌电转化效率的影响,并对其中部分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为乳酸菌电转化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抗生素干扰小鼠肠道原籍菌群,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模型;并利用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制剂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进行调节治疗。观察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对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的调节效果。选用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钠,对小鼠进行灌胃。取盲肠和结肠内容物培养主要菌群变化。模型制备成功后利用乳酸菌和双歧杆菌进行菌群的治疗性调节,口服6周后,检测被检菌群的数量。结果不同剂量头孢曲松钠灌胃的小鼠盲肠体积均有所增大,模型组的优势菌的数量显著减少。通过口服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制剂,可以适当的恢复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说明实验成功地制备了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衡模型,模拟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机能环境,通过外源性的补充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对保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具有调节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保证口味和质量的基础上改进四川泡菜的生产工艺,利用从传统泡菜中分离、筛选出的三株乳酸菌,应用于自制的中试发酵设备中进行复配试验。通过正交试验、感官评价等试验方法获得试验结果,然后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构建数学模型对验证试验样品进行了理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三株乳酸菌对于产品的感官品质的影响顺序分别为ZL116ZL146ZL207。从得到的数学模型分析可以进一步判定三株乳酸菌间没有拮抗关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优的复配比例为[ZL116]=1E5.8,[ZL146]=1E5.2,[ZL207]=1E5.1。进行验证试验后,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值偏差较小,样品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应标准。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橙皮素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结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橙皮素样品进行分离制备,通过UV、IR、MS和NMR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和热重分析,进行了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和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表明,该样品均匀性良好,在0~4 ℃储存条件下12个月稳定性良好,定值结果确定其标准值为98.78%,置信度95%的不确定度为0.26%。该橙皮素标准样品达到了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具有溯源性,可用于橙皮素及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评定。  相似文献   

18.
曾用海藻酸钠、琼脂,聚丙烯酰胺、中空纤维等载体对固定化乳酸菌进行发酵产酸的研究,但都存在着载体强度低,操作稳定性差或载体价格高等不足。我们用市售卡拉胶和廉价易得的木质刨花制备了两种固定化乳酸菌,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卡拉胶,刨花及固定化乳酸菌的状态,半连续发酵产酸表明两种固定化乳酸菌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和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用四株乳酸菌对五种肠道病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证明乳酸菌对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株乳酸菌产类细菌素Enteriocin LK-S1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鸡肠道分离的 5 9株乳酸菌中 ,筛选出一株产类细菌素的乳酸菌 ,编号为SE - 81.初步鉴定为肠球菌属 (Enterococcus) .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作用后 ,SE - 81菌株对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lysodeikticus)、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us)和枯草杆菌 (Bacillussubtilis)等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li)及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typhimurium)等革兰氏阴性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用胰蛋白酶处理发酵上清液后 ,抑菌活性丧失 .因此初步认为该菌株产生一类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类细菌素物质 ,命名为EnteriocinLK -S1.它具有较广的抗菌谱 ,作用pH在 4 .0~ 6 .0 ,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