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俞冰 《江西科学》2007,25(2):187-189
建立金耳多糖注射剂中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简称DNS法)对注射剂中多糖进行含量测定,样品经DNS试剂显色后于499 nm处测定吸收度,在此波长处溶液的吸光度与葡萄糖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272 0.7016C,r=0.9996(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1.9%。DNS法用于测定多糖含量简单易行、快速可靠,可用于该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藏红花花瓣中的多糖,得率为3.75%.联合蒽酮-硫酸法和DNS法测得多糖纯度为68.34%.对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值为0.572μmol TE/mg;其对ABTS+、DPPH和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半数清除浓度EC50分别为76.26μg/mL、165.5μg/mL和880.4μg/mL.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黄花倒水莲多糖提取的最佳脱脂工艺条件.方法: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最佳脱脂工艺条件,以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考察溶剂、回流时间及料液比三个因素对有效成分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最佳脱脂工艺条件为乙醇和乙醚比例为1∶6.1(mL/mL),回流时间3h,料液比1∶20(g/mL),黄花倒水莲茎部多糖的提取率为2.65%.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提取率高,是一种省时、高效、节能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4.
建立3,5-二硝基水杨酸(DNS)测定液体糖中总糖的检测方法,并对总糖的水解条件和还原糖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液体糖中总糖的水解条件为:糖液样品与2 mol/L盐酸体积比为1∶0.5,50℃水浴加热5 min;还原糖的检测条件为:测定波长500 nm,显色剂DNS用量1.5 mL,沸水浴加热7 min,显色时间30 min.标准品葡萄糖在0.1~1.4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56%,RSD值为3.16%,相关系数R~2=0.999.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液体糖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以活性炭作吸附剂,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环境空气样品中四氢呋喃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色谱条件下,四氢呋喃的检出限为0.3 ng/mL,线性范围为(0.000 6~20.00) μg/mL.用于环境空气中四氢呋喃的测定,RSD 1.2%(n=6),平均回收率为98.32%.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纯形优化法,以无水葡萄糖为标准品,对用荧光光谱法测定灵芝中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探讨,最终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10mL浓硫酸,0.15mL 5%的苯酚溶液,室温下静置40min,荧光参数!Ex=478nm,!Em=510nm.在此条件下,对六种不同种灵芝的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标准品溶液浓度为0.3mg/mL~1.5mg/mL时,多糖含量与荧光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444.77x+189.18,R2为0.998,检出限为0.289mg/mL.通过测定,得出六种灵芝中,紫芝的多糖含量最多,为1.76%,黑芝次之,最少的是松杉灵芝.结果表明,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多糖含量,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并且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实验,分别对真姬菇子实体(鲜品)、(干品)多糖提取的工艺进行研究;取浸提时间(h)、乙醇总浓度(%)、温度(℃)、PH值、溶剂体积倍数(倍)五个因素,每个因素设4个水平.用正交表L45进行实验;得出真姬菇子实体(鲜品)多糖的最佳浸提工艺为:乙醇浓度80%、溶剂体积倍数为样品的15倍、温度为90℃、时间1小时、PH值5.真姬菇子实体(干品)多糖的最佳浸提工艺为:乙醇浓度80%、PH值7、时间1小时、溶剂体积倍数为样品的5倍、温度为90℃.真姬菇子实体(鲜品)粗多糖的纯化工艺:氯仿与正丁醇之比为1:0.3.复溶次数为2,样品与氯仿比为1:1.5.真姬菇子实体(干品)粗多糖纯化工艺:氯仿-正丁醇配比为1:0.1,复溶次数为1,样品-氯仿比为1:1.  相似文献   

8.
以碎米荠粗多糖液为试验材料,采用磷酸氢二钠将结合粗多糖的共沉淀物絮凝,用丙酮处理共沉淀物把共沉淀物与多糖分离;然后用大孔树脂吸附层析(35×120 mm)对共沉淀物进行分离纯化,层析条件是:一定浓度的样品40 mL上柱,以流速1.2 mL/min进行动态吸附,再用浓度30%~80%的甲醇以流速2.5 mL/min通过树脂床进行梯度洗脱;最后用琼脂糖Sepharose 6B(20×400 mm)凝胶过滤层析将共沉淀物分离为两个组分,层析条件是:上样量3 mL,蒸馏水洗脱,控制洗脱流速为1.5 mL/min.纯化的共沉淀物纯度为高效液相色谱纯.  相似文献   

9.
印度块菌粗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热水浸提法提取印度块菌(Tuberindicum Cooke&Massee)子实体粗多糖(TICP)的最优工艺,根据方差分析结果确定了热水浸提法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100℃,提取2次,多糖提取率为6.790 2%.用95%乙醇对粗多糖进行醇沉,然后利用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法、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铁离子螯合能力及测定还原能力等方法对上述印度块菌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块菌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0.26 mg/mL,其次为还原能力和铁离子螯合能力,其EC50值分别为1.15 mg/mL、2.80 mg/mL,同时块菌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当浓度为20 m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为72.06 U/mL.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XES)测定了几种不同级别的副品对苯二甲酸(PTA)的金属含量.考察了微波消解条件对样品处理的影响,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37 91~1.034μg/mL,回收率为96.78%~100.9%,相对标准偏差为5.0%以内;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应用于副品PTA中金属元素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自吸泵叶轮气液混合能力对自吸性能的影响,在叶轮原模型基础上,设计了叶片不同进口边位置的5种模型方案.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不同方案全流域进行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研究对自吸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350WFB-1200-50型外混式无密封自吸泵,初始条件设定进水S型弯管中含一定体积的空气段,出口处设置含气率监测点.结果表明:针对中高比转速叶轮,进口边沿后盖板位置向出口前掠,使得叶轮进口边工作时对流体分时加载,可以有效提升叶轮的气液混合能力,从而缩短自吸泵的自吸时间;在一定前掠角度范围内改变进口边位置对自吸泵的扬程和效率影响不大,但是当叶片进口边向出口位置前掠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导致自吸泵扬程明显下降;当叶轮进口边前掠10°时,额定工况下自吸时间缩短25%,自吸性能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最权威的诗歌刊物《,诗刊》无疑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潮流,并引领着文学的走向。研究自1957年1月到1965年停刊的《诗刊》,可以清晰地把握当时的诗坛动态和文学环境,不失为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份生动史料。本文着重考察的是《诗刊》如何以对“五四”以来新诗人的重估和对新诗史的重构,完成了新诗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湿度传感器稳定性的误差,指出影响湿度传感器稳定性的误差有线性误差、温度影响误差、湿滞误差以及校验标准误差等.  相似文献   

14.
技术异化的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技术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技术的不恰当使用、自然的不可预见性、技术理性的沙文主义式扩展及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对图书馆读者满意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含义及衡量要素,论述了图书馆调查读者满意度的目的及方式,提出了图书馆提升读者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目前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外延和内涵,论述了业务外包之后的图书馆办馆效益,分析了业务外包带来的问题,对业务外包后的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图书馆的工作职能将发生显著变革,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才素质是决定性因素;网络建设是必由之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医疗体育对大学生身高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至24岁的大学生,随着内脏器官的不断完善,两次身高增长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一但骨骺部位闭合,骨化,身高的增长就几乎停止。通过对815名学生样本数据的正态分析和对中外多项增高实例研究,对比,得出大学生群体中身材矮小及伴随相关心问题的人,通过有针对性的体疗锻炼,能使其形体和心理都得到有效的改善。对大学生身体发育抢救阶段,医疗体育(体疗)方案,运动处方,增高器械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极大值原理证明了对于Rn 中凸域Ω在狄利克莱边界条件下拉普拉斯算子的第一、第二特征值之差成立 :λ2 -λ1≥ π2d2 ,其中d为Ω的直径  相似文献   

20.
罗兰.巴特的著名论文《作者之死》文字不多,但其思想来源却十分复杂:哲学界反理性思想尤其是福柯的"人之死"理论、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和拉康的主体观、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等都为"作者之死"理论的提出准备了条件。和福柯、拉康在哲学界高倡"人之死"、"主体死了"相呼应,巴特把矛头指向权力结构在文学批评领域的体现者——作者身上。他宣布了"作者之死",在话语领域中争取实现自己的乌托邦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