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兼语在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中一直处于不是句子成分却具有句子成分职能的矛盾地位。其理论原因有:汉语语法学起步晚且一直以西方语法学为理论基础,汉语的开放性和方言的复杂性;实践原因有:缺乏区分句子成分的客观标准,兼语定名不科学。建议开展汉语语法学史研究,检讨语法学研究的观点及方法,建立有民族特点的语法学,确立区分句子成分的标准,科学地给兼语定名、定性、定位。  相似文献   

2.
兼语式的实质是一类结构格局。从甲骨文到现代汉语,兼语结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为兼语名词由V1前位移到V1后,即“S—O S—V1—V2”——“S—V1—O S—V2”。藏语语序古今变化不大,兼语结构格局始终“是S—O S—V1—V2”。藏语兼语的结构格局和甲骨文相同不是偶然的,而是藏汉语同源的凭证。  相似文献   

3.
汉语句型的功能分析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这种分析不是在西方句法“主动宾”框架之上的“语用”分析,更不是以往所谓的“句类”分析,而是汉语句子结构类型的本体研究,是在深刻认识了汉语文化特征后,汉语语法学理论和方法的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汉语课程,以其断代的古今汉语分置体系,在教学和实践中显露出种种弊端,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打破这种课程设置的格局,从历时的视角重构高校汉语课程的新体系,架构起注重语言知识的内在有机联系的“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诸课程模式,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专业口径,为社会培养出综合性的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5.
高校汉语课程体制改革思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高校涉及汉语教学的有关专业,都将其设置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种课程。我们以为,这种古今汉语分置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种种弊端,有悖于“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的通识教育理念。因而,我们应该打破这种课程设置格局,注重语言知识的内在有机联系,分别设置“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和“语法学”、“修辞学”诸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专业口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言学理论有着深刻的西方语言背景,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西方语法学的“大纲”决定了100年来汉语语法学基本上处在一个失语状态.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塑造与结构通约决定了汉语语法学要走文化认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兴”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内涵最复杂、释义最繁乱的范畴,古今学者对此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古代学者主要从发生论、体用论、创作论、艺术效果论、艺术接受论方面进行了研究,今人在对古人研究进行清理的基础上,从发生论、体用论、本质论、存在论、创作论、功能论角度进行探讨,研究角度更宽。本论文对古今学者研究的概况进行了梳理和简要评述,希望能给研究者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双项VP句中VP之间、NP之间以及VP与NP之间的关系呈现了纷繁复杂的态势,这是汉语历史语法发展的结果。“连动式”、“兼语式”等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双项VP句中的复杂关系。观察VP1施事与主语是否重合,两个VP的施事是否一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汉语有没有语法范畴?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要不要讲范畴?什么是词法范畴,什么是句法范畴?句法范畴和句法结构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这些问题一直未能引汉语语法学界的重视和讨论,它们几乎成了汉语语言学中被人遗忘的角落。这里面固然有着某种历史上的客观原因,但不少语言学圈子里的人们囿于现成的语言理论,不敢越传统  相似文献   

10.
最 近 ,我们读到了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文雄教授洋洋 2 0万字的新著《汉语语法教学论纲》(以下简称《论纲》)。掩卷思索 ,我们深深地感觉到 ,这是一部将多种汉语语法学思想和体系加以咀嚼消化吸收并融会自己研究心得的语法学专著 ,无论是取材角度、表述手法 ,还是内涵意蕴、理论升华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思考 ,不愧是作者 2 0年来讲授“汉语语法学”课程的心血结晶。一、史料详实 ,包罗丰盛语法学理论萌芽于何时 ?世界语法学有哪些流派 ,各个流派有什么特点 ?汉语语法学的嬗变经过了哪几个时期 ?又在哪个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什么书…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成瘾症”(IAD)在全球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当中迅速蔓延,社会危害性极强,备受社会学和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出发,介绍了网络成瘾的临床鉴定和基本类型,剖析了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建议网民们要解除网瘾,进行信息“节食”,最后对青少年沉缅于网络游戏这一社会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