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羧基单体(甲基丙烯酸和衣康酸)无皂乳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K2S2O8)浓度、电解质(NaCl)浓度和甲基丙烯酸与衣康酸配比改变对乳胶粒径和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是影响粒径大小的重要因素;当n(甲基丙烯酸):n(衣康酸)=1:1时,乳胶粒表面羧基含量最高。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可制得表面羧基含量高、粒径较大且具有单分散的St-BA-MAA-IA乳液。  相似文献   

2.
以细胞色素c(cyt-C)为对象,研究了水相pH值和离子强度对反胶团法萃取和反萃取cyt-C的影响;讨论了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的萃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体系及条件,反胶团提取是实现蛋白质分离提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BOA)为活性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PSt/P(BA-BOA)〔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核壳型复合乳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乳液粒子的微观状态,采用粒度分析仪测定了乳液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对乳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聚合方式、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流动化学反应法制备了粒径大小约为100nm的Fe-Ni-B非晶超细颗粒。以化学分析及Mossbauer测试作为主要方法,研究了反应液的浓度、溶液的pH值、反应液流量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非晶超细颗粒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PE-g-MAA(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或GPE在PA1010/PE(尼龙1010/聚乙烯)合金中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合金中GPE与PA1010反应形成了PE-g-MAA-g-PA1010增容剂,它影响了PA1010-PE合金的结构,改善了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胺(Zeph)等四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F)与2-羟基-3-羧基-5-磺酸基苯重氮氨基偶氨苯(HCSDAA)的显色反应。"在TritonN-101存在下和pH11.3~12.1的缓冲介质中,各种CSF均与HCSDAA形成摩尔比为1:1的紫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是585nm,对比度为154nm,在32~40℃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都为4.0×103L·mol-1·cm-1。CSF在2×10-6~1.0×10-4mol/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在EDTA的掩蔽作用下,大量常见离子对反应不干扰。可望用于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St—BA—MAA无皂乳液聚合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St-BA-MAA无皂乳液聚合反应不同时间转化率、聚合物的分子量、乳胶粒形态和粒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转化率达1%,M-n达4.09×104,初始乳胶粒子形成,主要为均相沉淀成核机理。羧基单体是影响乳胶粒形态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的形态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光子相关光谱法和TEM分析对钛酸四丁酯(Titanum butyrate以下简称TNB)水解的成核-生长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H值、TNB浓度以及水与钛酸四丁酯物质量之比对粒子成核-生长的影响,阐明了pH值、TNB浓度与成核以及粒子形太民的关系,指出了溶液中溶质分子簇大小变化是导致一次核粒径改变的直接原因,给出了不同pH值下的成核-成长机理。  相似文献   

9.
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AOT-异辛烷反胶束溶液萃取蛋白质时,水相pH值,离子强度和蛋白质浓度,有机相表面活性浓度以及溶剂比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烯烃基甘油醚磺酸盐(AGES)与甲基丙烯酸(MAA)或丙烯酸(AA)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烷酸丁酯(B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对乳胶粒大小,乳液的流体力学行为,共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拉伸行为及耐水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同时加入两种可聚单体,可获得含量高达60%的稳定无皂乳液,乳液为Bingham流体,乳胶粒大小为0.4μm,所得共聚物的拉伸强度大,耐水性好。  相似文献   

11.
用3种不同的加料方法和2种不同的加料顺序,制备了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复合聚合物乳液.测定了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大小和分布,观测了粒子的形态,测定了羧酸基团在乳胶粒子中的分布及乳液的碱增稠性,还测定了胶膜的溶胀性.探讨了在复合乳化剂下聚合方法-成核机理-粒子微观结构-乳胶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前驱体溶液的pH值对Bi-Ti溶液的水解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乙醇胺的催化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乙醇胺可调节溶液的pH值,其机理是与HAc反应,并与Bi+离子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前驱体溶液的pH值是决定溶胶、凝胶质量的主要因素.pH值较小时,溶液容易产生沉淀;pH值较大时,溶液中有大量的浑浊物;只有pH值在2.5~4之间的溶液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胶和凝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平衡水相酸度,水相盐浓度和温度对三辛胺TOA-正庚烷/H2O液-液体系界面性质的影响,计算了界面吸附参数Cmin和A1发现TOA界面活性随水相pH及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水相盐浓度增加而增加,对有关结果及其与萃取性能的关系做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硝酸介质中,研究了1,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丁二酮-〔1,4〕(H2BPMPBD,记为H2A)的氯仿溶液对RE3+(RE=La,Pr,Nd,Gd,Y,Dy)离子的萃取平衡.用斜率法和等摩尔系列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REBPMPBD·HBPMPBD,测定了其半萃取pH值和萃合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5.
选用三正丙胺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AlPO4-5分子筛。在Pr3N-P2O5-Al2O3-H2O体系中研究了水热晶化条件──模板剂用量、反应混合物pH值、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等。对AlPO4-5分子筛晶相形成和产物结晶度的影响。通过XRD、IR、SEM及DTA、TG等分析手段,表征了AlPO4-5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6.
新型多羟基含氟聚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由三羟甲基丙烷与顺丁烯二酸酐合成的含羧基半酯二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进行自由基共聚,经无皂乳化制备了多羟基含氟聚丙烯酸酯(HO-FPA)乳液.HO-FPA再与由2,4-二异氰酸甲苯酯、聚癸二酸一缩乙二醇酯和二羟甲基丙酸合成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反应,在水中分散得到氟化聚氨酯-丙烯酸酯(FPUA)乳液.采用FTIR测试技术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HO-FPA羟值含量对双组分涂膜性能的影响,含氟单体用量对制备FPUA乳液时产生凝胶率的影响以及含氟量对涂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HO-FPA的羟值含量达到6.5%时,FPUA中含氟量在5.1%时双组分涂膜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对用β-CD和高α-CD对越桔汁色素在不同pH值、浓度和搅拌强度下的包结效果进行了实验,选择了最佳包结条件,并对β-CD和高α-CD的包结效果做了对比实验;对配制果汁饮料常用的物质如蔗糖等,对其包结效果的影响也做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选用自行合成的β-丙烯酰氧基丙酸(AOPA)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合成了固含量为60% 的稳定乳液,并对相应的共聚物的物理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乳胶粒粒径在0.3~0.45μm 左右,随AOPA 用量的增加而减小;乳液聚合过程和储存过程稳定,无沉淀产生;共聚物呈无规共聚结构,只存在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峰;和常规乳液聚合相比,无皂乳液聚合显著地提高了共聚物的拉伸强度、粘接强度及耐水性,拉伸强度与粘接强度随AOPA 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耐水性则随其用量的增加略有降低.另外,与加入丙烯酸的无皂乳液聚合体系比较,AOPA 更具有共聚性,为共聚物提供更好的柔韧性及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19.
核壳型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胶粒的粒径及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型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乳液,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用FTIR,TEM和流变仪测定了乳液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加大乳化剂或交联剂用量,乳胶粒粒径逐渐减小。粒径分布变宽,-%4t;剂或交联剂用量分别为3%(质量分数,下同)-4%和1%-3%时,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预乳化单体滴加速度增加,乳胶粒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适宜滴加速度为20~30mL/h;壳层加入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乳胶粒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初期变窄,但随着MAA用量的增加粒径分布变宽,MAA用量以3%-4%为佳.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新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记作5-NO2-PAD-MA)与钴(Ⅱ)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pH4.0~6.2HAc-NaAc缓冲介质中,试剂可与钴(Ⅱ)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当用高氯酸酸化后配合物转换成一种蓝色稳定的双质子化型体,最大吸收峰位于613nm,摩尔吸光系数为1.13×105L·mol-1·cm-1,钴(Ⅱ)浓度在0~3.6μg/10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所拟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VB12针剂、分子筛样品中钴(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