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收集肺癌组织标本和正常肺组织标本,提取组织中的RNA,通过反转录PCR合成cDNA,进行实时定量PCR测定.结果表明:31例肺癌组织中有29例KIF4A mRNA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其中26例(83.87%)比正常组织高2倍以上,10例(32.30%)比正常组织高4倍以上;KIF4A mRNA的表达量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F=0.565,P=0.029).由于肺癌组织中KIF4A mRNA的表达量升高与肿瘤的分期分型相关,因此可以作为判断肺癌分期及预后的新分子标志物,对于评估肺癌的发生与发展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FOXP3在人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OXP3在人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临床肺腺癌患者术后石蜡包埋标本42例和正常肺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肺癌细胞组与正常支气管黏膜组表达的差异,以及其在肺癌细胞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内在联系.结果 FOXP3在人肺腺癌细胞高表达,阳性率为64.3%;在正常肺组织低表达,阳性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FOXP3蛋白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组FOXP3的阳性表达率为83.3%,无淋巴结转移组FOXP3的阳性表达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FOXP3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和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OXP3参与人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评判肺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方法对8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腺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并透明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体失去极性,细胞核变大、变圆、核仁突出,染色质粗或呈空泡状.同时子宫内膜间质消失,代之为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子宫内膜样腺癌多数仅累及浅肌层。皆无转移.1例子宫内膜腺鳞癌呈双侧卵巢转移;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40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应注意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鉴别.  相似文献   

4.
探讨PDGF-BB及Notch 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GF-BB及Notch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60例卵巢癌组织中,PDGF-BB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浆中。60%(36/60)高表达,40%(24/60)低表达。Notch1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膜中,细胞核、细胞浆亦有表达。63%(38/60)高表达,37%(22/60)低表达。在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DGF-BB部分染色显示高表达10%(1/10),其余均为低表达。Notch1部分染色显示高表达20%(2/10),其余均为低表达。说明在卵巢癌组织中,PDGF-BB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提示PDGF-BB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有明确的关系;同时PDGF-BB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Notch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提示Notch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有明确的关系;同时Notch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相关性分析发现卵巢癌中PDGF-BB表达与Notch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caspase-3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胃癌组织、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p53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p53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aspase-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低于正常胃粘膜(P<0.05);胃癌组织中p53与caspase-3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71,P<0.05)。结论:p53通过下调caspase-3的表达,促使细胞的凋亡发生紊乱,从而导致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6.
卢虹  蔡扬  于燕妮 《贵州科学》2007,25(Z1):400-406
目的:通过了解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及蛋白质53(p53)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p53/STK15转激活非依赖通路在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材料与方法:正常口腔黏膜8例,上皮异常增生组织2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43例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了解STK15及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各组间的差异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STK15在正常口腔黏膜阴性表达,在上皮异常增生组及OS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74%(11/27)、67.44%(29/43),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正常口黏膜阴性表达,在上皮异常增生组及OS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04%(10/27)、48.84%(21/43),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CC与异常增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及OSCC中STK15和p53同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8)、18.52%(5/27)、41.86%(18/43),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CC中STK15)阳性表达率在p53阳性表达组和p53阴性表达组分别为85.71%(18/21)、50%(11/2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K15、p53阳性表达率在OSCC伴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STK15过表达是口腔黏膜癌变过程的早期事件并且可能与口腔癌发生进程有关.②同时发生突变型p53和STK15表达增高可能在OSCC发生中有意义,从异常增生最终演变成鳞癌可能有二者协同作用的参与.③STK15过表达对OSCC淋巴结转移有影响,可能成为判断OSCC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讨REGγ,p53,NOTCH1和BRAF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应用Realtime-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EGγ,p53,NOTCH1和BRAF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REGγ与p53,NOTCH1,BRAF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REGγ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且其阳性率为87.5%(35/40).REGγ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15 1<0.05),与患者性别无显著性相关(P=0.742>0.05);REGγ表达与p53,NOTCH1和BRAF表达呈正相关(P=0.023 3<0.05).REGγ阳性表达可作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联合p53、NOTCH1和BRAF检测可以为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EACAM6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ACAM6在不同卵巢粘液性肿瘤、浆液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 21例良性粘液性囊腺瘤均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19例交界性肿瘤中16例阳性表达(84.2%);21例高分化癌中17例阳性表达(80.9%).11例低分化癌中7例2~3分阳性表达(63.6%);粘液性肿瘤中,良性粘液性囊腺瘤和交界性肿瘤、高分化癌、低分化癌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交界性粘液性肿瘤、高分化癌、低分化癌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肿瘤中,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CEACAM6表达均为阴性或弱阳性;15例正常卵巢组织阴性表达.粘液性肿瘤和浆液性肿瘤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CEACAM6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 CEACAM6特异性地表达于粘液性肿瘤中,而且CEACAM6的异常表达在卵巢粘液性肿瘤恶性变过程中是一个早期事件,起始于交界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恶性卵巢上皮源性肿瘤多向分化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卵巢上皮源性肿瘤多向分化与K i67蛋白表达关系。方法: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2例人正常卵巢组织和20例良性、41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黏液细胞分化和K i67、嗜铬粒蛋白A(CgA)表达。结果:(1)恶性卵巢上皮源性肿瘤K i67表达阳性率85.37%,其表达程度随组织学分级(P<0.01)、临床分期升高而增高(P<0.05),癌细胞增殖指数与神经内分泌细胞数量呈正相关;(2)恶性卵巢上皮源性肿瘤中CgA表达阳性率66.65%,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P<0.01),组织分级Ⅲ级表达强度强于Ⅰ级(P<0.05);(3)一些腺癌的腺腔、癌细胞胞浆、黏液上皮可见黏液分布。结论: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存在黏液细胞分化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K i67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人卵巢癌进展机制的相关研究,构建适宜的体内动物模型。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绿色荧光报告基因(GFP)的人EOC细胞模型:SKOV3(人卵巢浆液性腺癌细胞株)和ES-2(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异氟烷吸入麻醉4-6周龄BALB/C(nu/nu)雌性裸鼠,从裸鼠背部正中纵切口进入腹腔,显微多点注射法分别将细胞模型悬液,移植于裸鼠的单侧卵巢,每组6只裸鼠;Night OWL活体成像系统动态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移植术后4-6周解剖裸鼠,取卵巢和转移瘤组织行HE染色。结果显示,携带GFP的EOC细胞模型SKOV3和ES-2,均可成功构建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裸鼠未发生手术原因死亡,成功率均100%;活体成像系统通过检测GFP的荧光强度和范围,能够动态监测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SKOV3细胞模型构建的卵巢癌和转移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浆液性腺癌;ES-2细胞模型构建的卵巢癌和转移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由此可知,异氟烷吸入麻醉、从背部正中纵切口进入腹腔、显微多点注射法移植携带GFP的EOC细胞模型,能成功构建可动态监测的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与人卵巢癌生物学特征类似,适宜作为研究人卵巢癌演变进展的体内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73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炎、轻度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均为外科手术患者)各30例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结果p73蛋白在胃癌组和不典型增生组中表达高于胃炎组,胃癌组中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0.05);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的不同的分化度之间有差异,低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5),p73蛋白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阳性表达率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胃癌的不同TNM分期之间也有差异(P〈0.05),并且TNM分期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胃癌侵及层次、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p7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作为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指标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EACAM6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A-CAM6在不同卵巢粘液性肿瘤、浆液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21例良性粘液性囊腺瘤均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19例交界性肿瘤中16例阳性表达(84.2%);21例高分化癌中17例阳性表达(80.9%),11例低分化癌中7例2~3分阳性表达(63.6%);粘液性肿瘤中,良性粘液性囊腺瘤和交界性肿瘤、高分化癌、低分化癌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交界性粘液性肿瘤、高分化癌、低分化癌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肿瘤中,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CEACAM6表达均为阴性或弱阳性;15例正常卵巢组织阴性表达。粘液性肿瘤和浆液性肿瘤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CEACAM6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CEA-CAM6特异性地表达于粘液性肿瘤中,而且CEACAM6的异常表达在卵巢粘液性肿瘤恶性变过程中是一个早期事件,起始于交界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检测PRL-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Westernblot、RT-PCR检测52例前列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增生组织,12例阳性淋巴结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52例前列腺癌中PRL-3基因表达量较相应癌旁增生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淋巴结转移灶PRL-3表达量明显高于原发肿瘤、阴性淋巴结及癌旁增生组织(p0.01)。PRL-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家族史、血清PSA含量无关(p0.05)。说明PRL-3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PRL-3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过程中的一种较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宫颈癌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IF的表达。结果MIF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MIF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病理类型及肿瘤直径无关联性(P〉0.05)。结论MIF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ER、PR的表达与预后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p53癌基因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ER、PR的表达.结果:c-erbB-2、p53、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48.75%(39/80)、56.25%(45/80)、52.5%(42/80)、58.75%(47/80);c-erbB-2、p53在ER、PR均阳性组的表达低于二者均阴性组的表达(P〈0.05);c-erbB-2、p53在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的表达(P〈0.05);ER与PR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c-erbB-2、p53、ER、PR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指导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客观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判定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分化与端粒酶激活及抑癌基因p16失活(缺失突变)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应用TRAP、多重PCR、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甲状腺癌与16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P16蛋白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端粒酶活性90.48%,高于癌旁组织(P〈0.01);甲状腺癌p16基因外显子2纯合缺失率28.57%,相应癌旁组未检出(P〈0.01);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40.48%,高于癌旁组(P〈0.05);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高于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率。结论端粒酶激活与p16基因失活以及P16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甲状腺癌变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甲状腺癌中p16基因失活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p6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蛋白家族成员p63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及37例癌旁组织,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88点组织阵列,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该阵列中p63蛋白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①p6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呈弥漫分布的棕黄色颗粒;②胃癌组织中,p63蛋白表达于核大间变细胞中;p63蛋白在高分化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9%,在低分化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63蛋白在胃癌癌旁组织中无表达,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p6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②p63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并可能参与了胃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8.
探讨CDK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肺癌转移关系。将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中CDK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CDK2蛋白在肺癌细胞中主要位于细胞核。CDK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CDK2蛋白高水平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但与肿瘤类型无关(P0.05)。CDK2的过表达可能与肺癌的形成有关,并与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P53基因突变对肺癌组织中TSG101基因的影响,结果是:TSG101在正常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100%(30/30),在高分化肺癌(包括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低分化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的表达分别为77.97%(92/118)、25.37%(17/67)、18.95%(18/95);P53的表达则相反,在正常组织、高分化肺癌组织、低分化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的表达分别为6.67%(2/30)、67.80%(80/118)、86.57%(58/67)、94.63%(90/95);P53基因PCR-SSCP分析谱检测P53第5~8外显子阴性56例占30.27%,阳性129例占69.73%,总突变率为69.73%(127/180);P53与TSG101呈现负相关.这些结果提示P53和TSG101可能共同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