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目的确定得糖率最高的提取部位并测定该部位提取物中多糖含量.方法以沙棘枝叶多糖得率为标准,通过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脱脂-热水浸提提取方法,比较水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得糖率;Sevage法除蛋白后,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沙棘多糖中总糖的含量.结果乙酸乙脂提取物、甲醇提取物、水提物部位的得糖率分别为4.01%、4.84%、6.42%,且水提物中总糖平均含量为28.51%.结论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沙棘枝叶中的多糖,得糖率高;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沙棘枝叶中多糖含量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合于沙棘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米邦塔仙人掌胶多糖化学组成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米邦塔仙人掌胶多糖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米邦塔仙人掌中的胶多糖,用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的组成及摩尔比,测定胶多糖的总糖含量及糖醛酸含量,分析其紫外及红外光谱。结果其多糖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及半乳糖醛酸,其物质的量比为13.49∶1∶61.83∶26.37∶3.49∶6.70∶66.76∶6.68∶29.81。米邦塔仙人掌的总糖含量为91.10%,糖醛酸含量为18.78%。紫外光谱表明该多糖可能含有糖蛋白,红外光谱表明其具有多糖特征吸收。结论米邦塔仙人掌多糖是一种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并含有少量的鼠李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以及微量的甘露糖、葡萄糖、岩藻糖和葡萄糖醛酸的胶性多糖,其糖含量测定为91.10%,可能含有少量糖蛋白。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不同来源黄芪多糖产品的质量差异,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多糖总多糖含量,采用物理方法对黄芪多糖性状进行外观鉴别,再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法测定黄芪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及含量。研究结果显示:7个不同来源(企业)的黄芪多糖产品外观性状、总多糖含量及单糖的组成和含量有较大的差别。总多糖含量为0.143 0—0.963 3 g/g,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和阿拉伯糖,两者的峰面积比为(1.75—15.76):1;外观性状质量比较优的产品其总多糖含量为60.0%—75.0%,葡萄糖和阿拉伯糖的峰面积比值为5.28—5.71。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黄芪多糖的品质全面评价,为黄芪多糖产品品质甄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龙衣多糖的提取及单糖组分和质量分数测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提取青龙衣多糖,经纯化后,分析其单糖组分并测定其总糖质量分数.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酸性条件下离心脱色,Sevage法除蛋白,H2O2脱结合色素,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测定单糖组成,苯酚-硫酸法测定质量分数.青龙衣粗多糖提取率为38.07%,精制多糖为76.08%;主要单糖组分为半乳糖(Gal)、葡萄糖(G lu)、阿拉伯糖(Ara)、鼠李糖(Rha)、果糖(Fru),其百分比分别为42.998%、23.30%、16.03%、10.123%、7.549%.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度高,可用于单糖组分定量、定性分析;苯酚-硫酸法实验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青龙衣多糖质量分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海芋用去离子水煮提,乙醇沉淀,Sevage法去蛋白,并经凝胶柱层析精制,获得均一的海芋多糖;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定海芋中多糖的含量;凝胶层析法测定海芋多糖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酸水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海芋多糖的单糖组成;红外光谱测定糖残基的连接方式.结果表明海芋中多糖质量分数为0.74%,海芋多糖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 400,主要由葡萄糖(97.3%)通过β-糖苷键连接而成.  相似文献   

6.
超滤膜分离纯化山麦冬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对山麦冬多糖提取液进行超滤分离,并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和福林-酚试剂显色法分别测定各超滤液多糖和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相对分子量范围的多糖在山麦冬总糖中的含量分别为:相对分子量在30 000以上的含量为50.3%,30 000~10 000之间的含量为19.6%,10 000~1 000之间的含量为13.8%,分子量小于1 000的低聚糖和单糖含量为16.3%;各级多糖干物质纯度均大于90%;超滤膜可截留大部分蛋白质.超滤是一种很好的分离纯化山麦冬多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薏苡多糖的提取及其单糖组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薏苡根中提取水溶性多糖,P.C分析其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总糖含量为14.1%,蛋白质含量为5.55%.将粗多糖进行乙醇分级得到A1、A2、A3三个级分多糖,P.C分析其单糖组成均为Ara、Rha、xyl、Man、Gal、Glc.红外检测具有多糖类物质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山楂多糖的总多糖含量及单糖组分构成.方法: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山楂多糖中的中性多糖含量,用间羟基联苯法测山楂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用红外光谱法初步探究山楂多糖官能团,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山楂多糖中单糖组分.结果:山楂多糖中中性多糖的含量为72.00%;糖醛酸的含量为14.9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山楂多糖可能为一种氨基多糖;气相色谱法分析得山楂多糖的单糖组成为木糖、核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其质量分数分别为5.53%、13.85%、14.26%、9.29%、8.37%、19.91%、21.93%.结论:该方法比较便捷,重复性好,可用于山楂多糖中单糖的组成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井冈山马齿苋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测定其总糖含量。方法应用Fenton法、DPPH法和FRAP法比色法测定,共同评价井冈山马齿苋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结果井冈山马齿苋多糖在体外能明显清除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还原Fe~(3+),并且体外抗氧化作用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马齿苋多糖的总糖含量,总糖含量为23.56%。结论井冈山马齿苋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蕨麻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其单糖组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a-淀粉酶法脱淀粉、链酶蛋白酶和Sevag法联合除蛋白,得到蕨麻多糖.对提取的蕨麻多糖进行了总糖含量及糖醛酸含量的测定.粗多糖(P1)总糖含量为41.8%,糖醛酸含量为11.1%.脱淀粉脱蛋白多糖(P2)总糖含量为39.4%,糖醛酸含量为35.9%.经纸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该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组成,说明蕨麻多糖为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11.
王新侠  乔超超  倪辉        肖安风        蔡慧农        朱艳冰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338-344
为探索假交替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重组褐藻胶裂解酶降解褐藻胶的动态过程变化,采用DNS法和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体系还原糖和总糖,根据二者比例,得出酶解产物随时间变化的平均聚合度,从而研究各因素对褐藻胶降解过程的影响,确定褐藻胶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重组褐藻胶裂解酶降解褐藻胶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25 ℃,pH 7.5,初始底物质量浓度7 g/L,加酶量0.48 U,静置条件下酶解反应2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产生的还原糖的质量浓度达0.878 g/L,平均聚合度为3。酶解终产物的质谱鉴定结果显示为单糖、二糖和四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澳洲大蠊与美洲大蠊中总糖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结果:澳洲大蠊中总糖平均含量为139.6 mg/g,美洲大蠊的为127.6 mg/g,两种蜚蠊的总糖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蜚蠊中总糖含量丰富,且二者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烤烟总糖、蛋白质及施木克值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云南省保山烟区195份烤烟样品总糖、蛋白质及施木克值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5县区烟叶平均总糖质量分数变异系数在10%以内,变幅以施甸县最大.蛋白质质量分数接近优质烟叶标准,平均质量分数以施甸(9.28%)最高,昌宁(8.19%)较低;②保山烟区烤烟总糖质量分数与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质量分数与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硫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施木克值与pH值、速效磷和有效硫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有效铁和有效锰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③该地区属于北回归线区域火山灰土壤特色优质烟区,土壤呈中性微酸,有机质质量分数丰富,总体供氮水平较高,速效磷质量分数中等,速效钾质量分数中等偏上,多数烟区中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丰富;④最后构建了保山烟区烤烟总糖、蛋白质及施木克值与土壤养分指标间的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方程.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测定了重庆黔江肾豆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矿物质元素质量分数.研究发现黔江肾豆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3.35%,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4.28%,水解液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17.0%,总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为6.9%;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28%,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较高,占总脂肪酸的83.0%,其中油酸为8.2%,亚油酸为22.2%,α-亚麻酸的质量分数均超过大豆、黑豆、豇豆和鹰嘴豆等豆科作物,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的52.6%;总糖质量分数为53.47%,其中还原糖为1.70%,淀粉为51.77%;粗纤维为3.47%;主要矿质元素,铁:68.2μg/g,锌:42.9μg/g,钙:10.3μg/g,钾:7.3mg/g,镁:1.8mg/g,锰:16.5μg/g,铜:9.4μg/g,磷:2.62mg/g.可见黔江肾豆营养保健价值独特(特别富含α-亚麻酸),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从灵芝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灵芝多糖的提取一般方法为醇析沉淀法,本实验为找出该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灵芝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乙醇:料液为2:1,pH为6.5.结果:用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测得灵芝多糖含量6.55%,平均回收率99.05%,RSD=1.02%(n=3).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无机碳是苏北滨海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其含量的精准测定方法,以期为深入认识土壤无机碳(SIC)的形成和转化提供基础。【方法】在苏北地区野外选取杨树人工林和互花米草湿地作为样地,采集0~10、≥1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在实验室分别使用气量法、二氧化碳(CO2)吸收法和间接法测定SIC含量及其回收率,比较3种方法的精准性。【结果】使用气量法、CO2吸收法和间接法测得的SIC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25~9.93、6.18~11.50和5.50~12.60 g/kg,平均值分别为8.11、9.58和9.54 g/kg。当外源碳酸钙添加梯度为2.35~12.90 g/kg时,气量法、CO2吸收法和间接法的回收率的平均值分别为96.9%、105.0%和71.5%。根据回收率校正后的SIC含量,间接法的结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这表明间接法的回收率被低估。气量法、CO2吸收法和间接法测定平行土壤样品无机碳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9...  相似文献   

17.
周永红  郭辰  黄慧 《广西科学》2007,14(2):147-149
采用微波辐照诱导萃取南瓜子油,并利用GC-MS对其脂肪酸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鉴定。结果得到,用微波辐照诱导萃取南瓜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在微波功率900W下,用正已烷提取50s,南瓜子油得率为41%。南瓜子油中亚油酸含量高达56.5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5.43%,是制备营养保健油的优质原料。微波提取的南瓜子油颜色澄清、香味自然,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得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对皱纹盘鲍、黑足鲍及其杂交F1腹足部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矿物质元素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鲍的粗蛋白含量最高(17.97%),黑足鲍的粗脂(1%)和粗糖(9.29%)含量最高;杂交鲍氨基酸总含量(58.91%)和呈味氨基酸含量(28.77%)最高,黑足鲍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21.33%),皱纹盘鲍氨基酸总含量、呈味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最低;黑足鲍与杂交鲍脂肪酸种类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皱纹盘鲍。实验共测定9种矿物质元素,除了黑足鲍腹足部肌肉Mn、Cu含量明显高于皱纹盘鲍和杂交鲍外,3种鲍其他7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别不大;黑足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皱纹盘鲍最低。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种间杂交,亲本某些遗传性状缺陷在子代中得以改良,并且获得的杂交F1代部分性状优于双亲,表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9.
1999~ 2 0 0 2年对广西永福县和临桂县两个罗汉果主产区进行 1999年以来罗汉果的土壤肥力状况与罗汉果产量和品质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罗汉果产区土壤全氮、全钾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6 5 g/ kg、17.9g/ kg、 89mg/ kg,属中等水平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 .4 5 g/ kg和 3.4 mg/ kg,属偏低水平。罗汉果的产量平均为 5 782 5 .0个 / hm2 ,单株产果量平均为 12 .9个 ;罗汉果鲜果的水溶性糖总量平均 6 .5 1% ,罗汉果鲜果的维生素 C含量平均 36 2 1.6 mg/ kg。罗汉果产量与土壤全氮、土壤全磷成正相关 (Sig. <0 .0 5 )。在罗汉果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比例一定的情况下 ,水溶性糖总量与有机肥施用量成正相关。因子分析表明 ,影响罗汉果生产的主要因子有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全钾的含量 ,其次土壤水分和土壤速效钾含量 ,有机肥料施用量 ,水溶性糖总量、维生素 C、土壤酸碱度等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 ,优化肥料配比等 ,对改善罗汉果的营养状况及提高罗汉果产量 ,改善罗汉果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