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仙人掌多糖的超滤膜分离提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不同截留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对仙人掌多糖浸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和浓缩,并分析了超滤压力、超滤温度、纯化时间、料液体积流量、浓缩倍数等对超滤过程的影响,得出了最适宜的操作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选用截留分子质量为10000 ku的超滤膜、超滤压力为0.20MPa、超滤温度为25℃、料液体积流量控制在0.04~0.05 L/min、浓缩倍数为5~7倍时,粗多糖得率达0.95%.与传统的真空浓缩法相比,超滤浓缩法的粗多糖得率较高,所得多糖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减轻了后续工艺进一步分离纯化多糖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不同因素水平对丹参药渣多糖含量、转移率、纯度的影响,确定丹参药渣多糖提取精制工艺,为丹参废弃药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吸光度,以丹参药渣多糖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醇沉浓度对丹参多糖含量的影响.以转移率及纯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压差、温度、收集量对丹参药渣多糖转移率及纯度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 h;醇沉浓度为80%;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50 K;超滤工艺条件为压差为0.05~0.1 MPa,温度为35℃,收集量为7 500 m L;清洗方法为碱液循环清洗.结果表明,丹参药渣多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超滤精制多糖工艺简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香菇多糖的膜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椴木栽培的香菇为原料,利用超滤膜分离装置进行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并建立了香菇多糖提取液超滤过程修正凝胶极化模型。本工艺香菇多糖提取率可达6.10%,多糖粗品含量在90%以上。研究表明,膜分离技术在香菇多糖提取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超滤技术对发酵牛骨粉多肽进行分离,研究了超滤系统几个主要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确定了以下各超滤膜最佳的操作工艺参数。截留分子量(MWCO)10 kDa:多肽浓度为30 g/L、压力0.20~0.22 MPa、最佳料液温度30~35℃、pH值控制在6.0~7.0、运行周期为50 m in,膜透过速率为1.24 mL/m in;MWCO 6 kDa和4 kDa:多肽浓度为40 g/L、压力为0.20~0.22 MPa、温度低于45℃、自然pH值,运行周期为60 m in,膜透过速率为1.44 mL/m in和1.18 mL/m in;MWCO 2 kDa:多肽浓度为30 g/L、压力0.20~0.22 MPa、温度低于45℃、自然pH值,运行周期为50 m in,膜透过速率为1.01 mL/m in。超滤分离后分子量(MW)大于10 kDa和小于2 kDa的胶原多肽所占比例较多,分别为34.45%和33.94%。针对MWCO 10 kDa膜研究表明:随着超滤体积不断增加,膜透过速率不断下降;同时发酵液的水解度与总蛋白和总肽的透过率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庆大霉素发酵液的超滤过程.截留分子量30 000、压强0.2 MPa、室温和酸性条件下超滤膜可去除97.85%蛋白质、60.89%COD和99.95%菌体.发酵液稀释0.1倍,可提高79.61%的超滤处理量.通过清洗后水通量可恢复94.93%.超滤可延长阴离子树脂的使用寿命,降低活性炭、阳离子树脂的消耗,节约工业用水.  相似文献   

6.
山麦冬多糖片含量测定与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麦冬多糖片进行了含量测定,每片含多糖49.99 %±0.9 %;并研究了其急性毒性,山麦冬多糖的小鼠最大耐受量为26.68 g生药/kg,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711倍.  相似文献   

7.
超滤法分离浮萍多糖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超滤法分离浮萍中免疫活性成分浮萍多糖的工艺.通过煎煮、超滤、脱蛋白、乙醇沉淀等步骤对浮萍多糖进行提取分离,硫酸-苯酚法和硫酸-蒽酮法测定提取液和样品中的总糖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得到浅褐色粉末,纯度53.5%,蛋白质含量1.2%,收率6.43%.该方法可以简单、快速、有效地对浮萍多糖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马氏珍珠贝肉蛋白酶解液在超滤过程中膜通量的变化及超滤前后感官评价、肽分子量分布以及氨基酸的变化,对超滤膜的选择性及分离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马氏珍珠贝肉蛋白酶解液在超滤过程中,随着超滤时间的延长,膜通量不断减小,透过液的鲜味明显提高,腥味和苦味基本消失,透过液中含有分子量大于截留分子量(5000 Da)的多肽,超滤膜实际有效截留分子量约为7000 Da~8000 Da,分子量小于4500 Da左右的多肽在透过液中得到有效富集.超滤处理后,同一氨基酸在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中含量的变化均不一致,透过液肽态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高于原酶解液,而苦味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低于原酶解液.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超声功率对麦冬多糖结构及活性影响的规律,选用5种功率超声提取麦冬多糖,并利用季铵盐沉淀法对其进行分离,分别得到了5种AP1和AP3多糖.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对AP1和AP3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起初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不断有较大分子量的多糖被提取,但随着超声功率的进一步增大,大分子量的多糖分子量减半,被降解为较小分子量的多糖.气相色谱研究表明随着超声提取功率的不断增大,嵌入麦冬原材料中较稳定,利用小功率很难被提取出来单糖组分如鼠李糖、阿拉伯糖和木糖均被提取.AP1和AP3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麦冬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超声功率为400W时其抗氧化活性最高.可见,超声功率对麦冬多糖的结构及活性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低值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体壁干品为实验原料,优化酶解超滤工艺条件,联合制备出不同分子质量段的海地瓜多糖和多肽,优化确定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海地瓜多糖的工艺参数,对比探究不同分子质量段海地瓜多糖和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先用胰蛋白酶在料液比(m/V)1∶40、加酶量2.4%(质量分数)、p H值7.5、45℃下酶解8 h,然后超滤分离得到分子质量小于10 ku的海地瓜多肽,提取率达到(29.602±1.012)%;再用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使用对超滤截留液和一次酶解沉淀进行二次酶解提取多糖,先加入质量分数7%的中性蛋白酶,45℃下酶解4 h;再加入质量分数8%的木瓜蛋白酶,60℃下酶解4 h,p H值均为7.0,粗多糖提取率达到(14.511±0.162)%。确定最佳超滤条件为:操作压力0.20 MPa,料液质量分数6%,操作温度35℃。得到海地瓜多肽P_1(5~10 ku,48.47%)、P_2(1~5 ku,18.46%)和P_3(1 ku,33.07%);得到海地瓜粗多糖G_1(10 ku,63.09%)、G_2(10~100 ku,7.24%)、G_3(100~200 ku,4.67%)和G_4(200 ku,25.00%)。采用Q-Sepharose-Fast-Flow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对G_4进行纯化,在0,0.5,1.5 mol/L洗脱盐浓度下,得到3个纯化多糖组分G_(4-1)、G_(4-2)和G_(4-3)。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分子质量段海地瓜多肽对·OH的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为:P_3P_2P_1,对DPPH·和O_2~-·的清除能力强弱顺序均为:P_2P_3P_1。不同海地瓜粗多糖对·OH、DPPH·和O_2~-·的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G_4G_1G_3G_2,G_4G_3G_1G_2,G_1G_4G_2G_3;纯化多糖对·OH的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为:G_(4-1)G_(4-2)G_(4-3),对DPPH·和O_2~-·的清除能力强弱顺序均为:G_(4-2)G_(4-1)G_(4-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超滤对大蒜粗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效果.选择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的超滤膜(MWCO),并研究了超滤次数、操作压力、样品浓度和膜的清洗方式对超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该超滤膜来脱除大蒜粗多糖中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大蒜多糖的质量浓度20mg/mL,压力27.58kPa,超滤3次.该条件下大蒜多糖通过率达到92.1%,蛋白质含量由O.5%降低到了0.05%.超滤膜使用后,不经清洗,再次使用,大蒜多糖的通过率为74.7%,为原通过率的78.1%;经蒸馏水一Na0H溶液一蒸馏水混合清洗后,大蒜多糖的通过率为93.2%,恢复到原通过率的97.5%.结论:采用超滤法可以脱除大蒜粗多糖中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麻药多糖成分中单糖的组成,用3 mol·L-1三氟乙酸将大麻药多糖水解成单糖,再与盐酸羟胺进行衍生化反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其单糖组成,结果表明:鼠李糖、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阿洛糖和半乳糖为大麻药多糖成分中的单糖组成,其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0.37%,6.62%,14.24%,8.38%和14.15%.此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麻药多糖成分中单糖的组成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亲水色谱-电雾式检测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测定西洋参不同部位(芦头、主根、参须)中多糖的单糖组成。采用超声辅助酸解法对西洋参多糖进行完全水解,应用Waters Xbridge Amide柱(4.6 mm×250 mm,5 μm),梯度洗脱(A为乙酸铵水溶液,B为乙腈),流速0.8 mL/min,柱温40 ℃,ESI-TOF/MS进行定性鉴别,CAD检测器(雾化器温度60 ℃,N2压力8.8 kPa)进行定量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对西洋参不同部位进行区分。该方法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 1),检出限为0.03~0.13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4.17%~107.15%。应用该方法测定了西洋参不同部位多糖水解产物中7种单糖(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岩藻糖、甘露糖)和2种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主根中葡萄糖含量较高,其平均值为(2.123±0.070)mg/g;芦头中鼠李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含量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0.037±0.006)mg/g、(0.179±0.023)mg/g、(0.158±0.028)mg/g、(0.036±0.006)mg/g、(0.069±0.007)mg/g、(0.376±0.096)mg/g;参须中岩藻糖含量较高,其平均值为(0.120±0.005)mg/g。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重复性好,为西洋参单糖组成和不同药用部位开发利用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孔树脂层析法研究地榆多糖分离纯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选择HB-1600作为地榆多糖分离纯化的最佳树脂,上样浓度为0.333 mg/m L,上柱流速为1 BV/h,洗脱流速为1 BV/h.按此条件进行地榆多糖分离纯化,可以使地榆多糖的纯度由31.15%提高到76.50%.由此表明:利用大孔树脂层析法纯化地榆多糖可除去蛋白质等大部分杂质,提高多糖的纯度和品质,为地榆多糖的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木聚糖酶分级对高温降解木聚糖酶水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酶解液中聚合度为2~5的低聚木糖含量,采用超滤的方法对木聚糖酶进行分级,用于高温降解木聚糖的酶水解。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原酶液经超滤分级后,得到的木聚糖酶A组分(分子质量为30~50 ku)、B组分(分子质量为10~30 ku)和C组分(分子质量小于10 ku),均能使木聚糖中聚合度较高的糖降解为聚合度为2~5的低聚木糖。木聚糖酶B组分由于富含内切木聚糖酶XYN I和XYNⅡ,1 mg酶蛋白可以产生263 g木二糖、185 g木三糖、115g木四糖和046 g木五糖,明显高于木聚糖酶A和C组分高温降解木聚糖的水解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板栗多糖含量并对其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蒽酮—硫酸法测定板栗多糖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加入2g/L蒽酮—硫酸溶液4mL,在沸水浴中加热3min,自来水冷却40min后在10min内于波长600nm下读取吸光度。蒽酮—硫酸溶液需要现配现用。多糖含量控制在0.02~0.06g/L之间为宜。蒽酮—硫酸法测定板栗多糖含量的精密度实验RSD值为0.7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7.2%,RSD值为4.6%。用本方法测定板栗中多糖含量为12.67%。  相似文献   

17.
以油茶蒲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 实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油茶蒲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油茶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5 ℃,液料比32 mL g-1时,多糖提取率最佳,为10.49 ± 0.21 % (n=4).在浓度0.6 mL g-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0%,总还原能力在1.4 mL g-1时与同浓度Vc效果相近,表明油茶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桑叶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微波辅助技术进行桑叶多糖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因素与水平,应用Box-Behnken设计3因素3水平的试验,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桑叶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88℃、时间11 min和液固比18∶1,提取的多糖含量为15.20 mg/g.微波辅助提取的多糖含量分别比传统水提法提取10 min和60 min高2.18倍和0.23倍.  相似文献   

19.
桔梗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更好地利这种植物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我们研究了桔梗中多糖的提取及测定: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DEAE-纤维素柱层析的方法从桔梗中提取并纯化桔梗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实验所得桔梗中多糖的含量为2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