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生降脂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激光诱变红曲霉(Monascus)菌株,获突变株T-0013.研究其产洛伐他汀类物质的最佳固体发酵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T-0013菌株用大米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氮源D和微量元素C组合,培养基初始为pH5.0,含水量控制50%,采用28℃培养,洛伐他汀类物质的产量最高.此外根据红曲霉色素产量与洛伐他汀生成量的关系,推测红曲霉产洛伐他汀的生物合成途径,可能是红曲色素生成途径中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2.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生降脂物质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激光诱变红曲霉(Monascus)菌株,获突变株T—0013。研究其产洛伐他汀类物质的最佳固体发酵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T—0013菌株用大米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氮源D和微量元素C组合,培养基初始为pH5.0,含水量控制50%,采用28℃培养,洛伐他汀类物质的产量最高。此外根据红曲霉色素产量与洛伐他汀生成量的关系,推测红曲霉产洛伐他汀的生物合成途径,可能是红曲色素生成途径中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3.
红曲霉液态发酵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曲霉GM026产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甘油9%,大豆粉0.75%,NaNO30.2%,MgSO4.7H2O 0.05%,KH2PO40.15%;最佳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6℃,初始pH=5.0,接种量7%,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 mL,摇床转速170 rad/min。在上述条件下,发酵培养14 d,洛伐他汀产量达到375.853 mg/L.  相似文献   

4.
从8株红曲霉中筛选出红曲霉MQ7作为高产糖化酶和酸性蛋白酶的供试菌株,采用固态发酵方法测定在不同发酵温度、底物料液比、大米和麸皮比例条件下的产酶情况.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固态发酵产酶过程,确定该菌株产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底物料液比(g∶mL)20∶25,大米麸皮比例(g∶g)17∶3.在此条件下,糖化酶活力达1,641.69,U/g,酸性蛋白酶活力达151.09,U/g.同时研究了NaCl含量对红曲霉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当NaCl质量分数达到18.92%时,红曲霉MQ7产糖化酶活力下降64.8%,酸性蛋白酶活力下降85.6%.  相似文献   

5.
纳豆激酶产生菌的固体发酵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影响纳豆激酶产生菌固体发酵时产酶影响因子如碳源/氮源、含水量、温度、pH和培养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1适宜的固体发酵产酶培养基豆粕:麸皮比为3∶1;菌株2适宜的固体发酵产酶培养基豆粕:麸皮比为1∶1时产酶活性最高;菌株1适宜的培养基含水以50%最好,菌株2以70%最好;培养基初始pH均在7.0时酶活最高;发酵温度均以25℃最好,不易超过30℃;两个菌株的适宜发酵时间分别为36 h(菌株1)和72 h(菌株2).在优化发酵条件下,两个菌株单位发酵物中纤溶酶平均酶活力可分别达到1 407.25 U/g(菌株1)和953 U/g(菌株2).  相似文献   

6.
米曲霉固体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米曲霉固体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的产酶条件,以米曲霉Y10为试验菌株,研究了产中性蛋白酶活力较高的固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的适宜培养条件为:m(麸皮)∶m(酵母粉)∶m(乳糖)∶m(水)=9∶1∶1∶9,pH值为7.0,接种量为每克培养基接种1.8×108个孢子,最佳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时间为72h.在此培养条件下,最高酶活力达4286.1U/g.  相似文献   

7.
从实验室保藏的11种红曲霉中,筛选出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CH-1菌株.研究了发酵温度、时间、接种量、谷氨酸钠添加量等发酵条件对红曲霉CH-1产GABA含量的影响.经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后得出红曲霉CH-1发酵大米产γ-氨基丁酸的较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9 d,接种量17%,谷氨酸钠添加量0.10 g,在此条件下,红曲霉CH-1发酵大米产GABA为1.93 mg/g,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桔霉素含量为0.01μg/g,低于国家标准1μg/g,可利用该产品开发更多形式的红曲食品.  相似文献   

8.
内生真菌Hd3菌株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设计方法对Hd3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Hd3菌株的摇瓶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4.71 g/L,MgSO4·7H2O 1.08 g/L,土豆244.17 g/L.发酵条件为pH 6~7,250 mL三角瓶装90 mL发酵液,接入9×103 cfu/mL菌量,31℃培养9 d.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红曲霉产多糖的液态发酵条件,得出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蔗糖45 g/L,酵母粉4.5 g/L,KH2PO4·3H2O 3.5 g/L,MgSO4·7H2O 0.85 g/L.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红曲霉N产多糖的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为:种龄30 h,接种量7.5%,发酵培养基初始pH 5.75,装液量162.5mL/1 000 mL三角瓶,发酵时间84 h.在此条件下,红曲霉液态发酵的多糖质量浓度达999.8 mg/L,比优化前的684.2 mg/L提高46.1%。  相似文献   

10.
对肉色曲霉产碱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摇瓶实验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组成为(%):黄豆饼粉2,NH4NO3 0.5,玉米粉1,糊精1,柠檬酸钠0.1,K2HPO4 0.5,FeSO4 0.006,大豆油0.6,吐温-800.5mL,pH 9.0.最适产酶温度为28℃,产酶高峰出现在96小时,最佳装液量为35mL,碱性脂肪酶菌株的酶活可达9.3U/mL.脂肪酶的最适作用pH为9.0,最适作用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米曲霉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采用快速显色的平板初筛方法,得到三株曲酸产量较高和产酸性能比较稳定的米曲霉突变菌株,并从中筛选出产酸能力最高的米曲霉菌株10V-2。经对该菌株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找出了该菌株的最适发酵产酸培养条件,使其摇瓶发酵曲酸产量达到30.51 m g/L。  相似文献   

12.
通过紫外诱变和微波辐射米曲霉菌株,筛选出高产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米曲霉菌株ZQH48,并进行了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菌渣:麸皮=1:1,氯化铵12%,蛋白胨2%,硫酸镁0.07%,氯化钠0.5%,磷酸二氢钾0.02%,固水比为1:1;最佳培养温度35℃.优化后纤维素酶活力可达161.55 U/g,较原始...  相似文献   

13.
范贵增  熊国真 《江西科学》1992,10(3):175-182
报道了香菇菌摇瓶发酵试验结果,发酵工艺程序与抗生素发酵基本相似。以香菇菌Cr-021为材料,研究了8种营养物质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应用L_9(3~4)正交试验得出了匀浆化培养基和摇瓶发酵培养基。通过试验,确定了摇瓶发酵的最佳温度为25℃,振荡频率220r/min,装量50ml等。用匀浆化菌种代替传统工艺中直接用斜面母种作为一级摇瓶种源,使发酵周期缩短了2—3d。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CDG等三种摇瓶培养基并进行摇瓶发酵分析,其中CDG产干菌丝重6.8g/100ml,氨基氮含量为0.24mg/ml。  相似文献   

14.
应用单因素优化和响应面分析实验对一株具有产高Cx/FPA比值纤维素酶的曲霉M-18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试验,确定了合适的碳源、氮源及发酵控制参数,得到回归方程反映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可以用于产内切葡聚糖酶发酵优化的理论预测.进一步分析得到的优化发酵条件为: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CMC-Na 0.3%,酵母粉0.5%;产酶发酵温度30℃,装液量67mL/250mL摇瓶、转速175 r/m和接种量1.2 cm2菌苔/50mL.优化前后的实验验证结果相比:优化后的摇瓶发酵Cx酶活力达129.62 u/mL,比原来的98.45 u/mL高出31.67%.  相似文献   

15.
美味牛肝菌深层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Bull.exFr.)适宜的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美味牛肝菌发酵的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20.0g,酵母浸出膏7.0g,KH2PO42.0g,MgSO4·7H2O1.0g,VB10.01mg;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5.2~5.8、振荡速度180r/min、培养温度27℃、100mL三角瓶装液量60mL、发酵周期6d.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到蝉拟青霉优良的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通过对碳、氮源筛选的单因素实验,筛选出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在此基础上以筛选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K2HPO4,MgSO4.7 H2O为考察因素,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生物量较高的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按质量分数为葡萄糖3%,蛋白胨1.5%,K2HPO40.1%,MgSO4.7 H2O0.05%.适宜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27℃,培养基起始pH6~7,接种量6%,摇床转速为150 r/min,500 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100 mL,发酵周期为7 d.  相似文献   

17.
产低温蛋白酶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等方法,从渤海秦皇岛海域的海水样品中筛选到产低温蛋白酶活力较高的菌株HYM-16,初步鉴定为黄色杆菌属,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该菌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装液量50 mL液体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以体积分数0.01的接种量、摇床转速180 r/min条件下,25℃培养48 h酶活最...  相似文献   

18.
对链霉菌S506活菌制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该菌株的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40 g/L,玉米粉40 g/L,甘油10 mL/L,黄豆饼粉10 g/L;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温度35 ℃,初始pH为6~8,500 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100 mL,转速150 r/min,发酵周期96 h.经液-固发酵制得固体活菌菌剂,室温下保存1.5 a,活菌数量仍达到40亿个/g以上,为大规模培养S506菌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使用红曲霉M31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红曲椰纤果生产研究,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组为:葡萄糖8%、磷酸铵1.0%、KH2P040.1%、MgS04.7H200.15%、酵母菌破壁液3%(vv)、pH5.5;150mL500mL液态发酵培养基每瓶75颗150rpm、粒度为1.5×1.5×1.0cm的椰纤果前期30℃液态发酵1~7天,后期25℃固态发酵8~10天,生产所得红曲椰纤果中Monacolink的含量为288.61μgg,色价为205.62μg。  相似文献   

20.
灵芝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的菌丝可获布于整个液体之中,所以菌丝发育比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我们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对灵芝液体发醇培养的适宜温度,摇瓶装置,摇瓶振荡频率,培养基初始PH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灵芝液体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6℃,摇瓶装置为120ml/500ml三角瓶,摇瓶振荡频率为100-120次/分,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