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鞭角华扁叶蜂预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鞭角华扁叶蜂预肾的解剖,明确屯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构造及其分布。其中枢神经系统由脑、食管下神经节、腹神经索组成,前、中、后脑分化明显。腹神经索包括三对胸神经节、八对腹神经节及纵贯各神经节的神经索,其中各了的分布与叶蜂预肾体节相一致,位于各体节腹板的前缘中部。口道交感神经系统由位于脑前方食道背面的额神经节和位于脑后方的后头神经节组成的神经连锁构成。腹交感神经系统由位于腹神经索各神经节上的横神经组  相似文献   

2.
黄脸油葫芦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解剖镜和光镜观察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and Matsuura))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解剖学结构,并对脑和各体神经节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食道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组成;前、中、后脑分化明显,腹神经索包括三对胸神经节、五对腹神经节及纵贯各神经节的神经索;脑和各体神经节的组织学结构相似,由外向内依次是神经鞘、神经细胞层和髓质层;脑的髓质层复杂,其中含有四种由神经细胞球体和神经纤维束形成的脑体,一对蕈状体、一个脑桥体、一个中央体及一对脑腹体。  相似文献   

3.
蜚蠊尾须毛形振动感受器的上行冲动直通或横过腹神经索第Ⅴ至第Ⅰ腹神经节。此外冲动沿第Ⅰ至第Ⅵ腹节的返回神经回到尾须。根据电生理学研究,假定上述直通、横过和返回三种通路在蜚蠊腹神经索第Ⅰ至第Ⅴ腹神经节巨大神经纤维间构成无化学突触的神经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4.
锯缘青蟹胸神经团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胸神经团食道下神经节、胸神经节和腹神经节高度愈合而成,胸神经团具有3种类型的神经分泌细胞(NSC),食道下神经节腹面NSC的数量多于背面,胸神经节背面的NSC靠近步足神经分布;腹面的NSC较多,靠近胸动脉孔发布,腹神经节的NSC聚集成群,主要位于腹面,不同类型的NSC通常参杂分布。  相似文献   

5.
在生趣盎然的昆虫世界里,昆虫脚的形态和功能可说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昆虫的脚共有三对,它们分别长在前胸、中胸和后胸的三个胸节上,叫作前脚、中脚和后脚.每个脚又分成好几节,一般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和跗节组成.由于  相似文献   

6.
以威廉环毛蚓为实验材料,对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显微、亚显微结构及其对体表水交换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说明在威廉环毛蚓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即A、B和C三种细胞.A细胞数量最多,位于脑神经节、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中.B细胞主要位于咽下神经节.C细胞主要位于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中.神经内分泌活动与季节有关,A细胞和C细胞的分泌活动随季节变化而不同,B细胞的内分泌活动受季节的影响不大.蚯蚓体表的水交换受神经内分泌调控,这种因子仅存在于脑神经节内.  相似文献   

7.
两栖类交感神经节广泛地用于神经生物学研究,包括突触和膜生物物理学研究.交感神经节细胞体积大,细胞的形状简单,无树突,突触位于细胞体上,神经节结构简单,但同时又具有中间神经元,在体外易于长时间存活.两栖动物交感神经节表现出多种突触后电位,包括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慢抑制性突触后电位(sIPSP),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sEPSP),晚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lsEPSP),同时还表现多种突触塑性,说明该神经节具有信息存储功能,因此,两栖动物交感神经节可作为研究学习与记忆的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8.
两栖类交感神经节广泛地用于神经生物学研究,包括突触和膜生物物理学研究。交感神经节细胞体积大,细胞的形状简单,无树突,突触位于细胞体上,神经节结构简单,但同时又具中间神经元,在体外易于长时间存活。两栖动物交感神经节表现出多种突触后电位,包括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慢抑制性突触后电位(sIPSP),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sEPSP),晚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同时还表现多种突触塑性,说明该神经节  相似文献   

9.
研究卫平角涡虫(Planocera reticulata)脑神经节胆碱酯酶的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胆碱酯酶阳性细胞分别分布于脑神经节的吻端腹侧面、前腹侧面、中央腹侧面和后背侧面的细胞层中,各阳性细胞在脑神经节中均为左右对称分布。前腹侧面阳性细胞的突起向背内侧延伸,经交叉后进入对侧纤维网中;中央腹侧面阳性细胞的突起向中线延伸形成联系;后背侧阳性细胞的突起向腹外侧延伸进入同侧纤维网中。神经节中央的神  相似文献   

10.
扬子鳄胚胎脊髓胸段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尼氏染色及Haggqvist染色法观察了24例孵育3~62天的扬子鳄胚胎的脊髓胸段组织发生过程。孵育第3天,脊髓横断面近圆形,中央管呈长椭圆形。第6天脊髓呈卵圆形,中央管呈窄而长的梭形,套层明显。第12天,脊髓灰质的腹角明显,脊髓外周出现一薄层白质。第18~30天中,灰质腹角进一步扩大,背角逐渐形成。两侧背角不断向正中靠拢并合并,中央管缩小呈圆形。白质明显增厚并形成背索、侧索和腹索。第30~62  相似文献   

11.
蜗牛触角收缩反应的习惯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锰的神经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锰是人体内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但过量摄入,则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其中,锰对人体的毒作用主要表现在神经精神系统方面,早期表现为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慢性锰中毒以锥体外系神经障碍为主,伴有精神症状。同时介绍了锰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文针对成体稀有鮈鲫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和描述,配合系列的图文介绍,为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进化和其它相关的研究提供更加完整的组织学背景。方法 健康的成体稀有鮈鲫经固定、脱钙,脱水,透明,包埋蜡块制成3μm厚度的组织切片,H.E染色制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摄组织学照片,进而对其相应组织器官进行描述。结果 稀有鮈鲫的口咽部可由咽齿与后续肠道分界,稀有鮈鲫的肠道前端呈“Z”字型膨大,但其后续肠道基本呈直线形。稀有鮈鲫的肝脏虽有清晰的中央静脉等结构,但不成典型的分叶状。胆囊独立存在,位于胸腔前端,与心脏毗邻。胰腺或肝胰腺未能在稀有鮈鲫中被发现。作为稀有鮈鲫神经中枢的脑部,其各部分结构较为完全,可见清晰的端脑、间脑、中脑、后脑和脑脊髓。并有脑神经从脑的背侧、腹侧发出。位于背侧脊椎的椎间孔中的脊髓可见分明的灰质与白质结构。结论 稀有鮈鲫的消化系统符合鲤科鱼类无胃特点,但其肠道前后段有明显差异。该物种神经系统发育较为完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5例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位于大脑半球者3例,后颅凹者2例。术后加放疗病情好转随访3年余生活能自理者1例,单纯手术的4例均于术后六个月死亡。讨论了本瘤的命名,好发部位及生长方式,病程,临床特点,治疗及子后。本瘤病程短,恶性程度高,对放射治疗敏感,及早取得病理诊断后进行放疗,可延长病人存活期。  相似文献   

16.
对1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清学检查阳性,伴有不同程度中枢神经症状的患者进行了MRI检查。其MRI均有改变,主要表现为大脑白质脱髓鞘变(12/17)和大脑皮层下的局灶性占位病变(5/17)。MRI诊断符合进行性多发性白质脑病及颅内弓形体感染。结果表明,重度T2加权扫描(TR/TE=3979/93ms)对发现病灶十分重要,病灶的定性应十分注意与转移瘤和淋巴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北五味子木脂素在神经系统方面的保护作用,为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五味子药物开发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轴突逆行追踪技术,研究了褐云玛瑙螺嗅触神经中枢内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神经元分布于脑神经节、口球神经节和足神经节中。脑神经节和口球神经节内的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同侧,足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则平均分布于左右两侧。嗅触神经中枢内的神经元多数属于中、小型,只有少数属大型神经元。  相似文献   

19.
铜是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理活动的微量元素,体内铜的含量与细胞呼吸、自由基防御、血管生成、神经细胞和机体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它还参与脑生理活动的调节.体内铜的含量、转运及分布都受到精密的调控,铜元素缺乏和过量时都严重影响机体健康.铜及铜相关酶生物系统中对生命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代谢异常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症状和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将综述铜代谢紊乱对脑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