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医疗纠纷的认知状况,探讨从课程设置、医疗实践等方面来加强医学生认知和防范医疗纠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对医疗纠纷很了解的仅占1.2%,基本不了解的占33.0%,一般认识的占61.0%;认为在校了解医疗纠纷对今后工作重要的占96.6%,认为有必要开设医疗纠纷相关课程的占92.3%。结论:医学生对医疗纠纷的认知程度低,急需从课程设置等方面来加强医学生对医疗纠纷的认识及防范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试医学生健康行为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健康行为知识量表测量学生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运用访谈法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结果医学生健康行为知识平均得分5.83,标准差2.15,得分分布以得6分的比例最多(19.2%),经比较分析在总得分、饮食知识得分方面男生与女生、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结论医学生健康行为知识知晓程度较低,尤其是饮食知识方面,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陈颖 《科技信息》2012,(35):I0198-I0199
通过个访和心理测量的方法,探索了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有:健康意识、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传统文化认知、学习和练习氛围;健康有关的因素是形成太极拳学习意愿的核心。学生对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决定了学生是否学习太极拳的行为方向,学生对健康的需求程度为学习太极拳提供驱动力;学生的生活圈对学习太极拳的态度构成了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井冈山大学医学部学生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井冈山大学医学部学生690人,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学生抑郁检出率为23.4%,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人际关系之间抑郁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学生城乡分布以及不同学习成绩间抑郁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井冈山大学医学部学生抑郁情况较为严重,年级、专业、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抑郁影响较大,应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对医学部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干预,以防止或降低抑郁发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19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医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医学生的专业承诺状况位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学习倦怠状况位于中等偏下水平;临床医学学生在规范承诺维度、理想承诺维度、情感承诺维度和专业承诺总分显著优于护理学学生,而在继续承诺维度上,护理学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临床医学学生;在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维度上,护理学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临床医学学生;医学生的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调查在校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与态度行为现状,加强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认知以及正确对待乙型肝炎携带者,为加强高校进行乙肝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300名大学生进行乙肝知识认知行为态度问卷调查与分析。该校大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对乙肝预防方面的认知薄弱,对新生儿接种疫苗的时间这一条目回答的正确率仅39.93%;对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态度与行为方面,有64.93%的学生同意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一起用餐;组间比较,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籍贯的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态度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获取乙肝相关知识的途径方面,大学生期望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信息、知识讲座以及报纸。学校应该加强乙肝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了解,正确对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同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主动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职检验专业学生对HPV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我院检验专业学生进行HPV相关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结果:我院检验专业学生对HPV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不一。与大一学生比较,大三学生对HPV的相关知识的了解较多。结论:高职检验专业学生对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较差。加强健康宣教力度,提高检验专业学生对HPV及其他性传播病毒的了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水平.方法在吉林市丰满区的11个社区内随机选取14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中开展控制高血压知识讲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及血压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的认知得分和健康相关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及有效控制血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云南某高校医学类大一女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探寻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学校开展女医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线索。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对674名医学类大一女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该校大一女医学生对艾滋病总知晓率为91.52%;其中对高危行为和预防措施的知晓情况比较好,而对传播途径中蚊虫叮咬、多个性伴侣和术前检查等问题的知晓情况并不理想;除区域外,是否为独生子女、学历、民族和户籍等对其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均有影响(P〈0.05)。结论:该校大一女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某些环节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仍有必要全面、系统、细致地开展艾滋病知识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长春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理论。该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动机和目标追求的依赖于情境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它认为人们会以一种与某种情境下被启动出来的身份相一致的方式来行为。人们采用某种行为或不采用某种行为, 受到经由环境启动而出现的身份感知的影响。然后, 综述在该理论指导下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最后指出, 未来研究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身份类型和不想要的未来身份对大学生学业结果的影响以及某些认知能力与人格因素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规律与特征,从而为有效的健康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现实性依据,从锻炼动机、自我效能、价值判断、锻炼阶段行为阶段、体育课程、学校条件、家庭影响几个方面对重庆市7所中学的17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锻炼行为各阶段的分布情况为:前意向阶段n=122(8.1%),意向阶段n=147(9.7%),准备阶段n=719(47.7%),行动阶段n=246(16.3%),保持阶段n=273(18.1%).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组的个体在观察变量上存在明显不同;回归分析显示,锻炼水平、锻炼效能、动机水平、价值判断、家庭因素、身体效能和课程因素可显著预测初中生的锻炼行为,7个变量可解释锻炼行为43.5%的变异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种研究方法,从养生功法概念出发,对养生功法的种类和健身功效进行分析,并对福州市城区老年人对养生功法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对其参与度以及影响参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福州市老年人健身锻炼提供科学指导,从而促进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对3 2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65%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状态;2)运动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运动群体,重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年级升高呈下降的趋势;3)81.7%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高,但却有60%的大学生并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4)大学生知行程度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国际、国内的事实充分表明,控烟、禁烟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趋势。通过调查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吸烟行为,并分析其在吸烟中的诸多因素,由此提出提高大学生健康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促进高校控烟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了解大理学院下关校区医学专业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下关校区在校各个专业、各个年级不同性别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进行测评。结果: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总分、平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等因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贫困生各项统计指标均高于非贫困生。而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因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贫困生心理健康部分的指标测评分值偏低,其心理健康水平可能与家庭情况、性别、专业、年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影响学生写作学习的几个因素:传统语法学习带来的制约,学生词汇量贫乏,缺乏行文逻辑思维能力,汉语对第二语言写作的影响及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并且就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曹璟宜 《实验室科学》2012,15(5):206-208
了解医学院校学生手卫生依从性、合格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了对策。以某医学院校180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隐蔽观察法进行有关手卫生的调查分析。对各类洗手方法的效果优劣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了诸如医学生对手卫生知识掌握的不足、依从性差等影响因素。证实加强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学院校实验室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