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纤维品种和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快冻法试验研究了掺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及纤维掺量对C50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纤维基材界面区的微观结构,从微观结构角度分析了抗冻性试验的结论。结果表明:虽然钢纤维基材界面区的微观结构优于聚丙烯纤维基材界面区,但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的改善效果优于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存在阻裂效应和弱界面效应双重作用,存在最佳纤维掺量;掺入1.0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提高效果最好,300次冻融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高达98.01 %。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钢纤维高强砼和普通精强砼的轴心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度、弯曲韧性、韧度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在普通高强砼中择加适量钢纤维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钢纤维在砼基材中产生增韧、阻裂效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影响钢纤维高强砼力学性能的各种因素。通过对不同特征参数 (VfLf/df)的钢纤维 ,不同水灰比 (W/C)及改变砂率 (βs)等 10 0多组钢纤维高强砼试件的试验研究 ,探讨了钢纤维高强砼配合比设计参数的影响规律、计算理论与方法 ;建立了诸设计参数的数学模型。通过大量试验 ,提出了以抗压强度为指标计算水灰比 ,以抗折强度为指标计算纤维体积率 ,同时以抗折、抗压两个指标进行钢纤维高强砼配合比设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钢纤维高强砼冲切板的P-△曲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钢纤维高强砼冲切板的荷载-挠度关系进行了研究,给出钢纤维高强砼冲切板的荷载-挠度曲线,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板的吸能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海堂  汤寄予  赵军 《河南科学》2002,20(6):653-655
进行了高强混凝土和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并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类型和尺寸效应等因素对高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 ,提出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 ,并给出了相应的尺寸效应系数  相似文献   

6.
祝明桥  胡秀兰 《河南科学》2002,20(6):757-759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 ,初步揭示了超短异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规律 ,并归纳出了相关纤维强度特征系数 ;通过超声测试分析 ,得出了钢纤维混凝土超声波速与纤维掺入量的关系。为超短异型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和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3个钢纤维高强砼与2个普通高强砼的中节点抗震试验结果表明,核心区采用钢纤维高强砼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抗裂和受剪能力,少配或甚至不配箍筋,取消梁筋的附加锚固措施.本文提出的抗裂和受剪能力的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简化的钢纤维砼应力应变关系,考虑截面的应变协调因子,推导出钢纤维砼钢筋高强砼柱的曲率延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核废料贮存的长期耐久性,参照国际材料与结构联合会标准(RILEM),分别在常温和受热150℃后,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和素高强混凝土进行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1)受热前,纤维混凝土的断裂能为素高强混凝土SP-13的6.3~12.0倍;受热后,为其12.0~16.7倍;2)大尺寸钢纤维A和C对混凝土能量吸收方面的作用优于小尺寸钢纤维B和聚丙烯纤维;钢纤维C(剪切压痕型)对混凝土断裂能的改善效果优于钢纤维A(剪切螺纹型)和钢纤维B(超短超细型);3)综合利用弯曲韧性指标以及断裂能极差、方差对比分析,钢纤维A和C适用于核废料混凝土容器材料.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试验资料基础上,对配筋钢纤维砼梁抗剪强度计算方法进行了 研究;分析了钢纤维的掺入对尺寸效应的影响,并论证了本文给出的方法所 能保证的配筋钢纤维砼粱抗剪强度的可靠度水平;最后给出了适用于各专业 领域的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钢纤维高强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梁受剪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纤维掺量及箍筋配置对梁受剪承载力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提高与钢纤维的掺入显著提高梁受剪承载力,箍筋充分发挥作用;结合梁受力模型,分析梁受剪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国内外钢纤维高强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及有腹筋梁受剪试验数据,提出钢纤维高强钢筋混凝土有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经验计算公式并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平外力总功研究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对比PVA纤维、玻璃纤维、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和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韧性,采用楔入劈拉法利用荷载与裂缝张口位移曲线(P-WCMOD)下包围的面积值并考虑夹具影响后水平外力做的总功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水泥基体发生脆性断裂,从加载到试件破坏P-WCMOD曲线一直呈线性;高强(钢纤维)混凝土和钢纤维、玻璃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发生半脆性断裂,P-WCMOD曲线在峰值荷载附近有较小的非线性区;而在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VA-FRCCs)中观察到韧性断裂,在P-WCMOD曲线中出现明显的假应变硬化现象;脆性和半脆性材料的试件从起裂到破坏,预制缝端部仅出现一条裂缝,且最终沿这条裂缝贯通,对于PVA-FRCCs,预制缝端出现多条细小裂缝,并最终沿着主裂缝贯通.比较几种材料的水平外力总功值可知,PVA-FRCCs韧性最好,钢纤维混凝土次之,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稍差,玻璃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最差.  相似文献   

13.
对基体强度为C50,钢纤维、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分别为1%~3%、0.11%的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进行了抗压试验,结果表明:HFRC的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与钢纤维混凝土(SFRC)相近,但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的平缓程度和韧度指数则较大程度大于SFRC,体现出优异的韧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钢纤维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设计优选了大流动性细粒混凝土与长度为70mm、长细比达93.3的长钢纤维,采用三维钢纤维编织技术与渍浆纤维混凝土施工工艺,成功制备出钢纤维体积率Vf为5%和10%的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渍浆混凝土试件(3D-BSFC).采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对基体强度为C50的试件进行了准静态3种低应变率(10-6/s,10-4/s及10-2/s)下的单轴压缩试验,测出了应力-应变全曲线、强度、压缩韧性以及弹性模量,研究了其受压力学特性及钢纤维掺量和应变率对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掺量三维正交钢纤维对基体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最高达3倍以上,同时改善其变形能力,使韧性增强最高达3.87倍;在较低应变率状态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长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5.
钢纤维混凝土可起到减少混凝土开裂、提高结构韧性等作用,已逐渐被应用于隧道衬砌支护。但制备工艺决定了钢纤维在混凝土基体中的分布,从而严重影响钢纤维混凝土性能,因此亟须开展针对钢纤维分布与制备工艺之间关系的研究。本研究从实际工程出发,选用六种钢纤维混凝土制备工艺,浇筑了18根梁试件,开展钢纤维混凝土抗弯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MT1制备工艺的端钩型钢纤维混凝土在破坏位置、钢纤维分布、钢纤维外露角度、外露长度、抗弯强度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0组30个150 mm×150 mm×150 mm高强混凝土及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试件的试验,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提出了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回归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钢纤维体积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试验值与回归公式的计算值吻...  相似文献   

17.
钢纤维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受拉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工程中常用的陶粒作为轻骨料,制成界面粘结强度较高的陶粒轻骨料混凝土,研究不同钢纤维掺量的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受拉性能.根据试验数据得出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立方体劈拉强度随钢纤维体积率变化的规律,拟合出其劈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其抗拉强度提高幅度较大.当钢纤维体积率为2.5%时,试件的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值分别提高55.9%和77.31%,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拉压比也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配置HRB600高强钢筋钢纤维整体增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和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进行10个梁柱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轴压比、剪压比、配箍率、混凝土种类和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范围等对配置HRB600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整体/局部增强的HRB600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滞回曲线更饱满,刚度退化速率更慢,耗能更高.钢纤维混凝土能够显著改善试件的破坏形态,减轻节点的累积损伤.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HRB600高强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受剪承载力时,对于配箍率较低的节点较为保守,对于配箍率较高的节点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试验值.美国ACI 352—02规范比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值的安全储备高.  相似文献   

19.
钢纤维混凝土超声-回弹测强曲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厦门至昆明国家重点公路干线的施工情况,配制一批不同龄期的掺入粉煤灰、矿渣的C40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超声波检测、回弹检测及抗压强度实验,分析钢纤维掺量对钢纤维混凝土超声波声速、回弹值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建立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超声波声速、回弹值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三种钢纤维混凝土的超声波声速、回弹值、抗压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掺入粉煤灰和矿渣的混凝土密实度提高;铜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声速、回弹值三者之间相关性较好,超声-回弹综合法用于钢纤维混凝土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重型盖板、轻型盖板和盖座为符合工业生产的需要而提出的不同要求,即强度要求和经济性要求,分别设计了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得出了满足两种要求的低含量钢纤维高强和中强混凝土.表4,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