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了提高减速器产品的设计质量和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级直齿轮减速器的优化系统。该系统以单级直齿轮减速器设计理论、人工智能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采用结构化分析、设计和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以确保系统的开发质量、可靠性与实用性。为证明该系统的可行性,以此系统设计的直齿轮减速器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的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提高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性能的目的,以"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螺旋变向"制动执行器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理论进行了汽车制动的多柔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多柔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运用ADAMS仿真方法分析了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得到了制动夹紧力和制动距离等仿真结果。研究表明,采用"电机+行程齿轮减速器+螺旋变向"的制动执行器进行电控制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满足制动法规要求。研究表明,该制动执行器提高了电控制动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曲鹏 《科技咨询导报》2010,(35):48-48,50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设备初期投资少、安装方便、高效节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油田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的推广应用。与其它机械采油方式相比,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系统效率较高。根据螺杆泵井各个部分运动特点及能量损失情况,建立了螺杆泵井系统效率分析模型。同时根据该模型对几口螺杆泵井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螺杆泵井系统效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某电动车高速轮边减速器为研究对象,考虑齿轮啮合损失、搅油损失、风阻损失及轴承损失等因素,建立了该减速器的总效率计算模型,研究了工况参数和设计参数对减速器各种损失及总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工况参数转速、转矩、摩擦系数、齿高倍数和运动黏度的增大,系统效率均减小,其中转速、转矩和摩擦系数对总效率影响较大,齿高倍数和运动黏度对总效率的影响较小;减速器设计参数主动轮齿数和法面模数的变化均导致总效率先增加再减小,螺旋角的增加可明显提高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液压制动系统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和提高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提出了基于ESP压力调节器制动能量回馈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台,研究了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的可行性。采用硬件在环仿真实验方法研究了基于ESP压力调节器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可行性,验证了制动过程平稳性和制动效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SP压力调节器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可以最大效率回收制动能量,保证制动过程平稳,满足制动效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各大油田逐步进入后期开采,螺杆泵采油技术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选择合理的螺杆泵转速,是确保螺杆泵能否发挥最佳功效和工作寿命的关键,因为单螺杆泵定、转子相对运动速度,决定着定、转子表面的磨损。限制泵运行时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最大滑动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根据螺杆泵运行原理,推导出了单螺杆泵转子在做行星运动时的最佳滑动速度,目的是为我们自主研发“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中减速器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常用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的深入分析,采用实体建模、模块化、参数化等技术开发了圆柱齿轮传动的三维参数化快速设计系统。系统是以Pro/ENGINEER三维CAD软件为开发平台,以VisualC++和Pro/TOOLKIT为开发工具,利用Pro/ENGINEER提供的接口程序进行二次开发的。该系统对提高减速器的生产效率,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降低设计费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为产品的生产加工提供了实体模型,符合现代产品设计技术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范家骅  朱大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8):12612-12618
为研究驼峰车辆减速器对下溜车列进行制动时发出的高频制动噪声问题,以驼峰车辆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在ABAQUS软件中建立制动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采用复特征值分析理论对制动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获得了振动系统不稳定模态在频域上的分布。现场采集制动尖叫噪声并分析其主要振动频率,与理论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相对误差。结合振动频率的分岔曲线和振动模态的耦合情况,对影响制动系统产生不稳定模态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动轨与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在0.07~0.17区间内增大时,制动系统发生尖叫噪声的趋势增大,同时,制动轨作用在车轮上的侧向力在50~260 kN区间内增大时,对制动系统也有同样的影响。而被制动车辆的初速度对于制动系统发生尖叫噪声的倾向影响并不明显。可见,摩擦系数和制动轨作用力的变化对车辆减速器在制动过程中产生高频制动噪声的倾向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减速器-减速顶点连式调速系统各级制动住减速器的关联性和协作性及其设置位置、担当制动任务的不同,通过模拟钩车的动态溜放过程,对各级制动住的合理能高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让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节能,可以为纯电动汽车安装电制动系统,电制动系统可以回收纯电动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部分动能,并将其转换成为电能再次利用。本文设计了一种电制动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先将制动过程中电机发出的交流电整流,然后通过DC-DC直流变换器把整流后的直流电的电压值转换为合适的大小并充入电池组。根据仿真结果求得本文设计的电制动系统在测试的工况下,可以回收电能17 267 J,回收效率为49.1%。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电制动系统可以将纯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部分动能被转化成为了电能再次利用,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可以有效地延长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海况,研究了一种小功率的低速直驱型洋流能发电机,通过对发电机的长径比、气隙长度、定子内径等关键参数进行设计和优化,确定了发电机的最终方案。采用2D有限元对发电机的齿槽转矩和变速变载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理论上进一步校核了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加工制造了样机并进行了详细的厂内测试,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确认了发电机能够在额定工况下输出200 W功率,且变速变载运行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直驱式风力发电是当前风力发电技术的一种极具潜能的发展方向。首先回顾国内外风力发电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尤其是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对直驱式风力发电技术中使用的功率调节方式进行了探讨。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与控制进行了分析,并展望变速风力发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直接驱动机械臂惯量大范围变化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模型参考模糊补偿器.实时控制结果表明,它与PI控制器相结合,能有效地克服直接驱动机械臂系统变参数因素的影响,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提出的控制方案既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又可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4.
王晓明  肖雯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8):6846-6849,6854
对直驱式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工作原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逆变器在三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前馈解耦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同时结合矢量脉宽调制方法(SVPWM)对交流侧输出电流实施有效控制,使其波形正弦且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从而大大减少了对电网的谐波污染,提高了风力发电的并网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对该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直驱风电系统的并网性能,在直流母线电压端并入超级电容器储能装置.分析了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直驱风电系统模型,设计了控制策略,通过控制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并网变流器,抑制风机功率的波动以向电网输出平滑的功率.在电网电压跌落时,使直驱风电系统安全实现低电压穿越,并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支撑.利用依兰风电场18#风机实际输出功率作为控制对象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加入超级电容器储能装置可以改善直驱风电系统的并网性能.  相似文献   

16.
风能具有随机性和突变性的特点,而风力机又受限于其机械强度,不易实现最大风能的捕获。以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为例,对实现最大风能捕获的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方式的原理,针对风力发电并网难的问题,提出利用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实现风力发电并网。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并网比传统的恒速恒频并网方式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8.
永磁同步发电系统中,发电机与PWM变流器直接相连,使永磁同步发电机谐波损耗增大,甚至会导致永磁材料不可逆去磁.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AnSoft联合仿真研究了基于矢量控制的SVPWM调制策略下,设置不同调制比与载波频率对永磁同步发电机铜耗、铁耗及转子损耗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损耗随调制比与载波频率变化的规律.仿真结果表明:SVPWM调制策略下的PMSG-PWM系统中,载波频率一定时,随着调制比的增大,永磁同步发电机铜耗、铁耗及转子损耗逐渐减小,且调制比每增加0.1对发电机铜耗的影响最大;调制比一定时,永磁同步发电机的铜耗、铁耗及转子损耗也逐渐减小,但载波频率每增加1kHz,对发电机铁耗及转子损耗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为SVPWM调制策略下设定合理的调制比与载波频率以保障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提高厂用电设计效率的必要性,分析了制约厂用电设计效率的因素,提出了统一厂用电设计方案、实现厂用电通用设计图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影响压缩机输气量Gs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半直接进气的改进设计方案.该方案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但噪声值增大,为进一步控制噪声,将吸气消声器进行适当改进,推出了QD60PZ型高效低噪声压缩机,这种设计不仅产生了高效低噪声的效果,而且对压缩机的其它性能均未产生不良影响,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改进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