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离子色谱法测定矿泉水中F^-、Cl^-等阴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矿泉水中F^-、Cl^-,NO3^-、SO4^2-四种阴离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ICS-1000型离子色谱仪.Lonpac AS14A色谱柱,ASRS ULTRA Ⅱ抑制器,8.0mmol·L^-1碳酸钠-1.0mmol·L^-1碳酸氢钠混合液为淋洗液,流速为1.0mL·min^-1.方法的线性范围广、线性相关性好(r=0.9992—0.9999),相对标准差(RSD)为0.28%~0.9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97%-103.4%,最低检测限为0.0111-0.0522mg·L^-1.该法测定矿泉水中F^-、Cl^-、NO3^-、SO4^2-等阴离子,不需外加试剂对抑制器进行再生.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NO3^-在酸性介质中被锌粉还原后,溶液紫外吸收光谱将发生显著变化的原理,建立了测定水中NO3^-浓度的还原-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方法采用的波长为202.0nm,水样的pH值控制为7,以试样还原前后在该条件下的吸光度变化值ΔA对NO3^-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还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O3^-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8.5mg/L,最低检出限为0.02mg/L,且F^-,Cl^-以及HCO3^-等常见离子对温室不产生干扰,地下水,自来水,雪水以及湖水等实际水样的测定结果及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加标回收率在96.3%-103.1%,相对于标准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偏差为4.0%-4.0%,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均较高,且操作简便,适用于饮用水以及污染较轻的湖水和地下水中NO3^-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7种阴离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化学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7种阴离子的分析方法.将水样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经过RP柱处理后连续进样,利用离子色谱仪ICS-3000同时测定F^-、Cl^-、NO2^-、Br^-、NO3^-、SO4^2-、PO4^3- 7种阴离子的浓度.试验采用IonPac AS11A分离拄和IonPac AG11A保护柱,淋洗液由淋洗液自动发生器产生,流速为1.2mL/min.保留时间的RSD为0.06%~0.59%,峰面积的RSD为1.06%~2.36%,各离子加标回收率为87.6%~105.7%,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59~0.9998.该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简便等优点,可用于饮用水中7中阴离子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山荷叶叶柄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试管苗生根、移栽所需要的条件,并建立起山荷叶的无性系.结果表明:MS+La(NO3)3·6H2O 1.2mg/L+BA0.5mg/L+NAA1.5mg/L是山荷叶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理想培养基;MS+La(NO3)3·6H2O 1.2mg/L+BA0.5mg/L+IAA 0.2mg/L是山荷叶愈伤组织分化的理想培养基;1/3MS+IAA 0.5mg/L是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以炉灰渣为试管苗的移栽扦插基质,移栽成活率为91%;试管苗在原产地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测定2,4-二羟基二苯甲酮含量的分先先度法。实验表明,在pH为10的B—R缓冲溶液中,2,4-二羟基二苯甲酮在404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8=4.36×10^4L/(m01.em).于1.0×10^-5mol/L~3.0×10^-4mol/L范围内其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4361×10^4c(mol/L)+0.0083,相关系数为r=0.9996.用加入回收法进行试验,回收率为98.1%~104.7%.  相似文献   

6.
采用胶柬电动毛细管电泳(MEKC)法测定维生素B的含量,电泳缓冲液为2.0×10^-2mol/L硼砂-硼酸缓冲液(pH=8.4),含2.5%(V/V)甲醇及1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电泳电压20kV和检测波长254nm的条件下,维生素B4具有最佳的迁移时间和峰形;考察了缓冲溶液的pH、浓度、有机改性剂及胶束对维生素B4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B4在8.0×10^-7~5.0×10^-5mol/L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1.2×10^-7mol/L,RSD为2.24%,该法已成功用于药剂、血清和尿液中维生素Ba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以大理百合的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并初步建立起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大理百合鳞片适宜诱导芽和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0.5mg/LBA+0.1~0.5mg/LNAA+3%蔗糖;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BA+0.05~0.1mg/LNAA+4.5%蔗糖;生根结鳞茎培养基为1/4MS+0.01mg/LNAA+6%蔗糖+10mg/LCCC.  相似文献   

8.
用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测定松花蛋中铅的含量。采用三电极系统,银基汞膜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使用LK98BII微机电化学分析系统对松花蛋中痕量铅进行测定。实验讨论了底液、沉积电位、扫描速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抗坏血酸存在下0.2mol/L硝酸钾为底液,沉积电位为-1.5V,扫描速度为0.5V/s,铅的溶出峰电位为-0.43V,铅浓度在3.02×10^-3-3.02×10^-6mol/L范围内与峰高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松花蛋中铅的含量为3.630×10^-4mg/kg,该方法的回收率为103%-114.2%。而采用国标法测得松花蛋中铅的含量为3.379×10^-4mg/kg,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较小。且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马蹄金再生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蹄金无菌苗为试材,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的组合及浓度的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含2,4-D、NAA、IAA和细胞分裂素6-BA的诱导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差别不明显,诱导率均达80%~100%,但愈伤的质地却有很大的不同,以5.0mg/L6-BA+0.1mg/LNAA和0.5mg/LIAA+1.5mg/L6-BA效果较好,其中0.5mg/LIAA+1.5mg/L6BA可直接诱导出不定芽,诱导率高达82.61%;AgNO3对愈伤组织的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以0.1mg/LNAA+3.0mg/L6-BA+2.0mg/LAg—NO3分化的效果最好,分化频率高达76%;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IBA,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
在含有Ag^+、Ni^2+、K3Fe(CN)6的胶体混合溶液中,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铁氰化镍/银复合膜(NiHCF/Ag)修饰石墨电极(SG).在pH5.00的醋酸-醋酸铵缓冲液中,NiHCF/Ag/SG修饰电极对盐酸麻黄碱的电极反应有催化作用,盐酸麻黄碱还原峰的峰电流与浓度在8.00×10^-6~1.3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82),检出限为5.00×10^-7mol/L.该电极已成功用于医用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5.4%~104%.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0种不同苜蓿的栽培品种再生体系的比较研究,以及再生条件的优化,筛选出易于再生的费纳尔,金皇后,赛特6号3个苜蓿栽培品种.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改良Ms+2,4-D2mg/L+6-BA0.5mg/L+蔗糖3%,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5%~92%;胚状体诱导培养基:SH+2,4-D2mg/L+6-BA0.5mg/L+LH300mg/L+蔗糖3%;胚状体诱导率为42.3%~83.4%;胚状体再分化培养基:SH+GA30.5mg/L+LH300mg/L+肌醇60mg/L蔗糖3%;胚状体萌发率为20%~75%;生根培养基:1/2Ms+NAA0.3~0.5mg/L+蔗糖2%,生根率为91%,移栽成活率93%.  相似文献   

12.
采用胶柬电动毛细管电泳(MEKC)法测定维生素B的含量,电泳缓冲液为2.0×10^-2mol/L硼砂-硼酸缓冲液(pH=8.4),含2.5%(V/V)甲醇及1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电泳电压20kV和检测波长254nm的条件下,维生素B4具有最佳的迁移时间和峰形;考察了缓冲溶液的pH、浓度、有机改性剂及胶束对维生素B4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B4在8.0×10^-7~5.0×10^-5mol/L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1.2×10^-7mol/L,RSD为2.24%,该法已成功用于药剂、血清和尿液中维生素B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选取经资源调查及品质分析后获得的优良植株的顶芽和腋芽为材料,诱导腋芽的萌发和不定芽增殖生根.结果表明:从3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菠萝蜜组织培养大田取材的最佳时间,该时期接种材料污染率(〈50%)及褐变率(〈5%)均较低;启动培养的培养基最佳组合是MS+6-BA2.0mg/L+KT1.0mg/L+GA。0.5mg/L+蔗糖20g/L,腋芽诱导率为44.6%,KT含量较高(1.0mg/L)有利于腋芽的诱导,诱导率平均为(40%);不定芽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最佳组合是MS+6-BA1.5mg/L+KT0.1mg/L+GA。0.5mg/L+蔗糖40g/L,增殖率为2.61,蔗糖含量较高(40g/L)有利于不定芽的增殖,增殖率平均为2.34;生根培养以1/2MS+IBA1.5mg/L+NAA0.2mg/L最好,接种8d开始生根,生根率15.8%,15d根长3~4cm,平均根数3~4条.  相似文献   

14.
探索了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组培快繁技术。得出不定芽诱导使用培养基MS+6-BA3.0mg/L+NAA0.1mg/L,外植体分化率达77.3%;继代增殖使用培养基MS+6-BA1mg/L+KT0.5mg/L+NAA0.3mg/L,试管苗平均增殖倍数达10.19,结合反复利用原外植体的方法,增殖效率可进一步提高;生根培养基使用1/2 MS+NAA0.1mg/L+IBA0.1mg/L,生根率达100%,且根系发育优良;驯化及试管苗入地后,以保湿为主要管理措施,可保证移栽成活率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15.
双氧水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竹纤维中TiO2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天竹纤维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标识问题,对天竹纤维样品采用高温硝化、混酸溶解的前处理方式,以抗坏血酸作Fe^3+和Cu^2+的掩蔽剂,以一定浓度的双氧水作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在波长λ=410nm处测定了天竹纤维中纳米二氧化钛含量。钛的质量浓度在0.05-3.20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了y=0.085 1x+0.0093(R=0.9992),检测限为0.050mg/L,平均回收率达98.5%以上,RSD为0.58%。  相似文献   

16.
以猪笼草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以液体培养基1/2MS+6-BA1.0mg/I.+NAA0.1mg/L对芽的初始诱导以及固体培养基1/2MS+6-BA2.0mg/L+NAA0.1mg/L对不定芽的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率达419%;生根培养基以1/4MS+IBA0.5mg/L+活性碳(0.01%)为最佳,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7.
兰州百合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兰州百合鳞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分别对其进行芽诱导、增殖、生根培养,得到了兰州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1)芽诱导培养基:MS+BA0.6mg/L+NAA0.2mg/L+琼脂7.3g/L+蔗糖30g/L,pH5.8;(2)增殖培养基:Ms+BA0.8mg/L+NAA0.05mg/L+琼脂7.3g/L+蔗糖30g/L,pH5.8;(3)生根培养基:MS+BA0.05mg/L+NAA0.8mg/L+琼脂7.3g/L+蔗糖30g/L,pH5.8.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外植体在前两种培养基上的繁殖速率较前人快约15d,第3种培养基与前人的相当,比其快2d.  相似文献   

18.
薛亚军 《科技信息》2010,(29):I0385-I0386
介绍了采用水解酸化+UCT+混凝+消毒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设计及调试运行实例。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在进水COD为415mg/L,BOD5为203mg/L,SS为311mg/L,NH3-N为36mg/L,TN为44mg/L,TP为4.3mg/L时,出水COD为24mg/L,BOD5为8mg/L,SS为6mg/L,NH3-N为4mg/L,TN为10mg/L,TP为0.3mg/L,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4.2%、96.1%、98.1%、88.9%、77.3%、93%,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中的A类标准。同时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该项工程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设计及调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茉莉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茉莉直接不定芽器官发生途径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mg/L BAP和0.01mg/L NAA的诱导效果最佳,其不定芽再生率高达92%,外植体平均不定芽数目为4.2.适宜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体系为MS+1.0mg/L BAP+0.1mg/L NAA.1/2MS+0.5mg/LIBA+0.5mg/L IAA+100mg/L适于再生幼茎的生根,生根率达91%,生根后经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20.
以兰州百合鳞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分别对其进行芽诱导、增殖、生根培养,得到了兰州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1)芽诱导培养基:MS+BA0.6mg/L+NAA0.2mg/L+琼脂7.3g/L+蔗糖30g/L,pH5.8;(2)增殖培养基:Ms+BA0.8mg/L+NAA0.05mg/L+琼脂7.3g/L+蔗糖30g/L,pH5.8;(3)生根培养基:MS+BA0.05mg/L+NAA0.8mg/L+琼脂7.3g/L+蔗糖30g/L,pH5.8.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外植体在前两种培养基上的繁殖速率较前人快约15d,第3种培养基与前人的相当,比其快2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