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同时平衡原理和电中性原理对Sn(Ⅳ)-Sb(Ⅲ)-NH3-NH4Cl-H2O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标准状态下该体系的[Sn^4+]T和[Sb^3+]T与pH值之间的关系曲线,以此为基础对该体系的沉淀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系pH值决定沉淀反应的可行性和反应进行的方向;采用常规共沉淀方法制得的锑掺杂二氧化锡前驱体为Sn(OH)4和Sb4O5Cl2 2种沉淀的不均匀混合物;添加缓释剂进行均相沉淀、采用并流沉淀或在沉淀反应前使用适当的配位剂可获得锑掺杂均匀的二氧化锡。  相似文献   

2.
针对Sb(Ⅲ)-HCl-H2O体系,应用热力学计算方法,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以Sb(Ⅲ)的总浓度5×10-5 mol/L为例,计算了不同pH时Sb(Ⅲ)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pH=1.3~4.0时,SbO+是主要存在形式,且n(SbO+)/n(Sb总)〉99.8%.  相似文献   

3.
根据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的双平衡法,研究Ni(Ⅱ)-NH3-CI^--H2O体系中Ni(Ⅱ)配合平衡热力学:求出氨水浓度和氯离子浓度在0~5mol/L范围内变化时,体系的pH值、体系中总镍、游离氯离子、游离氨以及各种镍-氨配合物等的平衡浓度,绘制热力学平衡图,并对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试验验证和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镍离子浓度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为6.91%,这说明该热力学模型是正确的,所选数据的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向最值函数的锥D-s凸,锥D-s拟凸,s右导数及锥D-s伪凸等新概念,讨论了锥D-s凸函数的有关性质,建立了约束向量极值问题(VP)的最优性必要条件与涉及锥D-s凸(拟凸,伪凸)函数的约束极值问题(VP)的最优性充分条件,揭示了(VP)的局部最优解与整体最优解,(VP)的弱有效解与有效解的关系,所得结果推广了凸规划及部分广义凸规划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pH值对水稻土Cu^2+静电吸附与专性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平衡液吸附法和CaCl2与HCl溶液的连续解吸法研究了太湖地区水稻土(黄泥土)在pH值为2~6范围内pH值对Cu^2+的静电吸附和专性吸附的影响以及吸附过程土壤溶液pH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吸附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低pH值条件下利于静电吸附,吸附过程H+减少使平衡液pH值上升;高pH值条件下主要是专性吸附所控制,释放H+使平衡液pH值下降.所以土壤酸化可以增加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6.
建立C60-γ-(乙二胺基)丙基键合硅胶填充柱毛细管电色谱法,研究操作条件如流动相组成,pH值对柱电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柱与流动相之间存在着快速平衡,可建立稳定的电色谱方法,并且填充柱可以在pH2.5-7的范围内提供稳定的电渗流,有利于电色谱分离。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Bi(Ⅲ ) X(Cl-,NO-3 ) H2 O体系中各固相稳定存在的pH范围 ,运用同时平衡原理和质量平衡原理对Bi(Ⅲ ) X(Cl-,NO-3 ) H2 O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计算 ,在此基础上绘制了Bi(Ⅲ ) X(Cl-,NO-3 ) H2 O体系在 2 5℃时的各种沉淀物的平衡浓度对数 pH图 ,确定了各种固相沉淀物稳定存在的pH值范围 .结果表明 :溶液中铋离子和氯离子 (硝酸根离子 )的浓度及溶液的pH值是影响各固相稳定存在的重要参数 .由热力学图可得出 :可以直接从溶液中沉淀得到Bi2 O3 ;要得到高纯度的BiOCl或BiONO3 必须严格控制溶液的pH范围 .这为铋的湿法冶金过程和化工产品的湿法生产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DPPH自由基(DPPH.)清除法,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pH值时Vc和AA-2βG对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AA-2βG与Vc对DPPH·的清除能力均与浓度呈明显量效关系;AA-2βG对DPPH·的清除作用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且清除能力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在乙醇(φ=60%)-柠檬酸缓冲液(φ=40%,pH=3.0)体系中,AA-2βG对DPPH·的清除能力较Vc强.与Vc相比,AA-2βG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长的时效性,说明其具有与Vc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抗氧化机制.可为AA-2βG作为稳定的Vc衍生物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为正确理解枸杞的组效关系,揭示枸杞抗氧化、抗衰老等药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有机与高等有机中,已学习了判断周环反应进行的条件(加热或光照)和方式(同面反应或异面反应)两个选择规则:[1](1)芳香过渡态理论的Dewar—Zimmerman规则(表1);(2)能级相关原理的WoodwardHoffmann规则(表2)。表1Dewar—Zunmerman规则为了便于学习、记忆和应用,现将判断周环反应的选择规则统一为一个规则:(4q+2)s或(4r)。规则(q、r为整数,包括0,s:表示同面反应,a:表示异面反应)。表2Woodward—Hoffmann规则(4q+2)s即参加周环反应的电子总数为4q+2(或电子对数为奇数)时,同面反应为热允许反应。…  相似文献   

10.
对It■型随机大系统dx(t)=b(t,x(t))dt+σ(t,x(t))dω(t)用比较法和分解-集结法得到指数(P)稳定、a.s.指数P稳定的判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导出CO_2,H_2O(g)以及CO_2-CO混合气体氧位新的表征式。经典表征式是本表征式在氧含量为零时的特例。对影响平衡气氛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对中低温下CO_2和H_2O(g)的分解,忽略氧含量将造成平衡气氛极大的表征误差。本文评论了以CO_2及CO_2-CO混合气体控制氧位的某些实验,给出了CO_2作为固体电解质参比气体时应给出的氧含量校正,并推广Ellinggam图应用于CO_2和H_2O(g)分解所建立的平衡反应。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综合平衡原理,建立和讨论了一种新型的FeS2-H2O系电势-pH图及该体系中溶液态物质的浓度分布函数单质硫只有较小的稳定区且依赖于溶液中含硫物种总浓度Ct(S)和H2S气体的分压大小,当Ct(S)固定时,分压小于某临界值后单质硫的稳定区将消失Fe2O3(S)和FeS2(S)的稳定区均很大,Fe2O3的稳定性与溶液中含铁总浓度Ct(Fe)有关,而FeS2的稳定性与Ct(S)、Ct(Fe)及H2S气体的分压均有关图3,表3,参4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双酚A在土壤表面的吸附行为,探讨pH值、土壤用量、双酚A的起始浓度、腐殖酸、温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酚A在土壤表面的吸附平衡时间约需2h,双酚A在土壤表面的吸附行为可以较好地用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来描述,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土壤量的增加而增加.热力学计算表明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平衡水相酸度、水相盐浓度和温度对三辛胺TOA-正庚烷/H2O液-液体系界面性质的影响,计算了界面吸附特性参数cmin和AI,发现TOA界面活性随水相pH及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水相盐浓度增加而增加,对有关结果及其与萃取性能的关系做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金纳米棒(AuNRs)/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MWCNTs-Chit)复合膜促进肌红蛋白在电极上的直接电子转移,并用于构建H2O2生物传感器.首先将金纳米棒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然后把MWCNTs-Chit分散溶液和肌红蛋白(Mb)固载到玻碳电极上,得到MWCNTs-Chit/Mb/AuNRs复合膜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对膜电极进行表征,在pH=7.0磷酸缓冲溶液中,Mb表现出一对峰形良好且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中氧化峰和还原峰电位分别为-0.291 V、-0.235 V,式电位(Eθ’)为-0.263 V.与此同时还探讨了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其对H2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可作为检测H2O2的生物传感器.传感器对H2O2的米氏常数为0.0494 mM,线性范围为5.0×10-5~5.0×10-3M(R=0.986 7,n=10),检测限为3.2×10-6M(信噪比为3).  相似文献   

16.
两种海藻吸附锌离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裙带莱、紫菜作为吸附剂,吸附溶液中Zn^2 .结果表明,裙带莱对Zn^2 的吸附约需要2h达到平衡,紫菜约需1h,适宜的pH值范围均为3~6.裙带莱对Zn^2 的吸附等温线适宜用Freundlich方程来表达,紫菜对Zn^2 的吸附适宜用Largmuir方程表达.从kangmuir方程的拟合得知:裙带莱对Zn^2 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0.5mmol/g,是紫菜的5.5倍.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态法研究了铀(U(Ⅵ))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特性,探讨了pH、离子强度、接触时间、温度、腐殖酸等对U(Ⅵ)在高岭土上吸附的影响.以宏观吸附实验为基础,对高岭土进行X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并讨论了铀(U(Ⅵ))在高岭土上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行为.结果说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用来描述铀在高岭土上的吸附.通过对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因素的研究,溶液pH值对铀的吸附影响比离子强度对铀的吸附影响更大.在较低pH值下,腐殖酸对吸附有加强的作用;在较高pH值下,腐殖酸对吸附有抑制作用.Freundlich模型可较好地描述高岭土对U(Ⅵ)的吸附过程.高岭土对U(Ⅵ)的吸附为自发且吸热的过程,主要是表面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电动势法在10%,15%和20%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测定了0.05mol/kg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在278.15-318.15K范围内的标准PH参考值,讨论了溶剂组成和温度对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平衡透析法详细研究了模拟生理pH值为6.3条件下,Pb^2+与人血清白蛋白(HSA)或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平衡。Scatchard图分析表明,Pb^2+在BSA和HSA中分别有1.6和1.8个强结合位点,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Bierrum方程,得到了Pb^2+-HSA体系和Pb^2+-BSA体系的逐级稳定常数,其中K1,K2均明显大于其余K值。Hill系数分析表明,Pb^2+与HSA或BSA的结合存在弱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