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层切法研究了在雌穗生长锥伸长期,雌穗小花分化期两个时期叶面喷200μg.g^-1,400μg.g^-1,600μg.g^-1三种浓度的化控Ⅱ号对地膜玉米地上部群体结构的影响,认为雌穗生长锥伸长期叶面喷施400μg.g^-1浓度的化控Ⅱ号可增加玉米光合面积,增加叶重,提高粒叶比,增加果穗产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沈阳地区冬小麦的田间存活率、生育期、主茎春生叶龄等几个指标与冬小麦幼穗分化规律的关系.结论表明:田间存活率在品种间差别不显著,播期间显著.不同处理对全生育期及各个生育时期有很大的影响.叶龄可以作为反映幼穗分化阶段的辅助指标.各处理都没有观察到冬前生长锥伸长.返青后开始穗分,成穗分化历时一个半月左右.二棱期至小花分化期间隔日数长短决定能否分化更多的小穗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蓝花丹的花芽分化进程,了解其花期调控关键过程。【方法】试验以6年生盆栽蓝花丹为材料,采用田间观测和石蜡切片相结合的方法,观测花芽的外部特征,使用显微镜观察花芽的解剖结构,并划分分化阶段。【结果】蓝花丹的花芽只在当年生枝条的顶端着生,在花芽9个分化进程中,蓝花丹春季萌发枝条的花芽分化时间与各阶段对应进程关系为:①营养生长阶段,在3月中旬至4月5日进行,生长锥窄且细胞排列紧密,此时花芽的外部特征肉眼还观测不到; ② 花芽分化前期,在4月5—10日进行,生长锥开始变厚加宽,此时芽体基部开始膨大; ③ 小花原基分化期,在4月10—15日进行,生长锥形成多个小凸起即为小花原基的原始体,外部的芽体已经有明显的变化,基部膨大,剥开包裹芽体的封顶叶能看见1 mm黄白色的点; ④ 萼片原基分化期,在4月15—20日进行,生长锥凹陷成半月状的小突起,萼片原基形成,此时,幼叶开始展开,花芽明显伸长,芽顶端露出叶片的包裹,芽体呈黄绿色; ⑤ 花瓣原基分化期,在4月20—25日进行,萼片原基内侧开始出现突起,形成花瓣原基,此时花芽开始加宽生长,花芽变得肥胖,芽体呈现鲜绿色; ⑥ 雄蕊原基分化期,4月25—30日进行,花瓣原基内侧形成多个突起,此时花芽伸长生长,芽体明显变长,芽轴伸长,小花芽分离,整个芽体呈现浓绿色; ⑦ 雌蕊原基分化期,在4月30日—5月5日进行,在多个雄蕊中央形成一个突起,雌蕊原基形成,此时整个芽体伸长,萼片形成,芽体暗绿色; ⑧ 花粉形成期,在5月5—10日进行,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雄蕊开始伸长形成雏形,众多的花粉粒在雄蕊上形成,此时小花芽形成,按穗状排列在花序轴上; ⑨子房膨大期,在5月10—15日进行,雌蕊开始发育成熟,子房膨大,柱头开始伸长,此时芽体明显增大,小芽外部的花萼筒成熟,形成一层红色的腺体。【结论】蓝花丹花芽分化需60 d左右,并且根据芽体大小、形状、叶片开展程度、芽与第一苞片的相对大小、芽体颜色等指标观察,建立了蓝花丹花芽(花序)分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变化与解剖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辣椒子叶和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8个辣椒品种的子叶和下胚轴接种在附加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经过芽诱导、芽伸长、生根、移栽入盆四个阶段,得到完整的再生植株。实验结果显示:6—8d的苗龄最佳,子叶的分化率高于下胚轴,培养基中添加AgNO3明显促进外植体的分化,GA3是芽伸长的关键因子,IBA的生根效果要好于无激素MS培养基.通过这一过程,建立起一个基于最佳激素组合的高效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5.
大穗小麦幼穗分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大穗小麦品系幼穗分化进行了2年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大穗小麦幼穗分化速度快,比对照品种提高19.46%和22.82%;单棱分化时期短,比对照品种少42.5d,降低40.96%;进入二棱期早且二棱期长,比对照品种早50~86d,增加25.7d;护颖分化期和小花原基分化期比对照品种增长5.5d和5.7d,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药隔分化期差异不大。其中,幼穗分化速度快是决定大穗小麦具有较多小穗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薄壳山核桃雌雄花芽分化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薄壳山核桃品种‘Pawnee'(雄先型)的雌雄花花芽分化,了解控花控果的花期调控关键过程。【方法】以该品种为试材,通过物候学定期观察,结合石蜡切片技术、番红固绿对染,对其花芽外部形态变化和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薄壳山核桃‘Pawnee'雄花芽4月上旬次第进入雄花序分化期、雄花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花药分化期、花粉囊和花粉粒形成期; 与之对应的形态变化表现为雄花芽嫩绿柔软褐变雄花芽膨大雄花芽鳞片开裂雄花序伸长小花膨大苞片开裂花药变黄色。雌花芽顶生混合芽的分化从4月中旬进入形态分化临界期后,历经雌花花序分化期、花柄原基和雌花原基分化期、花被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和胚珠分化期。与之对应的形态变化表现为:雌花芽鳞片黄绿色变至褐色雌花芽褐色变成灰绿色鳞片逐渐张开鳞片脱落幼叶展开小花原始体出现和膨大露出柱头花柱伸长。【结论】雌雄花芽外部形态直观反映内部结构变化,可方便快捷地判断薄壳山核桃雌雄花芽分化时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长白山早春类短命植物猪牙花地下芽形态建成进行显微观察,并测定不同时期芽体大小,揭示其个体发育规律。【方法】采用解剖镜、石蜡切片、扫描电镜技术对猪芽花地下芽发生发育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采用游标卡尺定期测定芽体大小,研究地下芽生长发育节律。【结果】5月中旬地上部分枯萎后,鳞茎开始地下芽的分化,其分化进程为叶片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花被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5个时期,整个分化历经1个半月左右,形态分化完成后芽体继续生长发育,最终形成花蕾进入冬眠。整个夏眠期地下芽随时间的进程呈极显著(P0.01)的指数函数形式伸长和增粗;芽长与芽径之间呈极显著(P0.01)的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结论】猪牙花鳞茎于盛花期完成更新生长,夏眠期鳞茎不休眠而进行地下芽的分化和发育。地下芽生长具有阶段性优先伸长或增粗的异速生长节律。  相似文献   

8.
诺丹冰草花序的分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穗分化期是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形成期,经历单棱期、双棱期、小穗分化期和小花分化期等时期.单棱期和双棱期的分化结果决定小穗的数量;小穗分化期的分化结果决定小穗上小花的数量;小花分化期的分化结果与小花的可育性有关.通常,小穗最顶端的小花发育不全.从观察结果看,早春较低的温度可能会延长诺丹冰草的单棱期,有利于分化出更多的小穗.  相似文献   

9.
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下胚轴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辣椒无菌苗下胚轴切段接种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最适的诱导培养基为MS+2mg/L BA,0.5mg/L IAA,在此培养基上产生的愈伤组织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光照培养,芽分化率可达25.0%。不定芽在含1mg/L GA3和2mg/L BA的MS培养基上伸长成苗,再移入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
辣椒茎尖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4个辣椒品种茎尖为外植体,在MS 4mg/L BA 1mg/L IAA 4mg/L AgNO3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分化,在MS 2mg/L BA 0.1mg/L IAA,MS 0.5mg/L BA 0.1mg/L IAA诱导不定芽茎伸长.结果,平均不定芽诱导率达85%,平均不定芽茎伸长率可达110%,再生植株频率达75%左右.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与子叶及下胚轴培养相比,茎尖培养具有成苗率高、基因型不敏感、再生周期短等优势,是解决辣椒组织培养不定芽茎伸长困难,提高再生植株诱导频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甜高粱的一个优良品种---绿能一号为试验材料,对盆栽幼苗进行盐胁迫(0、50、100、200 mmol·L -1)处理。通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猝灭动力学研究了盐胁迫对甜高粱幼苗碳同化能力和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 mmol·L -1盐处理下甜高粱的光能利用能力和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盐处理浓度的升高,甜高粱的光合利用能力受到明显的抑制,在100和200 mmol·L -1盐处理条件下,甜高粱的φPSII、qP 和 Pn 等指标均显著降低,在200 mmol·L -1的盐处理下有最小值。  相似文献   

12.
高粱种子经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处理,其幼苗高度和叶片长度明显低于对照,而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根长与对照基本相近。表明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均可不同程度地矮化高粱幼苗植株,提高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用抗盐品种独角虎和盐敏感品种糖高粱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成熟叶和生长吸及其叶鞘有机渗透调节含变化。  相似文献   

14.
将高粱幼苗初生根根尖分别在根冠与分生区原始细胞接触处为起点,距250,500,1500μm处切除。比较了不同品种根尖再生形态,并研究了要尖再生过程中切口端细胞组织的分化。结果是:(1)250,500μm处切除后再生出新根尖,1500μm处切除后不再生新根尖;(2)再生根尖有单轴,二叉,三叉,四叉类型不同品种间再生率没有明显差异;(3)中柱鞘细胞的分裂对根尖的再生有重要作用,从起源看,再生根属侧根范  相似文献   

15.
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功能大孢子,再经3次有丝分裂,发育成雌配子体.在雌配子体形成过程中,子房壁内淀粉的积累有一个动态的变化.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再经有丝分裂,发育成雄配子体.在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花药壁内淀粉的积累也有一个动态的变化.大、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大、小孢子的产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均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SSR标记对8个假高粱及其近似种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在11对SSR引物中,有5对扩增出多态性,这5对引物共检测到25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平均能检测到5个多态性位点;(2)根据Nei’s遗传距离分析的聚类树显示:这8个高粱属物种共可分为2个类群,7个亚类群;假高粱和黑高粱、拟高粱和明福1号间的亲缘关系极近;(3)SSR结果揭示出所测8个群体的Gst为0.0864,说明本文研究的Sorghum属8个物种的群体遗传分化程度属于中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SSR标记对8个假高粱及其近似种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在11对SSR引物中,有5对扩增出多态性,这5对引物共检测到25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平均能检测到5个多态性位点;(2)根据Nei's遗传距离分析的聚类树显示:这8个高粱属物种共可分为2个类群,7个亚类群;假高粱和黑高粱、拟高粱和明福1号间的亲缘关系极近;(3)SSR结果揭示出所测8个群体的Gst为0.0864,说明本文研究的Sorghum属8个物种的群体遗传分化程度属于中度.  相似文献   

18.
19.
从rbcL基因序列研究明福1号及其近似种苏丹草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对明福 1号及其近似种苏丹草的叶绿体 rbc L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变异位点的分析 ,结果表明 :明福 1号 rbc L序列的 G+ C百分含量为 4 2 .93% ,而苏丹草 rbc L序列的 G+ C百分含量为 4 3.0 9% ;明福1号与苏丹草的 rbc L 序列的变异位点很少 ,仅为 4个 ,分别位于第 12 4 bp、6 41bp、84 9bp、880 bp位点上 ,总变异位点占总性状位点 (96 3bp)的 0 .4 1% ;同时 ,明福 1号与苏丹草的相似系数为 0 .997,表明明福 1号与苏丹草有极高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以植物激素2,4-D(2,4-二氯苯氧乙酸)处理高粱(甜杂1号Sorghumvula-gare),并接种ORS-571根瘤菌,诱导高粱根系结瘤并与结瘤组织共生,表现出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