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公英保健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天然蒲公英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初步确定了蒲公英饮料加工过程中护色、澄清和调配的最佳处理方法和加工工艺参数,为野菜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新的尝试.实验结果表明0.5%(CaCl2+NaHSO3+CuSO4)溶液对蒲公英汁有良好的护色效果,5℃条件下对蒲公英汁处理4h,蒲公英汁澄清效果较好;在500ml的茶浸提液中加入0.25%亚硫酸氢钠、500mg/LVc作为茶汤的防浊护色处理;蒲公英保健茶饮料最佳配方为蒲公英茶汁量60%、柠檬酸0.1%、白砂糖12%、果胶0.2%.  相似文献   

2.
红薯的生物活性已经被广泛认同,其中最主要的特性为抗氧化和预防肿瘤。针对目前红薯深加工产品较少的状况,以红皮白芯红薯为原料,研究了温度对新型红薯饮料出汁率的影响,红薯汁的榨取应在室温下进行。以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复合护色剂护色、α-淀粉酶酶解澄清、饮料稳定性等工艺,最佳护色条件为0.3%(质量分数,下同)抗坏血酸加0.6%柠檬酸复合,护色15 min。酶解澄清处理最佳条件为pH4.5,温度60℃,处理1 h。稳定剂为0.12%黄原胶,0.20%CMC-Na,0.15%海藻酸钠。开发出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新型红薯饮料。最后,确定了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护色剂对速冻青刀豆的烫漂护色效果的影响,以及速冻青刀豆烫漂护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本研究以青刀豆提取液的吸光度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及分析,确定青刀豆最佳烫漂工艺和最佳护色剂.实验结果表明:确定采用0.8%氯化钙+0.15%柠檬酸+0.10%抗坏血酸为最佳联合护色剂;烫漂温度95℃,时间150s,料水比1∶4为青刀豆的最佳烫漂护色工艺.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苹果梨护色及发酵工艺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最佳护色条件为Na Cl质量分数为1.5%、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4%、Na HSO4质量分数为0.09%;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糖液质量分数为20%、酵母添加量质量分数为5%、发酵时间12 d、p H为4,最终得到的低醇苹果梨酒淡黄色澄清透明,口感纯厚,具有淡淡的苹果梨香气及酒香.  相似文献   

5.
复合香菇果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香菇、甜橙为主要原料 ,利用双酶法提汁研制色香味俱佳的复合香菇果汁饮料。实验结果表明 :加入适量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不仅可以提高香菇汁的有效成分而且有利于饮料的澄清。在香菇汁中加入浓度 0 1%的单宁 0 4ml和浓度 0 1%的明胶 0 6ml,澄清效果较好。产品的最佳配方为 40 %香菇汁、 4%甜登汁、 15 %砂糖和 0 2 %柠檬酸。  相似文献   

6.
葛根为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是食用、医药、保健品、饲料(畜禽养殖)等行业应用的良好素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葛根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开拓葛根系列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葛根为材料,研究了:维生素C、柠檬酸、焦亚硫酸钠、异Vc-Na对葛根饮料护色的影响;料水比、pH值、浸提时间等因素对浸提异黄酮类物质的影响;α-淀粉酶/糖化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等因素对葛根饮料澄清效果的影响;葛根含量、β-环糊精、柠檬酸、蔗糖等因素对饮料风味的影响;最佳灭菌条件的确定. 实验表明:最佳护色条件为0.02%的异Vc-Na护色2 h;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水比1:3、pH值为8、浸提时间4 h;糖化酶的最适酶解条件为pH值5、温度60℃、酶解时间60min、酶用量500U/mL;淀粉酶的最适酶解条件为pH值5.5、温度55℃、酶解时间60min、酶用量15U/mL;糖化酶比α-淀粉酶澄清效果好;调配的最佳组合是葛根含量32(%g/V)、β-环糊精0.7(%W/V)、柠檬酸0.2(%W/V)、蔗糖8(%W/V);最佳灭菌条件为100℃下保持10min.  相似文献   

7.
以雪花梨作为对照,主要从抗褐变能力、出汁率、澄清效果等方面研究无籽梨的果汁加工性能。结果表明,无籽梨和雪花梨切块护色时加入抗坏血酸,其最佳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 g/L和0.8 g/L;最高出汁率酶解条件分别为:酶的质量浓度均为0.1 g/L,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2.5 h与2 h,出汁率分别为85.2%和87.5%;无籽梨与雪花梨均以冷冻澄清效果最好。成品无籽梨果汁外观呈黄白色乳浊液,无沉淀,无变色现象;成品雪花梨果汁呈金黄色,清晰透明、晶亮、无混浊和沉淀。无籽梨果汁的出汁率比雪花梨低,并且不易澄清,所以并不是很适合加工澄清果汁,可以考虑加工成浑浊果汁或者带肉果汁。  相似文献   

8.
为了避免杨梅因加工不当而导致花色苷的降解,研究了pH 值、温度、金属离子、光照条件对杨梅汁中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杨梅果汁与Fe^3+的接触、高温长时间处理和长时间光照均会使花色苷降解。以花色苷含量和红度为指标,分别研究柠檬酸、β-环状糊精和NaCl对杨梅汁的护色效果,采用L9(34)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发现影响杨梅汁护色效果的主次因素为:柠檬酸>NaCl>β-环状糊精,且柠檬酸和NaCl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β-环状糊精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最佳护色剂配比为:0.25 mg/g的柠檬酸、0.20 mg/g的β-环状糊精、0.25 m g/g的NaCl。  相似文献   

9.
鲜切山药护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山药加工过程的护色技术.食盐、柠檬酸、亚硫酸氢钠和L-半胱氨酸都有护色作用,亚硫酸氧钠的效果最佳.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山药加工的最佳复合护色配方为:2.5%食盐、0.6%柠檬酸、0.1%亚硫酸氢钠和0.06%L-半胱氨酸。  相似文献   

10.
柿子经过打浆后,用质量分数为0.2%柠檬酸和0.02%抗坏血酸混合液护色、防褐,50℃,(2~3)h的酶解处理后压榨得柿子汁,添加(150~200)mg/L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发酵后,再经澄清、过滤、陈酿等工艺即成半干型果酒,本文对此工艺进行了实验性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玉米笋为原料,研究玉米笋罐头加工过程中的硬化和护色工艺。结果表明,玉米笋最佳的硬化工艺条件为:氯化钙硬化玉米笋的温度为30℃.硬化的时间为60min,氯化钙的浓度为O.025%;玉米笋最佳的护色工艺条件为:维生素C护色玉米笋的温度为40℃,护色的时间为2.5h,维生素C的护色浓度为0.15%;柠檬酸护色温度为35℃,护色的时间为2h,柠檬酸的护色浓度为0.2%;综合分析后维生素C护色处理玉米笋较佳。文章并对玉米笋软罐头杀菌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95℃、10min或90℃、20min为最佳杀菌温度时间。  相似文献   

12.
以完全黄熟的鲜香蕉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澄清型香蕉汁的酶解工艺条件及滋味调配。结果表明:用果胶酶酶解香蕉汁有明显的澄清效果,酶解香蕉汁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03%、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0h;在打泉时加酸量为0.5%的条件下,酶解后的香蕉汁的最佳滋味配方为调糖度至15°Brix、抗坏血酸添加量0.02%、无需二次加酸。  相似文献   

13.
金花散茶是基于茯砖茶加工工艺开发的一种新型黑茶,其和传统茯砖茶相比具有金花菌含量高,口感与保健功效更佳的特点.以金花散茶作为原料,通过对比不同浸提条件下所制备茶饮料的色泽、香气和光密度,以探讨金花散茶饮料最佳提取工艺;另外研究了单宁酸、六偏磷酸钠和硅藻土三种试剂的使用对茶汤澄清度的影响;以及巴氏灭菌、微波灭菌与蒸汽灭菌方法对茶饮料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时间20 min,浸提茶水比1:80,浸提温度90℃;添加六偏磷酸钠澄清效果最佳;最佳灭菌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法.  相似文献   

14.
植物乳杆菌发酵苦荞芽苗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萌发后的苦荞芽苗富含黄酮等有益成分,采用植物乳杆菌对苦荞芽苗和苦荞茶汁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确定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和配方,并对产品的总黄酮含量、透光率和pH值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较优的苦荞芽苗与苦荞茶汁比例为1∶6,较优的上清液稀释比例为1∶10,产品的总黄酮含量可达(0.193±0.006)mg/mL。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为:菌剂添加量0.6%,发酵时间24h,果葡糖浆添加量6%,该条件下感官评分的平均值达91.50±0.29,较适的pH值为3.87±0.05。优化的稳定剂配方为:黄原胶添加量0.06%,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0.08%,海藻酸钠添加量0.05%,该条件下感官评分的平均值达93.60±0.32,透光率为91.37%±0.45%。发酵后的苦荞芽苗茶饮料富含黄酮和益生菌等有益成分,口感醇正、澄清透明、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5.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连地区蒲公英根、茎、叶、花、种子不同部位的8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分析比较了HNO3+HCl、HNO3+H2SO4、HNO3+HClO4这3种不同混酸的消化程度,确定了HNO3+HClO4混酸体系为最佳消化液,最佳混合体积比为4∶1,最佳消化时间为5 min。各元素在实验范围内,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较好,加标回收率为92.5%~107%,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分析结果表明,蒲公英中K、Ca、Mg、Na和Fe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表现为:在叶中,Ca>K>Mg>Mn>Cu>Fe>Na>Zn;在花中,K>Ca>Mg>Fe>Na>Cu>Mn>Zn;在根中,K>Ca>Mg>Na>Mn>Fe>Cu>Zn;在种子中,K>Ca>Mg>Cu>Mn>Fe>Na>Zn;在茎中,K>Ca>Mg>Na>Mn>Fe>Cu>Zn。本研究为大连蒲公英的合理利用及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和果胶酶澄清桑椹果汁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桑椹果汁分别采用果胶酶和壳聚糖进行澄清处理,确定了各自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两种澄清效果进行比较。果胶酶法:果胶酶1.5 mL/L,温度40℃,pH3;壳聚糖法:1.0 g/L,温度40℃,pH3。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澄清桑椹果汁均有较好的稳定性,但总体上看,壳聚糖因来源丰富,成本低,澄清条件易控制,所得澄清汁透光率达到95%以上,澄清效率高,使壳聚糖法明显优于果胶酶法。  相似文献   

17.
澄清白果汁酶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果汁的透光率为考察指标建立回归数学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白果澄清汁最佳酶解工艺。试验中所选4个因素对白果汁透光率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中性蛋白酶、酶解温度、糖化酶、中温α淀粉酶。其中,中温α淀粉酶与酶解温度、中性蛋白酶与糖化酶、糖化酶与酶解温度对白果澄清汁透光率的交互作用有显著影响。经分析,最佳工艺参数为:0.09 %中温α淀粉酶、0.113 %中性蛋白酶、0.078 %糖化酶、酶解温度63.5 ℃,此时白果澄清汁透光率可达65.88 %,验证值为65.65 %,显著高于酶解前的透光率。  相似文献   

18.
用过氧化氢法或酶法降解壳聚糖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并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降解产物的分子量。该系列壳聚糖样品被用于对草莓果汁进行澄清。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草莓果汁具有澄清效果,在0.2%浓度,随着壳聚糖分子量的增大,澄清效果增强;分子量Mw1.3×105以上壳聚糖剂量达到最佳后,增加壳聚糖,澄清效果反而下降;分子量Mw6.3×104以下的壳聚糖,在实验浓度条件下,澄清效果均不理想;中间分子量的壳聚糖剂量达到最佳后,再增加壳聚糖的剂量,澄清效果基本不变。脱乙酰度在73.1%~92.8%范围内的壳聚糖的澄清效果并无明显差异;果汁在pH3~5范围内,对澄清效果的影响不大;15~60℃温度范围内对壳聚糖澄清草莓果汁的影响不大;使用壳聚糖作为草莓果汁的澄清剂对原汁主要营养成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蒲公英花为原料提取了蒲公英黄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黄色素用95%乙醇浸泡提取,提取率为6.7%.色素的水溶性好,对光、热、弱酸性至碱性介质及食品添加剂相当稳定,耐受一般的食品饮料加工条件.色素对氧化剂H_2O_2和还原剂NaHSO_3的耐受能力较弱.蒲公英黄色素是一种提取工艺简单、性质稳定、颜色鲜艳、价廉易得、来源充足的天然色素,可用于色糖果、面食品、果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及酒类.  相似文献   

20.
绿色蔬菜护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蒜苔为材料,以Cu(CH3COO)2,ZnCl2为护色剂,研究了高温热烫和常温长时浸泡两种方式的护色效果,并对护色液的适宜质量浓度,最佳处理时间及pH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高温热烫护色效果较,3-45min,随时间的延长,Cu^2 或Zn^2 取代叶绿素中Mg^2 的反应效果不明显,常温长时护色液浸泡处理效果好,绿色长期保持不褪。最佳处理条件是:常温条件下,用Cu^2 300μg/ml或Zn^2 μg/ml,pH6,经24h浸泡且Zn^2 400μg/ml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